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精品国产亚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成語“往()()()”「往蹇來連」

2023年04月23日成語大全123

成語“往蹇來連”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往蹇來連
成語讀音:wǎng jiǎn lái lián
成語簡拼:WJLL
成語注音:ㄨㄤˇ ㄐ一ㄢˇ ㄌㄞˊ ㄌ一ㄢ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進退兩難
成語出處:《周易·蹇》:“六四:往蹇來連。”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謂往來皆難;進退皆難。
成語用法:往蹇來連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成語造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迂其際會,則往蹇來連,其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

成語“往蹇來連”的擴展資料

1. 解簽 完全不懂啊
就是說你現(xiàn)在前途險阻重重,需要反省自身才能夠度過難關(guān),不是個好簽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連是指三十六計中的哪一計?
調(diào)虎離山
調(diào)虎離山(diào hǔ lí shān),漢語詞語,意為設(shè)法使老虎離開山岡。比喻誘敵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于乘機行事 。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目的在于削弱對方的抵抗力,減少自己的危險。在軍事上指,如果敵方占據(jù)來有利的地勢,并且兵力眾多,這時我方應(yīng)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jù)點,或者把敵人引入對我方有利的地區(qū),才可以取勝。在政治斗爭中,這一計用得最多,且亦漸神化。從其應(yīng)用中可見,此計是一個陰險的謀略。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3回:“我是個調(diào)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zhàn)。”例子:這自然是~之計,鄧和武漢派都是不同意的。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往蹇來連。象曰:往蹇來連,當(dāng)位實也 什么意思
“往”是前進上升,“來”與往相反,是回來停留在原處。“初六”陰爻陽位,柔弱不正,又與上卦的“六四”,陰陰不能相應(yīng),勉強前進,必將陷入上卦“坎”的危險中。前往是自尋煩惱,惟有了解當(dāng)前的形勢,知道量力,返回來停留原處,以等待時機,才會得到榮譽。引:http://wenku.baidu.com/view/02b5ada30029bd64783e2c6d.html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往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語?
【往返徒勞】徒勞:白花力氣。來回白跑。【往古來今】指自古至今。【往蹇來連】指往來皆難;進退皆難。【往來如梭】梭:織布時遷引緯線在經(jīng)線中來回穿織的工具。來來去去象穿梭一樣。形容來去頻繁。【往渚還汀】指往返都須渡水。【往哲是與】往哲:先哲,前賢;與:贊許。古代圣賢所贊許的。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蹇這讀什么音
蹇 <形>jiǎn(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同本義 蹇,跛也。――《說文》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艱阻,不順利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蹇jiǎn⒈跛,行動遲緩:策~驢(策:鞭打)。特指劣馬或跛驢:策~赴前程。⒉鈍,困苦,不順利:~澀。~滯。前途多~。⒊〈古〉通’謇’。口吃,結(jié)巴。蹇qiān 1.通’褰’。揭;提起。參見’蹇裳’。 2.通’攓’、’搴’。拔取;得到。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蹇是什么意思(歷史上何人是這樣的
  蹇 <形>
  拼音:jiǎn qiān
  部首:足,部外筆畫:10,總筆畫:17
  五筆86:PFJH 五筆98:PAWH 倉頡:JTCO
  筆順編號:44511221342512134 四角號碼:30801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8E47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同本義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郄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艱阻,不順利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
  蹇jiǎn
  ⒈跛,行動遲緩:策~驢(策:鞭打)。特指劣馬或跛驢:策~赴前程。
  ⒉鈍,困苦,不順利:~澀。~滯。前途多~。
  ⒊〈古〉通’謇’。口吃,結(jié)巴。
  蹇qiān 1.通’褰’。揭;提起。參見’蹇裳’。 2.通’攓’、’搴’。拔取;得到。
  名人:
  蹇叔,春秋時秦國上大夫,秦穆公六年(前654)以后任職。初居齊,納百里奚,與之友。又居宋。百里奚薦之于穆公,使人厚幣迎蹇叔于宋,以為上大夫。三十二年(前628)穆公欲鄭,蹇叔曰:“師行千里,其誰不知?勞師以遠,非所聞也,無乃不可。”公不聽,以百里奚、西乞術(shù)、白乙丙率師鄭,回師經(jīng)崤(今河南三門峽東南),為晉所,大敗。
  蹇周輔(1021-1096),北宋臣。成都雙流(今四川)人,字磻翁。第進士。累官為御史臺推直,善治獄。熙寧十年(1077),廖恩起事閩中,他任福建轉(zhuǎn)運使,督諸將進行鎮(zhèn)壓。改福建鹽法由官賣為商賣,減鹽價,嚴(yán)保伍,增巡兵,以禁私鹽。元豐初,任大理寺少卿,擢三司度支副使。更革江西、湖南部分地區(qū)鹽法,以廣鹽取代淮鹽。元佑初,坐立鹽法擾民,罷官。卒于廬州。
  蹇序辰,北宋臣。字授之,周輔子。第進士。歷提舉江西常平,右司諫,提點江東刑獄,中書舍人、同修國史,知揚州。徽宗立,坐謗訕罪除名,放歸田里。蔡京為相,授刑部、禮部侍郎,為翰林學(xué)士。因事黜知汝州,徙蘇州。坐縱民盜鑄錢等罪,屢謫至單州、永州等。遇赦,復(fù)官中奉大夫,卒。
  蹇義(1363-1435),明臣。字宜之,初名瑢。巴縣(今四川)人。洪武十八年(1385)進士,授官中書舍人。因奏事稱旨,太祖又喜其誠篤,為之更名義。靖難之役后,燕王朱棣入繼大統(tǒng),蹇義官遷左侍郎,不久,進尚書。永樂七年(1409)成祖巡狩北京,命輔皇太子監(jiān)國。其時,因他諳熟朝廷典章制度,通達禮儀,故國家軍政大事均倚辦于他,與戶部尚書夏原吉齊名。因得帝寵信,數(shù)度奉命兼理其他部事,雖職務(wù)眾多,亦能應(yīng)付自如。十九年,蹇義分巡應(yīng)天諸府,訪軍民疾苦,黜免擾民之文武官吏,上疏條陳數(shù)十事奏行。翌年,成祖聽信讒言,怪罪太子,蹇義受牽連入獄,次年獲釋。仁宗即位后,以其為國朝元老,兼有監(jiān)國功勞,愈加倚重。仁宗卒,他力贊修筑獻陵宜儉。宣宗即位后,以其年事已高,命朝夕侍于左右從備顧問。英宗即位未逾月,以疾卒。蹇義為人樸實,待人以誠。久任吏部尚書,歷事五朝,對明初政治曾起過重要作用。其為政致力于典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蹇諤(?-1855),清臣。字一士。貴州遵義人道光舉人,選充教職。咸豐四年,鎮(zhèn)壓桐梓楊龍喜起事,蹇諤助官軍圍攻,次年戰(zhàn)死。贈道銜,封世職。
  其他蹇姓名人有明大臣蹇英等。近當(dāng)代蹇姓名人有英烈蹇先為、蹇先超,政治活動家蹇先佛、蹇先任,材料家蹇錫高,外國文學(xué)家蹇昌槐,作家蹇先艾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248609.htm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蹇”怎么讀?是什么意思?

