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赫功”「赫赫之功」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赫赫之功”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是什么意思呀?、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什么意思、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贊嘆劉裕北伐赫赫戰功的兩句是、()赫赫的四字成語、讀過孫子兵法的請進、赫赫之功的意思及成語故事、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的前幾句是什么?形容功勞的成語有哪些成語什么什么之功功的成語立大功的意思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誰說過"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形容功勞的成語有哪些等
目錄索引:
1:成語“赫赫之功”的詞條資料
2:“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是什么意思呀?
3: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什么意思
4: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贊嘆劉裕北伐赫赫戰功的兩句是
5:()赫赫的四字成語
6:讀過孫子兵法的請進
7:赫赫之功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8: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的前幾句是什么?
成語“赫赫之功”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HHZG
成語注音:ㄏㄜˋ ㄏㄜˋ ㄓˋ ㄍㄨ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大戴禮·勸學》:“無綿綿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成語解釋:赫赫:盛大顯著貌。顯赫的業績。形容功勞極大。
成語用法:赫赫之功作賓語;指人的功勞。
成語造句: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成語“赫赫之功”的擴展資料
1.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是什么意思呀?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即是擅長作戰的人沒有輝煌的戰功。要理解這句話就需要同另一句話一同理解。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真正擅長作戰的人已經可以將兵、情、戰、勢,了然于胸。運籌帷幄,用力于消除一切戰爭隱患。已經沒有人,也沒有勢力可以有能力、有勇氣與其戰斗。既無戰斗,何來戰功。而為戰爭者,無論戰勝也好,戰敗也罷。其目的不就是為了消除戰爭么。不能戰者,戰敗;能戰者,戰勝;而善戰者,不戰,既為此意。善戰者已經無需在在戰爭爆發時才去解決戰爭了。就如善醫者一樣,防病于未然。既無病,何須醫,又怎來煌煌之名。而能醫者未有能過于此的。孫子兵法中云:不戰而屈敵之兵,麥克阿瑟一輩子打敗仗卻能當大官,或許就是這么個道理吧。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2.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什么意思
意思是,沒有刻苦鉆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成績;沒有埋頭苦干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語出戰國荀子的《勸學》。
原文節選如下: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譯文:
所以沒有潛心鉆研的精神,就不會有洞察一切的聰明;沒有默默無聞的工作,就不會有顯赫卓著的功績。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時侍奉兩個君主的人不能被雙方所接受。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個東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全都聽明白。螣蛇沒有腳卻能飛行,鼫鼠有五種技能卻陷于困境。
擴展資料:
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他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意義,這也就是《勸學》一文的主旨。?
文章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性,第二段講正確的學習態度,第三段講學習的內容,第四段講學習應當善始善終。
勸學的目的,實際上是要培養合乎封建統治階級道德規范的人才,這與我們今天的學習目的有本質的區別。但是,在那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全國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是有進步意義的。
至于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于物”、逐漸積累、持之以恒等見解,就是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勸學 (荀子作品)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3.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贊嘆劉裕北伐赫赫戰功的兩句是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兩句,表達作者對劉裕北伐立下赫赫戰功的贊嘆。
原文: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
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
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著中原仍然記得,揚州路上烽火連天的戰亂場景。怎么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祇來供奉,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擴展資料:
劉裕北伐:
