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帝王()()”「帝王將相」
成語“帝王將相”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帝王將相成語讀音:dì wáng jiòn xiàng
成語簡拼:DWJX
成語注音:ㄉ一ˋ ㄨㄤˊ ㄒ一ㄤ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王侯將相
反義詞:平民百姓
成語出處:《史記·陳涉世家》:“且壯士不死即日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將。指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
成語用法:帝王將相作主語、賓語;指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
成語造句:魯迅《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嗎》:“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
英文翻譯:emperors,kings,generals and ministers
成語“帝王將相”的擴展資料
1. 與帝王將相有關的電視劇漢武大帝乾隆皇帝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孝莊秘史 雍正王朝 貞觀長歌大漢天子康熙微服私訪隋唐英雄傳傳奇皇帝朱元璋 差不多比較大的都是這些了。。還有很多以前的 說不完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中國十大帝王將相分別是什么?
中國歷史十大帝王 1、秦始皇贏政:(前259-前210),秦朝建立者,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國家,始稱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 2、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西漢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的鼎盛時期。派遣張騫等人通西域,取得了反擊匈奴的決定性勝利。 3、漢光武帝劉秀:(前6-后57),東漢的建立者,以柔治天下,死后實際薄葬。 4、魏孝文帝元宏:北魏有作為的皇帝(467-499),拋棄民族偏見,實行漢化改革。促進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5、隋文帝楊豎(541-604)隋朝開國皇帝,重新統一了中國,確立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體制,締造了開皇之治。 6、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王朝的實際締造者,,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能接受直諫,知人善任,締造了貞觀之治。 7、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北宋開國皇帝,大集中,以文治國,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紛爭的局面,生性孝友節儉。 8、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立國皇帝,成吉思汗之孫。滅亡南宋,統一了天下。 9、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建立者,出身貧寒,曾投身皇覺寺為僧,后克元,統一中國。死后謚高皇帝,廟號太祖。 10、清圣祖玄燁:(1654-1722),清代康熙皇帝,姓愛新覺羅,清世祖福臨第三子,在位61年,廟號清圣祖。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查詢一下描寫帝王將相的詩句
帝王: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嬴政將: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李廣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孔明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天書奇談——帝王將相
術士擅長熱誠和迷惑,不會錯的,這是真理,所有熟悉天書奇談的人都知道,你可以去問。憐憫那是修真擅長的。熱誠系技能:四相訣、喚滅破、慟地神咒。迷惑系技能:攝魂咒、魅惑術、暗影魔咒。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風云祭會無他份,將相帝王定無為是指什么意思
風云際會_金山詞霸【拼 音】:fēng yún jì huì 【解 釋】:風云:指難得的好時機;際會:適時地遇合.在難得的好時機適時地相遇.比喻有才華、有作為的人在難得的好時機聚合. 【出 處】:《周易乾》:“云從龍;風從虎.”漢·王充《論衡》:“良鋪超拔于際會.”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社稷經綸地;風云際會期.” 【示 例】:短短的團聚之后;他告別親人和祖國;飛向太平洋彼岸參加那~的世界大賽.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帝王將相”下一句詩什么。
你說的是這個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語出司馬遷著《史記 陳涉世家》 陳勝起義的口號。王侯將相:指當時的統治者。寧:“難道”的意思。有種:是“天生(生來就有)”的意思。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什么意思
有利高貴的人,都是生來就有的嗎?帝王將相:指高貴的人。寧:“難道”的意思。有種:是“天生(生來就有)”的意思。
原文為“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出自《陳涉世家》,為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一篇,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全文(節選)如下:
召令徒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譯文如下:
(于是陳勝)召集并號令部的人說:“你們諸位遇上大雨,都已誤了期限,誤期是要殺頭的。假使僅能免于斬刑,可是去守衛邊塞死掉的必定有十分之六七。況且壯士不死便罷了,要死就該成就偉大的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部的人都說:“愿意聽從您的號令。”于是就假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愿望。個個露出右臂(作為起義的標志),號稱大楚。用土筑成高臺并在臺上宣誓,用(兩個)將尉的頭祭天。
擴展資料:
《陳涉世家》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
文中真實、完整地記述了爆發這次農民大起義的原因、經過和結局,表現了陳涉在反對秦王朝暴政斗爭的關鍵時刻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顯示他洞察時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組織領導才干,從中反映了農民階級的智慧、勇敢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文章也比較生動地描寫了陳涉和吳廣的形象。
陳涉出身雇農,胸懷大志,有政治遠見,他要求人民從“苦秦”中解放出來;他聰明果斷,具有組織群眾、制定策略、指揮戰爭的卓越才干,是農民階級的杰出領袖。吳廣雖然刻畫簡略,但從他與謀起義、誘殺將尉等事跡中,也表現了非凡的機智勇敢和反抗精神。
在他們身上,都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統治而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文章也寫到了起義軍內部的不和及自相殘殺,陳涉稱王之后的貪圖享受、信用奸邪、脫離群眾,表明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作者善于把握歷史事件的發展進程,又善于運用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等多種技巧來塑造人物形象,從而生動真實地再現了這一場偉大斗爭的圖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陳涉世家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翻開書,滿眼都是帝王將相; 合上書,身邊全是柴米油鹽。
很正常,你以為帝王將相生下來就是帝王將相?你以為帝王將相天天都是做大事?大家大部分都是從底層做起,從基層做起,不管是幾千萬,幾個億甚至是幾百個億的大事,不都是一個一個小事積累起來的?你以為帝王將相只做大事,那我問你大事是怎么來的?小事來的!1千萬等于1千個一萬,那你總做過一萬的事吧!生活不就是財米油鹽嘛,加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