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精品国产亚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志潔行芳是啥意思-志潔行芳的意思解釋

2025年08月19日成語大全3

本頁導(dǎo)讀:此網(wǎng)頁介紹成語“志潔行芳”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nèi)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kuò)展資料:有永世留芳這個詞嗎、請高明才子幫做一副‘’慧‘’字開頭,下聯(lián)‘’芳‘’字開頭的嫁女對聯(lián)。謝謝、志潔行芳是什么意思、怎么用(芳)字起外號?、芳字開頭成語越多越好、幫忙把古文翻譯成白話、學(xué)芳 成語有哪些志潔行芳相關(guān)的成語志潔行芳相關(guān)的成語帶芳的成語大全芳能給什么成語幫忙把古文翻譯成白話什么靜什么潔的成語芳成語??志潔行芳是什么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志潔行芳”的詞條資料
2:有永世留芳這個詞嗎
3:請高明才子幫做一副‘’慧‘’字開頭,下聯(lián)‘’芳‘’字開頭的嫁女對聯(lián)。謝謝
4:志潔行芳是什么意思
5:怎么用(芳)字起外號?
6:芳字開頭成語越多越好
7:幫忙把古文翻譯成白話
8:學(xué)芳 成語有哪些

9:志潔行芳相關(guān)的成語

10:志潔行芳相關(guān)的成語

11:帶芳的成語大全

12:芳能給什么成語

13:幫忙把古文翻譯成白話

14:什么靜什么潔的成語

15:芳成語??

16:志潔行芳是什么意思

成語“志潔行芳”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志潔行芳
成語讀音:zhì jié xíng fāng
成語簡拼:ZJXF
成語注音:ㄓˋ ㄐ一ㄝˊ ㄒ一ㄥˊ ㄈㄤ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志高行潔、志美行厲
成語出處:《后漢書 張堪傳》:“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摘自www.blwype.cn
成語解釋:志向高潔,品行端正。
成語用法:志潔行芳作謂語、定語;用于為人。
成語造句:雖感時撫事,亦志潔行芳。劉師培《文說》

成語“志潔行芳”的擴(kuò)展資料

1. 有永世留芳這個詞嗎
跗萼聯(lián)芳、落花芳草無尋處,必有芳草、十步芳草、恨如芳草、志潔行芳、流芳百世、芬芳馥郁、永世其芳、流芳遺臭、言芳行潔、芳年華月、芳草萋萋、千載流芳、雙桂聯(lián)芳、留芳千古、群芳競艷、芳蘭竟體孤芳自賞、十步之內(nèi)、芳草如茵、千歲流芳、蘭桂齊芳、流芳萬古、群芳爭艷本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2. 請高明才子幫做一副‘’慧‘’字開頭,下聯(lián)‘’芳‘’字開頭的嫁女對聯(lián)。謝謝
蕙質(zhì)蘭心擇佳婿芳香十里伴玉人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3. 志潔行芳是什么意思
志潔行芳的意思是:志向高潔,品行端正。出自《后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本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4. 怎么用(芳)字起外號?
這里呀百世流芳 斗艷爭芳 跗萼聯(lián)芳 芬芳馥郁 芳蘭竟體 芳年華月 孤芳自賞 流芳百世 流芳后世 流芳千古 蘭桂齊芳 青史流芳 青史留芳 十步芳草 雙桂聯(lián)芳 萬古流芳 萬古留芳 萬世流芳 言芳行潔 遺芳余烈 志潔行芳本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5. 芳字開頭成語越多越好
志誠君子 (zhì chéng jūn zǐ) 解釋:志行誠篤高尚的人。 出處:明·徐霖《繡襦記·姨鴇夸機(jī)》:“他是個志誠君子,與別人不同,怎么開口起發(fā)他的?”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沖斗牛 (zhì chōng dǒu niú) 解釋:志:氣勢;牛、斗: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出處:唐·崔融《詠寶劍》:“匣氣沖牛斗,山形轉(zhuǎn)轆轤。”宋·岳飛《題青泥赤壁》詩:“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真節(jié)報君仇。” 示例:三位將軍,乃人中豪杰,~,氣吐凌云,如此雄威。(元·無名氏《打董達(dá)》第五折)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沖牛斗 (zhì chōng niú dǒu) 解釋:牛斗:牽牛星與北斗星。形容人的氣勢很盛。 出處:明·無名氏《趙匡胤打董達(dá)》第五折:“三位將軍,乃人中豪杰,志沖牛斗,氣吐凌云。”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存高遠(yuǎn) (zhì cún gāo yuǎn) 解釋:指立志很高遠(yuǎn),有雄心壯志。 出處: 示例:他~,將來能成大器。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大才短 (zhì dà cái ǎn) 解釋: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夠。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暗。” 示例:伯仁~,名高識暗,好乘人敝,未足自全。(蔡東藩《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大才疏 (zhì dà cái shū) 解釋: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夠。 出處:《后漢書·孔融傳》:“融負(fù)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示例:此人言過其實(shí),~。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大量小 (zhì dà liàng xiǎo) 解釋:志:志向;量:度量。志向雖大,但心胸狹窄。 出處:宋·蘇軾《賈誼論》:“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得氣盈 (zhì dé qì yíng) 解釋:猶志得意滿。 出處: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四:“王志得氣盈,不以巡撫置意中。每詣院謁巡撫,仰面視天,言如泉涌。”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得意滿 (zhì dé yì mǎn) 解釋:志向?qū)崿F(xiàn),心滿意足。 出處: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滿,自繇自主,要另立個鋪排,把張家來出景,漸漸把丈人丈母放在腦后,倒象人家不是劉家的一般。” 示例:不料那吳佩孚正在~之時,越發(fā)做作得厲害,只回了四個大字:“交葉開鑫。” ★陳立德《前驅(qū)》七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高氣揚(yáng) (zhì gāo qì yáng) 解釋:志氣高昂而自得。 出處:《史記·蘇秦列傳》:“家殷人足,志高氣揚(yáng)。” 