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的成語「浮瓜沉李」
成語“浮瓜沉李”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fú guā chén lǐ成語簡拼:FGCL
成語注音:ㄈㄨˊ ㄍㄨㄚ ㄔㄣˊ ㄌ一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沉李浮瓜
成語出處:三國 魏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解釋: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成語用法:浮瓜沉李聯合式;作補語、定語;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成語造句:這樣時候,多少王孫公子雪藕調冰、浮瓜沉李也不為過。(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英文翻譯:take cold drinks and snacks to get rid of the heat
成語“浮瓜沉李”的擴展資料
1. 浮瓜避暑的意思是什么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種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涼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2. 浮瓜沉香,天地加春,這兩個成語分別是什么意思呢,寓意是什么
浮瓜沉李fú guā chén lǐ[釋義] 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語出] 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盵用法] 聯合式;作補語、定語;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例句] 這樣時候,多少王孫公子雪藕調冰、~也不為過。(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3. 什么叫浮瓜沉李 用浮力知識說明
瓜的密度小于水的,李子的密度大于水的,所以浮瓜沉李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4. 沉李浮瓜的示例
蘇軾《答蘇伯固三首》:“位計龍舒為多,大盆如命取去,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
宋 沉與求 《秋日戲呈蔣達可檢討》詩:“西風槭槭舞庭櫰,沉李浮瓜事益乖?!?br>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日轉午,脫巾散發,沉李浮瓜,寶扇搖紈素。”
《金瓶梅詞話》第二七回:“ 西門慶 令他安排酒來,不一時,冰盆內沉李浮瓜,涼亭上偎紅倚翠?!?br>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唐都人伏天,于風亭水榭,雪檻水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通夕而罷。”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這樣時候,多少王孫公子雪藕調冰、浮瓜沉李也不為過。 ”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是月巷陌雜賣》:”雪檻冰盤,浮瓜沉李,……通夕而罷?!?br>【成語故事】 吳質(177—230)字季重,定陶人,三國時著名文學家,曹魏大臣?! ?93年,曹操為發展力量,在鄄城招賢納士,吳質應召而至。因其才學通博,受到曹氏父子的賞識,成為曹丕的摯友,曹植的文友。公元217年,曹丕被立為太子,吳質出任朝歌(今河南淇縣)長,又遷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令。曹丕為鞏固太子地位,常于吳質商量對策。一次,曹操率軍出征,曹丕、曹植前往送行。曹植出口成章,盛贊曹操之功德,而曹丕則相形見絀,悵然若失。吳質對曹丕耳語說:“與魏王辭別時,你什么都不要說,只管哭泣就行了。”曹丕聽了吳質的話,哭的非常傷心。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動。于是都認為曹植華而不實,不如曹丕誠實孝順。加上曹丕平時善于掩飾自己,言行檢點,而曹植則恃才傲物,恃寵嬌縱,引起許多人的反感,最終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為太子的念頭。 公元220年,曹丕做了皇帝,馬上派人把吳質接到洛陽,任命他為中郎將,又封他侯爵,讓他持節度幽、并諸州軍事。226年文帝崩,明帝曹叡繼位。230年,吳質被征調入朝,擔任侍中,成為輔弼大臣。他向明帝陳述安危大計,指出:司空大臣陳群乃平庸之輩,非國相之才;稱贊驃騎將軍司馬懿,忠貞機智,是國家棟梁。明帝了他的意見,這對曹魏后期政局的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琴|一向喜歡結交貴,從不跟鄉里百姓往來,在家鄉名聲不佳。做官后,又倚仗曹氏父子勢,作威作福,引起人們的反感。公元23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5. 七月流火,火傘高張,浮瓜沉李哪個是形容天氣熱?
這三句詞語之中,只有“火傘高張”是形容天氣很熱,“七月流火”和“浮瓜沉李”這兩個詞與天氣熱都沒有關系。不過“七月流火”這句詞語,很像是說七月間的天氣像流火一樣炎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實際上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這個詞出自于《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币馑季褪牵浩咴碌臅r候大火星向西方落下,九月的時候婦女們就開始縫制冬天御寒的衣服。十一月刮起了凜冽的北風,到了十二月天氣就變得異常寒冷。周朝的農歷七月相當于陽歷的九月左右,七月流火指的是在七月的時候,天上的大火星就會逐漸在西方的夜空中降落,這里的火指的是天上的星宿“火星”,流在古代的意思則是“西沉”。
浮瓜沉李
浮瓜沉李這句成語,來自于三國時期曹丕的《與朝歌令吳質書》,曹丕對瓜和李描寫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這句詩傳出去以后,人們就經常用浮瓜沉李來描述夏天的生活場景,意思是西瓜之類的總是漂浮在水面上,李子落到水里卻總是沉下去。
火傘高張
火傘高張比較容易理解了,這里的火傘是指太陽,火傘高張就是說太陽非常大、烈日當空非常炎熱的意思,所以火傘高張在這三個詞語之中是真正用來形容天氣熱的。這句成語出自于唐朝大詩人韓愈的《游青龍寺贈崔太補闕》,其中有一句寫到“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自從韓愈用火傘形容了酷熱的太陽之后,后面的許多詩人都跟著用火傘來描述夏天的炎熱,比如明朝詩人李東陽的《冷庵對》,其中就有描述“天有夏令,祝融煽陽,赤龍奮飛,火傘高張。”這句詩里就明確出現了火傘高張這個詞。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6. 浮瓜是哪里特產
應該是廣東,也叫葫蘆瓜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7. 浮瓜沉李是味覺成語嗎?
浮瓜沉李,讀音:fú guā chén lǐ,漢語成語,釋義:浮瓜沉李,本謂把瓜和李子放到水中,后指用冷水果解暑,或為消夏樂事之稱。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出處:《昭明文選》《昭明文選》卷四十二〈書中·與朝歌令吳質書〉~895~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無恙。涂路雖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懷,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書問致簡,益用增勞。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誠不可忘。既妙思六經,逍遙百氏;彈棋閑設,終以六博,高談娛心,哀箏順耳。馳騁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并載,以游后園,輿輪徐動,參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樂往哀來,愴然傷懷。余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咸以為然。今果分別,各在一方。元瑜長逝,化為異物,每一念至,何時可言!方今蕤賓紀時,景風扇物,天氣和暖,眾果具繁,時駕而游,北遵河曲。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托乘于后車。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今遣騎到鄴,故使枉道相過,行矣自愛,丕白。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8. 半沉半浮同樣的成語像這樣帶沉浮
半沉半浮起起浮浮風雨飄搖搖搖欲墜起浮不定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