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成語「東道主人」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東道主人”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東道主是什么意思啊?、東道主人是何意·出自于哪?、東道主是什么意思、東道主是什么意思?、東道主人是何意·出自于哪?、東道主是什么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東道主人”的詞條資料
2:東道主是什么意思啊?
3:東道主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4:東道主是什么意思
5:東道主是什么意思?
6:東道主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7:東道主是什么意思
成語“東道主人”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DDZR
成語注音:ㄉㄨㄥ ㄉㄠˋ ㄓㄨˇ ㄖㄣ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東道主
成語出處:《周書·文帝紀上》:“令親人蔡儁作牧河濟,厚相恩贍,以為東道主人。” 公益成語:www.blwype.cn
成語解釋:見“東道主”。
成語用法:東道主人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主人。
成語造句:我雖不能做詩,這些詩人竟不厭俗,容我做個東道主人。《紅樓夢》第三七回
英文翻譯:one who treats somebody to a meal
成語“東道主人”的擴展資料
1. 東道主是什么意思啊?東道主就是主人的意思! 比如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北京就是東道主。你家請客,你家就是東道主。來歷是這樣的:魯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九月十三日,晉文公和秦穆公的聯軍包圍了鄭國國都。鄭文公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向老臣燭之武請教,設法解圍。當夜,燭之武乘著天黑叫人用粗繩子把他從城頭上吊下去,私下會見秦穆公。
晉國和秦國是兩個大國,他們之間本不和諧,常常明爭暗斗。燭之武巧妙地利用他們的矛盾,對秦穆公說:’秦晉聯軍攻打鄭國,鄭國怕是保不住了。但鄭國滅亡了,對貴國也許并無一點好處。因為從地理位置上講,秦國和咱鄭國之間隔著一個晉國,貴國要越過晉國來控制鄭國,恐怕是難于做到的吧?到頭來得到好處的還是晉國。晉國的實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國的實力相應地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覺得燭之武說得有理,燭之武于是進一步說:’要是你能把鄭國留下,讓他作為你們東方道路的主人。你們使者來往經過鄭國,萬一缺少點什么,鄭國一定供應,作好充分的安排,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終于被說服了,他單方面跟鄭國簽訂了和約,晉文公無奈,也只得退兵了。秦國在西,鄭國在東,所以鄭國對秦國來說自稱’東道主’。后來,它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
www.blwype.cn
2. 東道主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古人把“東”當做主方,“西”當做客方。因而住屋的屋主稱之為“房東”;主人請教師在家教課,稱教師為“西”賓或“西”席;另外人們出錢請客,稱主人為“東道主人”或叫“東道主”、“東道”。此典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到鄭國時,鄭國曾經阻止他進入鄭國。后來重耳回國做了國君,一直忘不掉這件事情,時刻想要報仇,就聯合秦國共同出兵攻打鄭國。鄭文公非常害怕,派燭之武勸說秦穆公退兵。秦國將士禁止他進去,他便在城外放聲大哭起來。兵士們把他抓到秦穆公面前,問他為什么哭,他說:“我為鄭國哭同時也為秦國哭。鄭國在晉國的東邊,秦國在鄭國的西邊,鄭國一亡,晉國更強大,秦國就顯得弱了。幫人家攻打別國的土地,反而削弱自己國家的力量,聰明人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秦穆公聽了,大吃一驚,連聲說道:“對,很對!”燭之武又說:“如果秦國現在肯撤兵解圍,鄭國就脫離楚國,像臣子一樣服侍秦國,如果讓鄭國作為秦國東邊道上的主人,那么,也可以供應秦國人旅行來往中缺乏的東西,對你也有益無害呀!”穆公聽了,非常興奮,便同鄭國訂立盟約,派將軍杞子、逢孫、揚孫三人去鄭國駐防,自己帶著大軍秘密回國。晉國因秦國背盟,不得不撤兵,于是鄭國之圍被解除了。
來自www.blwype.cn
3. 東道主是什么意思
一般人們把接待賓客的當地主人稱為東道主。 后東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請客的人。朋友相聚,來了客人,主人常自稱為東道主,客人說主人你是東道主等。東道主一詞用的很廣泛,賽事的主辦國或者主辦城市也稱為東道主;舉辦各種會議,主辦方也被稱作東道主。
東道主典故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意思是: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做東方主,將來貴國有使臣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
擴展資料
公元630年,晉國和秦國的聯軍包圍了鄭國的國都。鄭文公向老臣燭之武求救。燭之武思考了很久,決定身入險地,憑自己的口才設法解圍。當夜,燭之武在天黑時叫人用繩子把他從城頭上吊下去,私自會見秦穆公。
晉國和秦國是當時的兩個大國,雖然這次聯軍包圍鄭國,但他們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明爭暗斗。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晉聯軍攻打鄭國,鄭國怕是保不住了。但鄭國滅亡了,對貴國也許并無一點好處。”
秦穆公聽完覺得燭之武說得有理。燭之武進一步說到:“要是您能把鄭國留下,讓他們作為你們東方道路的主人,你們使者來往經過鄭國,萬一缺少點什么,鄭國一定供應,做好充分的安排,這有什么不好?”