示例:況且那小器量的人,一旦得了橫財,那樣~的態(tài)度,自己不覺,旁的人看得甚是分明。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五回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高行潔 (zhì gāo xíng jié) 解釋:志向高遠(yuǎn),品行端正嚴(yán)肅。 出處:《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徐公志高行潔,才博氣猛。其施之也,高而不狷,潔而不介,博而守約,猛而能寬。圣人以清為難,而徐公之所易也。”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廣才疏 (zhì guǎng cái shū) 解釋:猶志大才疏。 出處:宋·李綱《奏陳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廣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諮諏良策,而于自用。” 示例: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劉漢宏為人~,這一席話,正投其機(jī)。”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堅行苦 (zhì jiān xíng kǔ) 解釋:行:行為。指意志堅定,行為刻苦。 出處: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娥志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驕氣盈 (zhì jiāo qì yíng) 解釋:猶志驕意滿。 出處:元·楊載《詩法家數(shù)·榮遇》:“后來諸公應(yīng)詔之作,多用此體,然多志驕氣盈,處富貴而不失其正者,幾希矣。”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驕意滿 (zhì jiāo yì mǎn) 解釋:形容得意驕傲。 出處:《古今小說·梁武帝累修歸極樂》:“賁志驕意滿,不復(fù)顧慮。”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潔行芳 (zhì jié xíng fāng) 解釋:志向高潔,品行端正。 出處:《后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 示例:雖感時撫事,亦~。 ★劉師培《文說》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慮忠純 (zhì lǜ zhōng chún) 解釋:志慮:志向和心思。志向和心思都忠誠純潔。形容忠心耿耿,堅貞不二。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fèi)祎、董允等,此皆良實(shí),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示例:景衡得程頤之學(xué),~,議論不與時俯仰。(《宋史·許景衡傳》)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滿氣得 (zhì mǎn qì dé) 解釋:猶志得意滿。 出處:唐·韓愈《與崔群書》:“賢者恒無以自存,不賢者志滿氣得。” 示例:是以比年以來,此輩類皆高官厚祿,~,而生民日益困苦,無復(fù)聊賴。 ★宋·朱熹《庚子應(yīng)詔封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滿氣驕 (zhì mǎn qì jiāo) 解釋:形容得意驕傲。同“志驕意滿”。 出處:《西湖佳話·三臺夢跡》:“也先不道,志滿氣驕,將有長驅(qū)深入之勢,不可不預(yù)之防。”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滿意得 (zhì mǎn yì dé) 解釋:志向?qū)崿F(xiàn),心滿意足。 出處:宋·陸九淵《與劉伯協(xié)書》:“當(dāng)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示例:夫邁里古思受任之初,殊有古賢縣令之風(fēng),一握兵,~,酣貪廢事。 ★明·陶宗儀《輟耕錄·越民考》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美行厲 (zhì měi xíng lì) 解釋:志向高遠(yuǎn),又能砥礪操行。 出處:《后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氣凌云 (zhì qì líng yún) 解釋:云:直上云霄。志氣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宏大,意氣豪邁。 出處: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四折:“我如今狀貌堂堂,威風(fēng)赳赳,志氣凌云。” 示例:明·無名氏《陳倉路》第一折:“~貫斗牛,老當(dāng)益壯鬢霜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趣不常 (zhì qù bù cháng) 解釋:志趣:志向和興趣;常:平常。志向和興趣很不平凡。 出處:《晉書·阮修傳》:“梁國張偉志趣不常,自隱于屠釣,修愛其才美,而知其不真。” 示例:桓玄~,每懷怨望,節(jié)下崇待太過,恐非久計。(蔡東藩《兩晉演義》第七十七回)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趣不凡 (zhì qù bù fán) 解釋:志趣:志向和興趣;凡:平凡。志向和興趣很不平凡。 出處:《金史·趙質(zhì)傳》:“明昌間,章宗游春水過焉,聞弦誦聲,幸其齋舍,見壁間所題詩,諷詠久之,賞其志趣不凡。” 示例:使我得宰天下,也當(dāng)如分肉一般,秉公辦事呢!~,平佐漢王定天下,后為丞相,故補(bǔ)敘獨(dú)詳。(蔡東藩《前漢演義》第二十三回)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士仁人 (zhì shì rén rén) 解釋:原指仁愛而有節(jié)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xiàn)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yè)出力的人。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示例:~,興亡之?dāng)?shù),鴻纖億剎,常如視諸掌。 ★清·黃宗羲《吳山益然大師塔銘》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解釋: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fù)假近習(xí)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示例:兩人起先雖覺得~,后來子美的熱狂冷了。 ★聞一多《杜甫》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同氣合 (zhì tóng qì hé) 解釋: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出處:宋·曾敏行《獨(dú)醒雜志》第四卷:“逢原每不樂補(bǔ)之所為,而墨花實(shí)不逮,唯長于平遠(yuǎn),遇志同氣合者始為作之。”