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唯從”「唯利是從」
成語“唯利是從”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wéi lì shì cóng成語簡拼:WLSC
成語注音:ㄨㄟˊ ㄌ一ˋ ㄕˋ ㄘㄨㄥ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唯利是圖、惟利是趨
反義詞:淡泊名利
成語出處:北魏·魏收《孝靜帝伐元神和等詔》:“狡猾反覆,唯利是從,玷辱流輩,莫斯為甚。”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從:追逐。一心求利,別的什么都不顧
成語用法:唯利是從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英文翻譯:have an eye to the main chance
成語“唯利是從”的擴展資料
1. 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的意思是什么?唯利是圖:只要有利可圖,什么事都干。唯命是從: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唯”和“惟”的區(qū)別
、與“唯 ”“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
唯, 讀 wéi,是形聲字。《說文·口部》“唯,諾也。從口,隹聲。”本義為恭敬的應(yīng)答聲,表示應(yīng)允,如“唯唯諾諾”。惟, 讀 wéi,也是形聲字。《說文》:“惟,凡思也。從心,佳聲。”本義為“思考”,如“思維”本寫作“思惟”。唯、惟,假借為副詞、助詞,都與各自的本義無關(guān)。
唯,假借為范圍副詞, 讀 wéi, 用來限定事物或動作的范圍,相當于“只”“只有”。如“唯獨”“唯恐”“唯利是圖”“唯命是從”“唯命是聽”“唯我獨尊” “唯一”“唯有”等。此義也可用“惟”,以上詞語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這篇一發(fā)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廢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聽其湮沒……”(《魯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頁)“我們的勞苦大眾歷來只被最劇烈的壓迫和榨取,連識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著宰割和滅亡。”(《魯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頁) 但是,在此義上,與“唯物”“唯心”相關(guān)的詞語只能用“唯”,如“唯物論”“唯心主義”“唯心史觀”“唯物辯證法”等。這是因為它們作為表示哲學(xué)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強勢詞語,長期高頻度使用,其詞形、語形早已在社會語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為語氣助詞,表示肯定、強調(diào),也可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寫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寫作“維妙維肖”。“維妙維肖”的“維”,是語氣助詞,用法與“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馮鎮(zhèn)巒《讀<聊齋>雜說》:“《聊齋》中間用字法,不過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絕妙,形容維妙維肖,仿佛《水經(jīng)注》造語。”維妙維肖,后來也寫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這是因為“維”“惟”“唯”在語氣助詞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二、新 《現(xiàn)漢》對“唯”“惟”異形詞語的規(guī)范
新《現(xiàn)漢》重新規(guī)范了與“唯”“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其做法有二。
一是在副詞用法上推薦用“唯”,但也可用“惟”。“唯獨 3l7—惟獨 38”“唯恐 143—惟恐 610 ”“唯利是圖 129—惟利是圖 9”“唯命是從 12—惟命是從 4”“唯命是聽 0—惟命是聽0 ”“唯我獨尊40 —惟我獨尊 7”“唯一 5883—惟一 45 ”“唯有 699—惟有 109 ” (其中的數(shù)字表示詞頻,據(jù)《人民日報》 1995—2000 年全部作品語料進行統(tǒng)計。下同)這 8 組全等異形詞語,均在“唯”字頭下立前者為正條,并在“惟”字頭下立后者為副條,即原來以后者為推薦詞形或語形,現(xiàn)在反以前者為推薦詞形或語形。
這 8 組異形詞語,除了“唯恐”的頻度小于“惟恐” 以及“唯命是聽”“惟命是聽”的頻度均為 0 以外,其余 6 組用“唯”的頻度遠遠高于用“惟”的頻度。如果考慮到在受舊《現(xiàn)漢》推薦用“惟”的強烈影響下,用“唯”的頻度仍如此之高,則更可見社會對用“唯”的認可程度。
二是在助詞用法上只用“惟”,而用不“唯”。“惟其 35—唯其 97 ”“惟妙惟肖 67—維妙維肖 24 、唯妙唯肖 2 ”這兩組全等異形詞語,只在 “惟”字頭下為前者立條,而不在“唯”字頭下為后者立條,即仍保留舊《現(xiàn)漢》的做法,只用前一種詞形或語形而棄置后一種詞形或語形。