[jiǎn]
1.筆劃:17
2.部首:足
3.筆順:點、點、橫撇/橫鉤、橫、橫、豎、豎、橫、撇、捺、豎、橫折、橫、豎、橫、撇、捺
4.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jiǎn]
釋義:
1.
跛,行走困難:~足。~步。
2.
2.遲鈍,不順利:~澀。~滯。~拙。~運。時乖命~。
3.
3.傲慢。
4.
4.窮困。
5.
5.駑馬,亦指驢。
6.
6.文言語助詞:~誰留兮中洲?
7.
7.姓。
組詞:
蹇人、疲蹇、蹇劣、時蹇、蹇鈍
詳細釋義:
〈形〉
8.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9.
同本義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10.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11.
艱阻,不順利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12.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困,比喻時運不好);蹇步(行走艱難);蹇連(艱難的樣子)
13.
通“謇”。口吃。如:蹇言
14.
傲慢。如:偃蹇;驕蹇;蹇縱(傲慢放縱);蹇傲(高傲;傲慢)
15.
正直的樣子。如:蹇辭(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樣子)
16.
行動遲緩。如:蹇蹶(步履緩慢的樣子);蹇緩(步履緩慢)
〈名〉
17.
劣馬或跛驢
策蹇赴前程。——唐·孟浩然《唐城館中早發(fā)寄楊使君》
18.
又如:蹇味兒(驢子的別稱;蠢驢);蹇驢一鳴,荒雞三號(天亮?xí)r。比喻事情見了分曉);蹇驢(跛蹇駑弱的驢);蹇蹄(劣馬);蹇瘠(瘦弱的驢馬)
19.

