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作鏡”「磨磚作鏡」
成語“磨磚作鏡”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磨磚作鏡成語讀音:mó zhuān zuò jìng
成語簡拼:MZZJ
成語注音:ㄇㄛˊ ㄓㄨㄢ ㄗㄨㄛˋ ㄐ一ㄥ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磨磚成鏡
成語出處:宋·陸游《仰首座求鈍庵》詩:“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磚作鏡未為愚。”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磨磚頭成鏡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成語用法:磨磚作鏡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成語造句:梁啟超《新民說》:“不能而猶云欲以新道德易國民,是所謂磨磚作鏡,炊沙求飯也。”
成語“磨磚作鏡”的擴展資料
1. 有什么成語里面有鏡字,或者諧音鏡字成語 :
高懸秦鏡、
胸有懸鏡、
借鏡觀形、
秦鬟妝鏡、
昏鏡重明、
昏鏡重磨、
以古為鏡、
秦庭朗鏡、
鏡里采花、
孤鸞照鏡、
分鞋破鏡、
分釵破鏡、
樂昌破鏡、
鏡破釵分、
磨磚作鏡、
高抬明鏡、
以人為鏡、
磨磚成鏡、
虛堂懸鏡、
破鏡重合、
有色眼鏡、
秦鏡高懸、
鏡花水月、
明鏡高懸、
破鏡重圓、
鏡里觀花、
山雞舞鏡、
鏡圓璧合、
樂昌分鏡、
水月鏡花公益成語:gyjslw.com
2. 磨磚作鏡積雪為糧什么意思
用磚治磨做出的鏡子 ,能照亮(自己)人間嗎 ?用積雪化為糧食 ,老百姓能食用吧 ! 東方尚英 ( 回答 )公益成語:gyjslw.com
3. 佛教是怎樣磨鏡的呢?
馬祖道一(709~788),唐代禪僧,南岳懷讓禪師法嗣。提到中國禪宗歷史,我們首先都會想到初祖達摩、六祖惠能,兩位祖師對中國禪宗影響最深遠。但有一位禪師所作貢獻絕不亞于兩位祖師,這位禪師就是馬祖道一!馬祖道一禪師創(chuàng)叢林、建道場,門下龍象輩出,包括百丈懷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三大高徒(其中百丈懷海親自制定《百丈清規(guī)》,影響最為深遠)。今天這則故事主要講述馬祖道一禪師悟道因緣,在禪宗史上也赫赫有名。
江西馬祖道一禪師,南岳懷讓禪師法嗣,俗家姓馬,漢州會邡縣(今四川什邡縣)人。道一禪師自幼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少年時即游步恬曠,厭視塵廛,脫落愛取,不樂世務,后來依資州(今四川資中北)唐和尚落發(fā),受具足戒于渝州(今重慶市)圓律師。跟從懷讓禪師學道之前,道一禪師曾師從成都凈眾寺無相禪師學習禪定,后來聽說六祖法嗣懷讓禪師在南岳觀音臺傳法,于是前往南岳跟隨懷讓禪師學禪悟道。
關于道一禪師開悟因緣,禪宗燈錄中有如下記載:
唐代開元年間,道一禪師來到南岳山中,經(jīng)常修習禪定。懷讓禪師知道他是一個法器,于是前往他打坐之地點化他。
懷讓禪師問道:“大德,你在此地坐禪圖個什么?”
道一禪師答道:“我圖作佛。”
懷讓禪師于是拿來一塊磚頭,在庵前一塊石頭上使勁地磨。
道一禪師問道:“磨磚頭做什么?”
懷讓禪師答道:“我想磨成一面鏡子。”
道一禪師非常好奇,質(zhì)問:“磨磚豈得成鏡?”
懷讓禪師反問:“既然磨磚難以成為鏡子,坐禪難道就能讓你成佛?”
道一禪師又問:“那么怎樣做才可能成佛?”
懷讓禪師設問:“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
道一禪師一時無言以對。
懷讓禪師接著開示:“你是在學坐禪,還是在學坐佛?如果是學坐禪,可是禪與坐臥沒有關系;如果是學坐佛,可是諸佛無形無相卻能現(xiàn)一切相,并不只是禪定之相。諸法性空本無可住,于無住法不應該有取舍之心。你想通過坐禪成佛,這實際上是在殺佛。如果你執(zhí)著于禪定之相,你不可能通達實相之理(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于無住法,不應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zhí)坐相,非達其理)!”
道一禪師聽完懷讓禪師這段開示,猶如醍醐灌頂,于是從禪座上下來,頂禮懷讓禪師,并問禪師:“怎樣用心才能符合無相三昧(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
懷讓禪師答道:“你發(fā)心要學習心地法門,如同播下種子;我今為你宣說修行法要,如同天降甘霖。你因為有內(nèi)外因緣和合,所以應當見道(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
道一禪師又問:“道既然非色又無相,如何才能看見(道非色相,云何能見)?”
