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射神()”「姑射神人」
本頁導讀:此網(wǎng)頁介紹成語“姑射神人”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nèi)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姑射”的“射”讀什么?出處?、明珠絡(luò)壁琉璃地,姑射神人云河居有人知道出處么、姑射仙人怎么讀、200分懸賞!!!!請大家?guī)臀彝扑]一首詩詞、解釋一下“藐姑射仙子”“曳尾于泥途”、莊子逍遙游里蘊含著什么道理、姑射神人是什么意思?出至什么典故?中國神話中有姑射仙子其人嗎?請介紹一下莊子逍遙游中間有一藐姑射山的神人,這個神人是出自山海經(jīng)么?還是哪里?姑射山名字是怎樣來的?姑射神人什么意思什么射神人成語藐姑射山 什么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姑射神人”的詞條資料
2:“姑射”的“射”讀什么?出處?
3:明珠絡(luò)壁琉璃地,姑射神人云河居有人知道出處么
4:姑射仙人怎么讀
5:200分懸賞!!!!請大家?guī)臀彝扑]一首詩詞
6:解釋一下“藐姑射仙子”“曳尾于泥途”
7:莊子逍遙游里蘊含著什么道理
8:姑射神人是什么意思?出至什么典故?
成語“姑射神人”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GYSR
成語注音:ㄍㄨ 一ㄝˋ ㄕㄣˊ ㄖㄣ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摘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成語解釋: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成語用法:姑射神人作賓語;指美貌女子。
成語造句:廣寒仙子月中出,姑射神人雪里來。(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五)
成語“姑射神人”的擴展資料
1. “姑射”的“射”讀什么?出處?讀音ye四聲
“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姑射真人”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是因為莊子文中有“肌膚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將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為掌雪之神的。姑射之山在何處呢?莊子說是在“汾水之陽”,即今山西境內(nèi)。山西臨汾市確實有個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風景名勝之一。他們打的就是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這個牌子,且稱之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過近讀《山海經(jīng)》,卻又有新發(fā)現(xiàn)。《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根據(jù)此說,姑射山絕不會在山西境內(nèi),而似是在東南一帶。《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國在海中,列姑射。西南,山環(huán)之。”《黃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谷,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圣為之臣。”今人據(jù)此而推測“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賓境內(nèi)。
狐友幻形
濟南朱子清,與一狐友,但聞聲而不見其形,以(同,和)時(按時)預(參與)文酒會,詞辯縱橫,莫能屈也。
一日,有請見其形者。狐曰:“欲見吾真形耶?真形安可使見君?欲見吾幻形耶?是形既幻,與不見同,又何必見?”
眾固請之,狐曰:“君等意中覺吾形何似?”一人曰:“當厖(讀音mang二聲,花白色)眉皓首。”應聲即現(xiàn)一老人形。又一
人曰:“當仙風道骨。”應聲即現(xiàn)一道人形。又一人曰:“當星冠羽衣。”應聲即現(xiàn)一仙官形。又一人戲曰:“莊子言姑射(
讀音ye四聲,‘姑射’三名)神人,綽約若處子,君亦當若是。”即應聲現(xiàn)一美女形。又一人曰:“應聲而變,皆是幻耳。究
欲一睹真形。”狐曰:“天下之大,熟肯以真形示人者,而欲我獨示真形乎?”大笑而去。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2. 明珠絡(luò)壁琉璃地,姑射神人云河居有人知道出處么
我沒猜錯的話意思是: 明株結(jié)群琉璃地:是一個 ‘日’字 故射神人古何居:是一個 ‘女’字 塞凈不漏凡夢到:是一個 ‘不’字 泉香幕樹曉風前:是一個 ‘日’字 第二句其實不是女 那個字打上不能提交 ‘是尸下面一個穴字’摘自www.blwype.cn
3. 姑射仙人怎么讀
姑射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出自《莊子·逍遙游》,被譽為掌雪之神。詞目 姑射神人 發(fā)音 gū yè shén rén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公益成語:www.blwype.cn
4. 200分懸賞!!!!請大家?guī)臀彝扑]一首詩詞
艾青
窗外的爭吵
昨天晚上
我聽見兩個聲音——
春天:
大家都在咒罵你
整天為你在發(fā)愁
誰也不會喜歡你
你讓大家吃苦頭
冬天:
我還留戀這地方
你來的不是時候