就這樣,秦穆公終于被燭之武說服了,他單方面跟鄭國簽訂了和約。只剩下晉國獨木不成林,晉文公無奈,也只得退兵了。秦國在西,鄭國在東,所以鄭國對秦國來說自稱“東道主”。后來,這個詞就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了,一直流傳到現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道主來自www.blwype.cn
4. 東道主是什么意思?
東道主,古時中國民間宴請款留賓客的主人。客人由西來,則稱主人為東道主,客人由南來,則稱主人為北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一般人們把接待賓客的當地主人稱為東道主。 后“東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請客的人。朋友相聚,來了客人,主人常自稱為“東道主”,客人說主人“你是東道主”等。“東道主”一詞用的很廣泛,賽事的主辦國或者主辦城市也稱為東道主;舉辦各種會議,主辦方也被稱作東道主。
擴展資料
相關史事
春秋時期,晉國聯合秦國共同進攻鄭國,鄭國危在旦夕,于是鄭國國君派燭之武前去游說秦國國君,通過拉攏秦國來保全自身,燭之武不負使命,用利害關系成功說服秦國國君放棄攻打鄭國的計劃。
還說鄭國甘愿成為您(秦國)東道上(鄭國在秦國之東)的主人,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使節,故稱“東道”“東道主”。所以,后來多以“東道”或者“東道主”來指稱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請客的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道主內容來自www.blwype.cn
5. 東道主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古人把“東”當做主方,“西”當做客方。因而住屋的屋主稱之為“房東”;主人請教師在家教課,稱教師為“西”賓或“西”席;另外人們出錢請客,稱主人為“東道主人”或叫“東道主”、“東道”。此典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到鄭國時,鄭國曾經阻止他進入鄭國。后來重耳回國做了國君,一直忘不掉這件事情,時刻想要報仇,就聯合秦國共同出兵攻打鄭國。鄭文公非常害怕,派燭之武勸說秦穆公退兵。秦國將士禁止他進去,他便在城外放聲大哭起來。兵士們把他抓到秦穆公面前,問他為什么哭,他說:“我為鄭國哭同時也為秦國哭。鄭國在晉國的東邊,秦國在鄭國的西邊,鄭國一亡,晉國更強大,秦國就顯得弱了。幫人家攻打別國的土地,反而削弱自己國家的力量,聰明人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秦穆公聽了,大吃一驚,連聲說道:“對,很對!”燭之武又說:“如果秦國現在肯撤兵解圍,鄭國就脫離楚國,像臣子一樣服侍秦國,如果讓鄭國作為秦國東邊道上的主人,那么,也可以供應秦國人旅行來往中缺乏的東西,對你也有益無害呀!”穆公聽了,非常興奮,便同鄭國訂立盟約,派將軍杞子、逢孫、揚孫三人去鄭國駐防,自己帶著大軍秘密回國。晉國因秦國背盟,不得不撤兵,于是鄭國之圍被解除了。
本內容來自www.blwype.cn
6. 東道主是什么意思
一般人們把接待賓客的當地主人稱為東道主。 后東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請客的人。朋友相聚,來了客人,主人常自稱為東道主,客人說主人你是東道主等。東道主一詞用的很廣泛,賽事的主辦國或者主辦城市也稱為東道主;舉辦各種會議,主辦方也被稱作東道主。
東道主典故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意思是: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做東方主,將來貴國有使臣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
擴展資料
公元630年,晉國和秦國的聯軍包圍了鄭國的國都。鄭文公向老臣燭之武求救。燭之武思考了很久,決定身入險地,憑自己的口才設法解圍。當夜,燭之武在天黑時叫人用繩子把他從城頭上吊下去,私自會見秦穆公。
晉國和秦國是當時的兩個大國,雖然這次聯軍包圍鄭國,但他們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明爭暗斗。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晉聯軍攻打鄭國,鄭國怕是保不住了。但鄭國滅亡了,對貴國也許并無一點好處。”
秦穆公聽完覺得燭之武說得有理。燭之武進一步說到:“要是您能把鄭國留下,讓他們作為你們東方道路的主人,你們使者來往經過鄭國,萬一缺少點什么,鄭國一定供應,做好充分的安排,這有什么不好?”
就這樣,秦穆公終于被燭之武說服了,他單方面跟鄭國簽訂了和約。只剩下晉國獨木不成林,晉文公無奈,也只得退兵了。秦國在西,鄭國在東,所以鄭國對秦國來說自稱“東道主”。后來,這個詞就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了,一直流傳到現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道主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