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拔”字的成語「堅韌不拔」
成語“堅韌不拔”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堅韌不拔成語讀音:jiān rèn bù bá
成語簡拼:JRBB
成語注音:ㄐ一ㄢ ㄖㄣˋ ㄅㄨˋ ㄅㄚ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補充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堅強不屈、堅定不移
反義詞:搖擺不定、舉棋不定
讀音糾正:韌,不能讀作“rěn”。
錯字糾正:拔,不能寫作“撥”。
成語辨析:堅韌不拔和“堅定不移”;都含有“堅定、不動搖、不改變”的意思。但堅韌不拔表示“堅定而有韌性;一點也不動搖”;偏重于“不動搖”;常用來指毅力、意志方面;“堅定不移”表示異常堅定;“毫不改變”;偏重于“不改變”;常用指立場、信念、決心、態度等方面。
成語出處:方毅《讀<攻關>》:“需要的是刻苦學習,刻苦鉆研,始終不懈,堅韌不拔。”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拔:動搖;改變。形容意志堅定頑強;不可動搖。
成語用法:堅韌不拔補充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造句: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我們要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
英文翻譯:firm and unyielding
俄文翻譯:твёрдый и непреклонный
成語“堅韌不拔”的擴展資料
1. 堅韌不拔的拔是什么意思?拔:【移動】堅韌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解釋】韌:柔軟而結實。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 【事例】丁玲《杜晚香·根深葉茂》:“是開天辟地、堅苦卓絕、~,從斗爭中取得勝利、從斗爭中享受樂趣的北大荒人。” 【用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堅強不屈、堅定不移 、不屈不撓、堅持不懈 【反義詞】搖擺不定 【辨析】堅忍不拔:堅忍”可以“不拔”,“堅韌”同樣可以“不拔”,兩者是同義詞。“堅忍”的“忍”,強調的是一種狀態,以極大的毅力忍耐、忍受;“堅韌”的“韌”,強調的是一種評價,意志百折不撓、萬難不屈。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堅韌不拔是什么意思
成語詞條: 堅韌不拔 成語發音: jiān rèn bù bá 成語釋疑: 形容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成語示例: 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我們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其中~代表本詞條:堅韌不拔)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堅韌不拔的名人事例
1、孔子
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經常受到族人的歧視。在那個時代,既沒有造紙術,也沒有印刷術,流傳的著作全靠傳,自己想要保留別人的著作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簡按順序保存好,那就當時的書.《易經》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經常翻閱,由于翻閱次數太多,十分結實的牛皮繩都斷了好多的。
2、格林尼亞教授
著名化學家格林尼亞教授,曾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少年時代,由于家境優裕,加上父母的溺愛,使得他沒有理想,沒有志氣,整天游蕩。可是好景不長,幾年后他家徹底破產,一貧如洗,昔日的朋友都離他而去,甚至連女友也當眾羞辱他。從此,他醒悟了,開始發憤讀書,立志追回被浪費的時間。九年以后,他研制出格氏試劑,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3、?貝多芬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于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搏斗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4、約翰?法郎索亞?米勒
法國畫家約翰?法郎索亞?米勒,年輕時的作品一幅也賣不出去,他陷在貧窮與絕望的深淵里。后來,他遷居鄉間。雖然他仍然未能擺脫貧困的厄運,但是他并沒有停止作畫,從此他的畫更多表達美麗的大自然和淳樸的農民。其中《播種》、《拾落穗》等作品,還成為美術畫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沒有那種不怕不棄、奮勇前進的精神,是永遠都不會誕生出不朽之作。
5、愛迪生
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家里買不起書,買不起做實驗用的器材,他就到處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車長甩了他一記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這樣被打聾了。生活上的困苦,身體上的缺陷,并沒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奮地學習,終于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為什么堅韌不拔是使人成功的秘訣?