這兩組異形詞中,“唯其”的頻度遠遠高于 “惟其”,“惟妙惟肖”的頻度也大大高于“維妙維肖、唯妙唯肖”。
新《現(xiàn)漢》這樣調(diào)整的結(jié)果,使“唯”“惟” 分別承擔了它們在相關(guān)詞語中的副詞用法和助詞用法,二者的分工更明晰,既遵循了通用性原則,又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性原則。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乃至基本消除了通用性與系統(tǒng)性的矛盾、約定俗成與人工干預(yù)的矛盾。但新《現(xiàn)漢》對與“唯”“惟”相關(guān)的個別異形詞語仍進行了較強的人工干預(yù)。例如,“惟其”的頻度遠低于“唯其”,卻只取前者,而不收后者;“維妙維肖”的頻度并不算低,卻只保留“惟妙惟肖”這一種語形,而不兼收“維妙維肖”。這種取其一而舍其余的做法,仍帶有較強的人工干預(yù)因素。但從總體上看,新《現(xiàn)漢》對“唯”“惟”異形詞語所作的規(guī)范,較之舊已大有改進,通用性與系統(tǒng)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這里須說明,在范圍副詞、語氣助詞這兩種用法上,“唯”“惟”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詞語用于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惟”,因此選用“惟”有更強的理據(jù)性,這也是舊《現(xiàn)漢》以“惟”為推薦詞形或語形的原因。但是,如今社會與公眾又“約定俗成”了新的使用習(xí)慣,新《現(xiàn)漢》對“唯”“惟”異形詞語的詞形選擇,就反映了這種變化。
反觀舊《現(xiàn)漢》,對以上異形詞語的處理則頗有欠缺,未充分考慮文字應(yīng)用的“社會認同”原則,作了過度的人為干預(yù),因規(guī)范不當而令人疑惑,難以推行,并造成混亂。
三、“唯”“惟”異形詞語的選用
(一)在新編圖書的作者及編者的行文中,上述與“唯”“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一般優(yōu)先采用新《現(xiàn)漢》的推薦詞形或語形。
(二)對新編圖書中的選文、引文、資料,須忠實于原文。上述與“唯”“惟”有關(guān)的異形詞語,凡選文或引文使用“惟”的,不必改動,也不應(yīng)改動。過去受舊《現(xiàn)漢》的影響,將原文中表示副詞用法的“唯”通通改為“惟”,是不妥當?shù)模滑F(xiàn)在新《現(xiàn)漢》在詞形選用上將“唯”“惟”掉了個過兒,遇到須忠實于原文的情況,再將原文中的“惟”改為“唯”,同樣是不妥當?shù)摹?br>(三)對未經(jīng)正式的國家語言文字標準加以規(guī)范的異形詞語,原則上可以自由選用。新《現(xiàn)漢》對上述與“唯”“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所作的規(guī)范,只是一種推薦性的規(guī)范,并非必須使用其推薦詞形或語形。因此,選用其推薦詞形或語形也可以,但在使用中須保持詞形或語形的一致。即使新《現(xiàn)漢》中個別異形詞的未收的詞形,也可使用,如不選用新《現(xiàn)漢》所收的“惟其”,而選用其未收的“唯恐”。但一般還是以選用新《現(xiàn)漢》推薦詞形或語形為宜。
附錄
唯獨—惟獨
副單單;只有唯獨這吊鐘顯示著異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僅能夠開花,還能夠發(fā)葉。(秦牧《年宵花市》)| 就這上下三五十里,唯獨咱村有棗。(康濯《我的兩家房東》) | 他們可以忍受一切困苦,一切艱難,惟獨看見敵機那種猖狂勁,實在忍不下去。(楊朔《三干里江山》)
《現(xiàn)漢》只收“惟獨”。《新華》(即《新華詞典》)以“唯獨”為主條,注明“也作惟獨”。《辭海》兩詞均未收。《大詞典》(即《漢語大詞典》)兩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獨 3l7 ,惟獨 38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
《說文》:“唯,諾也。”本義是應(yīng)答的聲音。借作表范圍的副詞“只” “只有”。 《廣雅·釋詁》:“唯,獨也。” 《易·同人》:“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唯獨”為同義復(fù)詞。《說文》:“惟,凡思也。”段注:“凡思,謂浮泛之思。” 作副詞用時,“惟”與“唯”通用。所以“唯獨”也寫作“惟獨”。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獨”為推薦詞形。
惟恐—惟恐
動只怕他唯恐別人不相信這些話,所以特別用力地說了出來。(巴金《家》)|他們再三探問志愿軍的行期,唯恐人們悄悄離開,一聽見汽車響,就要推開門窗來,張望一回。(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 穆公木天也反正了,他與另三人作一獻上之報告,毀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兩人。(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
《現(xiàn)漢》只收“惟恐”。《新華》“唯”字頭釋義:① 副詞。單單;只。舉例有“唯恐落后”。又“惟”字頭釋義①同“唯”①。《大詞典》只收“惟恐”。但“惟”字條義項⑥為“副詞。相當于‘只有 ’‘只是’。也作‘唯’、‘維 ’”。
