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之一目」的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看到別人布網捕鳥,發現被捕的鳥每只鳥頭才鉆一個網眼,心想既然如此,何必結網呢?他回家便剪斷長繩做成一個個圈圈,別人問他作什么用,他笑而不答并慶幸自己一孔之見,就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安好這一洞之網,結果一只鳥兒也沒捕上...
成語“轍亂旗靡”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恃強凌弱攻打魯國,魯莊公率軍迎敵,兩軍相遇,齊軍擂起戰鼓,而魯軍在曹劌的帶領下沒有擂鼓。魯莊公等齊軍三鼓過后才命士兵擊鼓,看到對方轍亂旗靡時,命令魯軍奮勇出擊,這樣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關于“老生常談”的成語故事
出處《三國志 魏志 管輅傳》此者生常譚(談)。釋義老書生常講的話,沒有新的意思。比喻聽慣聽厭的話。故事三國時候,有個名叫管輅的人,從小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光其喜愛天文。十五歲時,已熟讀《周易》,通曉占卜術,漸漸有了小名氣。日子一久,傳到吏部...
“逢人說項”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江東年輕人項斯,字子遷,參加會考開始沒有什么名氣,別人拿他的卷子去給楊敬之看。楊特別喜歡就作詩“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沒多久,他就被長安方面錄取...
成語“窮則思變”的故事
遠古時期,伏羲氏做國王,他根據天空星羅棋布的星象發明了八卦,利用八卦的原理發明了漁網,讓人們可以捕到更多的魚。后來神農氏當國王,他根據八卦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原理,發明木犁,開墾大量的土地...
與「以功贖罪」相似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任命凌統為破賊都尉,讓他與張異領兵攻打麻屯。將領陳勤固執傲慢,看不起凌統,于是百般羞辱他。凌統忍無可忍就殺了他。在攻打麻屯的戰斗中,凌統立下大功,班師回朝,他向孫權負荊請罪,孫權讓他以功贖罪...
成語故事:篳路藍縷
有一年春天,楚國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只得向楚國求和。晉國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鄭,目的是要把鄭國爭取過來,使他歸附晉國。可是晉軍還沒渡過黃河,鄭國已經屈服,楚軍也準備勝利回師了。晉軍的中軍主將荀林父等部分將領,便主張停止進軍。而中...
與「松枝掛劍」相似的成語故事
古代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見到徐君結為好友。徐君喜歡季札的寶劍,口頭雖沒言明。季札心里明白這事,為了便于執行公務,就沒有送給徐君。季札公務完畢路過徐地,見徐君已經去世,就到他的墳墓旁把寶劍掛在樹上而離開...
“滅虢取虞”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根據大臣荀息的計謀,用玉石和寶馬賄賂虞國國君,達到借道虞國出兵攻打虢國的目的。虞王不聽大臣宮之奇的忠告,讓晉國借道。晉滅虢三年后,又回師滅掉虞國...
「鼠竊狗盜」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造反。丞相趙高卻指鹿為馬說傳信人在造謠生事,并把他們投入大牢。秦二世胡亥問有關農民起義的事情,叔孫通則說是鼠竊狗盜罷了,不必驚慌。二世升了他的官。然而不久秦朝就被農民起義所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