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亂臣賊子」形容什么意思
“亂臣賊子”的成語故事:
成語“亂臣賊子”詞條資料: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成語謎語:安祿山父子
成語簡拼:LCZZ
反義詞:忠君愛國
近義詞:逆臣賊子
讀音糾正:臣,不能讀作“cén”。
繁體成語:亂臣賊子
成語用法:亂臣賊子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注音: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ˇ
錯字糾正:賊;右邊是“戎”;不是“戒”。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讀音:luàn chén zéi zǐ
英文翻譯:ministers or generals who rebel against their monarch or collaborate with the enemy < rebels and traitors>
成語解釋: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風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造句:有賊不討,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亂臣賊子,法至嚴也。(清 愛新覺羅 多爾袞《致史可法書》)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