恒心與忍耐力造就了成功,而天賦或朋友的支持,以及各種有條件的配合,并不是關鍵因素。才華固然是我們所渴望的,但恒心與忍耐力更讓我們為之感動。最終,勤奮工作、含辛茹苦的力量,一定會超越天才的力量。
瑪麗布蘭是著名的歌唱家,她曾經說:“如果一天不練習,我自己就能感覺到差距。如果兩天不練習,朋友們就會感覺出來。如果一個星期不練習,那么全世界都會感覺得到。”對于她來說,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就是她為成功支付的代價。
人們都欽佩那些行動果斷、百折不撓的人,馬爾庫斯·默頓就是最好的例證。他一生中16次競選馬薩諸塞州州長一職,而最后他正是以一票的優勢當選的!他贏得勝利的全部秘訣就是堅持再堅持,永不放棄。
奧杜邦是博物學家,他帶著槍支和筆記本,歷時2年在美洲叢林里搜尋各種鳥類,并畫下它們的形狀。完成這一切后,他把資料都封存在一個看似安全的箱子里,就去休閑度假了。然而在他33度假結束回到家中時,他發現那個裝資料的箱子早已成了老鼠的安樂窩了,他辛辛苦苦畫的圖畫已被破壞殆盡了。可是,這個沉重的打擊并沒有讓奧杜邦心灰意冷,他再次拿起槍支和筆記本,第二次踏入了叢林,重新一張一張地畫,甚至比第一次畫得更好,更具體,種類更齊全。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的是中國唐代的一位文人,在屢遭失敗后,幾乎想中途輟學,這時,他看到一位老大娘正在磨一根鐵杵,說要把它磨成一根針。文人很受感動,這種恒心一下子讓他受到了啟發,決心繼續鉆研自己的學業。最終,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
有一次,人們邀請狄更斯當眾朗誦自己作品的某個選段,狄更斯連忙推說時間不足。原來,他每次要當眾閱讀自己的作品之前,會提前6個月做準備,直到作品爛熟于胸為止,這已成了他的一個習慣。
一位青年問著名小提琴家格拉迪尼:“你學琴用了多長時間?”“20年,每天12小時。”格拉迪尼回答道。也有人問基督教長老會著名牧師利曼·比徹類似的問題:他為了那篇關于“神的政府”的著名布道詞準備了多長時間?“大約40年。”他回答。
眾所周知,卡萊爾在寫作《法國革命史》時遭遇了不幸。他把手稿的第一卷借給了鄰居,想讓他先睹為快。不料,鄰居看完后隨手放在了桌子上,結果被女仆拿去引火用了。這個很大的打擊并未讓卡萊爾泄氣,他花了幾個月的心血,又將付之一炬的手稿重新寫了一遍。
本杰明·富蘭克林的恒心與毅力世界聞名。在創業之初,他在費城做印刷業的工作,每天都自己推著手推車,奔走于大街小巷,運送那些材料。他租了一間小屋,既是工作室,又是臥室。在費城富蘭克林有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他特意把那個人邀請到自己的家里來,然后指著自己剛剛當作午飯吃剩的一小塊面包說:“除非你也過這樣的日子,否則我不會成為你的手下敗將。”
韋伯斯特是美國著名政治家,他在菲利普·伊塞克特學校就讀時,始終不敢在全校學生面前演講。在房間里,他也曾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演說,然而每次聽到喊他的名字,看到大家都將目光鎖定他時,他的大腦就一片空白,那熟悉的演講詞也不知跑到哪個角落去了。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恐懼演講的人,最后卻成了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演說家。韋伯斯特在參議院反駁海恩的那篇演講是世界著名的演講,甚至連韋伯斯特最崇拜的雅典演說家德斯提尼本人也末必講得那么好。
從韋伯斯特在學校時的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他的記憶力非常驚人。一次,他用彈弓射鴿子,不巧被校長撞見了,于是罰他背誦100行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詩歌。韋伯斯特知道校長當天下午就要乘火車外出,于是他馬上回到自己的房間,一口氣背了700行。就在火車即將啟動的時候,他找到了校長,一句一句背了起來,100句、200句、300句……韋伯斯特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但校長顯得有些不耐煩了,不停地看著手表,但是韋伯斯特對這些視而不見,只顧往下背。校長終于忍不住打斷了他,問他還能背誦多少行。“大概500行。”韋伯斯特邊回答,邊接著背。“現在你自由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校長拿他沒辦法,只好這么說了。
堅韌不拔是一切偉大作家成名的秘訣。他們的作品之所以高貴典雅,并不是借著天才的靈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精心細致的雕琢,去除一切不完美的痕跡才得到的。