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同氣和 (zhì tóng qì hé) 解釋: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fù)假近習(xí)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同心合 (zhì tóng xīn hé) 解釋: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出處:明·陸采《明珠記·訪俠》:“官居臺省,曾叨寵幸,只為愛山水窠巢,早離脫仕途坑阱。喜你志同心合,志同心合,果然堪敬!和你結(jié)師生,共老林泉下,同期大道成。”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志同心和 (zhì tóng xīn hé) 解釋:志趣相同,心意一致。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fù)假近習(xí)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示例: 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后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2011年www.blwype.cn
6. 幫忙把古文翻譯成白話
【原文】
悲回風(fēng)之搖蕙兮,心冤結(jié)而內(nèi)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鳥獸鳴以號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
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dú)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tǒng)世而自貺。
眇遠(yuǎn)志之所及兮,憐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竊賦詩之所明。
惟佳人之獨(dú)懷兮,折若椒以自處。
曾歔欷之嗟嗟兮,獨(dú)隱伏而思慮。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從這開始【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
傷太息之愍憐兮,氣於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為纕兮,編愁苦以為膺。
折若木以蔽光兮,隨飄風(fēng)之所仍。
存仿佛而不見兮,心踴躍其若湯。
撫佩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
薠蘅槁而節(jié)離兮,芳以歇而不比。
憐思心之不可懲兮,證此言之不可聊。
寧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
孰能思而不隱兮,照彭咸之所聞。
登石巒以遠(yuǎn)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響之無應(yīng)兮,聞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zhuǎn)而自締。
穆眇眇之無垠兮,莽芒芒之無儀。
聲有隱而相感兮,物有純而不可為。
邈蔓蔓之不可量兮,縹綿綿之不可紆。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娛。
凌大波而流風(fēng)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巖之峭岸兮,處雌霓之標(biāo)顛。
據(jù)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
吸湛露之浮涼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風(fēng)穴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
馮昆侖以瞰霧兮,隱岷山以清江。
憚涌湍之□蓋蓋兮,聽波聲之洶洶。
紛容容之無經(jīng)兮,罔芒芒之無紀(jì)。
軋洋洋之無從兮,馳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張馳之信期。
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
借光景以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跡。
心調(diào)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無適。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
驟諫君而不聽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結(jié)而不解兮,思蹇產(chǎn)而不釋。
【譯文】
悲痛回旋之風(fēng)搖落蕙草,
我心中郁結(jié)內(nèi)自感傷。
物有因美好而本性凋喪,
聲有因隱微而不能起唱。
何以彭咸產(chǎn)生的思想,
與其心志相聯(lián)系能始終不忘。
遭遇萬變其中情由豈能遮蓋,
虛偽做作又怎能保持久長。
鳥獸鳴叫呼號它們的同類,
鮮草枯苴雜合就沒有芬芳。
魚兒疊起鱗片自己顯示特別,
蛟龍隱藏起它身上的紋章。
苦荼甜薺不在一塊田里生長,
蘭草芷草在幽深處獨(dú)含清香。
想那佳人是永久美麗的,
經(jīng)過幾代之久能自求多福。
遠(yuǎn)大的志向所達(dá)到的高度,
愛白云在天空自由飄浮。
耿介抱著遠(yuǎn)大志向感于世事,
私下賦詩來明白傾訴。
想那佳人與眾不同的胸襟。
折采杜若申椒自我安排。
屢屢悲慨哽咽連聲嘆息,
獨(dú)自隱居伏處思緒滿懷。
涕淚交流真是十分凄涼,
思量著難以入睡直到天亮。
過盡了漫漫的長夜,
留著的這點(diǎn)悲哀仍不消亡。
醒來后從容地周游四方,
姑且以逍遙自在自我支持。
傷感嘆息實(shí)在太可哀憐,
心氣郁悶總不能停止。
糾合憂思之心作為佩帶,
編結(jié)愁苦之情作為背心。
折下若華之木遮蔽日光,
任隨飄風(fēng)亂吹循著各種路徑。
存在的事物迷迷糊糊辨不清,
心卻跳躍著有如湯水沸騰。
撫著玉佩衣襟抑制激動的心情,
悵惘失意中便動身出行。
歲月匆匆有如水流,
老年也緩緩地將要到來。
白薠杜蘅枯槁而節(jié)節(jié)斷離,
芬芳鮮花已消歇不再并開。
可憐思念之心不能止住,
證明這些謊言不可信賴。
寧愿忽然死去從流而亡,
不忍心再作此常愁之態(tài)。
孤獨(dú)的人悲嘆著拭去淚水,
被放逐的人受貶謫不能返回。
誰能滿懷思念而不心痛?
清楚地聽說彭咸的所作所為。
登上石山向遠(yuǎn)處嘹望,
道路紆遠(yuǎn)而又靜默。
進(jìn)入光影聲響都無回應(yīng)之地,
聽聞省視思索一無所獲。
愁思郁郁沒有一點(diǎn)快樂,
居處總戚戚悲涼不能自解。
心中有所束縛掙扎不開,
血?dú)饪澙@自我糾纏打結(jié)。
靜穆時渺渺沒有邊際,
蒼莽處茫茫沒有形態(tài)。
聲音隱蔽而能相感應(yīng),
事物純美卻每多無奈。
渺渺漫漫不可量度,
悠悠長長不可收束。
愁心深重常自感悲痛,
疾飛高遠(yuǎn)也并無歡娛。
乘著大波順風(fēng)而流,
將托寄在彭咸所居之處。
登上巖石高高的陡峭河岸,
處于雌霓副虹的高顛。
依憑著青天舒展一道彩虹,
于是剎時間已摸到蒼天。
將濃濃成團(tuán)的露水吸飲,
用紛紛凝結(jié)的寒霜漱口。
倚著天上風(fēng)的穴口休息,
忽然全部了悟因而悲憂。
憑靠著昆侖山下視云霧,
依傍著岷山看清江流。
害怕急流中水石撞擊之聲,
