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摸索」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文人許敬宗為人傲慢,新交的朋友經人介紹后往往立刻忘記人家的姓名。有人說他記性太壞,他辯解說:“像你這種人,我當然記不住,倘若遇到何遜、劉孝標、沈約、謝朓他們,即使是暗中摸索,我也不難辨認。”...
成語「志在四方」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到齊國,齊桓公把齊姜嫁給重耳。重耳在齊國生活7年,日子過得很逍遙,他的屬下十分著急,商量要他回國爭王位。齊姜也認為男子漢要志在四方成就大業,就與重耳的部下用計送出齊國...
成語“兩敗俱傷”的典故“兩敗俱傷”成語故事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聰明、講話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齊宣王正準備要去攻打魏國。便去晉見齊宣王,說:「大王,您聽過韓子盧和東郭逡的故事嗎?韓子盧是天底下最棒的獵犬,東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韓子盧在追趕東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
「雷霆之怒」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建都建業。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想與東吳結成同盟。孫權封他為燕王,沒想到公孫淵出爾反爾,殺了吳國派去的使臣。孫權聽后大發雷霆之怒,準備出兵渡海討伐公孫淵,被大將陸遜等勸止...
成語故事:「瓜皮搭李樹」
宋朝時期,泉南人林洪字龍發,號可山,他自稱是“梅妻鶴子”林和靖的七世孫,人們都知道林逋根本就沒結過婚。當時就有人作詩嘲諷說:“和靖當年不娶妻,只留一鶴一童兒,可山認作孤山種,正是瓜皮搭李樹。”...
「誨人不倦」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地住了幾月,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干農活。孔子心里不高興,一反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樊遲只好向當地農民請教,終于種出了葫蘆、扁豆等瓜菜...
成語「連枝共冢」的故事
戰國時期宋康王搶奪家人韓憑的妻子何氏,韓憑憂怨而自殺,何氏也殉情而死,留下遺書要求與韓合葬。宋康王不同意,將韓何分開葬,兩墳可以相望。后來兩墳之間長出一株大樹,枝葉相連,盤根錯節,宋人取名為相思樹...
成語“烏合之眾”的故事
西漢末年,王莽(邯鄲市大名縣人)被打敗后,劉玄稱帝。扶風茂陵(今陜西省)人耿龠隨其父耿況投奔了劉玄。沒過多久,邯鄲人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與,在西漢宗室劉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為帝,建都邯鄲。這時,耿龠(gěng yuè)手下的孫倉...
與「黑白分明」相似的成語故事
隋唐時期,單雄信被尉遲恭打敗回營,找到一字并肩王羅成。羅成聽說戰敗的消息,就帶兵出城迎戰,只見尉遲恭一張黑臉非常難看,二話不說就上去廝打,幾個回合下來,尉遲恭大敗而逃...
關于“興丞相嘆”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上蔡人李斯年輕時擔任一個郡吏,看到官房茅廁有老鼠在偷食糞便,看到人來了,趕緊逃命。后來他到倉庫查訪,看到倉庫中的老鼠吃著官糧,看到人也不害怕。于是大發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