詞頻統(tǒng)計:唯恐 143 ,惟恐 610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恐” 為推薦詞形 。(參見“唯獨”條)
唯利是圖—惟利是圖
只貪圖財利,別的什么都不顧他們唯利是圖,以低價得到精品,以高價向外兜售。(徐遲《火中的鳳凰》)| 從唯利是圖變得大公無私。( 陸文夫《小販世家》)|書賈也像別的商人一樣,惟利是圖。(魯迅《華蓋集·并非閑話(三)》)
《現(xiàn)漢》只收“惟利是圖”。《新華》以“唯利是圖”為主條,注明“也作惟利是圖”。《大詞典》兩成語均收,釋義無區(qū)別。
詞頻統(tǒng)計:唯利是圖 129 ,惟利是圖 9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利是圖”為推薦語形。(參見“唯獨”條)
唯命是從—惟命是從
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絕對服從賀龍也嚴肅地說:“好,信任我賀龍,我當然唯命是從。”(《人民日報》 1997-07-29)| 所謂“唯上”則是指對“上”唯命是從,唯唯諾諾,毫無自己的主見,總是以領(lǐng)導(dǎo)的是非為是非。(《人民日報》2000-02-01)| 北約其他成員國對美國的“越軌”行為說“不”,而不是采取惟命是從的態(tài)度。(《人民日報》1999-04-13)
《現(xiàn)漢》《新華》《辭海》均未收。《大詞典》則二成語均收:“唯命是從”釋義為“同‘唯命是聽’”;“惟命是從”釋義為“猶言惟命是聽”。
詞頻統(tǒng)計:唯命是從 12 ,惟命是從 4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命是從”為推薦語形。(參見“唯獨”條)
唯命是聽—惟命是聽
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絕對服從我是唯命是聽的,丞相說怎樣我就怎樣。(郭沫若《孔雀膽》)| 羅明立樂得唯命是聽。(于敏《第一回合》)| 女同志的意見,我惟命是聽!( 老舍《女店員》)
《現(xiàn)漢》只收“惟命是聽”。《新華》只收“唯命是聽”。《大詞典》二成語均收,釋義相同:“謂絕對服從。”
詞頻統(tǒng)計:均為 0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系統(tǒng)性原則,宜以“唯命是聽”為推薦語形。(參見“唯命是從”條)
唯我獨尊—惟我獨尊
認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它們倒像是這屋子的主人,全有著唯我獨尊正統(tǒng)的神情。(蕭軍《五月的礦山》)| 這樣的學(xué)習(xí)觀點也決定了他和勞動同伴之間相處的態(tài)度,不可能是“唯我獨尊”的。(秦牧《藝海拾貝·〈愛友·諍友〉》)| 知其故而言其理,極簡單的……仍舊是天無二日,惟我獨尊的酋長思想。(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
《現(xiàn)漢》只收“惟我獨尊”。《新華》以“唯我獨尊”為主條,注明“也作惟我獨尊”。《大詞典》兩成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我獨尊 40 ,惟我獨尊 7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我獨尊”為推薦語形。(參見“唯獨”條)
唯一 — 惟一
副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生活的確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巴金《隨想錄·文學(xué)的作用》)| 唯一可信的弟子也已經(jīng)失掉,孔子自然是非常悲痛的。(魯迅《且介亭雜文·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但那時我在上海,也有一個惟一的,不但敢于隨便談笑,而且還敢于托他辦點私事的人,那就是送書去給白莽的柔石。(魯迅《南腔北調(diào)集·為了忘卻的記念》)
《現(xiàn)漢》只收“惟一”。《新華》以“唯一”為主條,注明“也作惟一”。《辭海》兩詞均未收。《大詞典》兩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一5883 ,惟一45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一”為推薦詞形 。( 參見“唯獨”條)
唯有—惟有
動只有看誰敢搬進這黑大門樓里來?唯有浮財,得挪動一下。(周立波《暴風驟雨》)| 她說:“我唯有好好工作,為貧困邊遠地區(qū)培養(yǎng)更好更多的人才。”(《人民日報》2000-12-14)| 也沒有辦法,惟有教他們一切留意,安心住著。(葉圣陶《潘先生在難中》)
《現(xiàn)漢》《大詞典》只收“惟有”,釋義為“只有”。《新華》兩詞均未收,但“唯” 字頭義項①舉例有“唯有”,而“惟”字頭義項 ①為“同‘唯 ’①”。《異體詞整理表》視為全等異形詞。
詞頻統(tǒng)計:唯有 699 ,惟有 109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有”為推薦詞形 。(參見“唯獨”條)
唯其—惟其
連〈書〉表示因果關(guān)系,跟“正因為”相近唯其她不大文雅,她才不怕去站隊領(lǐng)糧, 以至于挨了皮鞭,仍不退縮。(老舍《四世同堂》)| 讀書而使萬卷為之破敗,非反復(fù)研讀不可, 唯其如此,作文時才能文思泉涌,有如神助。(《人民日報》2000-11-02) | 他仍然是人,不過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偉大的人。(魯迅《華蓋集·戰(zhàn)士和蒼蠅》)
