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裹尸馬革”的故事
“裹尸馬革”的成語故事:
成語“裹尸馬革”詞條資料:
成語解釋:革:皮革。用馬皮包裹尸體。形容將士戰(zhàn)死沙場的英勇無畏的氣慨。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簡拼:GSMG
成語讀音:guǒ shī mǎ gé
成語注音:ㄍㄨㄛˇ ㄕ ㄇㄚˇ ㄍㄜ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用法:裹尸馬革作賓語;指將士戰(zhàn)死沙場。
成語出處:宋·陸游《隴頭水》:“男兒墜地志四方,裹尸馬革固其常。” 本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造句:明·邵璨《香囊記·分歧》曲:“還須上萬言策,拚取微軀,裹尸馬革。”
近義詞:馬革裹尸、馬革盛尸
英文翻譯:death under shield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