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的成語「同心一德」
成語“同心一德”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tóng xīn yī dé成語簡拼:TXYD
成語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一 ㄉㄜ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同心同德、同心合德
反義詞:離心離德
成語出處:明·李東陽《跋鶴山魏先生書真跡》:“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則平居有所裨益,緩急有所倚仗。”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同“同心同德”。
成語用法:同心一德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思想統(tǒng)一。
成語造句: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里面是一疊舊簿子,封面上寫著四個大字:‘同心一德’?!?br>英文翻譯:with one heart and one mind
成語“同心一德”的擴展資料
1. 同心同德 近義詞同心同德的近義詞 :
同心合力、
同甘共苦、
分甘共苦、
同心協(xié)力、
和衷共濟、
貫徹始終、
通力合作、
守望相助、
風雨同舟、
一心一德、
同舟共濟、
一心同體、
萬眾一心、
兩相情愿、
同德同心、
同心一德、
同心并力、
戮力同心、
齊心協(xié)力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成語同心同什么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生詞本基本釋義同德: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tǒng)一,信念一致?! 〕?處《尚書·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薄 ±?句1. 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斗?! 〗戳x詞近義詞同心合力 同甘共苦 分甘共苦 同心協(xié)力 和衷共濟 貫徹始終通力合作 守望相助 風雨同舟 一心一德 同舟共濟 一心同體萬眾一心 兩相情愿 同德同心 同心一德 同心并力 戮力同心齊心協(xié)力 反義詞分崩離析 貌合神離 離心離德 明爭暗斗 同床異夢 各懷鬼胎三心二意 各行其是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成語故事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成語故事
商朝的最后一個君王是商紂王,他驕奢淫逸,昏庸無能,還殘害忠良,商朝的統(tǒng)治已是搖搖欲墜。
同時,西部的周部落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領導下,漸漸強大起來。
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紀的時候,周武王得知商紂已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發(fā)兵五萬,請姜太公做元帥,去討伐商紂。
其他各個諸侯國得知消息,也紛紛起兵參加到伐紂的行列中來。
到了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各路軍隊會合在一起,周武王在這里舉行了一次伐紂誓師大會。
在誓師大會上,周武王宣布了商紂殘害百姓的罪狀,并且說,商紂王雖然有幾十萬大軍,但這些部隊的士兵們都是飽受紂王壓迫的奴隸,他們與商紂王根本不是一條心,而武王有治國能臣十人,他們跟自己是一條心一個信念的,戰(zhàn)斗力非常強。
周武王在誓詞中還說,只要大家同一條心,為同一個目標奮斗,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然后,周武王就率領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離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縣)只有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在這里與商朝軍隊發(fā)生大戰(zhàn)。
商朝軍隊的士兵們平日受盡了紂的壓迫和虐待,早就恨透了紂,這時他們紛紛倒戈,掉轉矛頭,加入到伐紂的隊伍中去。
周武王的軍隊一鼓作氣一直追到朝歌。
商紂見大勢已去。
就焚火自殺,商朝就此滅亡了。
“同心同德”也作“一心一德”。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同心什么什么的詞
同心一力 同心一德 同心共濟 同心共膽 同心協(xié)力 同心協(xié)濟 同心葉力 同心合力 同心合德 同心合意 同心合膽 同心同德 同心戮力 同心敵愾同心方勝同心竭力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