《現(xiàn)漢》只收“惟其”。《新華》以“唯其”為主條,注明“也作惟其”。《辭海》兩詞均未收。《大詞典》兩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其 97 ,惟其 35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其”為推薦詞形 。(參見“唯獨”條)
惟妙惟肖—維妙維肖、唯妙唯肖
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這里寫趙姑母的嘮叨和龍鐘,惟妙惟肖。老夫婦情好之篤,也由此可見。(朱自清《“老張的哲學(xué)” 與“趙子曰”》)|說來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這做丈夫和父親的人,才充分地領(lǐng)略了這一切遺傳上的惟妙惟肖之處。(陳祖芬《祖國高于一切》)|“咦! 怎么沒收到?” 高松年直跳起來,假驚異的表情做得維妙維肖。(錢鐘書《圍城》)|這樣從鑼鼓中把古人的一舉一動形容得唯妙唯肖。(老舍《趙子曰》)| 她唯妙唯肖地學(xué)著蔣介石的聲調(diào)、神色,和她那美麗輕盈的姿態(tài)一對比,逗得滿屋子人又是一陣哄堂大笑。(楊沫《青春之歌》)
《現(xiàn)漢》只收“惟妙惟肖”。《新華》以“維妙維肖”為主條,注明“也作惟妙惟肖”。《辭海》以“維妙維肖”為主條,注明“亦作‘惟妙惟肖’”。《大詞典》三成語均收,釋義相同,措詞稍有差異。
詞頻統(tǒng)計:惟妙惟肖 67 , 維妙維肖 24 , 唯妙唯肖 2 。
三者為全等異形成語。《說文》:“維,車蓋維也。”段注:“引申之,凡系者曰維。作語氣詞用時,“維”與“唯”“惟”通用。但它們作為構(gòu)詞語素時,有所分工:“唯” 有“唯一”義,“惟”一般作詞綴用,“維” 有“維系”義。據(jù)此,宜以“惟妙惟肖”為推薦語形。
(選自李行健主編《國家語委“八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子項目<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規(guī)范詞典>》,上海辭書出社 2002 年 2 月第 1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唯利是求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唯利是求[wéi lì shì qiú]解釋:以利為著眼點。指一心只顧謀取利益。同“唯利是視”。“唯利是求”是貶義詞。望!謝謝!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唯利是圖的意思
圖:貪圖;唯,只要。指只貪圖利益,不顧及其他。是:無意義,作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是“唯圖利”,只謀求利益。與此相同的有唯命是從,馬首是瞻等等。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唯你是從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聽你的(吩咐、命令),即凡是“你”說的,“你”要求的,都按照“你”的意思來做。
讀音:wéi?nǐ shì cóng
解析:“唯你是從”來自文言文固定格式“唯……是……”。副詞唯相當于只,限制動作行為的范圍,助詞“是”標志賓語前置,作用是將表示行為動作的動詞與行為動作的對象換位。
“唯……是……”結(jié)構(gòu),如:唯利是圖、唯才是舉、唯命是從、唯鄰是卜、唯余馬首是瞻等等。
擴展資料
類似詞匯:
唯命是從
讀音:wéi mìng shì cóng
釋義: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二年》:“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
白話譯文:現(xiàn)在周室與上述四國都服侍君王,將會唯命是從,豈會吝惜九鼎?”
背景故事: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大軍討伐鄭國,攻破鄭國都城。鄭襄公裸露上身跪迎楚莊王,說可以占領(lǐng)鄭國,讓鄭國人作奴仆,或者給他一個朝貢的機會,他都可以唯命是從。楚莊王看他十分可憐就答應(yīng)退兵,允許鄭國求和,并訂立盟約。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唯字的組詞和成語
唯獨:釋義:1.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點的 2.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沒有別的人或別的東西的 3.單單;只有。唯美: “唯美”即“唯美主義”的簡稱。“唯美主義”也稱“耽美主義”“美的至上主義” 唯美主義,就是以藝術(shù)的形式美作為絕對美的一種藝術(shù)主張。所謂的“美”,是指脫離現(xiàn)實的技巧美。 唯利是從: 唯利是從 唯利是從(wéi lì shì cóng) 【解釋】:唯:只有。一心求利,別的什么都不顧。 【出處】:《魏書·侯淵傳》:“卿勿以部曲輕少,難于東邁。齊人澆薄,唯利是從。” 【事例】:小人之情,~。唯所欲為: 詞語解釋 wéi suǒ yù wéi ㄨㄟˊ ㄙㄨㄛˇ ㄧㄩˋ ㄨㄟˊ 唯所欲為(唯所欲為) 隨心所欲,任意而為。語本《隋書·天文志上》:“﹝銅儀﹞所以準驗辰歷,分考次度,其於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 嚴復(fù) 《辟韓》:“今 韓子 務(wù)尊其尤強梗,最能欺奪之望,謝謝!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唯命是從”是什么句式?