聽著濤聲洶洶的怒吼。
心思紛紛亂亂沒有規(guī)律,
精神迷迷惘惘沒有頭緒。
波濤互相傾壓難以趨從,
連綿起伏奔流著哪兒停住?
心如飄浮翻飛一上一下,
像兩翼在左右搖動拍擊。
像泛濫的大水前后奔涌,
伴著漲落定時的汛期。
觀看那火焰與煙氣相因而生,
窺察那云朵與雨滴所以集積。
悲慨霜與雪一起降下,
聽著潮水波浪震激。
我借著光與影來來往往,
使用棘刺做成的彎鞭駕御。
去尋求介子推隱居之地,
再見一見伯夷放逐之處。
心里惆悵不已憂思難除,
意志堅決哪兒也不會去。
煞尾:
我怨恨往昔的那些期望,
悲悼未來更戒懼警惕。
浮長江過淮水向東入海,
追隨伍子胥自求適意。
眺望大河中的沙洲水渚,
悲傷申徒狄的高尚事跡。
屢屢勸諫君王而不被聽從,
抱著重石自沉又有何益。
心頭打了死結(jié)不能解開,
思理壅塞終究沒法清理。
【賞析】
《悲回風(fēng)》以句首名篇。本篇也存在真?zhèn)沃疇帲纤挝毫宋獭耳Q山渠陽經(jīng)外雜》以本篇風(fēng)格不似屈原而像宋玉、景差之作而懷疑本篇為偽作,明代許學(xué)夷《詩源辨體》以語氣不似屈原而提出疑問,吳汝綸《古文辭類纂點(diǎn)勘記》,以本篇文字太奇而疑為偽作,后來陳鐘凡《楚辭各篇作者考》、陸侃如與馮沅君《中國詩史》、劉永濟(jì)《屈賦通箋》、譚介甫《屈賦新編》、胡念貽《屈原作品的真?zhèn)渭捌鋵懽髂甏罚矎母鱾€角度認(rèn)為本篇不是屈原所作。當(dāng)然他們列舉了許多理由,但我們認(rèn)為,這些從語言、風(fēng)格、文字、語氣各個角度提出的觀點(diǎn)還不足以推翻王逸以來認(rèn)定本篇詩歌是屈原所作的觀點(diǎn),不足以剝奪屈原的著作。
關(guān)于本篇的寫作時間,也有作于懷王及頃襄王時共四種意見。第一種意見,陸侃如《屈原評傳》認(rèn)為是楚懷王十六年(前313)放逐漢北時所作;第二種意見,林云銘《楚辭燈》、夏大霖《屈騷心印》、郭沫若《屈原研究》認(rèn)為是頃襄王六至七年(前293--前292)間作品;第三種意見,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認(rèn)為是自沉淚羅的前一年秋天;第四種意見,王夫之《楚辭通釋》、王閩運(yùn)《楚辭釋》認(rèn)為是屈原自沉?xí)r所作,為屈原絕筆。以上諸說,以蔣驥之說最為近似。因?yàn)槠辛髀冻龅哪欠N感情,可判定在自沉汨羅前不遠(yuǎn)之時。關(guān)于本篇主旨,汪瑗《楚辭集解》說:“此篇因秋夜愁不能寐,感回風(fēng)之起,凋傷萬物,而蘭茝獨(dú)芳,有似乎古之君子遭亂世而不變其志者,遂托為遠(yuǎn)游傷古之辭,以發(fā)泄其憤懣之情。”講得是比較好的。
全篇共分五段。
從開頭至“竊賦詩之所明”為第一段。因回風(fēng)搖蕙的季節(jié)氣候,聯(lián)系對忠賢見斥的現(xiàn)實(shí)悲哀,指出君子始終是光明正大的,與萬變其情的小人不同,同時表明了自己終不改悔的堅定胸懷。“悲回風(fēng)”四句,前二句是說在回風(fēng)震蕩之中,凋隕了蕙草的微弱生機(jī)。后二句是說,這回風(fēng)的初起,是有隱微的聲音倡之于先的。這是即景生情,托物起興,錢澄之《莊屈合詁》說:“秋風(fēng)起,蕙草先死;害氣至,賢人先喪。”可謂得矣。“夫何彭咸”四句,表達(dá)了自己對古代賢臣彭咸的無限思念仰慕之情,并說,雖然天下之事萬變,但真相怎么能夠掩蓋得了,虛偽哪能保持長久?“鳥獸鳴”六句寫秋冬之景,似都有所指稱。“鳥獸鳴以號群”、“魚葺鱗以自別”是說物以類聚,不相雜廁。用以比喻君子和小人之不能共處。“草苴比而不芳”象征奸佞在朝,同惡相濟(jì)。“蛟龍隱其文章”比喻賢人遠(yuǎn)引,文采不彰,兩兩相對,交錯成文。下面二句先以苦菜與甜菜不能種在一起,亦喻賢人處亂世,雖無人知,但不因此而改變其芬芳的節(jié)操。“惟佳人”六句意思又進(jìn)一層,謂自己眼界高遠(yuǎn),以古人彭咸等自期,然孤高之心卻無所依傍,自己深微的意志不為別人理解。于是私下寫作此詩,來明白地說出其中的道理。
從“惟佳人之獨(dú)懷兮”至“昭彭咸之所聞”為第二段。寫自己在放逐時感到十分孤單,但仍然愛國憂時,因此弄得心煩意亂。“惟佳人”四句,姜亮夫謂“言隱居伏處而獨(dú)自思慮,無人知也”(《屈原賦校注》)。“涕泣交”八句王夫之釋為“宵而不安于寢,旦而不怡于游,終不釋于懷抱”(《楚辭通釋》)。所見極是。“糺思心”二句形容自己憂思之深切,這就像后世辛棄疾所謂“一身都是愁”(《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也。“折若木”二句,上句說自己求神木以遮蔽日光,象征自己曾力求韜光養(yǎng)晦,下句說自己隨著飄風(fēng)的牽引。任從它把自己吹到哪里,意指心情之空虛。“存髣髴”二句接著形容自己極端愁苦,有時陷入不聞不問、萬念俱灰的枯寂狀態(tài),但有時又激動起來,心跳不止。“撫佩袵”二句意為勉強(qiáng)抑制自己的悲愁,茫無目的,踽踽而行。“歲曶曶”四句承“遂行”之后,寫“行”中所見,時序遷流,眾芳搖落,觸目驚心,益深憂慮。“憐思心”四句言自己長愁的原因。“孤子唫”四句,姜亮夫《屈原賦校注》云:“此言思心既不可創(chuàng)傷,則惟存一死。”又引蔣驥《山帶閣注楚辭》云:“所以然者,秦關(guān)不返,孤臣有故主之悲;南土投荒,放子無還家之日,此固交痛而不已者也。安得不為彭咸之所為乎?”
從“登石巒以遠(yuǎn)望兮”至“托彭咸之所居”為第三段。本段寫自己生意已盡,死志已決。“登石巒”四句言自己登山遠(yuǎn)望,一片寂靜。楚國本是個強(qiáng)國。上下本應(yīng)憂勤警惕,奮發(fā)圖強(qiáng),然而現(xiàn)在既不見行動,呼之又不聞其反響,因此實(shí)在令人痛心疾首。“愁郁郁”四句緊承上文,寫登高遠(yuǎn)望后引起的愁腸寸結(jié)。“穆眇眇”四句緊承上文,意謂自己的心情有時愁思茫茫無邊無際,有時則陷入空虛而無所著落的狀態(tài)。嘆聲隱尚有可感,志純竟不可為。“藐蔓蔓”兩句,亦訴說自己的主觀心情,言思入遼遠(yuǎn),則渺渺漫漫不可度量,思入深微,則悠悠長長不可收束,“愁悄悄”兩句言自己的神魂雖在高遠(yuǎn)處飛逝,卻并無快樂。“凌大波”兩句,表明忠臣直士只有一條路:效法古之賢人彭咸。屈原于是想乘著滾滾波濤,隨風(fēng)而流,到彭咸投水而死的地方去。
從“上高巖之峭岸兮”至“刻著志之無適”為第四段。本段設(shè)想自己死后。靈魂不滅,神游天地的情形,進(jìn)而抒寫自己的主張和思想,剖白自己光明正大、志潔行芳。“上高巖”四句,姜亮夫認(rèn)為:“此言上依彭咸,初至高巖陖岸之間,繼則更上而處于云氣之杪頂,再上則至于玄冥之上;而舒攄其虹采,遂爾于俄頃之間,而上撫于天庭矣。此上升之事也。”(同上)“吸湛露”四句,姜亮夫認(rèn)為是從彭咸居后之事。以上八句寫神游太空,極想象中壯麗、高潔、溫暖之樂。但轉(zhuǎn)側(cè)之間突然驚醒,又起故國之思。“馮昆侖”四句寫身宿風(fēng)穴。風(fēng)穴在昆侖,故醒后即依憑昆侖透過云霧而下瞰人寰。“紛容容”四句就心境立說,姜亮夫說:“此言己心煩亂,無復(fù)經(jīng)紀(jì),欲進(jìn)則無所從,欲退則無所止也。”(同上)“漂翻翻”四句,上兩句仍寫心境,心如兩翼搖搖,翻飛飄浮或上或下,時左時右;下兩句言自昆侖下至江水,往來江上,神游故國而下觀。“觀炎氣”四句,借炎氣煙液等為喻述事物相因之理。天庭既不能久居,彭咸也不可終隨,故下轉(zhuǎn)為訪問古代的賢人,“借光景”六句即言自己已下定決心,循著介子推、伯夷的足跡前進(jìn)。
“曰”字以下至結(jié)尾為第五段。顧往悼來,表白決心,但決不輕于一死。“吾怨”二句謂怨恨往昔的希望落空,警惕來日可危。“浮江海”二句指伍子胥事。謂準(zhǔn)備投水而死,追隨子胥。“望大河之洲渚兮”四句承前“從子胥”而言,意思是說,申徒狄以身殉國,其情固可悲,但他的死并不能挽救殷商的覆亡,則死又何益?顯示自己的處境,雖然死志已決,但就整個楚國言,未來的危機(jī),也不是自己一死所能遽了的。故以“心絓結(jié)”二句作為全篇的終結(jié)。屈原在政治斗爭過程中,雖然早已作了最后犧牲的思想準(zhǔn)備,這種念頭,也曾經(jīng)常浮現(xiàn),但不到最后時刻,決不輕易付諸實(shí)施,可見此尚非絕命之詞。
