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待價而沽
“待價而沽”的成語故事:
成語“待價而沽”詞條資料:
成語解釋:等到好價錢再出售(沽:賣)。比喻做事等待某種條件;或懷才等待賞識者重用。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謎語:囤貨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近義詞:善價而沽、席珍待聘
反義詞:坐失良機
成語簡拼:DJEG
俄文翻譯:выжидáть цéны
成語出處:宋 胡繼宗《書言故事 金寶》:“待時而動曰待價而沽。”來自gyjslw.com
錯字糾正:沽,不能寫作“估”;價,不能寫作“介”。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其他翻譯:<法>attendre une offre avantageuse pour vendre
成語用法:待價而沽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繁體成語:待價而沽
讀音糾正:而,不能讀作“ěr”。
成語注音:ㄉㄞˋ ㄐ一ㄚˋ ㄦˊ ㄍㄨ
成語讀音:dài jià ér gū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造句:像中世紀騎士那樣站在虹的橋上,高揭著什么怪好聽的旗號,而實在只是出頭,或竟是待價而沽。
日文翻譯:値上(ねあ)がりを待って売る
英文翻譯:expect to sell at a high price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