“唯命是從”是: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種語法現(xiàn)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等。大多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有賓語前置的標志出現(xiàn)。
擴展資料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guān)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在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一書中提出,為強調(diào)賓語、把賓語提前在賓語后面用“是”字、“實”字或“之”字復(fù)指。如:“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yīng)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
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gòu)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韓生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韓生面向南坐。”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賓語前置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第一個字是唯成語
唯命是從 [ wéi mìng shì cóng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wéi mìng shì cóng ]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出 處《左傳·宣公十二年》:“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例 句1. 張科長對于上級領(lǐng)導(dǎo)的指示向來~,句句照辦。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唯”和“惟”有什么區(qū)別
’唯一’vs’惟一’ 家稱部分異形詞暫可通用教育部語言文字應(yīng)用研究所費錦昌研究員昨天解釋了市民所遇到的問題。他說,語言文字學(xué)界把普通話書面語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義而書寫形式不同的詞語稱為異形詞,比如“筆畫”和“筆劃”、“百葉窗”和“百頁窗”、“信口開河”和“信口開合”。為了規(guī)范異形詞的寫法,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于2001年12月發(fā)布了推薦性試行規(guī)范《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共收338組。每組推薦一個規(guī)范詞形,如上舉3組分別推薦了“筆畫”、“百葉窗”、“信口開河”。 那么,在整理表中沒有查找到“惟一”和“唯一”、“林陰道”和“林蔭道”,如何規(guī)范使用這些詞語呢?對此,費錦昌研究員說,許多異形詞沒有進入《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說明目前學(xué)界對其中的一些詞語要不要推薦規(guī)范詞形、推薦哪個作為規(guī)范詞形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寫法應(yīng)該都可以使用。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惟”字和“唯”字的區(qū)別和用法
一、與“唯 ”“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
唯, 讀 wéi,是形聲字。《說文·口部》“唯,諾也。從口,隹聲。”本義為恭敬的應(yīng)答聲,表示應(yīng)允,如“唯唯諾諾”。惟, 讀 wéi,也是形聲字。《說文》:“惟,凡思也。從心,佳聲。”本義為“思考”,如“思維”本寫作“思惟”。唯、惟,假借為副詞、助詞,都與各自的本義無關(guān)。
唯,假借為范圍副詞, 讀 wéi, 用來限定事物或動作的范圍,相當于“只”“只有”。如“唯獨”“唯恐”“唯利是圖”“唯命是從”“唯命是聽”“唯我獨尊” “唯一”“唯有”等。此義也可用“惟”,以上詞語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這篇一發(fā)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廢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聽其湮沒……”(《魯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頁)“我們的勞苦大眾歷來只被最劇烈的壓迫和榨取,連識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著宰割和滅亡。”(《魯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頁) 但是,在此義上,與“唯物”“唯心”相關(guān)的詞語只能用“唯”,如“唯物論”“唯心主義”“唯心史觀”“唯物辯證法”等。這是因為它們作為表示哲學(xué)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強勢詞語,長期高頻度使用,其詞形、語形早已在社會語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為語氣助詞,表示肯定、強調(diào),也可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寫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寫作“維妙維肖”。“維妙維肖”的“維”,是語氣助詞,用法與“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馮鎮(zhèn)巒《讀<聊齋>雜說》:“《聊齋》中間用字法,不過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絕妙,形容維妙維肖,仿佛《水經(jīng)注》造語。”維妙維肖,后來也寫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這是因為“維”“惟”“唯”在語氣助詞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二、新 《現(xiàn)漢》對“唯”“惟”異形詞語的規(guī)范
