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鋏無魚」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的門客有幾千人,他把他們分為三等,上等有肉吃出門有車,中等有魚吃,下等只能吃蔬菜。馮諼屬于下等門客,他靠在門柱上擊劍抱怨沒有魚吃。孟嘗君把他升為中等門客。他又抱怨沒有車,接著升為上等,這才悉心輔佐孟嘗君...
「炙雞絮酒」相關的成語故事
漢朝時期,徐稚受太尉黃瓊所薦而當官,后來離職。黃瓊病故歸葬故鄉,徐稚則在家里燒烤一只雞,用一兩棉絮漬酒后曬干裹住雞,背上干糧到黃瓊的家鄉江夏去拜祭。在黃瓊的墳前,他用水漬棉出酒,拜祭完畢就回家...
比喻“口如懸河”的成語故事
晉朝讀書人郭象,他善于思考問題,把書本上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談話上,他經過潛心研究老子、莊子的學說,不愿意做官。他談起話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人們對天很敬佩,評論他的談話好像“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成語故事「勞思逸淫」形容什么意思
春秋時期,魯國貴族子弟公父文伯繼承祖上大夫的爵位,他退朝回家見母親敬姜正在漬麻,看到母親辛苦的樣子,讓她不要干這下人干的活,母親告誡他要經常參加勞動,才會認真思考問題,善良待人,貪圖安逸的人只會荒淫奢侈...
成語故事“一飯三吐哺”
西周時期,周成王繼承父親的遺志,分封諸侯,他封伯禽為魯侯,周公向兄弟伯禽祝賀,說:“你以前是魯國的有名能士,你到任后不要忘記你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現今成王的叔叔。你要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愛惜人才。”...
「出類拔萃」成語故事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是戰國時期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老師,古代的伯夷、伊尹同孔子差不多吧?” 孟子說:“孔子的學生有若曾這樣說...
比喻“秦樓楚館”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特別擅長吹簫,秦穆公特地為她修建了一座鳳樓,也叫秦樓,弄玉在此樓吹簫作樂。楚靈王特別好色,修建了章華宮,挑選全國最漂亮的女子住在那里,供他玩樂。后人稱章華宮為楚館...
與「王顧左右而言他」相似的成語故事
孟子(即孟軻,戰國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次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
「刻舟求劍」相關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趕緊去抓,已經來不及了。 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并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
描寫「羊體嵇心」的成語故事
南朝宋國人嵇元榮和羊蓋兩人都擅長彈琴,技藝相當高超。他們都能傳戴安道琴法,柳惲跟從他們二人學琴,曲盡其妙。齊國竟陵王蕭子良稱贊他說:“卿巧越嵇心,妙臻羊體。” 柳惲后來也成為一代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