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康映雪」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晉代孫康因為家貧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他覺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費光陰。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夢醒,見一絲亮光從窗縫里鉆進來,原來是大雪映出來的,他起身對著亮光看起書來。經過他刻苦努力終于成為飽學之士...
「伶仃孤苦」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晉武帝統一全國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李密不愿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晉武帝,說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待伺候祖母后再出來做官...
「不遠千里」成語故事
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里為遠來到我們魏國,一定是給我的國家帶來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何必一開口就講利?有仁義就行了。如果君王說怎樣有利于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說怎樣有利于自身,...
「飛鴻印雪」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宋朝時期,蘇軾與蘇轍兄弟曾在澠池一寺院住過,與寺院老和尚關系很好,并在寺內墻上題詩。后蘇軾故地重游作《和子由澠池懷舊》詩大發感慨:“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庚癸頻呼”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與晉、魯等國會盟,吳國大夫申叔儀向魯國大夫公孫有山氏借軍糧,大家不好直說,只好用隱語代替。魯國大夫公孫有回答說:“高梁已經沒有了,粗糧還有一些,到時登上山高聲呼喊:‘庚癸乎!’我們就知道了。”...
關于“梁孟相敬”的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書生梁鴻讀完太學回家務農,與縣上孟財主的30歲女兒孟光結婚,婚后他們拋棄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區隱居,后來幫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給梁鴻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眉來眼去,夫妻十分恩愛和睦...
成語故事:「大旱望云霓」
夏朝末年,夏桀王暴虐無道,荒淫無恥,稅收繁重,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大臣關龍逢因為勸諫也被夏桀王殺了,夏桀王說:“我擁有老百姓就像天上有太陽一樣。什么時候太陽滅亡了,我才會滅亡。” 而這時黃河下游的商湯部落由于任用賢才、重視生產,迅速崛...
成語“老嫗能解”的故事
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生前曾多次整理自己的詩作。他在《白氏集后記》中說,自己的詩文有七十五卷,大小詩共三千八百四十首。在唐代詩人中,他詩作的數量可算是名列前茅了。白居易字樂天,青年時代家境貧寒,對社會主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八歲那...
關于“此地無銀三十兩”的成語故事
從前有個精于算計而又自作聰明的張三,辛辛苦苦攢了三百兩銀子,放在家里怕別人偷,就趁夜色在自家院中挖坑埋好,并在埋銀處寫上“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字牌。隔壁的小偷王二將銀子偷走,并留下“隔壁王二不曾偷”的字牌...
「以五十步笑百步」相關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梁惠王向孟子請教為什么人口不增長的原因,孟子說:“你是關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歡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戰爭。打比方說戰爭中潛逃50步的士兵譏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質是一樣的。”梁惠王表示將要停止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