本篇寫作藝術(shù)上的最大特點(diǎn)是心理刻畫手法上的高妙。全篇未見事實(shí)之?dāng)⑹觯亲髡咝睦砘顒拥恼宫F(xiàn)。作品充滿著深沉、悲憤的情緒,思理困惑,不知所釋,憂傷悲愴,故有此篇之作。姜亮夫《屈原賦校注》認(rèn)為:“詩中描繪心思,出入內(nèi)外遠(yuǎn)近不同之情,上下左右前后之態(tài)。而仍不知所止,悲感與思理相挾持,而遂思入眇茫,從彭咸之所居。既至天上,忽又感煙雨之終不可永久浮游上天,遂思追蹤介子伯夷。既睹申徒之死而無益,又自回惑不解!”此評甚為準(zhǔn)確。
此外,本篇語言上也有其特色。作品中有不少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相羊”、“歔欷”、“髣髴”、“從容”、“周流”、“逍遙”、“於邑”、“踴躍”、“嬋媛”、“委移”等等,隨處可見。而疊字詞的運(yùn)用,更是接二連三,觸目皆是,“嗟嗟”、“凄凄”、“曼曼”、“惘惘”、“曶曶”、“冉冉”、“眇眇”、“默默”、“郁郁”、“戚戚”、“芒芒”、“蔓蔓”、“緜緜”、“悄悄”、“冥冥”、“雰雰”、“礚礚”、“洶洶”、“容容”、“洋洋”、“翻翻”、“遙遙”、“潏潏”、“悐悐”,總計共有二十四個,這些詞語。不僅增加了詩歌的音樂美,對詩歌幽怨悲涼意境的形成,也起著極大的作用。摘自www.blwype.cn
7. 學(xué)芳 成語有哪些
【百世流芳】美名永傳于后世。
【不朽之芳】朽:腐朽;芳:花草。永遠(yuǎn)不腐朽的花草。比喻美好的名聲萬古流芳。
【斗艷爭芳】競相比賽艷麗、散發(fā)芳香。
【芳草鮮美】
【跗萼聯(lián)芳】比喻兄弟均貴顯榮耀。
【芬芳馥郁】芬芳:指香氣;馥:香氣;馥郁:香氣濃厚。形容香氣非常濃。
【芳年華月】芳年:妙齡。指美好的年華。
【芳蘭竟體】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fēng)采極佳。
【孤芳自賞】孤芳:獨(dú)秀一時的香花。把自己比做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賞。比喻自命清高。
【恨如芳草】恨:怨恨;芳草:香草。心中的離愁別恨就像那割不盡的香草。形容情思綿綿,無休無盡。
【流芳百世】美好形象永不磨滅,不會被忘卻。
【留芳百世】美好形象永不磨滅,不會被忘卻
【流芳后世】指美名留傳于后代。同“流芳百世”。
【留芳千古】一個人在歷史上享有聲望或給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流芳千古】美名永傳于后世。
【流芳萬古】流:流傳;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聲。指美名永遠(yuǎn)流傳下去。
【流芳遺臭】“流芳百世”和“遺臭萬年”的簡稱。
【蘭桂齊芳】蘭桂:對他人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德、美聲。舊指兒孫同時顯貴發(fā)達(dá)。
【蘭桂騰芳】蘭桂:芝蘭和丹桂,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名。比喻子孫顯貴發(fā)達(dá)。
【落花芳草無尋處】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經(jīng)過去。
【群芳競艷】競:競爭,互相爭勝。艷:艷麗。各種花爭相開放,互相競美。
【群芳爭艷】[flowers
vying
with
each
other
in
beauty]
各種美麗、芳香的花草在比美、斗妍
時值仲春,群芳爭艷,百卉爭妍
【千歲流芳】芳:香:引申為好的名聲。好的名聲永遠(yuǎn)流傳。
【青史留芳】青史:史書。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青史流芳】指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千載流芳】芳:香,引申為好名聲。好名聲永遠(yuǎn)流傳。
【十步芳草】芳草:香草。十步之內(nèi),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十步之內(nèi),自有芳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同“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
【十步之澤,必有芳草】芳草:比喻人才。十步之內(nèi),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雙桂聯(lián)芳】比喻兄弟二人俱獲功名。
【萬古留芳】萬古:千年萬代;芳:香,好名聲。好名聲永遠(yuǎn)流傳
【萬古流芳】芳:香,指美名。好名聲永遠(yuǎn)流傳。
【萬世流芳】好名聲永遠(yuǎn)流傳。
【言芳行潔】指言行高潔。
【遺芳余烈】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yè)績。
【遺芳馀烈】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yè)績。
【永世其芳】美德長存,永遠(yuǎn)流傳。
【志潔行芳】志向高潔,品行端正。摘自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8. 志潔行芳相關(guān)的成語
百世流芳bǎi shì liú fāng[釋義] 〖解釋〗美名永傳于后世。[語出] 〖出處〗明·徐霖《繡襦記·逼娃逢迎》:“賤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煙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例句] 〖示例〗紅旗半下悼英雄,~建大功。 ★《杭州日報》1977.1.6本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9. 志潔行芳相關(guān)的成語
百世流芳bǎi shì liú fāng[釋義] 〖解釋〗美名永傳于后世。[語出] 〖出處〗明·徐霖《繡襦記·逼娃逢迎》:“賤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煙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例句] 〖示例〗紅旗半下悼英雄,~建大功。 ★《杭州日報》1977.1.6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0. 帶芳的成語大全
孤芳自賞、
流芳百世、
千歲流芳、
留芳千古、
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
言芳行潔、
十步芳草、
芳草如茵、
蘭桂齊芳、
跗萼聯(lián)芳、
流芳遺臭、
流芳萬古、
群芳競艷、
群芳爭艷、
千載流芳、
志潔行芳、
千古流芳、
恨如芳草、
芬芳馥郁、
雙桂聯(lián)芳、
芳年華月、
落花芳草無尋處、
芳草萋萋、
永世其芳、
芳蘭竟體本內(nèi)容來自www.blwype.cn
11. 芳能給什么成語