我還想打掃打掃
什么也不給你留
春天:
你真是冷酷無情
鬧得什么也沒有
難道糟蹋得還少
難道摧毀得不夠
冬天:
我也有我的尊嚴
我討厭嬉皮笑臉
看你把我怎么辦
我就是不愿意走
春天:
別以為大家怕你
到時候你就得走
你不走大家轟你
誰也沒辦法挽留
用不到公民投票
用不到民意測驗
用不到開會表決
用不到通過舉手
去問開化的大地
去問解凍的河流
去問南來的燕子
去問輕柔的楊柳
地里種子要發(fā)芽
枝頭骨朵要吐秀
萬物都頻頻點頭
異口同聲勸你走
你要是賴著不走
用拖拉機拉你走
用推土機推你走
敲鑼打鼓送你走摘自www.blwype.cn
5. 解釋一下“藐姑射仙子”“曳尾于泥途”
曳尾于泥途是 莊子 不愿做官時說的。用來比喻不圖名利,寧愿清靜無為 藐姑射仙子 出自《莊子。逍遙游》 我也不知道它的寓意。 希望內(nèi)容來自www.blwype.cn
6. 莊子逍遙游里蘊含著什么道理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yōu)游自得的生活旨趣。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現(xiàn)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xiàn)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追問: 做到逍遙的境界不是要無己、無功、無名嗎、你怎么直說了一個無己 回答: 逍遙游》是《莊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內(nèi)篇》之首。逍遙游的意思,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并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莊子·天地》)。一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胠篋》)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現(xiàn)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人世間既然如此沉濁,“不可與莊語”(《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里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游》。全文若即若離,疏而難分。為分析方便,且分為三段。第一段從篇首至“圣人無名”。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議、先破后立的寫作順序,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事物形象地說明:無論是“扶搖而上”的乘天大鵬,還是“決起而飛”的蓬間小雀,也無論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還是春秋八千的長壽大椿,它們之間雖然有著大小之分,長短之別,但有所依賴,有所期待都是一樣的,都是并不得逍遙游,進不了絕對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過三個層次的人物來反復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那些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自不必說,就是“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的宋榮子之流仍是“猶有未樹”;列子雖然已能“御風而行”,勝過宋榮子,但是仍然“猶有所待”,待于風,算不上逍遙游。怎樣才能“無所待”地去作逍遙游呢?莊子在本段的最后說:必須能夠“乘天地之正”(順著天地的法則,亦即自然規(guī)律),“御六氣之辯(駕馭陰、陽、風、雨、晦、明的各種變化)以游無窮(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才是無所待,才是逍遙游。什么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呢?唯有“無己”的“至人”。“無己”就是忘記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順乎物理,把自己的形體連同思想都看作是虛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無所限,無所待了,也就絕對自由地作逍遙游了。“無己”說說容易,實際無法做到。比如莊子就沒能“無己”。他雖然醉心于作絕對自由的“至人”,但念念不忘的仍是不自由的人世,盡管他所追求的是在人世的無為。所以接下來他又寫了堯讓天下等世事,展開了第二部分的論述。第二段從“堯讓天下于許由”至“窅然喪其天下焉”,主要是著力塑造神人形象,以使逍遙游的“至人”形象具體化。作者先通過瀉染堯讓天下之事,表明君不足貴,不足惜的思想觀點,再借許由之口,提出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予無所用天下為!”接著,又能過肩吾和連叔的對話,創(chuàng)造了“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形象,這個神人即前文所稱的能作逍遙游的“至人”,是莊子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xiàn)者,所以莊子賦予她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zhì)。