〈動〉
20.
騎驢
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明·袁宏道《滿井游記》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在這一文中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計的------調(diào)虎離山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種條件或情況。此句意為戰(zhàn)場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條件或情況對敵方不利時,我再去圍困他。 ②用人以誘之:用人為的假象去誘惑他(指敵人),使他向我就范。 ③往蹇來連:語出《易經(jīng).蹇》卦。蹇,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坎上)。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艮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險,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難;連,艱難。這句意為:往來皆難,行路困難重重。 此計運用這個道理,是說戰(zhàn)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象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范,喪失他的優(yōu)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致勝。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來……往的詞語
……來……往的詞語 :
送往勞來、
人來客往、
往古來今、
迎來送往、
往蹇來連、
一來一往、
你來我往、
厚往薄來、
章往考來、
暑來寒往、
攘往熙來、
禮尚往來、
露往霜來、
繼往開來、
明來暗往、
告往知來、
往來如梭、
白往黑來、
獨往獨來、
觀往知來、
古往今來、
拔來報往、
獨來獨往、
男來女往、
日來月往、
古來今往、
日往月來、
熙來攘往、
鑒往知來、
暑往寒來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蹇”的讀音?
蹇 <形>
拼音:jiǎn  qiān  
部首:足,部外筆畫:10,總筆畫:17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同本義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郄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艱阻,不順利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
蹇jiǎn
⒈跛,行動遲緩:策~驢(策:鞭打)。特指劣馬或跛驢:策~赴前程。
⒉鈍,困苦,不順利:~澀。~滯。前途多~。
⒊〈古〉通’謇’。口吃,結(jié)巴。
蹇qiān 1.通’褰’。揭;提起。參見’蹇裳’。 2.通’攓’﹑’搴’。拔取;得到。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蹇”字的正確讀音是什么”
蹇(jiǎn)
詳細釋義
1.(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2.艱阻,不順利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困,比喻時運不好);蹇步(行走艱難);蹇連(艱難的樣子)
3.通“謇”。口吃。如:蹇言
傲慢。如:偃蹇;驕蹇;蹇縱(傲慢放縱);蹇傲(高傲;傲慢)
正直的樣子。如:蹇辭(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樣子)
行動遲緩。如:蹇蹶(步履緩慢的樣子);蹇緩(步履緩慢)
4.劣馬或跛驢
策蹇赴前程。——唐·孟浩然《唐城館中早發(fā)寄楊使君》
又如:蹇味兒(驢子的別稱;蠢驢);蹇驢一鳴,荒雞三號(天亮?xí)r。比喻事情見了分曉);蹇驢(跛蹇駑弱的驢);蹇蹄(劣馬);蹇瘠(瘦弱的驢馬)
5.姓
6.騎驢
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明·袁宏道《滿井游記》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2. 蹇怎么讀?
蹇jiǎn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蹇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jié)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足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7
五筆86:PFJH 五筆98:PAWH 倉頡:JTCO
筆順編號:44511221342512134 四角號碼:30801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8E47
基本字義
1.
跛,行走困難:~足。~步。
2.
遲鈍,不順利:~澀。~滯。~拙。~運。時乖命~。
3.
傲慢。
4.
窮困。
5.
駑馬,亦指驢。
6.
文言語助詞:~誰留兮中洲?
7.
姓。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2.
同本義 [lame]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3.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4.
艱阻,不順利 [hard;untoward]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5.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困,比喻時運不好);蹇步(行走艱難);蹇連(艱難的樣子)
6.
通“謇”。口吃 [stutter]。如:蹇言
7.
傲慢 [proud]。如:偃蹇;驕蹇;蹇縱(傲慢放縱);蹇傲(高傲;傲慢)
8.
正直的樣子 [upright]。如:蹇辭(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樣子)
9.
行動遲緩 [slow]。如:蹇蹶(步履緩慢的樣子);蹇緩(步履緩慢)
〈名〉
1.
劣馬或跛驢 [jade or lame donkey]
策蹇赴前程。——唐· 孟浩然《唐城館中早發(fā)寄楊使君》
2.
又如:蹇味兒(驢子的別稱;蠢驢);蹇驢一鳴,荒雞三號(天亮?xí)r。比喻事情見了分曉);蹇驢(跛蹇駑弱的驢);蹇蹄(劣馬);蹇瘠(瘦弱的驢馬)
3.

