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言”「疾言厲色」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疾言厲色”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成語:( )( )人色?( )( )厲色?、疾言厲色的疾什么意思、厲聲疾色是什么意思?、疾言厲色的意思?、疾言厲色的意思?、什么厲色,什么國色,什么本色,什么人色、疾言厲聲是啥意思?言在中間的四字詞語( )草( )根,( )言( )色,這兩個成語答案是什么。疾言歷色翻譯是什么意思疾言厲色是什么意思?疾言怒色是什么意思言的多音字組詞第一個是“疾”字第三個字是“成”,是什么成語?等
目錄索引:
1:成語“疾言厲色”的詞條資料
2:成語:( )( )人色?( )( )厲色?
3:疾言厲色的疾什么意思
4:厲聲疾色是什么意思?
5:疾言厲色的意思?
6:疾言厲色的意思?
7:什么厲色,什么國色,什么本色,什么人色
8:疾言厲聲是啥意思?
成語“疾言厲色”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jí yán lì sè
成語簡拼:JYLS
成語注音:ㄐ一ˊ 一ㄢˊ ㄌ一ˋ ㄙㄜ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聲色俱厲
反義詞:巧言令色、和顏悅色
讀音糾正:色,不能讀作“shǎi”。
錯字糾正:疾,不能寫作“急”;厲,不能寫作“歷”。
成語辨析:疾言厲色與“聲色俱厲”有別:疾言厲色偏于“急躁”;多作謂語;“聲色俱厲”偏于“嚴厲”;多作狀語。
成語出處:元 劉壎《隱居通議 文章四》:“平居于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嘗疾言厲色。”內容來自www.blwype.cn
成語解釋: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常用來形容人發怒時說話的表情態度。
成語用法:疾言厲色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造句:他對人總是溫和耐心,從不疾言厲色。
英文翻譯:brusque
俄文翻譯:грозный вид <говорить грубым тоном>
成語“疾言厲色”的擴展資料
1. 成語:( )( )人色?( )( )厲色?面無人色
成語
面無人色
發音
miàn
wú
rén
sè
解釋
臉色沒有一點血色。形容恐懼到極點或非常虛弱。
出處
《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氣自若。”
《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氣自若。”
示例
《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氣自若。”
不過一鐘茶的時候,那馬兵押著車子已到。吳舉人搶到面前,見他三人~。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四回
疾言厲色
疾言厲色
(
jí
yán
lì
sè
)
解
釋
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
處
元·劉塤《隱居通議·文章四》:“平居于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嘗疾言厲色。”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鄒韜奮《經歷》:“我易于~,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后往往懊悔。”
近義詞
聲色俱厲
反義詞
巧言令色、和顏悅色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2. 疾言厲色的疾什么意思
疾言厲色的疾釋義:急速。
基本信息:
疾拼音:jí
部首:疒,四角碼:00184,倉頡:kok
86五筆:utdi,98五筆:utdi,鄭碼:TMA
統一碼:75BE,總筆畫數:10
基本解釋:
1、病,身體不舒適。
2、一般的痛苦。
3、疼痛:疾首蹙額。
4、恨:疾惡如仇。
擴展資料:
相關組詞:
1、躄疾[bì jí]?
瘸腳病。
2、疾咎[jí jiù]?
病患禍害。
3、疾厲[jí lì]?
謂因疾憊而致危厲。
4、憤疾[fèn jí]?
亦作“憤嫉”。
5、佐疾[zuǒ jí]?
疫病。佐,通“瘥”。公益成語:www.blwype.cn
3. 厲聲疾色是什么意思?
解 釋 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出 處 元·劉塤《隱居通議·文章四》:“平居于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嘗疾言厲色。”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示 例 鄒韜奮《經歷》:“我易于~,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后往往懊悔。”近義詞 聲色俱厲反義詞 巧言令色、和顏悅色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4. 疾言厲色的意思?
疾言厲色
jí
yán
lì
sè
〖解釋〗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后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示例〗對于這種學生,我易于~,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后往往后悔。
★鄒韜奮《經歷·一種有趣的工作》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5. 疾言厲色的意思?