新《現(xiàn)漢》重新規(guī)范了與“唯”“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其做法有二。
一是在副詞用法上推薦用“唯”,但也可用“惟”。“唯獨 3l7—惟獨 38”“唯恐 143—惟恐 610 ”“唯利是圖 129—惟利是圖 9”“唯命是從 12—惟命是從 4”“唯命是聽 0—惟命是聽0 ”“唯我獨尊40 —惟我獨尊 7”“唯一 5883—惟一 45 ”“唯有 699—惟有 109 ” (其中的數(shù)字表示詞頻,據(jù)《人民日報》 1995—2000 年全部作品語料進行統(tǒng)計。下同)這 8 組全等異形詞語,均在“唯”字頭下立前者為正條,并在“惟”字頭下立后者為副條,即原來以后者為推薦詞形或語形,現(xiàn)在反以前者為推薦詞形或語形。
這 8 組異形詞語,除了“唯恐”的頻度小于“惟恐” 以及“唯命是聽”“惟命是聽”的頻度均為 0 以外,其余 6 組用“唯”的頻度遠遠高于用“惟”的頻度。如果考慮到在受舊《現(xiàn)漢》推薦用“惟”的強烈影響下,用“唯”的頻度仍如此之高,則更可見社會對用“唯”的認可程度。
二是在助詞用法上只用“惟”,而用不“唯”。“惟其 35—唯其 97 ”“惟妙惟肖 67—維妙維肖 24 、唯妙唯肖 2 ”這兩組全等異形詞語,只在 “惟”字頭下為前者立條,而不在“唯”字頭下為后者立條,即仍保留舊《現(xiàn)漢》的做法,只用前一種詞形或語形而棄置后一種詞形或語形。
這兩組異形詞中,“唯其”的頻度遠遠高于 “惟其”,“惟妙惟肖”的頻度也大大高于“維妙維肖、唯妙唯肖”。
新《現(xiàn)漢》這樣調(diào)整的結(jié)果,使“唯”“惟” 分別承擔了它們在相關(guān)詞語中的副詞用法和助詞用法,二者的分工更明晰,既遵循了通用性原則,又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性原則。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乃至基本消除了通用性與系統(tǒng)性的矛盾、約定俗成與人工干預(yù)的矛盾。但新《現(xiàn)漢》對與“唯”“惟”相關(guān)的個別異形詞語仍進行了較強的人工干預(yù)。例如,“惟其”的頻度遠低于“唯其”,卻只取前者,而不收后者;“維妙維肖”的頻度并不算低,卻只保留“惟妙惟肖”這一種語形,而不兼收“維妙維肖”。這種取其一而舍其余的做法,仍帶有較強的人工干預(yù)因素。但從總體上看,新《現(xiàn)漢》對“唯”“惟”異形詞語所作的規(guī)范,較之舊已大有改進,通用性與系統(tǒng)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這里須說明,在范圍副詞、語氣助詞這兩種用法上,“唯”“惟”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詞語用于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惟”,因此選用“惟”有更強的理據(jù)性,這也是舊《現(xiàn)漢》以“惟”為推薦詞形或語形的原因。但是,如今社會與公眾又“約定俗成”了新的使用習(xí)慣,新《現(xiàn)漢》對“唯”“惟”異形詞語的詞形選擇,就反映了這種變化。
反觀舊《現(xiàn)漢》,對以上異形詞語的處理則頗有欠缺,未充分考慮文字應(yīng)用的“社會認同”原則,作了過度的人為干預(yù),因規(guī)范不當而令人疑惑,難以推行,并造成混亂。
三、“唯”“惟”異形詞語的選用
(一)在新編圖書的作者及編者的行文中,上述與“唯”“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一般優(yōu)先采用新《現(xiàn)漢》的推薦詞形或語形。
(二)對新編圖書中的選文、引文、資料,須忠實于原文。上述與“唯”“惟”有關(guān)的異形詞語,凡選文或引文使用“惟”的,不必改動,也不應(yīng)改動。過去受舊《現(xiàn)漢》的影響,將原文中表示副詞用法的“唯”通通改為“惟”,是不妥當?shù)模滑F(xiàn)在新《現(xiàn)漢》在詞形選用上將“唯”“惟”掉了個過兒,遇到須忠實于原文的情況,再將原文中的“惟”改為“唯”,同樣是不妥當?shù)摹?br>(三)對未經(jīng)正式的國家語言文字標準加以規(guī)范的異形詞語,原則上可以自由選用。新《現(xiàn)漢》對上述與“唯”“惟”相關(guān)的異形詞語所作的規(guī)范,只是一種推薦性的規(guī)范,并非必須使用其推薦詞形或語形。因此,選用其推薦詞形或語形也可以,但在使用中須保持詞形或語形的一致。即使新《現(xiàn)漢》中個別異形詞的未收的詞形,也可使用,如不選用新《現(xiàn)漢》所收的“惟其”,而選用其未收的“唯恐”。但一般還是以選用新《現(xiàn)漢》推薦詞形或語形為宜。
附錄
唯獨—惟獨
副單單;只有唯獨這吊鐘顯示著異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僅能夠開花,還能夠發(fā)葉。(秦牧《年宵花市》)| 就這上下三五十里,唯獨咱村有棗。(康濯《我的兩家房東》) | 他們可以忍受一切困苦,一切艱難,惟獨看見敵機那種猖狂勁,實在忍不下去。(楊朔《三干里江山》)
《現(xiàn)漢》只收“惟獨”。《新華》(即《新華詞典》)以“唯獨”為主條,注明“也作惟獨”。《辭海》兩詞均未收。《大詞典》(即《漢語大詞典》)兩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獨 3l7 ,惟獨 38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