萬世流芳: 好名聲永遠(yuǎn)流傳。雙桂聯(lián)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獲功名。十步芳草: 芳草:香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志潔行芳: 志向高潔,品行端正。言芳行潔: 指言行高潔。遺芳馀烈: 遺芳余烈: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yè)績。青史流芳: 指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青史留芳: 青史:史書。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萬古留芳: 芳:香,指美名。好名聲永遠(yuǎn)流傳。流芳千古: 美名永傳于后世。蘭桂齊芳: 蘭桂:對他人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德、美聲。舊指兒孫同時顯貴發(fā)達(dá)。流芳后世: 指美名留傳于后代。同“流芳百世”。芳蘭竟體: 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fēng)采極佳。芳年華月: 芳年:妙齡。指美好的年華。芬芳馥郁: 芬芳:指香氣;馥:香氣;馥郁:香氣濃厚。形容香氣非常濃。跗萼聯(lián)芳: 比喻兄弟均貴顯榮耀。斗艷爭芳: 競相比賽艷麗、散發(fā)芳香。百世流芳: 美名永傳于后世。萬古流芳: 芳:香,指美名。好名聲永遠(yuǎn)流傳。流芳百世: 流:流傳;芳:香,指好名聲;百世:時間久遠(yuǎn)。好的名聲永遠(yuǎn)流傳下去。孤芳自賞: 孤芳:獨(dú)秀一時的香花。把自己比做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賞。比喻自命清高。本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12. 幫忙把古文翻譯成白話
【原文】
悲回風(fēng)之搖蕙兮,心冤結(jié)而內(nèi)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鳥獸鳴以號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
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dú)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tǒng)世而自貺。
眇遠(yuǎn)志之所及兮,憐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竊賦詩之所明。
惟佳人之獨(dú)懷兮,折若椒以自處。
曾歔欷之嗟嗟兮,獨(dú)隱伏而思慮。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從這開始【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
傷太息之愍憐兮,氣於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為纕兮,編愁苦以為膺。
折若木以蔽光兮,隨飄風(fēng)之所仍。
存仿佛而不見兮,心踴躍其若湯。
撫佩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
薠蘅槁而節(jié)離兮,芳以歇而不比。
憐思心之不可懲兮,證此言之不可聊。
寧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
孰能思而不隱兮,照彭咸之所聞。
登石巒以遠(yuǎn)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響之無應(yīng)兮,聞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zhuǎn)而自締。
穆眇眇之無垠兮,莽芒芒之無儀。
聲有隱而相感兮,物有純而不可為。
邈蔓蔓之不可量兮,縹綿綿之不可紆。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娛。
凌大波而流風(fēng)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巖之峭岸兮,處雌霓之標(biāo)顛。
據(jù)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
吸湛露之浮涼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風(fēng)穴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
馮昆侖以瞰霧兮,隱岷山以清江。
憚涌湍之□蓋蓋兮,聽波聲之洶洶。
紛容容之無經(jīng)兮,罔芒芒之無紀(jì)。
軋洋洋之無從兮,馳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張馳之信期。
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
借光景以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跡。
心調(diào)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無適。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
驟諫君而不聽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結(jié)而不解兮,思蹇產(chǎn)而不釋。
【譯文】
悲痛回旋之風(fēng)搖落蕙草,
我心中郁結(jié)內(nèi)自感傷。
物有因美好而本性凋喪,
聲有因隱微而不能起唱。
何以彭咸產(chǎn)生的思想,
與其心志相聯(lián)系能始終不忘。
遭遇萬變其中情由豈能遮蓋,
虛偽做作又怎能保持久長。
鳥獸鳴叫呼號它們的同類,
鮮草枯苴雜合就沒有芬芳。
魚兒疊起鱗片自己顯示特別,
蛟龍隱藏起它身上的紋章。
苦荼甜薺不在一塊田里生長,
蘭草芷草在幽深處獨(dú)含清香。
想那佳人是永久美麗的,
經(jīng)過幾代之久能自求多福。
遠(yuǎn)大的志向所達(dá)到的高度,
愛白云在天空自由飄浮。
耿介抱著遠(yuǎn)大志向感于世事,
私下賦詩來明白傾訴。
想那佳人與眾不同的胸襟。
折采杜若申椒自我安排。
屢屢悲慨哽咽連聲嘆息,
獨(dú)自隱居伏處思緒滿懷。
涕淚交流真是十分凄涼,
思量著難以入睡直到天亮。
過盡了漫漫的長夜,
留著的這點(diǎn)悲哀仍不消亡。
醒來后從容地周游四方,
姑且以逍遙自在自我支持。
傷感嘆息實(shí)在太可哀憐,
心氣郁悶總不能停止。
糾合憂思之心作為佩帶,
編結(jié)愁苦之情作為背心。
折下若華之木遮蔽日光,
任隨飄風(fēng)亂吹循著各種路徑。
存在的事物迷迷糊糊辨不清,
心卻跳躍著有如湯水沸騰。
撫著玉佩衣襟抑制激動的心情,
悵惘失意中便動身出行。
歲月匆匆有如水流,
老年也緩緩地將要到來。
白薠杜蘅枯槁而節(jié)節(jié)斷離,
芬芳鮮花已消歇不再并開。
可憐思念之心不能止住,
證明這些謊言不可信賴。
寧愿忽然死去從流而亡,
不忍心再作此常愁之態(tài)。
孤獨(dú)的人悲嘆著拭去淚水,
被放逐的人受貶謫不能返回。
誰能滿懷思念而不心痛?
清楚地聽說彭咸的所作所為。
登上石山向遠(yuǎn)處嘹望,
道路紆遠(yuǎn)而又靜默。
進(jìn)入光影聲響都無回應(yīng)之地,
聽聞省視思索一無所獲。
愁思郁郁沒有一點(diǎn)快樂,
居處總戚戚悲涼不能自解。
心中有所束縛掙扎不開,
血?dú)饪澙@自我糾纏打結(jié)。
靜穆時渺渺沒有邊際,
蒼莽處茫茫沒有形態(tài)。
聲音隱蔽而能相感應(yīng),
事物純美卻每多無奈。
渺渺漫漫不可量度,
悠悠長長不可收束。
愁心深重常自感悲痛,
疾飛高遠(yuǎn)也并無歡娛。
乘著大波順風(fēng)而流,
將托寄在彭咸所居之處。
登上巖石高高的陡峭河岸,
處于雌霓副虹的高顛。
依憑著青天舒展一道彩虹,
于是剎時間已摸到蒼天。
將濃濃成團(tuán)的露水吸飲,
用紛紛凝結(jié)的寒霜漱口。
倚著天上風(fēng)的穴口休息,
忽然全部了悟因而悲憂。
憑靠著昆侖山下視云霧,
依傍著岷山看清江流。
害怕急流中水石撞擊之聲,
聽著濤聲洶洶的怒吼。
心思紛紛亂亂沒有規(guī)律,
精神迷迷惘惘沒有頭緒。
波濤互相傾壓難以趨從,
連綿起伏奔流著哪兒停住?
