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的成語「谷賤傷農」
成語“谷賤傷農”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成語簡拼:GJSN
成語注音:ㄍㄨˇ ㄐ一ㄢˋ ㄕㄤ ㄋㄨ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指糧價過低,損害農民的利益
成語用法:谷賤傷農主謂式;作賓語;指糧價過低,使農民受到損害。
成語造句:“谷賤傷農”的古語成為都市間報上的時行標題。(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英文翻譯:When the grain is cheap, the farmers suffer
成語“谷賤傷農”的擴展資料
1. 谷賤傷農案例!急!!!!在地處寧夏引黃灌區腹地的吳忠市一家化肥經銷企業,院子里卻看不到往年熱鬧的購肥場面。“今年化肥賣得很慢!”經理周捍偉說,公司總共購進了各類化肥5000多噸,2月23日開始銷售,到目前才賣出去400多噸,這個銷售量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吳忠市區大大小小共有100多家化肥經銷企業,今春情況大致都與這家農資公司一樣。化肥經銷企業旺季不旺銷,種子經銷企業也門庭冷落。吳忠市種子公司副總經理楊志軍說,往年春播時農民天天排隊購種,今春稀稀拉拉沒有幾個人來,種子銷售總體進度比較緩慢。 另據吳忠市供銷社副主任馬忠林介紹,去年下半年以來,寧夏當地生產企業的化肥價格大幅度上漲,最高上漲了40%以上,比如國內磷銨主產地云南60%含量磷酸二銨的價格已達4500元/噸,寧夏當地企業生產的含量60%的磷酸二銨價格高達4360元/噸,比去年同期每噸高出40%以上,碳銨和復合肥的價格均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0%以上,即使最普通的尿素價格也達到了1830元/噸,同比每噸上漲100元以上。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為什么說谷賤傷農
“谷賤傷農”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經濟學現象:在豐收的年份,農民的收入卻反而減少了,這在我國民間被形象的概括為“谷賤傷民”。 農民種糧的利潤受到糧食供求關系的影響,而糧食需求缺乏彈性,當糧食獲得豐收的時候,其供求關系發生較大變化、供給量與需求量(供給價格和需求價格)的相對關系較之前不同,供給量的增幅大于需求量的增幅、糧食出售價格的降幅大于需求增加致漲價的幅度,因而種糧農民的利潤下降。認識到糧食市場的這一特性后,就不難理解下面的現象:當糧食大幅增產后,農民為了賣掉手中的糧食,只能競相降價。但是由于糧食需求缺少彈性,只有在農民大幅降低糧價后才能將手中的糧食賣出,這就意味著,在糧食豐收時往往糧價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現糧價下跌的百分比超過糧食增產的百分比,則就出現增產不增收甚至減收的狀況,這就是“谷賤傷農”。 一種意見認為,由于糧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且糧食關系到國際政治斗爭力,絕大多數國家重視本國糧食生產,尤其是具有一定人口規模的國家,采取了各種為保證糧食安全、保護農民利益的干預糧食市場的支農政策。美國就是這樣,但總的說來,效果并不理想。一是費用很高,要維持糧價,政府就要按保護價收購在市場上賣不掉的糧食,為此納稅人要支付相當大的糧食庫存費用。二是由于對農民的補貼是按產量來進行的,結果大農場主得到的補貼最多,但他們并不是農村中的窮人,而真正需要補貼的小農場主因產量低反而得到的補貼少。最嚴重的是,減緩了農業生產的調整,使得投入到農業的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沒有及時按價格信號轉移到其他部門。 但另一種意見則認為,“谷賤傷農”的解釋并未仔細考慮供給方面突然增加的背后因素是否存在扭曲市場的現象。教訓之一是,美國在大蕭條時期對農業的一系列干預使本已過剩的農產品面臨更嚴重的過剩。再一個,糧食需求缺乏彈性的前提是糧食品質單一化,而品質多樣、多元化經營并不在該解釋的思考范圍內。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單一品種的糧食,其生產也要受到市場經濟規則的嚴格支配,農民在生產準備期需要進行貸款、采購原料肥料以至農用機械等,若農民大批進入糧食供應方,則相關的生產資料價格必然上漲,承擔不起高成本的農民則退出供給方,最終達到產品供求的平衡,利潤變化不會太大;若在生產準備階段就有扭曲市場資源配置的行為發生,導致農民一哄而上,“谷賤傷農”就真正成為現實了。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谷賤傷農
谷物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右移。而消費者需求是不變的情況下,谷物價格下降,均衡數量增加。豐收了但是谷子的單價卻下降了,并且還有很多谷子賣不出去,所以谷賤傷農了。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西方經濟學)為什么說“谷賤傷農”?
“谷賤傷農”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經濟學現象:在豐收的年份,農民的收入卻反而減少了,這在我國民間被形象的概括為“谷賤傷民”。“谷賤傷農”是經濟學的一個經典問題。農民糧食收割后到底能賣多少錢取決于兩個因素:產量和糧價,是二者的乘積。但這兩個變量并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其關聯性由一條向下傾斜的對糧食的需求線來決定。也就是說,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糧食需求線缺少彈性,也就是說,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化不是很敏感。當糧價下跌時,對糧食的需求量會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糧食是一種必需品,對糧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對糧食的生理需求所決定的。http://baike.baidu.com/view/8971.htm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關于“谷賤傷農”的經濟學解釋
首先說,今年小麥減產是肯定的,但是價格上漲的幅度應該不會很大,理論上來說,價格是應該上漲的,但今年國家的主要經濟目標是控通脹,而通脹的成因又主要是成本推動,貨幣供給過大和外部輸入性的,所以從國內因素考慮的話,控通脹就是控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和控制成本,農產品大多又是工業生產的原料,所以今年應該不會漲得太多,在通脹壓力下,農民收入也不會有太大的增加~~倒是種地成本可能會增加~~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谷賤傷農”的經濟學原因是什么?
經濟成本和經濟收益,政府可以通過調控農產品的價格和原材料的價格加以發揮那些作用.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