疾言厲色
jí
yán
lì
sè
〖解釋〗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后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示例〗對于這種學生,我易于~,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后往往后悔。
★鄒韜奮《經歷·一種有趣的工作》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6. 什么厲色,什么國色,什么本色,什么人色
疾言厲色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天香國色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天姿國色 天姿:天生的姿色;國色:女子美色冠絕全國。舊時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英雄本色 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來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為、舉動。 面無人色 臉色沒有一點血色。形容恐懼到極點或非常虛弱。 臉無人色 形容極端恐懼。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7. 疾言厲聲是啥意思?
疾言厲色 ( jí yán lì sè ) 解 釋 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 處 元·劉塤《隱居通議·文章四》:“平居于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嘗疾言厲色。”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鄒韜奮《經歷》:“我易于~,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后往往懊悔。” 近義詞 聲色俱厲 反義詞 巧言令色、和顏悅色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8. 言在中間的四字詞語
甜言蜜語、
不言而喻、
只言片語、
一言九鼎、
風言風語、
人言可畏、
自言自語、
閑言碎語、
流言蜚語、
危言危行、
危言聳聽、
巧言令色、
察言觀色、
食言而肥、
豪言壯語、
謹言慎行、
一言為定、
直言不諱、
大言不慚、
忠言逆耳、
花言巧語、
要言不煩、
出言不遜、
疾言厲色、
人言嘖嘖、
三言兩語、
能言善辯、
訥言敏行、
信言不美、
不言不語
一言不發、
坐言起行、
出言無狀、
五言長城、
正言厲色、
冷言冷語、
讒言佞語、
少言寡語、
罕言寡語、
巧言如簧、
談言微中、
疾言遽色、
直言賈禍、
一言一行、
好言好語、
妙言要道、
閑言閑語、
德言工容、
輕言細語、
仁言利博、
人言籍籍、
危言正色、
一言半語、
不言而信、
散言碎語、
有言在先、
七言八語、
穢言污語、
犯言直諫、
龍言鳳語
總而言之、
溢于言表、
不茍言笑、
目動言肆、
名正言順、
幣重言甘、
人微言輕、
交淺言深、
握手言歡、
廣開言路、
顧而言他、
不堪言狀、
意在言外、
不可言喻、
詩以言志、
不可言狀、
極而言之、
舉止言談、
身輕言微、
位卑言高、
智小言大、
行濁言清、
澀于言論、
語四言三、
事核言直、
溢于言外、
人微言賤、
杜絕言路、
不可言傳、
要而言之
姑妄言之、
計行言聽、
在官言官、
德容言功、
杯酒言歡、
不可言宣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9. ( )草( )根,( )言( )色,這兩個成語答案是什么。
剪草除根 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斬草除根 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翦草除根 翦:“剪”的異體字,割斷。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后患。 削草除根 猶斬草除根。指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芝草無根 比喻人的成就,沒有任何幫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刬草除根 猶斬草除根。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剗草除根 斬草除根 察言觀色 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疾言遽色 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 疾言厲色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巧言令色 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正言厲色 正:嚴正;厲:嚴厲,嚴肅;色: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惡言厲色 說話和臉色都很嚴厲。 疾言倨色 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疾言怒色 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靜言令色 靜:安靜;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 危言正色 剛直的言論和嚴正的態度。 直言正色 謂言語正直,儀容嚴肅。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0. 疾言歷色翻譯是什么意思
疾言厲色 ( jí yán lì sè ) 解 釋 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 處 元·劉塤《隱居通議·文章四》:“平居于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嘗疾言厲色。”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清 湯之旭《皇清太學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孫)墓志銘》:“入言,與人交,沖然退讓,從無疾言厲色。”鄒韜奮《經歷》:“我易于~,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后往往懊悔。” 近義詞 聲色俱厲 反義詞 巧言令色、和顏悅色望樓主!!!摘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11. 疾言厲色是什么意思?