《說文》:“唯,諾也。”本義是應(yīng)答的聲音。借作表范圍的副詞“只” “只有”。 《廣雅·釋詁》:“唯,獨也。” 《易·同人》:“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唯獨”為同義復(fù)詞。《說文》:“惟,凡思也。”段注:“凡思,謂浮泛之思。” 作副詞用時,“惟”與“唯”通用。所以“唯獨”也寫作“惟獨”。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獨”為推薦詞形。
惟恐—惟恐
動只怕他唯恐別人不相信這些話,所以特別用力地說了出來。(巴金《家》)|他們再三探問志愿軍的行期,唯恐人們悄悄離開,一聽見汽車響,就要推開門窗來,張望一回。(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 穆公木天也反正了,他與另三人作一獻上之報告,毀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兩人。(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
《現(xiàn)漢》只收“惟恐”。《新華》“唯”字頭釋義:① 副詞。單單;只。舉例有“唯恐落后”。又“惟”字頭釋義①同“唯”①。《大詞典》只收“惟恐”。但“惟”字條義項⑥為“副詞。相當于‘只有 ’‘只是’。也作‘唯’、‘維 ’”。
詞頻統(tǒng)計:唯恐 143 ,惟恐 610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恐” 為推薦詞形 。(參見“唯獨”條)
唯利是圖—惟利是圖
只貪圖財利,別的什么都不顧他們唯利是圖,以低價得到精品,以高價向外兜售。(徐遲《火中的鳳凰》)| 從唯利是圖變得大公無私。( 陸文夫《小販世家》)|書賈也像別的商人一樣,惟利是圖。(魯迅《華蓋集·并非閑話(三)》)
《現(xiàn)漢》只收“惟利是圖”。《新華》以“唯利是圖”為主條,注明“也作惟利是圖”。《大詞典》兩成語均收,釋義無區(qū)別。
詞頻統(tǒng)計:唯利是圖 129 ,惟利是圖 9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利是圖”為推薦語形。(參見“唯獨”條)
唯命是從—惟命是從
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絕對服從賀龍也嚴肅地說:“好,信任我賀龍,我當然唯命是從。”(《人民日報》 1997-07-29)| 所謂“唯上”則是指對“上”唯命是從,唯唯諾諾,毫無自己的主見,總是以領(lǐng)導(dǎo)的是非為是非。(《人民日報》2000-02-01)| 北約其他成員國對美國的“越軌”行為說“不”,而不是采取惟命是從的態(tài)度。(《人民日報》1999-04-13)
《現(xiàn)漢》《新華》《辭海》均未收。《大詞典》則二成語均收:“唯命是從”釋義為“同‘唯命是聽’”;“惟命是從”釋義為“猶言惟命是聽”。
詞頻統(tǒng)計:唯命是從 12 ,惟命是從 4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命是從”為推薦語形。(參見“唯獨”條)
唯命是聽—惟命是聽
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絕對服從我是唯命是聽的,丞相說怎樣我就怎樣。(郭沫若《孔雀膽》)| 羅明立樂得唯命是聽。(于敏《第一回合》)| 女同志的意見,我惟命是聽!( 老舍《女店員》)
《現(xiàn)漢》只收“惟命是聽”。《新華》只收“唯命是聽”。《大詞典》二成語均收,釋義相同:“謂絕對服從。”
詞頻統(tǒng)計:均為 0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系統(tǒng)性原則,宜以“唯命是聽”為推薦語形。(參見“唯命是從”條)
唯我獨尊—惟我獨尊
認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它們倒像是這屋子的主人,全有著唯我獨尊正統(tǒng)的神情。(蕭軍《五月的礦山》)| 這樣的學(xué)習(xí)觀點也決定了他和勞動同伴之間相處的態(tài)度,不可能是“唯我獨尊”的。(秦牧《藝海拾貝·〈愛友·諍友〉》)| 知其故而言其理,極簡單的……仍舊是天無二日,惟我獨尊的酋長思想。(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
《現(xiàn)漢》只收“惟我獨尊”。《新華》以“唯我獨尊”為主條,注明“也作惟我獨尊”。《大詞典》兩成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我獨尊 40 ,惟我獨尊 7 。
二者為全等異形成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我獨尊”為推薦語形。(參見“唯獨”條)
唯一 — 惟一
副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生活的確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巴金《隨想錄·文學(xué)的作用》)| 唯一可信的弟子也已經(jīng)失掉,孔子自然是非常悲痛的。(魯迅《且介亭雜文·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但那時我在上海,也有一個惟一的,不但敢于隨便談笑,而且還敢于托他辦點私事的人,那就是送書去給白莽的柔石。(魯迅《南腔北調(diào)集·為了忘卻的記念》)
《現(xiàn)漢》只收“惟一”。《新華》以“唯一”為主條,注明“也作惟一”。《辭海》兩詞均未收。《大詞典》兩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一5883 ,惟一45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一”為推薦詞形 。( 參見“唯獨”條)
唯有—惟有
動只有看誰敢搬進這黑大門樓里來?唯有浮財,得挪動一下。(周立波《暴風驟雨》)| 她說:“我唯有好好工作,為貧困邊遠地區(qū)培養(yǎng)更好更多的人才。”(《人民日報》2000-12-14)| 也沒有辦法,惟有教他們一切留意,安心住著。(葉圣陶《潘先生在難中》)
《現(xiàn)漢》《大詞典》只收“惟有”,釋義為“只有”。《新華》兩詞均未收,但“唯” 字頭義項①舉例有“唯有”,而“惟”字頭義項 ①為“同‘唯 ’①”。《異體詞整理表》視為全等異形詞。
