“顏”字的成語「柳骨顏筋」
成語“柳骨顏筋”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jiǔ gǔ yán jīn成語簡拼:JGYJ
成語注音:ㄐ一ㄡˇ ㄍㄨˇ 一ㄢˊ ㄐ一ㄣ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為款識,有柳骨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唐·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健,結構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后因以之稱其書法的字體和法度。
成語用法:柳骨顏筋作賓語、定語;用于書法等。
成語“柳骨顏筋”的擴展資料
1. 顏筋柳骨中“顏”指的是__________,柳指的是____...顏’指顏真卿,’柳’指柳公.。“顏筋柳骨”是說他們二人的風格像筋、骨那樣挺勁有力而又有所差異。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顏筋柳骨指什么?
顏筋是指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楷書,柳骨是指唐代書法家柳公的柳體楷書。顏筋柳骨是形容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對“顏筋柳骨”的理解
顏筋:顏真卿的書法用筆肥厚粗拙,但內涵筋骨,顯得勁健灑脫. 柳骨:柳公的書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健著稱.我們剛學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顏筋柳骨的意思
顏’指顏真卿,’柳’指柳公.中國古代書法史上著名的楷書四大家:唐代的顏真卿、柳公、歐陽洵,元代的趙孟頫。顏、柳占據了其中一半的席位。“顏筋柳骨”是說他們二人的風格像筋、骨那樣挺勁有力而又有所差異。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顏筋柳骨是指誰?求那人的仔細說明與簡介!急需幫助!
顏’指顏真卿,’柳’指柳公.中國古代書法史上著名的楷書四大家:唐代的顏真卿、柳公、歐陽洵,元代的趙孟頫。顏、柳占據了其中一半的席位。“顏筋柳骨”是說他們二人的風格像筋、骨那樣挺勁有力而又有所差異。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為監察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山東陵縣)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被李希烈縊殺。柳公(778-865),字誠懸,唐代著名書法家,漢族,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柳公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觀鐘樓銘》、《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神策軍碑》。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柳公幼年好學,善于辭賦,懂韻律。曾任翰林院侍書學士、中書舍人、翰林書詔學士、太子太保,封河東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進諫。擅楷書,廣泛師法魏晉及初唐諸家,受顏真卿影響較大。其書結構嚴謹,筆畫鋒棱明顯,如斬釘截鐵,偏重骨力,書風遒媚勁健,可與顏真卿的雄渾雍容書風相媲美,被后人譽為顏筋柳骨。在書法史上具有很大影響。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顏筋柳骨,“筋”和“骨”分別指什么
顏筋,所指的是顏真卿的書法,看上去大氣蓬勃,一氣呵成。柳骨,是指柳公的書法,有力度。就是硬朗。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顏筋柳骨寓意
題名]:顏筋柳骨
[拼音]:yán jīn liǔ gǔ
[解釋]: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例句]:無
[來源]: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謂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之字遒勁有力。亦泛指墨寶。
筋——又稱為顏肉,柳骨,其實是指顏體書法豐滿,端正,柳書筆劃清晰,有骨感。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中國書法所謂的“顏筋柳骨”是指 、 的書法特色。
【解釋】: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顏筋柳骨是誰??
誰說沒有,上面的是他們書法的特色.中國兩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大書法家顏筋柳骨是什么時期人,代表作是什么
顏’指顏真卿,’柳’指柳公。
都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著名的楷書四大家:顏真卿的書法用筆肥厚粗拙,顯得金健灑脫。柳公的書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健著稱。’顏筋柳骨’是說他們二人的風格像筋、骨那樣挺勁有力。顏筋柳骨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書法在唐代為鼎盛時期,凡及楷書,言必稱顏、柳。
顏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書家。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門,是著名學者顏師古的五世孫。顏真卿為人篤實耿直,向以義烈聞名于官場,曾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為意,后奉命招撫謀反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為李所殺。
柳公享年八十歲,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師死于任上。
他的傳世書跡很多,影響較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軍碑》、《金剛經》等。