東晉自偏安以來,時時面臨著北方的威脅。祖逖、庾亮、殷浩、桓溫都曾先后北伐,但無一成功。 晉元興二年,劉裕起兵擊敗篡晉稱帝的桓玄。
第二年,擁戴晉安帝復位,控制東晉朝政。時南燕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加劇,慕容超信用奸佞,誅戮賢良,賦役苛重,激起民眾強烈反抗。
為了晉朝的強大,劉裕決定興師北上。劉裕為抗擊南燕,外揚聲威,遂欲掛帥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軍隊侵擾淮北,就正好給了劉裕一個機會。他上書皇帝,要求北伐,獲得朝廷批準后,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劉裕北伐成功的原因:
1、北方的局勢混亂不堪,沒有凝聚足夠力量抵御東晉。當時的北魏、南燕、北燕、后涼、西秦各自為政,相互傾軋。
2、東晉的進攻井然有序,得益于劉裕的軍事能力。他盡量巧妙避開強敵,采用各個擊破(南燕、后秦)的策略。
3、劉裕鎮壓了東晉內部的叛亂以后,東晉的軍事力量達到巔峰時期,北伐的合適時機到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摘自www.blwype.cn
4. ()赫赫的四字成語
明明赫赫[ míng míng hè hè ] 基本解釋形容光亮奪目,聲勢顯赫。詳細解釋1. 【解釋】:形容光亮奪目,聲勢顯赫。2. 【出自】:《詩·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5. 讀過孫子兵法的請進
孫子兵法是兵學圣經,勸你多讀讀,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它全本只有6000多字,除去論據部分、語義重復部分外,基本都是精華。許武隆將軍說“戰爭的最基本原則是收益大于支出”,記住這個就好了,這個是恒不變的絕對原則孫子兵法也不會超出這個基本原則的。比如孫子的速勝觀(作戰篇),就是為了避免長久作戰導致國力衰退、傷亡慘重。還有孫子的全勝觀(謀攻篇),就是表明了戰爭并非解決政治問題的最理想渠道,不戰而達到政治目的才是最理想的,但現實并非理想。本內容來自www.blwype.cn
6. 赫赫之功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成語】:
赫赫之功
【拼音】:
hè
hè
zhì
gōng
【解釋】:
赫赫:盛大顯著貌。顯赫的業績。形容功勞極大。
【出處】:
《大戴禮記·勸學》:“無綿綿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舉例造句】:
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
【用法】:
作賓語;指人的功勞www.blwype.cn
7. 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的前幾句是什么?
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全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 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 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 無恒安息。靖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 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 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 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 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 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 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 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 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 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 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 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 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々之事者無 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 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 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 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 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 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 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 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 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 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 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口贊>。傲,非也;<口贊>,非也; 君子如向矣。