懷讓禪師答道:“心地法眼才能見道,而不適用肉眼。無相三昧也是如此,應該用法眼去修習(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道一禪師又道:“道有成有壞嗎(有成壞否)?”
懷讓禪師答道:“如果用成住壞空等生滅心去見道,認為道也存在成住壞空,所見之道并非真正之道,因為道不生不滅且超越生滅二邊(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道一禪師聽完懷讓禪師這番開示,當下心開意解,見到自己本來面目。開悟之后,道一禪師繼續(xù)留在懷讓禪師身邊,侍奉十個春秋,修證境界日趨玄奧。
道一禪師約在開元十年(722)前后離開南岳,后來在洪州開元寺大弘南宗禪法,四方學人爭相歸依,一是座下法將如林,禪宗史上稱之為“洪州禪”或“洪州宗”,與石頭希遷禪師“石頭禪”齊名于世,并為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下開臨濟、溈仰二宗。道一禪師入寂于唐德宗貞元四年(788),世壽八十,謚曰大寂禪師。
道一禪師另有一樁神奇公案,堪與六祖大師媲美。南岳懷讓禪師初次參見六祖大師,機鋒互對,獲得印刻,六祖大師告訴懷讓禪師:“印度般若多羅曾有預言:你門下將出生一匹馬駒,縱橫天下,人莫敢當。這預言你務必默記在心,不要太早說出!”又有史籍記載,六祖告訴懷讓禪師:“向后佛法從汝邊去,馬駒踏殺天下人。”這匹馬駒,就是馬祖道一。公益成語:gyjslw.com
4. 磨磚為鏡,積雪為糧出自何處,有何典故?
http://www.popbook.com/mz/xyj/XYJ_008.htm《西游記》明·吳承恩第八回 我佛造經(jīng)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shù),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鷲嶺云深,此處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那時節(jié),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這一篇詞名《蘇武慢》。話表我佛如來,辭別了玉帝,回至雷音寶剎,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zhí)著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娑羅雙林之下接迎。如來駕住祥云,對眾道:我以—— 甚深般若,遍觀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是。公益成語:gyjslw.com
5. 求:關于禪的故事
人生咸淡兩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師因戰(zhàn)事而滯留寧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來拜訪。看到弘一法師吃飯時,只有一盤咸菜。
夏丐尊不忍的問:“難道這咸菜不會太咸嗎?”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師回答道。
吃完飯后,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夏丐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么喝這平淡的白開水?”
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同游靈隱寺,來到觀音菩薩的的像前,佛印禪師合掌禮拜。
忽然,蘇東坡問了一個問題,“人人皆念觀世音菩薩,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們
一樣,掛著一串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為何亦念觀世音菩薩?”
佛印禪師:“他比我們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磨磚作鏡
道一十二歲時到南岳衡山,拜懷讓禪師為師,出家當了和尚。
一天,懷讓禪師看道一整天呆呆的坐在那里參禪,于是便見機施教,
問:“你整天在這里坐禪,圖個什么?”
道一說:“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拿起一塊磚,在道一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道一被這種噪音吵得不能入靜,就問:“師父,你磨磚作什么呀?”
懷讓禪師:“我磨磚作鏡子啊。”
道一:“磨磚怎么能作鏡子呢?”
懷讓禪師:“磨磚不能作鏡子,那么坐禪又怎么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么樣才能成佛呢?”
懷讓禪師:“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呢還是打牛?”
道一沉默,沒有回答。
懷讓禪師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作佛?如果學坐禪,禪并不在于坐臥。
如果是學坐佛,佛并沒有一定的形狀。對于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所取舍,
你如果學坐佛,就是扼殺了佛,如果你摯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道一聽了懷讓禪師的教誨,如飲醍醐,通身舒暢。
佛法大意
白居易向鳥巢禪師請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鳥巢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聲,說:“這個,三歲的小孩也知道這樣說。”
鳥巢禪師說:“雖然三歲的小孩也說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夠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禮退下了。公益成語:gyjslw.com
6. 鏡的成語
鏡花水月、
破鏡重圓、
以人為鏡、
明鏡高懸、
以古為鏡、
有色眼鏡、
山雞舞鏡、
磨磚作鏡、
秦鏡高懸、
樂昌之鏡、
樂昌分鏡、
借鏡觀形、
磨磚成鏡、
秦庭朗鏡、
孤鸞照鏡、
鏡里觀花、
鏡圓璧合、
破鏡重合、
鏡里采花、
分鞋破鏡、
盲者得鏡、
鏡分鸞鳳、
虛堂懸鏡、
秦鬟妝鏡、
昏鏡重磨、
破鏡分釵、
胸有懸鏡、
樂昌破鏡、
高抬明鏡、
昏鏡重明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