心如飄浮翻飛一上一下,
像兩翼在左右搖動拍擊。
像泛濫的大水前后奔涌,
伴著漲落定時的汛期。
觀看那火焰與煙氣相因而生,
窺察那云朵與雨滴所以集積。
悲慨霜與雪一起降下,
聽著潮水波浪震激。
我借著光與影來來往往,
使用棘刺做成的彎鞭駕御。
去尋求介子推隱居之地,
再見一見伯夷放逐之處。
心里惆悵不已憂思難除,
意志堅決哪兒也不會去。
煞尾:
我怨恨往昔的那些期望,
悲悼未來更戒懼警惕。
浮長江過淮水向東入海,
追隨伍子胥自求適意。
眺望大河中的沙洲水渚,
悲傷申徒狄的高尚事跡。
屢屢勸諫君王而不被聽從,
抱著重石自沉又有何益。
心頭打了死結(jié)不能解開,
思理壅塞終究沒法清理。
【賞析】
《悲回風(fēng)》以句首名篇。本篇也存在真?zhèn)沃疇帲纤挝毫宋獭耳Q山渠陽經(jīng)外雜》以本篇風(fēng)格不似屈原而像宋玉、景差之作而懷疑本篇為偽作,明代許學(xué)夷《詩源辨體》以語氣不似屈原而提出疑問,吳汝綸《古文辭類纂點(diǎn)勘記》,以本篇文字太奇而疑為偽作,后來陳鐘凡《楚辭各篇作者考》、陸侃如與馮沅君《中國詩史》、劉永濟(jì)《屈賦通箋》、譚介甫《屈賦新編》、胡念貽《屈原作品的真?zhèn)渭捌鋵懽髂甏罚矎母鱾€角度認(rèn)為本篇不是屈原所作。當(dāng)然他們列舉了許多理由,但我們認(rèn)為,這些從語言、風(fēng)格、文字、語氣各個角度提出的觀點(diǎn)還不足以推翻王逸以來認(rèn)定本篇詩歌是屈原所作的觀點(diǎn),不足以剝奪屈原的著作。
關(guān)于本篇的寫作時間,也有作于懷王及頃襄王時共四種意見。第一種意見,陸侃如《屈原評傳》認(rèn)為是楚懷王十六年(前313)放逐漢北時所作;第二種意見,林云銘《楚辭燈》、夏大霖《屈騷心印》、郭沫若《屈原研究》認(rèn)為是頃襄王六至七年(前293--前292)間作品;第三種意見,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認(rèn)為是自沉淚羅的前一年秋天;第四種意見,王夫之《楚辭通釋》、王閩運(yùn)《楚辭釋》認(rèn)為是屈原自沉?xí)r所作,為屈原絕筆。以上諸說,以蔣驥之說最為近似。因?yàn)槠辛髀冻龅哪欠N感情,可判定在自沉汨羅前不遠(yuǎn)之時。關(guān)于本篇主旨,汪瑗《楚辭集解》說:“此篇因秋夜愁不能寐,感回風(fēng)之起,凋傷萬物,而蘭茝獨(dú)芳,有似乎古之君子遭亂世而不變其志者,遂托為遠(yuǎn)游傷古之辭,以發(fā)泄其憤懣之情。”講得是比較好的。
全篇共分五段。
從開頭至“竊賦詩之所明”為第一段。因回風(fēng)搖蕙的季節(jié)氣候,聯(lián)系對忠賢見斥的現(xiàn)實(shí)悲哀,指出君子始終是光明正大的,與萬變其情的小人不同,同時表明了自己終不改悔的堅定胸懷。“悲回風(fēng)”四句,前二句是說在回風(fēng)震蕩之中,凋隕了蕙草的微弱生機(jī)。后二句是說,這回風(fēng)的初起,是有隱微的聲音倡之于先的。這是即景生情,托物起興,錢澄之《莊屈合詁》說:“秋風(fēng)起,蕙草先死;害氣至,賢人先喪。”可謂得矣。“夫何彭咸”四句,表達(dá)了自己對古代賢臣彭咸的無限思念仰慕之情,并說,雖然天下之事萬變,但真相怎么能夠掩蓋得了,虛偽哪能保持長久?“鳥獸鳴”六句寫秋冬之景,似都有所指稱。“鳥獸鳴以號群”、“魚葺鱗以自別”是說物以類聚,不相雜廁。用以比喻君子和小人之不能共處。“草苴比而不芳”象征奸佞在朝,同惡相濟(jì)。“蛟龍隱其文章”比喻賢人遠(yuǎn)引,文采不彰,兩兩相對,交錯成文。下面二句先以苦菜與甜菜不能種在一起,亦喻賢人處亂世,雖無人知,但不因此而改變其芬芳的節(jié)操。“惟佳人”六句意思又進(jìn)一層,謂自己眼界高遠(yuǎn),以古人彭咸等自期,然孤高之心卻無所依傍,自己深微的意志不為別人理解。于是私下寫作此詩,來明白地說出其中的道理。
從“惟佳人之獨(dú)懷兮”至“昭彭咸之所聞”為第二段。寫自己在放逐時感到十分孤單,但仍然愛國憂時,因此弄得心煩意亂。“惟佳人”四句,姜亮夫謂“言隱居伏處而獨(dú)自思慮,無人知也”(《屈原賦校注》)。“涕泣交”八句王夫之釋為“宵而不安于寢,旦而不怡于游,終不釋于懷抱”(《楚辭通釋》)。所見極是。“糺思心”二句形容自己憂思之深切,這就像后世辛棄疾所謂“一身都是愁”(《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也。“折若木”二句,上句說自己求神木以遮蔽日光,象征自己曾力求韜光養(yǎng)晦,下句說自己隨著飄風(fēng)的牽引。任從它把自己吹到哪里,意指心情之空虛。“存髣髴”二句接著形容自己極端愁苦,有時陷入不聞不問、萬念俱灰的枯寂狀態(tài),但有時又激動起來,心跳不止。“撫佩袵”二句意為勉強(qiáng)抑制自己的悲愁,茫無目的,踽踽而行。“歲曶曶”四句承“遂行”之后,寫“行”中所見,時序遷流,眾芳搖落,觸目驚心,益深憂慮。“憐思心”四句言自己長愁的原因。“孤子唫”四句,姜亮夫《屈原賦校注》云:“此言思心既不可創(chuàng)傷,則惟存一死。”又引蔣驥《山帶閣注楚辭》云:“所以然者,秦關(guān)不返,孤臣有故主之悲;南土投荒,放子無還家之日,此固交痛而不已者也。安得不為彭咸之所為乎?”
