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相似的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劉秀起用西漢時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為“太中大夫”。劉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劉秀想把姐姐嫁給宋弘,問宋弘對“貴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只好放棄...
「令行禁止」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大肆揮霍民脂民膏,姬昌知道紂王的日子不會太長,就聯絡各地諸侯準備推翻商朝的統治。在臨終前叫兒子姬發到床前,教導他要做到令行禁止才會成就王業。姬發繼承父親的遺志起兵終于推翻商朝的統治...
「羽翼已成」相關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劉邦當上皇帝后立呂后的兒子劉盈為太子,因為寵幸戚夫人而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后請張良出主意,張良讓太子劉盈請出商山四位賢士。劉邦看到太子有商山四賢輔佐,羽翼已成,也就打消另立太子的念頭...
「塞耳盜鐘」成語故事
從前有個小偷發現人家家門口掛著一口很大的銅鐘,他想偷但一個人搬不動,想把他敲碎賣碎銅,擔心敲鐘時別人聽到聲音而偷不成,終于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聽不到聲音,結果偷竊時被當場逮住...
「志在四方」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到齊國,齊桓公把齊姜嫁給重耳。重耳在齊國生活7年,日子過得很逍遙,他的屬下十分著急,商量要他回國爭王位。齊姜也認為男子漢要志在四方成就大業,就與重耳的部下用計送出齊國...
「換骨奪胎」成語故事
換骨奪胎原是道家傳說吃了金丹換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黃庭堅認為這是換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進一步加以刻劃形容,這叫奪胎法。也有人說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奪胎換骨法可以點鐵成金...
「擁書百城」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北魏時期,飽學多才的李謐博覽群書,他無心去考取功名加入仕途,一生將家產變成書籍,他收集各種書籍并加以審訂。經他審訂的書有四千多卷,他給后人留下的名言是:“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黃公酒壚”成語故事
西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尚書令王戎穿著華貴的衣服,乘車經過當時有名的黃公酒壚,這是他與嵇康、阮籍他們以前經常暢飲的地方,不禁感慨萬分,心中也十分悲傷,就對身后客人說:“嵇康夭折,阮籍亡故,我被俗務纏身,再也不能一起喝酒了?!?..
“志存高遠”成語故事
明朝時期,李時珍背棄父親要他讀八股文科舉入仕的愿望,一心閱讀醫書《神農本草》,發現其中很多中藥沒有詳細記載,決心認真編寫一部詳盡的醫書。他對書中的每一種中藥都十分認真地考證,經過30多年終于完成《本草綱目》巨著...
「如花似玉」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描寫一個美麗多情的少女去野外采桑,看到一個長得像鮮花一樣美麗、像碧玉一樣清秀的青年男子,他雖然衣著樸素大方,舉止言行處處很高雅,少女頓時對這個如花似玉的男子從心底產生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