1、《神策軍碑》:楷書,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的代表作之一,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書體風格更有特色,結體布局平穩勻整,左緊右舒,也是較好的臨寫范本。
2、《柳書金剛經》:楷書,唐長慶剛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毀于宋代。有甘肅敦煌石室唐拓孤本傳世,一字未損,今在法國巴黎博物院。評論家認為楷書金剛經,具備了鐘(繇)、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東之)各體之長,有很高藝術價值。
3、《玄秘塔碑》:楷書。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現存陜西西安碑林。此碑在傳世的書跡中,最為著名。是歷來影響最大的楷書范本之一。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柳骨顏筋”,“虞褚歐顏”是成語嗎
筆墨橫姿、筆力勁挺、筆力險勁、筆酣墨飽、春蚓秋蛇、筆精墨妙、筆走龍蛇、筆底龍蛇、筆底春風、筆掃千軍、筆老墨秀、一字見心、丁真楷草、丁真永草、入木三分、力透紙背、下筆風雷、大氣磅礴、千里陣云、飛龍舞鳳、天然真趣、心正筆正、豐筋多力、豐厚雍容、文采炳煥、正中寓欹、氣勢磅礴、氣韻生動、氣韻流暢、風格秀媚、風姿多變、鳳泊鸞漂、鳳舞龍飛、鳳翥鸞回、平和暢達、外師造化、巧奪天工、龍飛鳳舞、龍翔鳳躍、龍盤鳳翥、龍蛇飛動、龍蛇飛舞、龍威虎震、龍伸蠖屈、龍跳虎臥、龍威虎振、龍驤豹變、龍翔鳳舞、右軍習氣、古肥今瘠、仙露明珠、功力深厚、寫經換鵝、傳世佳作、剛勁挺拔、剛勁有力、剛柔結合、剛柔拙巧、剛健質樸、自然舒展、自然天成、自成天趣、行云流水、如錐畫沙、有力雄勁、收放有度、運筆簡潔、運筆秀巧、華美自然、技壓群雄、妙在心手、汪洋大肆、汪洋閎肆、汪洋恣肆、蒼勁有力、初寫黃庭、初學涂鴉、嚴家餓隸、勁骨豐肌、沉著痛快、沉著痛快、學書不成,學劍不成、畫沙印泥、畫蚓涂鴉、鬼斧神功、靈動秀氣、靈動瀟灑、靈動流逸、胡肥鐘瘦、臨池學書、信筆涂鴉、家雞野鶩、家雞野雉、劍拔弩張、柳骨顏筋、劍拔弩張、鐵畫銀鉤、唐臨晉帖、蠶頭燕尾、游云驚龍、銀鉤蠆尾、銀鉤鐵畫、銀鉤玉唾、矯若驚龍、矯若游龍、跌宕遒麗、渴驥奔泉、渴驥怒猊、渴鹿奔泉、鸞回鳳舞、鸞漂鳳泊、鸞飄鳳泊、鸞跂鴻驚、鸞翔鳳翥、美女簪花、落紙煙云、綿里裹鐵、墨債山積、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怒猊渴驥、飄飄欲仙、飄如游云、群鴻戲海、唾玉鉤銀、顏筋柳骨、顏骨柳筋、顏精柳骨、虞褚歐顏、臻微入妙、鶴膝蜂腰、藏頭護尾、茂密豐滿、柔中帶剛、綿里裹鐵、雄強偉狀、渾然天成、渾厚有力、厚重健實、雷霆萬鈞、雄渾蒼勁、圓渾流暢、筋骨俱備、差錯有致、秀麗疏朗、緊密險峻、倚側秀逸、瀟灑俊逸、挺拔剛勁、結構緊密、結體秀美、險峻之勢、神氣暢然、揮灑自如、酣暢淋漓、賞心悅目、清雅秀媚、清新率真,遒媚勁健、遒勁有力、雋永俊秀、細膩豐富、高峰墜石、瀟灑奔放、樸拙雄渾、簡淡秀潤、簡遠平和、雍容大度、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類流而暢、圓轉回環、圓轉流暢、博采眾長、峻宕雄偉、轉意迭出、雄渾豪放、率真拙樸、獨具個性、酣暢瀟灑、緊中見放、俊逸高雅、流暢蘊藉、飄逸清秀、凝重樸拙、端莊淡雅、險峻疏朗、善書不擇紙筆.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2. 誰知道顏筋柳骨與書法之美作品分析及特色?
顏’指顏真卿,’柳’指柳公.中國古代書法史上著名的楷書四大家:唐代的顏真卿、柳公、歐陽洵,元代的趙孟頫。顏、柳占據了其中一半的席位。“顏筋柳骨”是說他們二人的風格像筋、骨那樣挺勁有力而又有所差異。
心正筆正
柳公的著名書論命題當“人正筆正”,學書者幾乎無人不曉;“顏筋柳骨”之評語,也廣為人知。 “心正筆正”,是柳公對唐穆宗的委婉諫言。這句名言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理解它的含義。 首先是從倫理觀去解析人格與書法的關系。 儒家重倫理道德,在儒學的文化坐標中,書法被視為一種“心學”。劉熙載《藝概》即云:“故書也者,心學也。”這一淵源出自漢代。揚雄《法言·問神》云:“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所以動情乎!”揚雄看到“書”與內心世界相溝通,君子可以從“書”這一“心畫”中流美,而小人也可以在“心畫”中顯現其真面目。三國時鍾繇在《筆法》中又云:“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柳公則又豐富發展了這一思想。他的“心正筆正”說,以新的命題將人格、倫理與書法的關系聯通起來,不僅是這一唐代書家巨擘自身的寫照,而且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筆諫”,收到了某種效果。這使后代文人大感興趣,贊頌備至。宋代蘇軾在詩中曾云:“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柳氏二外甥求筆跡》)元代趙巖詩云:“右軍曾寫《換鵝經》,珠黍仙書骨氣清。看到柳公心正處,千年筆諫尚馳名。”(《題唐柳誠懸楷書(度人經)真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僅如此,后人又將此說加以闡發光大。明代項穆就曾由“心正筆正”開掘,組成正心一正筆一正書的書學次序,并認為“正心”當“誠意”、“致知”、“格物”。然后通過“篤行”,達到“深造”,書法也就可以出新意、妙意、奇意(見《書法雅言·心相》)。哲學史上有“心學”,宋陸九淵、明王守仁都把“心”看作宇宙萬物的本源,提出“圣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之相授受。”項穆認為書法,也是一種“心學”的歷程,其邏輯起點當以“正心”出發,而最終就會達到“自由的王國”。清代劉熙載又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藝概》)這些都與“心正筆正”有血肉聯系。
“心正筆正”強調書家的品格修養
“心正筆正”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3. 顏筋柳骨指的是誰?
繼歐陽詢之后,真正將楷書藝術發展到頂峰的是盛唐的顏杲卿和中唐的柳公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4. 如何理解顏筋柳骨
顏真卿的書法用筆肥厚粗拙,顯得金劍灑脫。柳公的書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鍵著稱。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