從“登石巒以遠(yuǎn)望兮”至“托彭咸之所居”為第三段。本段寫自己生意已盡,死志已決。“登石巒”四句言自己登山遠(yuǎn)望,一片寂靜。楚國本是個強(qiáng)國。上下本應(yīng)憂勤警惕,奮發(fā)圖強(qiáng),然而現(xiàn)在既不見行動,呼之又不聞其反響,因此實(shí)在令人痛心疾首。“愁郁郁”四句緊承上文,寫登高遠(yuǎn)望后引起的愁腸寸結(jié)。“穆眇眇”四句緊承上文,意謂自己的心情有時愁思茫茫無邊無際,有時則陷入空虛而無所著落的狀態(tài)。嘆聲隱尚有可感,志純竟不可為。“藐蔓蔓”兩句,亦訴說自己的主觀心情,言思入遼遠(yuǎn),則渺渺漫漫不可度量,思入深微,則悠悠長長不可收束,“愁悄悄”兩句言自己的神魂雖在高遠(yuǎn)處飛逝,卻并無快樂。“凌大波”兩句,表明忠臣直士只有一條路:效法古之賢人彭咸。屈原于是想乘著滾滾波濤,隨風(fēng)而流,到彭咸投水而死的地方去。
從“上高巖之峭岸兮”至“刻著志之無適”為第四段。本段設(shè)想自己死后。靈魂不滅,神游天地的情形,進(jìn)而抒寫自己的主張和思想,剖白自己光明正大、志潔行芳。“上高巖”四句,姜亮夫認(rèn)為:“此言上依彭咸,初至高巖陖岸之間,繼則更上而處于云氣之杪頂,再上則至于玄冥之上;而舒攄其虹采,遂爾于俄頃之間,而上撫于天庭矣。此上升之事也。”(同上)“吸湛露”四句,姜亮夫認(rèn)為是從彭咸居后之事。以上八句寫神游太空,極想象中壯麗、高潔、溫暖之樂。但轉(zhuǎn)側(cè)之間突然驚醒,又起故國之思。“馮昆侖”四句寫身宿風(fēng)穴。風(fēng)穴在昆侖,故醒后即依憑昆侖透過云霧而下瞰人寰。“紛容容”四句就心境立說,姜亮夫說:“此言己心煩亂,無復(fù)經(jīng)紀(jì),欲進(jìn)則無所從,欲退則無所止也。”(同上)“漂翻翻”四句,上兩句仍寫心境,心如兩翼搖搖,翻飛飄浮或上或下,時左時右;下兩句言自昆侖下至江水,往來江上,神游故國而下觀。“觀炎氣”四句,借炎氣煙液等為喻述事物相因之理。天庭既不能久居,彭咸也不可終隨,故下轉(zhuǎn)為訪問古代的賢人,“借光景”六句即言自己已下定決心,循著介子推、伯夷的足跡前進(jìn)。
“曰”字以下至結(jié)尾為第五段。顧往悼來,表白決心,但決不輕于一死。“吾怨”二句謂怨恨往昔的希望落空,警惕來日可危。“浮江海”二句指伍子胥事。謂準(zhǔn)備投水而死,追隨子胥。“望大河之洲渚兮”四句承前“從子胥”而言,意思是說,申徒狄以身殉國,其情固可悲,但他的死并不能挽救殷商的覆亡,則死又何益?顯示自己的處境,雖然死志已決,但就整個楚國言,未來的危機(jī),也不是自己一死所能遽了的。故以“心絓結(jié)”二句作為全篇的終結(jié)。屈原在政治斗爭過程中,雖然早已作了最后犧牲的思想準(zhǔn)備,這種念頭,也曾經(jīng)常浮現(xiàn),但不到最后時刻,決不輕易付諸實(shí)施,可見此尚非絕命之詞。
本篇寫作藝術(shù)上的最大特點(diǎn)是心理刻畫手法上的高妙。全篇未見事實(shí)之?dāng)⑹觯亲髡咝睦砘顒拥恼宫F(xiàn)。作品充滿著深沉、悲憤的情緒,思理困惑,不知所釋,憂傷悲愴,故有此篇之作。姜亮夫《屈原賦校注》認(rèn)為:“詩中描繪心思,出入內(nèi)外遠(yuǎn)近不同之情,上下左右前后之態(tài)。而仍不知所止,悲感與思理相挾持,而遂思入眇茫,從彭咸之所居。既至天上,忽又感煙雨之終不可永久浮游上天,遂思追蹤介子伯夷。既睹申徒之死而無益,又自回惑不解!”此評甚為準(zhǔn)確。
此外,本篇語言上也有其特色。作品中有不少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相羊”、“歔欷”、“髣髴”、“從容”、“周流”、“逍遙”、“於邑”、“踴躍”、“嬋媛”、“委移”等等,隨處可見。而疊字詞的運(yùn)用,更是接二連三,觸目皆是,“嗟嗟”、“凄凄”、“曼曼”、“惘惘”、“曶曶”、“冉冉”、“眇眇”、“默默”、“郁郁”、“戚戚”、“芒芒”、“蔓蔓”、“緜緜”、“悄悄”、“冥冥”、“雰雰”、“礚礚”、“洶洶”、“容容”、“洋洋”、“翻翻”、“遙遙”、“潏潏”、“悐悐”,總計共有二十四個,這些詞語。不僅增加了詩歌的音樂美,對詩歌幽怨悲涼意境的形成,也起著極大的作用。摘自www.blwype.cn
13. 什么靜什么潔的成語
帶潔字成語 冰清玉潔、
潔身自好、
廉潔奉公、
潔身自愛、
公正廉潔、
志潔行芳、
源清流潔、
玉潔松貞、
金輝玉潔、
水潔冰清、
修身潔行、
材茂行潔、
言芳行潔、
才高行潔、
潔身累行、
冰潔淵清、
珠圓玉潔、
潔己奉公、
潔清自矢、
潔濁揚(yáng)清、
潔身自守、
清身潔己、
潔己從公
好像沒有滿足樓主說的那樣的成語本內(nèi)容來自www.blwype.cn
14. 芳成語??
孤芳自賞、
流芳百世、
芬芳馥郁、
蘭桂齊芳、
萬古流芳、
十步芳草、
萬世流芳、
流芳千古、
芳年華月、
志潔行芳、
芳蘭竟體、
萬古留芳、
流芳后世、
青史流芳、
跗萼聯(lián)芳、
青史留芳、
遺芳余烈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15. 志潔行芳是什么意思
志潔行芳的意思是:志向高潔,品行端正。出自《后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摘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blwype.cn/post/30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