【解釋】: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出自】:《后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12. 疾言怒色是什么意思
疾言怒色 [jí yán nù sè] 生詞本基本釋義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出 處清·戴名世《張驗封傳》:“為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嘗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與摘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13. 言的多音字組詞
言
yán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zh恘g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說的話: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言語。言簡意賅。
漢語的字:五言詩。七言絕句。洋洋萬言。
語助詞,無義:言歸于好。“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姓。
行
筆畫數:7;
部首:言;
筆順編號:4111251
含有“言”的詞組:
1.不言而喻 2.讒言 3.暢所欲言 4.沉默寡言 5.肺腑之言 6.風言風語 7.姑妄言之 8.廣開言路 9.豪言壯語 10.胡言亂語 11.花言巧語 12.謊言 13.讕言 14.冷言冷語 15.流言 16.流言蜚語 17.名正言順 18.誓言 19.婉言 20.文言 21.序言 22.言傳身教 23.言歸于好 24.言過其實 25.言教 26.言外之意 27.言行不一 28.一言半語 29.語言 30.直言 31.直言不諱 32.自言自語 33.妙不可言 34.流言 35.浮言 36.閑言閑語 37.弁言 38.貳言 39.出言如山 40.不茍言笑 41.三言兩語 42.言三語四 43.預言家 44.托之空言 45.言笑 46.言論 47.一言為定 48.語言 49.言不盡意 50.托言 51.言而不信 52.疾言厲色 53.能言善辯 54.言傳身教 55.偏言 56.口不擇言 57.巧言 58.片面之言 59.默默無言 60.言語無味 61.甜言 62.前言 63.踐言 64.忠言逆耳 65.怨言 66.大言 67.言猶在耳 68.遺言 69.發言 70.失言 71.察言觀色 72.履言 73.閉口無言 74.繁言吝嗇 75.謊言 76.交淺言深 77.甜言蜜語 78.妖言惑眾 79.箴言 80.言而不行 81.知無不言 82.放言高論 83.蜚言 84.讕言 85.讒言 86.風言風語 87.出言無狀 88.狂言 89.大言不慚 90.鄙言 91.一言九鼎 92.針言 93.不言而喻 94.粗言 95.欲言又止 96.童言無忌 97.有口難言 更多>>
含有“言”的成語:
自言自語(zì yán zì yǔ) 仗義執言(zhàng yì zhí yán) 坐言起行(zuò yán qǐ xíng) 只言片語(zhī yán piàn yǔ) 忠言逆耳(zhōng yán nì ěr) 正言厲色(zhèng yán lì sè) 直言賈禍(zhí yán gǔ huò) 嘖有煩言(zé yǒu fán yán) 直言不諱(zhí yán bù huì) 載笑載言(zài xiào zài yán) 知無不言(zhī wú bù yán)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自食其言(zì shí qí yán) 至理名言(zhì lǐ míng yán)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zhǐ kě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 中冓之言(zhōng gòu zhī yán) 在官言官(zài guān yán guān) 總而言之(zǒng ér yán zhī) 言之鑿鑿(yán zhī záo záo) 由衷之言(yóu zhōng zhī yán)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 言之有物(yán zhī yǒu wù) 意在言外(yì zài yán wài) 言之有理(yán zhī yǒu lǐ)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言之無物(yán zhī wú wù)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言重九鼎(yán zhòng jiǔ dǐng) 言之成理(yán zhī chéng lǐ) 有言在先(yǒu yán zài xiān) 言猶在耳(yán yóu zài ěr) 一言以蔽之(yī yán yǐ bì zhī) 庸言庸行(yōng yán yōng xíng) 一言一行(yī yán yī xíng) 言揚行舉(yán yáng xíng jǔ) 語言無味(yǔ yán wú wèi) 一言為定(yī yán wéi dìng) 一言難盡(yī yán nán jìn) 言語妙天下(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 要言妙道(yào yán miào dào)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 妖言惑眾(yāo yán huò zhòng) 言語道斷(yán yǔ dào àn) 一言半語(yī yán bàn yǔ) 要言不煩(yào yán bù fán) 言行一致(yán xíng yī zhì) 言行相詭(yán xíng xiāng guǐ) 言行不一(yán xíng bù yī) 言外之意(yán