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從事」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魏晉時期,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個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為平原郡有個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
比喻“放虎歸山”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處境艱難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知道劉備不是等閑之輩,勸曹操盡早除掉劉備。劉備為麻痹曹操,裝做種菜不問政治。曹操滅了呂布后,劉備請求帶兵攻打袁術(shù),曹操給了五萬軍馬,劉備離開曹操自立旗號...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成語故事
從前杭州一個賣鮮水果的人,很會保藏柑子,他保藏的柑子外表金黃似玉,里面卻像破舊的棉絮。買柑的人說他欺騙世人,他說世界上搞欺騙的人很多,包括文官武將,他們不為人民辦事,難道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嗎...
成語故事:堅貞不屈
明朝末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攻打揚州,派明朝降將李遇春去揚州勸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罵而回。豫親王多次用書信勸降,也被史可法回書痛罵。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自殺未遂,被清兵俘虜,他堅貞不屈,慷慨就義...
成語故事“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戰(zhàn)國時期,韓國和魏國打了一年多還不分勝負,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國使者陳軫給秦惠王講卞莊子利用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道理,得到它們兩敗俱傷時一舉打死兩只老虎,勸秦惠王采取坐山觀虎斗的計策,等待時機再消滅這兩國...
成語故事「刎頸之交」形容什么意思
戰(zhàn)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 的賞識,封為上大夫。后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 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并設(shè)巧計,廉頗以勇猛...
成語“假階救火”的故事
古代趙國人成陽堪家房子著了火,讓兒子成陽肭去奔水家借梯子,成陽肭則慢條斯理來到奔水家,跟隨主人緩步登堂赴宴。奔水問他來意,他這才說家里著火想借梯子去救火。奔水直罵他迂腐,立即命人帶上梯子去救火,到達時成家只剩下一片灰燼了...
成語“南州冠冕”的故事
三國時期,襄陽地區(qū)大名士龐德公的侄兒龐統(tǒng)很有才學(xué)。龐德公介紹他去好友司馬徽那里。司馬徽發(fā)現(xiàn)這個18歲的青年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見解也相當(dāng)獨特,不落俗套,稱贊他是南方士人中的第一人。龐統(tǒng)后來成為劉備的重要謀士...
成語“應(yīng)聲蟲”的故事
傳說洛陽有一個士人得了應(yīng)聲病,剛一說話喉嚨中應(yīng)聲,就去問名醫(yī)張父仲,張父仲覺得奇怪,日夜思考終于想出一個醫(yī)治辦法。立即取《本草綱目》讓他讀,他還是不停應(yīng)聲,當(dāng)看到他害怕的地方就不應(yīng)了。于是張父仲立即配藥醫(yī)治,果然治好...
「置水之情」的成語故事
漢朝時期,漢陽太守龐參聽說本地隱士任棠有才能,想請他出山輔佐。龐參到任棠的門前等候并說明來意,任棠不說話,拿出一筐薤菜及一盆水放到門前,自己抱著孫子埋伏在旁邊。龐參的手下以為他在傲慢待客,龐參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