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 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 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 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 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 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 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后 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 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 “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 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 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后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 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 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 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 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能定能應, 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8. 形容功勞的成語有哪些
不世之功、功高蓋世、功標青史、功蓋天下、功德無量、不賞之功、赫赫之功、功高望重等。
一、不世之功
釋義:意思是形容功勞極大
出自: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出生于多國相爭,政混亂的時代,應該拿著自己的劍去創下極大的軍功(功勞)
二、功高蓋世
釋義:功勞極大,當代沒人能比
出自:唐浩明《曾國藩》二部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處聽說將軍功高蓋世。
三、功標青史
釋義: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流傳千古。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愿諸公善事使君,以圖名垂竹帛,功標青史”
譯文:希望大家跟著君主做善于國家人民的事情,好將自己的名字留在竹帛上,將功勞記在史書上。
四、功蓋天下
釋義:功勞天下第一。
出自: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蓋天下,四海揚名,英雄豪杰,莫不歸附。”
譯文:現在秦王功勞天下第一,四海八方的國家都知道,所有的英雄豪杰,都希望歸附于他手下。
五、赫赫之功
釋義:解釋為顯赫的業績。形容功勞極大。
出自: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譯文:不能心一志,苦干一番,也不會有顯著的功績。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9. 成語什么什么之功
『包含有“之功”字的成語』 (共16則)
[b] 不賞之功 不世之功
[c] 尺寸之功
[h] 橫草之功 赫赫之功 汗馬之功
[j] 金石之功
[m] 澠池之功 毛發之功
[q] 丘山之功
[s] 絲發之功
[t] 田父之功 貪天之功
[y] 一得之功 一簣之功
[z] 咫尺之功
『毛發之功』
『拼音』 máo fà zhī gōng
『首拼』 mfzg
『釋義』 形容極微小的功勞。
『康熙字典』 毛、發、之、功。
『出處』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竊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發之功,以報所受之恩。”
『示例』 無
『金石之功』
『拼音』 jīn shí zhī gōng
『首拼』 jszg
『釋義』 金指鐘鼎類。石指碑碣類。刻在鐘鼎碑碣之上,永不磨滅的功勛。
『康熙字典』 金、石、之、功。
『出處』 無
『示例』 無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0. 功的成語
班功行賞 班:排列等級,依次。按照功勞大小,依次給予賞賜 不世之功 不世:非凡。指極大的功勞 酬功給效 賞賜有功勞者 帶罪立功 讓犯罪的人立功贖罪 急功近利 急于謀求眼前的功利 將功補過 將:拿。用功勞來補償過錯 矜功自伐 以為功高而自我夸耀 力倍功半 指事倍功半。形容費力大,收效小 列功覆過 羅列功績,掩蓋過錯 馬上功成 指憑武功建國 畢其功于一役 把應該分成幾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不賞之功 形容功勞極大。 稱德度功 稱:衡量;度:估量。對被任用的人既要考慮到他的品德,也要考慮到他的功勞。 尺寸之功 尺寸:形容數量少。微末的功勞。 大功告成 功:事業;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 戴罪立功 帶著罪過或錯誤去創立功勛,以功贖罪。 德言容功 德:婦德,品德。言:言辭。容:容貌。功:女紅(舊指女子所做的針線活)。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頓學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伐功矜能 伐、矜:夸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妨功害能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豐功偉績 豐:大。偉大的功績。 歌功頌德 歌、頌:頌揚。頌揚功績和德行。 功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 功成名遂 遂:成就。功績建立了,名聲也有了。 功成行滿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圓滿。 功德圓滿 比喻舉辦事情圓滿結束。 功成身退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隱退,不再復出。 功高蓋世 功勞極大,當代沒人能比。 功行圓滿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圓滿。 功到自然成 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功德無量 世界各地:功業和德行;無量:無法計算。舊時指功勞恩德非常大。現多用來稱贊做了好事。 功虧一簣 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能完成。 功成名就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功高震主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功薄蟬翼 功勞象蟬的翅膀那樣微薄。形容功勞很小。常用作謙詞。 功敗垂成 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到了失敗。 功成不居 居:承當,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赫赫之功 赫赫:盛大顯著貌。顯赫的業績。形容功勞極大。 好大喜功 指不管條件是否許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風。 