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以目」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周厲王統治周朝時把平民賴以謀生的許多行業,改歸王室所有,一時間民生困苦民冤沸騰。 厲王不聽勸諫卻采用特務手段對付人民,他派人去衛國(河南淇縣)請了很多巫師,在首都鎬京(陜西西安以西)川流不息地巡回大街小巷,偷聽人們的談話,凡經他們指...
「入室操戈」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后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名叫鄭玄。他從小勤奮好學,太守杜密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材,于是推薦他進入太學讀書。后來鄭玄又拜大文學家馬融為師,在他門下學習。當鄭玄學成離開時,馬融感慨地說:“鄭玄走了,我全部的學識也都被他帶走了。” ...
「學而不厭」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北宋時,有個州的太守名田登,為人專制蠻橫,因為他的名字里有個 登字,所以不許州內的百姓在談話時說到任何一個與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與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來代替。誰要是觸犯了他這個忌諱,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長官的罪名,重則判刑,輕則挨...
「不急之務」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太子孫和自幼聰敏過人,愛好文學,善于騎射,深受孫權的喜愛。當時一些官僚熱衷下圍棋,常因談論下棋而耽誤公事,孫和對他們說:“下棋只是消遣娛樂而矣,人應該杜絕那些無益的欲望,舍去那些不急之務。”...
比喻“弄玉吹簫”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兒愛上善于吹簫的簫史,于是跟他學起吹簫來。秦穆公成全了他們的愛情,同時為他們建立一座宮殿鳳臺。弄玉很快學會了吹簫,他們在鳳臺吹簫,引來了一只鳳凰前來傾聽,并伴著優美的樂聲飛舞...
成語「平原督郵」的故事
魏晉時期,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個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為平原郡有個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
「豺狼當道」的成語故事
東漢順帝劉保的妻舅梁冀成為漢朝的大將軍后,與其弟梁不疑及宦官勢力勾結,狼狽為奸,無惡不作,天下人恨之入骨。光祿大夫張綱想主持正義彈劾梁冀,碰了一鼻子灰,結果大發感嘆:“朝廷也是豺狼當道。”...
描寫「金迷紙醉」的成語故事
唐朝末年,朝廷十分腐敗,皇帝過著奢華的生活,給昭宗治病的御醫孟斧經常出入皇宮,見識了皇宮的豪華。戰亂時,孟斧流浪到四川居住,把他的屋子內所有家具都貼上金紙,人們說到他的房間休息就會金迷紙醉...
成語故事「封豕長蛇」形容什么意思
春秋時期,伍子胥逃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復興吳國,并趁楚國內亂時出兵伐楚,將楚平王掘墓鞭尸。伍子胥的原好友申包胥奉楚昭王之命赴秦國求助,在秦哀公面前說吳國是封豕長蛇,一旦占領了楚國就會向北發展,秦哀公出兵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