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華封三祝」的成語故事
堯統(tǒng)治時期,唐堯的功德可以與天地相匹敵,他經(jīng)常巡視邊疆,與守疆人打成一片。華州守疆人稱他為圣人,對上頭祈祝唐堯長壽,祝他富貴,祝他多子多福...
「漸入佳境」的成語故事
東晉晉陵無錫人顧愷之(約346-407年),字長康,小字虎頭。顧愷之學(xué)問淵博,很有才氣,曾經(jīng)給桓溫、殷仲堪等人做過參軍之類的官。他尤其擅長繪畫,當(dāng)時的名家如謝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顧愷之性格怪異,與常人不同,人們都稱他有三絕,即才絕、畫絕、癡...
描寫「三綱五常」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回到了魯國,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為謀。于是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春秋》,同時又開壇講學(xué),與弟子們坐而論道,正式總結(jié)出三綱五常等社會規(guī)范...
「井底蛤蟆」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很久以前,一只生活在廢井里從沒有跳出井來的青蛙,有吃有喝,覺得很滿足。一天他好奇問路過的海龜天有多大。海龜告訴他天是如何如何廣闊,青蛙不能理解海龜所描述的,總認為天只不過井口那么大...
比喻“割席斷交”的成語故事
漢朝末年,讀書人管寧與華歆從小在一起讀書,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兩人性格不一樣,管寧讀書刻苦,不貪慕富貴,華歆行事浮躁,羨慕榮華富貴,漸漸地管寧厭惡他,就把兩人共坐的席子割成兩半,分席而坐,從此兩人斷絕交情...
「釜中游魚」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張綱是東漢人,為人剛直不阿。 當(dāng)時的大將軍梁冀貪贓枉法、殘害忠良,他的妹妹是皇太后和皇后,他的親信遍布朝廷,沒有人敢得罪他。 一次朝廷任命張綱和另外7人為監(jiān)察史,別人都出外去巡查。張綱說:“豺狼當(dāng)?shù)溃瑸槭裁匆ゲ閱柡偰兀俊彼?..
「拿腔作勢」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王夫人叫賈環(huán)抄《金剛咒》,賈環(huán)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著,令人點了蠟燭,拿腔做勢的抄寫。丫鬟彩霞叫他安分抄寫,賈環(huán)則咬定彩霞與寶玉好,對他不好。彩霞則罵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時寶玉、王熙鳳進來,賈環(huán)只好偷偷地生悶氣...
與「平原督郵」相似的成語故事
魏晉時期,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個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為平原郡有個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
成語故事「翻然改圖」形容什么意思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病死,他的大臣雍闿投降吳國,吳國派他擔(dān)任永昌太守,他走馬上任。永昌郡守將呂凱忠于蜀國,不肯放雍闿進城,特地給雍闿回了一封文書,希望他能回心轉(zhuǎn)意,將會有所作為的,再大的官都可以做...
描寫「擲地作金石聲」的成語故事
晉朝時期,孫興公寫成《天臺賦》,拿給范榮期看說:“你試著把它扔在地上會發(fā)出金石般的聲音。”范榮期說:“恐怕該金石聲不是五音中的樂聲!”然而每讀到好句子時,范榮期總是稱贊說:“應(yīng)該是我們這些人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