她從不“以物為事”,但是能夠“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旁礴萬物以為一”,能夠“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在這樣無為而逍遙的神人面前,“弊弊焉以天下為事”的堯、舜之流又怎么能不感到“窅然喪其天下”,因而不得不讓天下于許由呢?莊子不能忘世,所以寫了堯讓天下等世事;更不能忘我,所以接下來又寫了自己與惠子辯論的是是非非。這是全文的最后一段,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子與惠子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子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永作絕對自由的逍遙游。實際上也就指出了無為是通向逍遙游的途徑,從而結(jié)束了全篇。總之,莊子的《逍遙游》借助一系列虛構(gòu)的故事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個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境界,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人形象將其具體化,并且指出了“無為”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途徑。莊子作品具有“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的藝術(shù)成就。《逍遙游》更是如此。這里只談主要的兩點。首先是“洸洋自恣以適己”(《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想像。這種“洸洋自恣”的想像不僅體現(xiàn)在具體形象的描寫上,而且更主要表現(xiàn)在整個文章的構(gòu)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幾千里也”的鳥的雄偉,那“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的樹的長壽,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卻是莊子用來說明觀點的奇特的物事,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在莊子的筆下,魚可以化而為鳥,沖天飛起;鳥可以自視甚高,互相嘲笑;人可以有俗人、至人、神人、圣人之分。他所想像的境界也是獨一無二的,那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的境界,除了莊子又有誰創(chuàng)造得出呢?不僅如此,作者還通過姑射山神人“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的美麗形象,將那種境界人格化、具體化,使人明知其假,寧信其真。把自己的縹緲幻想寫得這樣實在,這樣美妙,除了莊子,恐怕也沒有第二個人了。莊子隨心所欲地想像出這些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誑人,而是其構(gòu)思匠心的必然體現(xiàn)。他極寫鵬之大,椿之壽,一則造成一種聲勢,一種氛圍,引人入勝;二則形成一種對比,一種暗示——以鵬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長壽暗示人生之短暫。大鵬必須乘風而飛,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難想見;重負之下,立言、立功、立名還有什么意義,爭名奪利根本沒有價值,而出路只有一條,就是無為、無己,在“無何有之鄉(xiāng)”去作逍遙游!其次是熾烈而隱蔽的情感。看透了人間的沉濁骯臟,莊子耽溺于純潔無瑕的幻想王國中,否定了爭名奪利、爾虞我詐的世人。莊子醉心于動物、植物與神仙的世界里,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寫虛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無己”;但是“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天下》)的背后有深深的苦悶,虛幻的“無何有之鄉(xiāng)”產(chǎn)生于對人間世的絕望,他追求著逍遙卻無法擺脫人生的羈絆。他把“至人”的境界寫得那樣不可企及,其中不正隱約露出他追求逍遙而不可得的苦惱失望嗎?他把那個“不食五谷,吸風飲露”的神人寫得那樣美麗絕倫,其中不正燃燒著他那熾烈的、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之火嗎?還有,他雖然提出應該“無己”,物我不分,卻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見他對智慧的重視,對生命的熱愛;可見這個一心要飛離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會,而只是人生社會的黑暗和骯臟。這里還有必要提到大鵬這個形象。盡管作者從原則上否定了大鵬,但是卻義正辭嚴地駁斥了蜩與學鳩的嘲笑,強調(diào)指出有“小大之辯”,并且三次用濃墨重彩,不避重復地描繪了大鵬的雄偉形象,熱愛之情躍然紙上。這是為什么呢?也許,作者在才能無雙、向往著逍遙卻無法逍遙的大鵬的形象里,正隱藏著自己難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們不妨作這樣的比較想像:一只大鵬在茫茫北冥中沖天而起,一顆心靈在深深苦悶中掙扎而出,幻想翅膀張開了,怒而飛向無何有之鄉(xiāng)……有所待的大鵬失敗了,那么心靈呢?有所求的心靈能在那廣漠之野找到慰藉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內(nèi)容來自www.blwype.cn
7. 姑射神人是什么意思?出至什么典故?
