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心余”的成語「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語“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成語簡拼:XYYELBZ
成語注音:ㄒ一ㄣ 一ㄡˇ ㄩˊ ㄦˊ ㄌ一ˋ ㄅㄨˋ ㄗㄨ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jǐn)?shù):七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復(fù)句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愛莫能助
反義詞:余勇可賈、行有余力
讀音糾正:而,不能讀作“ěr”。
錯字糾正:力,不能寫作“立”。
成語辨析:心有余而力不足和“愛莫能助”;都有“心里想做;但因為本身力量有限;無法去做”的意思。區(qū)別在于“愛莫能助”強調(diào)內(nèi)心同情;愛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強調(diào)心里很想作。“愛莫能助”不能去做的原因;有時還因為客觀上有強大的阻力;有時略有諷刺意味;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沒有的。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成語用法:心有余而力不足復(fù)句式;作主語、分句;表婉約拒絕的意思。
成語造句: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
英文翻譯:willing but unable
俄文翻譯:Хочется,да не можется.
其他翻譯:<法>avoir les yeux plus gros que le ventre <n'en pouvoir mais>
成語謎語:螞蟻拖耗子
成語歇后語:擔(dān)山填海
成語“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擴展資料
1. 表達(dá)想要做某事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句子最有名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文言文里有一段“非厚夫本志也,奈何力有所不逮,技術(shù)有所不及,故不暇擇地之美惡近遠(yuǎn)焉。”這一句同樣訴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難過。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心有余而力不足什么意思
心有余而力不足,形容有意 [干某事] 而客觀上(如身體)不允許。
心有余而力不足
發(fā)音: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英文: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近義詞:有心無力、力不從心
反義詞:余勇可賈、行有余力、得心應(yīng)手、信手拈來
歇后語:八十公公挑擔(dān)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詳細(xì)釋義
編輯
解釋: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出處:《論語·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示例
1.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茅盾《子夜》三:“只是兄弟一個人,也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辨析
語法:復(fù)句式;作主語、分句;表婉約拒絕的意思。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什么意思?
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語 心有余而力不足
發(fā)音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解釋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出處 《論語·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示例 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
英文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歇后語:八十公公挑擔(dān)子——心有余而力不足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成語嗎?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成語。
釋義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出 處
《論語·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造句
我真想把學(xué)習(xí)搞上去。但偏偏有病住院,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我想幫他做點什么,可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確實想幫助他,可心有余而力不足。
謎語
“心有余而力不足”為謎底的謎語:我字當(dāng)頭干勁差(打一成語)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心有余而力不足嗎
說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會聯(lián)想到愛莫能助,其實我覺得這是兩個概念。
心有余而力不足和愛莫能助,都有:心里想做;但因為本身力量有限,無法去做的意思。區(qū)別在于愛莫能助,是強調(diào)內(nèi)心同情,愛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強調(diào)心里很想作。愛莫能助所不能去做的原因;有時還因為客觀上有強大的阻力;有時略有諷刺意味;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沒有的。
別說你心有余而力不足。你要命令自己,是就是是,想就是想。朝著前方走,追趕地平線,無止境,不放棄。回頭看自己的路,在那個據(jù)點停留了多久?不值得。幌子、借口、理由,這些我們從前帶在身邊的東西,是時候離開了。別讓它阻礙了你的路,何況是在半路。誰的精力都能充沛起來,用真心去發(fā)號施令,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停止說甚至去想“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快用刻著開拓的大刀向它揮舞,砍掉這糟粕。我心力合一,向遠(yuǎn)方邁進。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道,就是心。
依照老子的描述,我們處在最底層的心,是刀兵心。上進一步,罷免刀兵,我們能依禮行事,我們便是有禮之心;再上進,我們能夠幫助他人,有益他人,我們便是有義之心;再上進,我們能夠親愛他人,廣愛一切,我們便是有仁之心;再上進,我們能夠常行不得,自知夢幻,我們便是在道之心。
修行上,老子達(dá)到無身,以天下為身;老子達(dá)到無心,以百姓心為心。這就是老子的渾心。
所謂大心原本是,無知無欲,永恒無名。因“可”道“可”名,也即妄想執(zhí)著,大心變作小心,步步見小,一直見到刀兵心。畫地為牢,無限之大我,墮落成一身之小我。
還有那渾心,無形無相,無數(shù)無量,永恒無名。因為“可”道,而有了妄想分別執(zhí)著,生出無。這就是宇宙之生因,動因。這無就是一。這就是宇宙之本初,萬物之父。
反觀之,無就是有,有了無。此有就是二。名其為有,實際是無。盡管如此,卻成萬物之母。父母交合而生子女,這就是三。生成后天最小之微塵,最大之世界。
這個生生不息過程,就是失道過程。一、二、三,越積越多。老子提出的無為,乃是修心,修除玄藍(lán)。這是歸還大道過程。必然是三、二、一,損之又損。以至于無。達(dá)到無的高度,心,洗浴得干干凈凈。這就是“浴,神不死”。這不死的心,就是生出一切有和無的玄牝。
由此可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心有余而力不足怎么辦?
靜下來,先思考然后從容邁步。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描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詩詞有哪些?
上面的回答只是雄心壯志,沒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意思不過答案也是《龜雖壽》的句子神龜雖壽,猶有盡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或者朱熹也有一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也算這一類意思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