汗馬功勞 汗馬:將士騎的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計日程功 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 急于事功 指做事急于求成。 計功行賞 按功勞的大小給于獎賞。 積德累功 積累仁德與功業。 將功贖罪 拿功勞補償過失。 計功補過 計:考定。過失。考定一個人的功績以彌補其過失。 建功立業 建:建立;功:功勛;業:事業。建立功勛,成就大業。 將功折罪 拿功勞補償過失。 開國功臣 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九轉功成 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于獲得成功。 居功自傲 自以為有功勞,覺得了不起。 立功贖罪 以立功來抵償罪過。 勞苦功高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馬到成功 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勞而無功 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論功行賞 按功勞的大小給于獎賞。 毛發之功 形容極微小的功勞。 面壁功深 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默坐靜修。和尚面壁靜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詣很深。 丘山之功 比喻功績偉大。 前功盡棄 功:功勞;盡:完全;棄:丟失。以前的功勞全部丟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使功不如使過 使:用。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事半功倍 指做事得法,因而費力小,收效大。 失敗為成功之母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后取得勝利。 貪天之功 貪:貪圖。把天所成就的功績說成是自己的力量。現指抹殺群眾或領導的力量,把功勞歸于自己。 通功易事 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余的換沒有的。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與軍事。 同功一體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徒勞無功 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成效。 無功受祿 祿:舊時官吏的薪俸。沒有功勞而得到報酬。 一得之功 一得:一點心得,一點收獲;功:成績。一點微小的成績。 疑事無功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會有效果。 咫尺之功 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勞。 轉敗為功 指將失敗轉化為勝利。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自矜功伐 指居功自傲。 一心同功 同心協力,共赴事功。 事倍功半 〖解釋〗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 拔劍論功 指爭論功勞激烈到幾乎動武。 稱功頌德 稱頌功德。 處實效功 處:辦理。效:效驗,效果。功:功績,成效。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講究功效。 德容言功 見“德言容功”。 分勞赴功 分擔勞苦,盡職建功。 諷德誦功 贊美、頌揚功德。 豐功厚利 指巨大的功利。 豐功茂德 巨大的功勛,隆盛的德澤。 豐功盛烈 猶言豐功偉績。巨大隆盛的功業。 豐功碩德 同“豐功茂德”。 豐功懿德 同“豐功茂德”。 功成弗居 見“功成不居”。 功成骨枯 語本唐曹松《己亥歲》詩之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為了一己私利,讓其它許多人為之付出巨大的犧牲。 功蓋天下 功勞天下第一。 功高不賞 功:功勛,功業。賞:賞賜。功勞極大,無法賞賜。形容功勞之大。 功高望重 功:功勞,功績。望:名望,聲望。功勞和名望都很大。 功名富貴 指升官發財。 功名利祿 名利地位。 功若丘山 功:功績。若:像,如同。功績像山一樣。比喻功績非常大。 功遂身退 謂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隱不再做官。 功一美二 功:功績。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兩方面的美名。 鬼功神力 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為。 汗馬之功 謂戰功。 橫草之功 橫草:把草踩倒。如同將草踩倒的那樣功勞。比喻輕微的功勞。 計功程勞 計算功勞。 急功好利 見“急功近利”。 急功近名 急于求成,貪圖虛名。 計功量罪 謂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計功謀利 計較功名,謀求私利。 計功受爵 衡量功績而授予爵祿。受,授。 計功受賞 同“計功行賞”。受,授。 記功忘過 見“記功忘失”。 記功忘失 謂記其功績而略其小過。 計功行封 猶言計功行賞。 計日奏功 可以數日子看到功效。謂成功極快。 建功立事 猶“建功立業”。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唐·林蘊《上宰相元衡弘靖書》:“見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則幕之。” 將功抵罪 用功勞來抵罪 將功折過 同“將功折罪”。 矜功不立 矜:自夸。自以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矜功伐能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矜功伐善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矜功負氣 矜:自恃。自以為有功而賭氣。 矜功恃寵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寵。 金石之功 金:指鐘鼎類。石:指碑碣類。刻在鐘鼎碑碣之上,永不磨滅的功勛。 進賢興功 謂薦舉賢士功臣。 樂事勸功 謂樂于從事所業,努力獲得成效。 論功封賞 論:按照。按功勞的大小給于獎賞。 論功受賞 評定功勞,接受賞賜。 論功行封 評定功勞之大小給予封賞。 馬到功成 見“馬到成功”。 澠池之功 澠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澠池縣南。本指戰國時趙國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秦王,為趙國立下功勛。后泛指為國立下巨大功勛。 