wài zhī yì) 言為心聲(yán wéi xīn shēng) 言無二價(yán wú èr jià) 言談林藪(yán tán lín sǒu) 言聽計從(yán tīng jì cóng) 藥石之言(yào shí zhī yán)言三語四(yán sān yǔ sì) 啞口無言(yǎ kǒu wú yán) 有口難言(yǒu kǒu nán yán) 言近旨遠(yán jìn zhǐ yuǎn) 一家之言(yī jiā zhī yán) 言簡意賅(yán jiǎn yì gāi) 言歸正傳(yán guī zhèng zhuàn) 言歸于好(yán guī yú hǎo) 言寡尤,行寡悔(yán guǎ yóu,xíng guǎ huǐ) 言過其實(yán guò qí shí) 要而言之(yào ér yán zhī) 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 言而無信(yán ér wú xìn)言多必失(yán ō bì shī) 言傳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 言出法隨(yán chū fǎ suí) 言不由衷(yán bù yóu zhōng) 言必有中(yán bì yǒu zhòng) 言必有據(yán bì yǒu jù) 言必信,行必果(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言不盡意(yán bù jìn yì) 言不及義(yán bù jí yì) 小小不言(xiǎo xiǎo bù yán) 詢事考言(xún shì kǎo yán) 言人人殊(yán rén rén shū) 隱忍不言(yǐn rěn bù yán) 西鄰責言(xī lín zé yán)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 危言危行(wēi yán wēi xíng) 妄言妄聽(wàng yán wàng tīng) 危言聳聽(wēi yán sǒng tīng) 無言可對(wú yán kě ì) 無庸諱言(wú yōng huì yán) 微言大義(wēi yán dà yì) 五言長城(wǔ yán cháng chéng) 勿謂言之不預也(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 握手言歡(wò shǒu yán huān) 無可諱言(wú kě huì yán) 王顧左右而言他(wáng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位卑言高(wèi bēi yán gāo) 談言微中(tán yán wēi zhòng) 甜言軟語(tián yán ruǎn yǔ) 甜言蜜語(tián yán mì yǔ) 退有后言(tuì yǒu hòu yán) 徒托空言(tú tuō kōng yán)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澀于言論(sè yú yán lùn) 三言兩語(sān yán liǎng yǔ) 食言而肥(shí yán ér féi) 身輕言微(shēn qīng yán wēi) 拭面容言(shì miàn róng yán) 三復斯言(sān fù sī yán) 書不盡言(shū bù jìn yán) 聽其言而觀其行(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 人言嘖嘖(rén yán zé zé) 仁言利博(rén yán lì bó) 人言可畏(rén yán kě wèi) 人言藉藉(rén yán jí jí) 人微言輕(rén wēi yán qīng) 千言萬語(qiān yán wàn yǔ) 巧言如簧(qiǎo yán rú huáng) 巧言偏辭(qiǎo yán piān cí)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 前言不搭后語(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 鉗口不言(qián kǒu bù yán) 片言只字(piàn yán zhǐ zì) 片言折獄(piàn yán zhé yù) 片言只語(piàn yán zhǐ yǔ) 難言之隱(nán yán zhī yǐn) 能言巧辯(néng yán qiǎo biàn) 訥言敏行(nè yán mǐn xíng) 訥口少言(nè kǒu shǎo yán) 逆耳之言(nì ěr zhī yán)名正言順(míng zhèng yán shùn) 滿紙空言(mǎn zhǐ kōng yán) 妙言要道(miào yán yào dào) 默默無言(mò mò wú yán)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 流言止于智者(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冷言冷語(lěng yán lěng yǔ) 流言惑眾(liú yán huò zhòng) 流言蜚語(liú yán fēi yǔ) 落花無言(luò huā wú yán) 口出大言(kǒu chū dā yán) 苦不堪言(kǔ bù kān yán) 舉止言談(jǔ zhǐ yán tán)君子一言,快馬一鞭(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嘉言懿行(jiā yán yì xíng) 謹言慎行(jǐn yán shèn xíng) 金玉良言(jīn yù liáng yán) 疾言厲色(jí yán lì sè) 疾言遽色(jí yán jù sè)交淺言深(jiāo qiǎn yán shēn) 季路一言(jì lù yī yán) 金口玉言(jīn kǒu yù yán) 酒后失言(jiǔ hòu shī yán) 極而言之(jí ér yán zhī) 豪言壯語(háo yán zhuàng yǔ) 穢言污語(huì yán wū