姑射神人[gū yè shén rén] 【解釋】: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道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出自】:《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示例】:廣寒仙子月中出,~雪里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五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8. 中國神話中有姑射仙子其人嗎?請介紹一下
釋義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出處 《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
示例 廣寒仙子月中出,~雪里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五)
“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姑射真人”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是因為莊子文中有“肌膚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將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為掌雪之神的。姑射之山在何處呢?莊子說是在“汾水之陽”,即今山西境內(nèi)。山西臨汾市確實有個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風景名勝之一。他們打的就是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這個牌子,且稱之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過近讀《山海經(jīng)》,卻又有新發(fā)現(xiàn)。《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根據(jù)此說,姑射山絕不會在山西境內(nèi),而似是在東南一帶。《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國在海中,列姑射。西南,山環(huán)之。”《黃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谷,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圣為之臣。”今人據(jù)此而推測“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賓境內(nèi)。
初識“姑射真人”,是十幾年前讀金庸《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倚天屠龍記》之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忘 》開篇道:“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jié)。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 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從金庸介紹中得知,“作這一首《無俗念》詞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學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處機,道號長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類拔萃的人物。《詞品》評論此詞道:‘長春,世之所謂仙人也,而詞之清拔如此。’”
讀此作品的時候,正值天真爛漫之時,竟對金庸此說深信不疑。及長,涉獵的文學作品多了,才知道原來金庸撒了一個大謊。首先,金庸擅改原詞。丘處機原作名為《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jié)。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金庸將原詞中“靈虛宮梨花詞”去掉,僅留“無俗念”三字,將“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jié)”分開,改為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jié)”“瓊葩”改為“瓊苞”,“舒高潔”改為“殊高潔”,“萬萬化參”改為“萬蕊參差”。不過,這首詞經(jīng)金庸稍稍改動之后,較原作似乎更具神韻。其次,金庸擅改詞意。金庸說長春真人這首詞“誦的似是梨花,其實詞中真意卻是贊譽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說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又說她‘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不與群芳同列’。詞中所頌這美女,乃古墓派傳人小龍女。她一生愛穿白衣,當真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兼之生性清冷,實當?shù)闷稹袄浣苋茉隆钡男稳荩浴疅o俗念’三字贈之,可說十分貼切。”其實,這首詞是長春真人借梨花來比喻自己的志行高潔,根本與“小龍女”無關(guān)。金庸為了作品的需要,硬把長春真人拉來為小龍女作陪襯,若真人地下有知,該有如何感想?
不過,我始終對“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之句不解。這個“姑射真人”又是何人?神仙傳中并不見此人,一些神話傳說也不見其蹤跡。但是我知道,此真人定非尋常之輩,否則絕不會用“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這樣的詞匯來贊美的。后來讀《喻世名言》之《張古老種瓜娶文女》,見有這樣一段話,才解開了多年的謎團:“雪似三件物事,又有三個神人掌管。那三個神人?姑射真人、周瓊姬、董雙成。周瓊姬掌管芙蓉城;董雙成掌管貯雪琉璃凈瓶,瓶內(nèi)盛著數(shù)片雪;每遇彤云密布,姑射真人用黃金箸敲出一片雪來,下一尺瑞雪。”又道:“當日紫府真人安排筵會,請姑射真人、董雙成,飲得都醉。把金箸敲著琉璃凈瓶,待要唱只曲兒。錯敲破了琉璃凈瓶,傾出雪來,當年便好大雪。曾有只曲兒,名做《憶瑤姬》:姑射真人宴紫府,雙成擊破瓊苞。零珠碎玉,被蕊宮仙子,撒向空拋。乾坤皓彩中宵,海月流光色共交。向曉來、銀壓瑯,數(shù)枝斜墜玉鞭梢。荊山隈,碧水曲,際晚飛禽,冒寒歸去無巢。檐前為愛成簪箸,不許兒童使杖敲。待效他、當日袁安謝女,才詞詠嘲。” 原來這“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也只有她才當?shù)闷稹疤熳遂`秀,意氣殊高潔”。
