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殊()()致”「殊涂一致」
成語“殊涂一致”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shū tú yī zhì成語簡拼:STYZ
成語注音:ㄕㄨ ㄊㄨˊ 一 ㄓ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殊涂同致、殊途同歸、殊涂同歸
成語出處:《晉書·刁協傳》:“夫大道宰匹,殊涂一致。”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殊:不同的;涂:道路。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個結局。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達到同一目的
成語用法:殊涂一致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英文翻譯:reach the same goal by different ways
成語“殊涂一致”的擴展資料
1. 成語 什么一致百慮一致 言行一致 舉國一致 步調一致 表里一致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是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與考慮,都可以達到一樣的結果。
殊途同歸,是說從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最后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百慮一致,即使有許多不同的打算與心思,但目的是一樣的。
擴展資料
《系辭》一般上是指《易傳·系辭》或《周易·系辭》;是今本《易傳》的第4種,它總論《易經》大義,相傳孔子作了7篇闡發和總結《周易》的論述。
《系辭》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論述,應當經過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可以說《系辭》是先秦儒家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大成。
《系辭》認為,《周易》是一部講圣人之道的書籍《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之書,讀《易》要于憂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為化兇為吉的手段。
參考資料系辭_百度百科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一直和一致的區別
一至與一致,是兩個不同的漢語詞語,意思完全不同,具體如下: 1、一至【拼音】 yī zhì 【釋義】 ①一到。 ②竟至;乃至。 ③猶言小善,偏材。 ④指忠正鯁直。【出處】《管子·幼官》:“三千里之外,諸侯世一至。” 《戰國策·齊策一》:“ 靖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九徵》:“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 《晉書·王沉傳》:“若達一至之言,說刺史得失,朝政寬猛,令剛柔得適者,給谷千斛。” 2、一致【拼音】yī zhì 【釋義】意見統一,沒有分歧。【出處】《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晉 陸機 《秋胡行》:“道雖一致,涂有萬端。” 宋 曾鞏 《上范資政書》:“推而通之,則萬變而不窮;合而言之,則一致而已。”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天下何思?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原文】“天下何⑴思何慮⑵?天下同⑶歸⑷而殊⑸途,一致而百⑹慮。天下何⑺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譯文】“天下事物如何思考如何謀劃呢?天下事物都會歸向同一個目標然而實現的途徑不同,目標一致卻有眾多思路。天下事物何故要思考何故要謀劃呢?太陽去了那么月亮就要來了,月亮去了那么太陽就要來了,太陽與月亮相互推進所以光明就產生了。注釋:⑴“何”怎么(如何),怎么樣。《戰國策·齊策一》:“徐公何能及君也。”⑵“慮”思考,謀劃。《呂氏春秋·本生》:“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謀而當,不慮而得。”⑶“同”相同,一樣。《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⑷“歸”歸向。《孟子·梁惠王上》:“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⑸“殊”差異,不同。《后漢書·王良傳》:“事實未殊而譽毀別議。”⑹“百”眾多,多次。《左傳·宣公十二年》:“紂之百克而卒無后。”⑺“何”何故,為什么。《論語·先進》:“夫子何哂由也?”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請問是...
語出自《周易·系辭 下》 要用白話文翻譯,理解兩個詞就行了,即殊途同歸與百慮一致。 殊途同歸,是說從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最后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 百慮一致,即使有許多不同的打算與心思,但目的是一樣的。《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其中的“慮”,即與這里的“慮”一樣。 總的而言,“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是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與考慮,但都可以達到一樣的結果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什么意思,同歸,一致是...
語出自《周易·系辭 下》 要用白話文翻譯,理解兩個詞就行了,即殊途同歸與百慮一致。 殊途同歸,是說從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最后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 百慮一致,即使有許多不同的打算與心思,但目的是一樣的。《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其中的“慮”,即與這里的“慮”一樣。 總的而言,“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是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與考慮,但都可以達到一樣的結果。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殊涂同致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殊涂同致 【拼音】:shū tú tóng zhì 【解釋】:猶殊途同歸。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 【示例】:取類而信,如江海之潤下;~,若鬼神之福謙。 ★宋·范仲淹《天道益謙賦》 【近義詞】:殊涂同會、殊途一致、殊途同歸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