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成語故事:
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詞條資料:
成語字?jǐn)?shù):八字成語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解釋: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成語出處:漢 劉向《說苑 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造句:你們不可以打邊區(qū)。“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兩個故事,是有道理的。(毛澤東《質(zhì)問國民黨》)
成語結(jié)構(gòu):復(fù)句式成語
英文翻譯:covet gains ahead without being aware of danger behind as the mantis stalk the cicade,unaware of the oriole behind
成語讀音: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語用法: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復(fù)句式;作分句;含貶義。
成語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ㄗㄞˋ ㄏㄡ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近義詞:一物降一物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簡拼:TLBCHQZH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