這“姑射真人”從何而來,又為何被封為掌雪之神?當讀過《莊子·逍遙游》中,才知“姑射真人”原來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看來是因為莊子文中有“肌膚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將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為掌雪之神的。可是姑射之山在何處呢?莊子說是在“汾水之陽”,即今山西境內(nèi)。山西臨汾市確實有個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風景名勝之一。他們打的就是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這個牌子,且稱之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過近讀《山海經(jīng)》,卻又有新發(fā)現(xiàn)。《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根據(jù)此說,姑射山絕不會在山西境內(nèi),而似是在東南一帶。《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國在海中,列姑射。西南,山環(huán)之。”《黃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谷,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圣為之臣。”今人據(jù)此而推測“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賓境內(nèi)。
姑射真人是雪神,自然也就“肌膚若冰雪”,在古人詩詞中也常有此譽。如陳師道《卜算子》:“飄颻姑射仙,誰識冰肌好。”劉鼎《蝶戀花·長道縣和元彥修梅詞》:“玉軟云嬌,姑射肌膚潔。”依我看,寫得最好的還是朱敦儒《洞仙歌 》:“何人不愛,是江梅紅綻。雪野寒空凍云晚。照清溪綽約,粉艷先春,包絳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萬品,都借風流,國色天香任欣羨。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見、悄悄霜宮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此詞雖寫梅花,卻與長春真人《無俗念》之寫梨花有異曲同工之妙。
金庸借長春真人的《無俗念》,使小龍女的形象更加冷艷高絕。而長春真人借金庸的“小龍女”,使《無俗念》一詞更加深入人心。二者真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為文壇留下一千古佳話。本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9. 莊子逍遙游中間有一藐姑射山的神人,這個神人是出自山海經(jīng)么?還是哪里?
《莊子》文中寓言,假托其人而已,不必當真,否則要走火入魔了。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0. 姑射山名字是怎樣來的?
姑射(音夜)山位于汾西城西部邊界,距縣城30公里,海拔1890.8米。風光綺麗,四季宜人,山峰疊翠,樹木蔥蘢,鳥鳴泉泠,松濤嘯吟,大片的原始森林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原始風貌。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春秋時節(jié)登高攬勝,可壯觀天地一消胸中塊壘。夏季清爽宜人,是避暑的勝地。冬天山寒水瘦,銀裝素裹,好一幅北國風光圖。看云卷云舒,嘆造化無常,油然而生’青山秀色亙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之慨,而聳峰幽谷的自然景觀最能淡泊人的心境,感紅塵漸遠,心靈澄碧,萌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論世務者,窺谷忘返’的流連之情。姑射山又名石孔山,是呂梁山的支脈,它被仙洞溝劈為兩半,南北仙洞位于山腰中部斷崖崖臺上。姑射山山勢陡峻山體為土石山。其中南北仙洞是姑射名勝的精華。南仙洞位于西側(cè)崖間,北仙洞建在東側(cè)山腰。在多種動物資源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珍禽黑鸛鳥和褐馬雞。姑射山于呂梁山脈,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之語而出名。這里山勢奇險,環(huán)境幽雅,仙洞創(chuàng)建于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xiàn)有建筑40余處,共有房屋廟堂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臺、樓、閣,大小殿宇,多數(shù)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gòu)筑。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huán)抱。其間一條數(shù)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仙洞的道觀建筑最早建于唐武德年間。南北仙洞又建起一些佛家寺廟與原有建筑相間雜陳,使姑射山成為三教九流匯聚之地。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11. 姑射神人什么意思
姑射神人
發(fā)音 gū yè shén rén
釋義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射山的得道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出處
《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六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癘而年谷熟。”明 杜云構(gòu)《袁節(jié)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袁可立)營菟裘里門外,置身壺嶠,煙鬟蠟人,望之以為藐姑射氷雪人也。”摘自www.blwype.cn
12. 什么射神人成語
姑射神人_成語解釋【拼音】:gū yè shén rén【釋義】: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3. 藐姑射山 什么意思
“藐”是遙遠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在遙遠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在那里。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www.blwype.cn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