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突不黔」的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大思想家墨翟反對恃強欺弱的戰(zhàn)爭,呼吁平等互愛,經(jīng)常奔走各個諸侯國,到處宣傳他的“非戰(zhàn)”主張。由于他四處奔走,從來沒有一個固定長住的住處。漢朝班固評價他為:“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片言九鼎」的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平原君攜門客毛遂出使楚國,在楚國朝堂上,毛遂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楚國出兵救趙國,楚王派兵救趙。事后平原君贊揚毛遂三寸舌勝百萬兵,一番話使趙國重于九鼎...
「羊質(zhì)虎皮」成語故事
北魏龍驤將軍羊祉的兒子羊侃身材高大魁梧,十幾歲就隨父出征,立下赫赫戰(zhàn)功。北魏皇帝召他入朝,故意說他是羊質(zhì)虎皮,讓他學(xué)老虎的樣子,羊侃的手指在地板上抓了十個洞,真的像老虎那樣,北魏皇帝稱他是真正的壯士...
成語“不言而喻”的典故“不言而喻”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君子天生的秉性,君子在得志時不妄為,在困窮失意時不自卑,他敬天知命,將仁義禮智銘記在心,并將它發(fā)揚光大,不但能將它們表現(xiàn)在臉上,照到背上,然后傳到四肢,四肢就不言而喻可以找到其法門了...
「祖龍一炬」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秦始皇34年,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見,把上書分封的淳于越看成私家學(xué)誹謗朝政,下令將《秦紀》以外的史書全部上交焚毀,書生盧生等人不滿,結(jié)果秦始皇下令逮捕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陽挖坑活埋他們...
成語故事:咄咄逼人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說“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大家說的高興時,忽然旁邊一位參軍插嘴道:“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由于當時在場的殷仲堪正好是瞎了一只眼睛的,聽了此話自覺難堪,但又不...
「續(xù)鳧斷鶴」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傳說古代有個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鴨子和白鶴在水里啄食嬉戲。他發(fā)現(xiàn)鶴腿長,野鴨的腳桿很短。他想這樣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們捉來,砍下鶴的一截腿桿接到野鴨的腳上,這樣他們都不能走路了...
「零丁孤苦」的成語故事
晉武帝統(tǒng)一全國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李密不愿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晉武帝,說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待伺候祖母后再出來做官...
「大巧若拙」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xué)家老子說:“最圓滿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實的好似空虛,可是它的作用永無終極。最正直的好似彎曲,最靈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會辯說。疾走能戰(zhàn)勝寒冷,安靜能克服暑熱。”...
「改朝換代」的成語故事
趙匡胤幫助周世宗打了很多勝仗,立了許多功勞,被周世宗封為殿前都點檢。周世宗病故,8歲的梁王宗訓(xùn)當皇帝,北漢劉鈞和遼兵聯(lián)合入侵,趙匡胤奉命率軍出征,到了陳橋驛,親信楚昭輔、苗訓(xùn)、趙匡義擁立他為皇帝,改國號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