詞頻統(tǒng)計:唯有 699 ,惟有 109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有”為推薦詞形 。(參見“唯獨”條)
唯其—惟其
連〈書〉表示因果關(guān)系,跟“正因為”相近唯其她不大文雅,她才不怕去站隊領(lǐng)糧, 以至于挨了皮鞭,仍不退縮。(老舍《四世同堂》)| 讀書而使萬卷為之破敗,非反復(fù)研讀不可, 唯其如此,作文時才能文思泉涌,有如神助。(《人民日報》2000-11-02) | 他仍然是人,不過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偉大的人。(魯迅《華蓋集·戰(zhàn)士和蒼蠅》)
《現(xiàn)漢》只收“惟其”。《新華》以“唯其”為主條,注明“也作惟其”。《辭海》兩詞均未收。《大詞典》兩詞均收,釋義相同。
詞頻統(tǒng)計:唯其 97 ,惟其 35 。
二者為全等異形詞。根據(jù)通用性原則,宜以“唯其”為推薦詞形 。(參見“唯獨”條)
惟妙惟肖—維妙維肖、唯妙唯肖
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這里寫趙姑母的嘮叨和龍鐘,惟妙惟肖。老夫婦情好之篤,也由此可見。(朱自清《“老張的哲學(xué)” 與“趙子曰”》)|說來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這做丈夫和父親的人,才充分地領(lǐng)略了這一切遺傳上的惟妙惟肖之處。(陳祖芬《祖國高于一切》)|“咦! 怎么沒收到?” 高松年直跳起來,假驚異的表情做得維妙維肖。(錢鐘書《圍城》)|這樣從鑼鼓中把古人的一舉一動形容得唯妙唯肖。(老舍《趙子曰》)| 她唯妙唯肖地學(xué)著蔣介石的聲調(diào)、神色,和她那美麗輕盈的姿態(tài)一對比,逗得滿屋子人又是一陣哄堂大笑。(楊沫《青春之歌》)
《現(xiàn)漢》只收“惟妙惟肖”。《新華》以“維妙維肖”為主條,注明“也作惟妙惟肖”。《辭海》以“維妙維肖”為主條,注明“亦作‘惟妙惟肖’”。《大詞典》三成語均收,釋義相同,措詞稍有差異。
詞頻統(tǒng)計:惟妙惟肖 67 , 維妙維肖 24 , 唯妙唯肖 2 。
三者為全等異形成語。《說文》:“維,車蓋維也。”段注:“引申之,凡系者曰維。作語氣詞用時,“維”與“唯”“惟”通用。但它們作為構(gòu)詞語素時,有所分工:“唯” 有“唯一”義,“惟”一般作詞綴用,“維” 有“維系”義。據(jù)此,宜以“惟妙惟肖”為推薦語形。
(選自李行健主編《國家語委“八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子項目<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規(guī)范詞典>》,上海辭書出社 2002 年 2 月第 1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唯和惟有什么區(qū)別?
在詞霸里找到的資料:
唯:<象>形聲。本義:急聲回答聲
<副>只有,只是
以,因為
<連>雖然,縱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無實義
惟:<動>形聲。本義: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fù),相當于“又”
相當于“猶”、“還”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連>表示并列關(guān)系,相當于“與”、“和”
表示順承關(guān)系,相當于“則”
表示讓步關(guān)系,相當于“即使”、“雖然”
<介>由于,以
惟獨:就單單的意思
唯獨: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點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沒有別的人或別的東西的
唯獨他到達了
單單;只有
古漢語虛詞詞典中:
唯,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時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說文》中對兩個字的本意解釋:(可以看最前面的詞霸上找的內(nèi)容.)
“唯,諾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別的“唯”表一種應(yīng)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諾諾”就不能用“惟”。而且作為副詞時“惟”沒有表示“應(yīng)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況并不多
滿意望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2. 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的意思是什么?
唯利是圖:只要有利可圖,什么事都干. 唯命是從: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3. “唯你是問”原句是什么
原句:唯問你,意思只問你。
“唯你是問”來自文言文固定格式“唯……是……”。副詞“唯”相當于“只”,限制動作行為的范圍,助詞“是”標志賓語前置,作用是將表示行為動作的動詞與行為動作的對象換位。
“唯……是……”結(jié)構(gòu),如:唯利是圖、唯才是舉、唯命是從、唯鄰是卜、唯余馬首是瞻等等。
擴展資料:
賓語前置格式
1、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否定句賓語前置的格式:主語十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十賓語(余、吾、爾、自、之、是)十謂語動詞。
2、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疑問句賓語前置的格式:主語十賓語(何、誰、孰、安、奚、胡、焉)十謂語動詞。
3、在介詞結(jié)構(gòu)中,賓語是方位名詞或疑問代詞,也放在介詞前面。
古文中表示“因此”意思的“是以”,即介賓結(jié)構(gòu)“以是”的賓語前置形式。
4、為了強調(diào)賓語,在賓語和動詞之間加“之”或“是”作為標志來表示賓語前置。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