謳功頌德 猶言歌功頌德。 評功擺好 評定成績,擺出優點。 前功皆棄 功:功績。皆:全部。棄:丟掉。以前取得的功勞全部丟掉了。亦作“前功盡棄”、“前功盡滅”。 前功盡廢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費 前功盡滅 見“前功盡棄”。 全功盡棄 功:功效,功績;棄:丟掉。全部功效都喪失干凈。 賞不當功 謂賞賜與功勞不相稱。 賞功罰罪 獎賞有功的人,懲罰犯罪的人。 神功圣化 指帝王的功績和教化。舊時對人君的頌揚之辭。 身退功成 謂功業成就,退隱家園。 事半功百 同“事半功倍”。 事捷功倍 事情易辦而功效很大。 絲發之功 絲發:一根絲,一根頭發。指功勞極微小。 頌德歌功 頌揚恩德,贊美功績。 塔尖上功德 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貪功起釁 貪求事功而挑起爭端。 田父之功 指不預其事而輕易得到好處。 偉績豐功 同“豐功偉績”。偉大的功績。 無功而祿 見“無功受祿”。 邀功求賞 求取功勞和獎賞。 邀功希寵 求取功名和寵信。 以功補過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一簣之功 簣: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指日成功 謂不久即可成功。 祖功宗德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開國之君為祖。有開創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則尊為宗。 坐享其功 見“坐享其成”。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解釋】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經過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大功畢成 〖解釋〗指大工程或大任務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鈍學累功 〖解釋〗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積功興業 〖解釋〗指建立功業,實現抱負。 照功行賞 〖解釋〗按照功勞大小給予不同獎賞。 阿保之功 阿保:保護養育。保護養育幼兒的功勞 有功之臣 嘴上功夫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這個成語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終,踏踏實實,堅持到底,否則,雖然只差一點,也會前功盡棄。歷代許多激勵人們堅持不懈的格言警句都出自于這句話,如“功勤一簣可成山,由少而多莫懼煩”等。本內容來自www.blwype.cn
11. 立大功的意思
赫赫之功:赫赫:盛大顯著貌。顯赫的業績。形容功勞極大。
功蓋天地:功;功績;蓋:壓倒,勝過。功績大,勝過天地。形容功勞極大。
功高蓋世:功勞極大,當代沒人能比。
功蓋天下:功勞天下第一。
功高不賞或不賞之功:功:功勛;賞:賞賜。功勞極大,無法賞賜。形容功勞之大
功德無量:功德:功業和德行;無量:無法計算。舊時指功勞恩德非常大。現多用來稱贊做了好事。
功高望重:望:名望,聲望。指功勞大而名望高。
功莫大焉:功勞沒有比這更大的了。“莫”是無指代詞,即“沒有什么”。“焉”是兼詞,于此。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12.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
有,== 我今年才學,找找先
有了:原文: 勸學 荀 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烏鳥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讬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荀子》中<勸學>語句,意思是說:
行程千里,都是從一步一步開始;
無邊江河,都是一個個小溪小河匯聚而成;
引申意思是如果做事不從一點一滴中做起,
那 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3. 誰說過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出自戰國時期荀況的《荀子·勸學》一文。原文: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于一也。 這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六單元《勸學》刪節部分。 譯文: 所以沒有潛心鉆研的精神,就不會有洞察一切的聰明;沒有默默無聞的工作,就不會有顯赫卓著的功績。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時侍奉兩個君主的人不能被雙方所接受。眼睛不能同時看兩個東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全都聽明白。螣蛇沒有腳卻能飛行,鼫鼠有五種技能卻陷于困境。《詩》云:“布谷鳥住在桑樹上,七只小鳥它喂養。那些善人君子啊,堅持道義一個樣。堅持道義真一,思想就像打了結。”所以君子學習時總是把精神集中在一點上。摘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4. 形容功勞的成語有哪些
不世之功、功高蓋世、功標青史、功蓋天下、功德無量、不賞之功、赫赫之功、功高望重等。
一、不世之功
釋義:意思是形容功勞極大
出自: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出生于多國相爭,政混亂的時代,應該拿著自己的劍去創下極大的軍功(功勞)
二、功高蓋世
釋義:功勞極大,當代沒人能比
出自:唐浩明《曾國藩》二部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處聽說將軍功高蓋世。
三、功標青史
釋義: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流傳千古。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愿諸公善事使君,以圖名垂竹帛,功標青史”
譯文:希望大家跟著君主做善于國家人民的事情,好將自己的名字留在竹帛上,將功勞記在史書上。
四、功蓋天下
釋義:功勞天下第一。
出自: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蓋天下,四海揚名,英雄豪杰,莫不歸附。”
譯文:現在秦王功勞天下第一,四海八方的國家都知道,所有的英雄豪杰,都希望歸附于他手下。
五、赫赫之功
釋義:解釋為顯赫的業績。形容功勞極大。
出自: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譯文:不能心一志,苦干一番,也不會有顯著的功績。www.blwype.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