yǔ) 花言巧語(huā yán qiǎo yǔ) 胡言亂語(hú yán luàn yǔ) 罕言寡語(hǎn yán guǎ yǔ) 毫不諱言(háo bù huì yán) 顧左右而言他(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甘言美語(gān yán měi yǔ) 姑妄言之(gū wàng yán zhī) 敢怒敢言(gǎn nù gǎn yán) 敢怒而不敢言(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發言盈庭(fā yán yíng tíng) 煩言碎辭(fán yán suì yǔ) 放言遣辭(fàng yán qiǎn cí) 風言風語(fēng yán fēng yǔ) 風言醋語(fēng yán cù yǔ) 膚受之言(fū shòu zhī yán) 肺腑之言(fèi fǔ zhī yán) 附耳低言(fù ěr dī yán) 訛言惑眾(é yán huò zhòng) 讜言直聲(dǎng yán zhí shēng) 得意忘言(dé yì wàng yán) 德言容功(dé yán róng gōng) 大言不慚(dà yán bù cán) 廣開言路(guǎng kāi yán lù) 頓口無言(dùn kǒu wú yán) 杜絕言路(dù jué yán lù) 大辯不言(dà biàn bù yán)出言有章(chū yán yǒu zhāng) 出言無狀(chū yán wú zhuàng) 陳言務去(chén yán wù qù) 成一家言(chěng yī jiān yán) 察言觀色(chá yán guān sè) 出言成章(chū yán chéng zhāng) 出言不遜(chū yán bù xùn) 暢所欲言(chàng suǒ yù yán) 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 沉靜寡言(chén jìng guǎ yán) 幣重言甘(bì zhòng yán gān) 不以人廢言(bù yǐ rén fèi yán) 不言而喻(bù yán ér yù) 不言而信(bù yán ér xìn) 不恤人言(bù xù rén yán) 博聞辯言(bó wén biàn yán)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bīng tàn bù yán, lěng rè zì míng) 變色之言(biàn sè zhī yán) 不堪言狀(bù kān yán zhuàng) 不可言狀(bù kě yán zhuàng) 不可言喻(bù kě yán yù) 不可言宣(bù kě yán xuān)不可勝言(bù kě shèng yán) 閉口不言(bì kǒu bù yán) 杯酒言歡(bēi jiǔ yán huān) 不茍言笑(bù gǒu yán xiào) 薄唇輕言(báo chún qīng yán) 更多>>
“言”字的詳細字義:
言的組詞
yán
【動】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言”是張口伸舌講話的象形。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本義:說,說話)
同本義〖say;speak;talk〗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說文》
志以發言。——《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傳·昭公九年》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
言,心聲也。——《法言·問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經》
言者所以在意。——《莊子·外物》
具言所聞。——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趨機而言。——《后漢書·列女傳》
言于李??。——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
言訖不見。——明·魏禧《大鐵椎傳》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又如:言絕(言罷;說完);言言(直言);言不盡意(言語無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達出來);言戲(說話輕浮不莊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詞,所言各異);言笑自若(談笑自得的樣子);言之無文(說話沒有文采條理);言方行圓(即言行不一);言信(說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說話不守信用);言不顧行(言行不一);言歡(說笑)
議論,談論〖discuss;comment〗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4. 第一個是“疾”字第三個字是“成”,是什么成語?
沒有第一個是“疾”字第三個字是“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疾”的成語是:疾言厲色。
讀音:
jí yán lì sè?
釋義: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后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造句:
1、他常愛疾言厲色批評做錯了事情的人。
2、爸爸很少疾言厲色地責罵我們,除非我們犯了大錯。
3、沒必要對我那么疾言厲色!
4、老師對我們一直很有耐心,即使犯錯也從不疾言厲色。
5、他脾氣很好,對人從不疾言厲色。本內容來自www.blwype.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