古雅典悲劇作家歐里庇德斯曾經受到對手的嘲笑,說他3天只能寫出3行字,而那人卻能寫出300行。而歐里庇德斯卻回答道:“你3天寫的幾百行是不會被人記住的,而我的3行卻能流傳百世。”霍桑、愛默生這些大作家的筆記,確實可以讓我們一窺偉大作品背后的艱苦勞動,他們準備一本書要用上幾年的心血,而我們用幾個小時就可以把它讀完。巴特勒主教20年的時間和心血都傾注在他的《論類比》一書上,然而,盡管這樣,他仍然對作品不滿意,想銷毀它。維吉爾的《埃涅伊特》用了11年時間才完成。孟德斯鳩寫作《論法的精神》用了25年時間,而我們一個小時就可以把它讀完。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用了10年時間。盧梭認為,自己那種流暢典雅的寫作風格主要得益于不斷的修改和潤色。
柏克的《與一位貴族的通信》是文學史上最恢弘莊嚴的一部作品。在校樣的時候,柏克做了十分認真細致的修改,以至最后稿樣到了出商手里時,幾乎面目全非了,印刷工人甚至拒絕校正,于是不得不重新排印刷。意大利詩人阿里奧斯托嘗試了16種不同形式寫作他的《暴風雨》,而寫作《瘋狂的奧蘭多》用了他整整10年時間,盡管這本定價為15便士的書只賣出了100本。梭羅創作的新英格蘭牧歌《康科德河和梅里馬克河上的一星期》完全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雖然總共印了1000冊,最后有700百冊退還給了作者。梭羅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圖書館藏書共有900百本,其中700百本是我自己寫的。”雖然這樣,他仍然筆耕不輟,銳氣不減。亞當·塔克為了寫作他的那部名著《自然之光》,用去了18年的時間。
“恒心與忍耐力是征服者的靈魂,”布爾沃曾這樣說,“它是人類反抗命運、個人反抗世界、靈魂反抗物質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書的精髓所在。從社會的角度看,考慮到它對種族問題和社會制度的影響,其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為過。”
俗話說得好:滾石不生苔。堅持不懈的烏龜能快過靈巧敏捷的野兔。如果能每天學習一小時,并堅持12年,你所學到的東西一定遠遠超過坐在學校里接受4年高等教育所學的東西。同樣,好書不厭千遍讀,這種閱讀方式對人思想的塑造要比那種蜻蜓點水式的閱讀影響更大。
許多人失敗的根源就是不能持之以恒。今天還擁有百萬家資,明天就有可能沿街行乞。試問,迄今為止,人類的哪一項成就不是憑借堅持不懈的精神才實現的?提香的一幅名畫曾經在他的畫架上擺放了8年,另一幅也擺放了7年之久。如今,我們仰慕的知名作家,他們的聲望是如何獲得的?都是經年累月、不計報酬的辛勤寫作得來的結果。為了最后成書,他們此前用不計其數的文字作為練筆,將大半生的精力獻給了他們熱愛的文學事業,甚至像奴隸一樣埋頭耕耘,最后才換得了他們留傳百世的美名。
柏克告誡世人:“永遠不要絕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就永遠抱絕望的心情去努力工作吧。”
傳說,披著一張虎皮的赫拉克勒斯頭像的下頜部位還有兩只虎爪,它的寓意是激勵人們勇敢地與各種艱難險阻做斗爭,如果我們戰勝了這些困難,那么,它們反過來會成為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啊!一切榮耀與光彩最后都于永不屈服的意志力!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堅韌不拔和堅忍不拔有什么區別
沒有區別,兩者釋義與出處皆一致。
堅韌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釋】:堅:堅定;韌:柔韌。形容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出自】:宋·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譯文】:古代成就大事業的人,,不僅有卓越的才能,,而且具有意志堅定,不可動搖的志向。
擴展資料
堅韌不拔的近義詞
一、矢志不移 [ shǐ zhì bù yí ]
【解釋】:發誓立志,決不改變。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仇大娘》:“屢勸駕,邵氏矢志不搖。”
【譯文】:多次勸說皇帝,邵氏立志不動搖。
二、堅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釋】:移:改變,變動。穩定堅強,毫不動搖。
【出自】: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唐記·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譯文】:推心置腹地信任,堅定不移,就不必憂慮天下不理呢。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