〈動〉
1.
騎驢 [ride a donkey]
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常用詞組
1.
蹇澀 jiǎnsè
(1)
[exhausted]∶生活困難;不順利
晝行雖蹇澀,夜步頗安逸。——白居易《楚上山》
命運蹇澀
(2)
[obscure]∶[語言、文字]不流暢
言語蹇澀
(3)
[untoward]∶遲鈍
蹇澀不能語
2.
蹇修 jiǎnxiū
[matchmaker; go-between] 媒人
只為譚宅此時蹇修聯(lián)影,也就水語聒聰。—— 清· 李綠園《岐路燈》
3.
蹇運 jiǎnyùn
[misfortune] 蹇劣的命運,指不順利的遭遇
4.
蹇滯 jiǎnzhì
[exhausted;unfavorable] 不順利;不吉利
君不見近代詩家流,胡為蹇滯多窮愁!——王禹偁《還揚州許書記家集》
5.
蹇拙 jiǎnzhuō
[obscure and clumsy] 文章或修辭呆板不流暢
隱藏更多釋義
以下結(jié)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jié)構(gòu)
漢字首尾分解:宀足 漢字部件分解:宀足
筆順編號:44511221342512134
筆順讀寫:捺捺折橫橫豎豎橫撇捺豎折橫豎橫撇捺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3. 珪、蹇怎么讀,解釋是什么.
jiǎn
(1)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2)
同本義 [lame]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3)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4)
艱阻,不順利 [hard;untoward]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5)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困,比喻時運不好);蹇步(行走艱難);蹇連(艱難的樣子)
(6)通“謇”。口吃 [stutter]。如:蹇言
(7)
傲慢 [proud]。如:偃蹇;驕蹇;蹇縱(傲慢放縱);蹇傲(高傲;傲慢)
(8)
正直的樣子 [upright]。如:蹇辭(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樣子)
(9)
行動遲緩 [slow]。如:蹇蹶(步履緩慢的樣子);蹇緩(步履緩慢)

簡體字 圭
拼音 ɡuī
筆畫 6
部首 土
部首筆畫 3
五筆編碼 gffg
區(qū)位碼 2571
解 釋
⒈〈古〉用作憑信的玉,上圓(或尖頭形)下方。帝王、諸侯在舉行朝會、祭祀的典禮時拿這種玉器。
⒉〈古〉測日影的器具:土~測景(景:日影)。
⒊[圭臬](臬:圭上南北兩端的標(biāo)桿)標(biāo)準(zhǔn),法度:奉為~臬。
⒋〈古〉容量單位。一升的十萬分之一。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4. 這個 ‘’蹇‘’字讀音是什么
jiǎn
(1)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2)
同本義 [lame]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3)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4)
艱阻,不順利 [hard;untoward]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5)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biāo)斓臉幼?;蹇剝(艱困,比喻時運不好);蹇步(行走艱難);蹇連(艱難的樣子)
(6)通“謇”。口吃 [stutter]。如:蹇言
(7)
傲慢 [proud]。如:偃蹇;驕蹇;蹇縱(傲慢放縱);蹇傲(高傲;傲慢)
(8)
正直的樣子 [upright]。如:蹇辭(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樣子)
(9)
行動遲緩 [slow]。如:蹇蹶(步履緩慢的樣子);蹇緩(步履緩慢)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blwype.cn/post/4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