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成語「臨池學書」
成語“臨池學書”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臨池壆書成語讀音:lín chí xué shū
成語簡拼:LCXS
成語注音:ㄌ一ㄣˊ ㄔˊ ㄒㄩㄝˊ ㄕㄨ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晉書 衛恒傳》:“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惫娉烧Z:gyjslw.com
成語解釋: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成語用法:臨池學書連動式;作謂語;指刻苦學習書法。
成語造句:我們要有王羲之臨池學書的刻苦精神
成語故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讓兒子王獻之從小學習練字。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王獻之寫“大”字讓父親檢查,父親在字上加上一點成為“太”,他跑去問母親,母親告訴他只有一點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獻之守在家里18個大水缸邊練習寫字
成語“臨池學書”的擴展資料
1. 王羲之刻苦學書法的故事幼時,為學書法,外祖父曾在燈下給我講了王羲之“臨池學書”的故事,諄諄告誡我學習要持之以恒,莫只有三分鐘熱度。后來在鄉下,父親又給我講述了王獻之和七缸水的故事,警示我凡事莫貪圖捷徑,只有苦學苦練苦干,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后來,我當了教師,又把上述兩個故事不止一次地講給各屆學生們,激勵他們好學上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別是一位已當了工程師的當年學生,來信告訴我,他把“二王”的故事講給了自己的女兒,這女孩發誓在“二王”為榜樣,刻苦學習,竟在全國書法大賽中獲獎。如此看來,老祖宗們肯定的模范行為,將是用之不盡的寶貴源泉。 大家都會知道,王羲之(321—379)是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書法家之一,字逸少,東晉瑯琊臨沂(今山東)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因當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官,故又稱其為王右軍。作為中國藝術史中被尊為“書圣”的王羲之,書界贊美他“貴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眾法,備成一家”。其刻苦磨練,精研體勢,獨壁蹊徑,堅韌而行的精神,一直是后人的楷模。比如:傳說他曾在浙江紹興蘭亭池畔“臨池學書”,日復一日,廢寢忘食地苦學各家書法之長,為節省時間,身邊的池水竟成了他順手涮筆的方便之處,日久天長,一池清品被染得墨黑墨黑,便留下了個心無旁騖、心從學的感人故事。 若干年后,王羲之最小的兒子王獻之隨其練字,幾載之后,書法居然可觀。王獻之年小志大,決心要趕上父親的名望,便有些急于求成。一日,他趁父親表揚他的機會,向父親討求練字的秘訣,王羲之聽罷微微一笑,招招手把獻之領到庭院中,指著院中18口大水缸說:“練字的秘訣就在這18口缸的水里,從明天起,你就用這缸里的水磨墨,直到18口缸中的水全用完了秘訣也就知道了?!蓖醌I之非常聰明,知道父親話里的深刻涵意,就毫不貪懶、日以繼夜地舀水研墨,越發苦練起來,終于練得一手好字,直到后來的成就竟與父親齊名,在書法史上并稱“二王”。公益成語:gyjslw.com
2. 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是什么意思
學習書法謂“臨池”。晉衛恒《四體書勢》云:“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薄芭R池”義出此。宋曾鞏《墨池記》載,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跡在臨川(今江西)城東。唐劉夢得《酬家雞之贈》詩:“日日臨池弄小雛,還思寫論會官奴?! 芭R池”這個典故源于晉衛恒的《四體書勢》。這個典故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關?! ⊥豸酥杂籽凶x書法,他對東漢的大書法家張芝非常崇拜,一有時間就揣摩字體的間架結構和氣勢,心里想著,手指在衣襟上畫著,時間一長,連衣襟都劃破了,正因為如此,后人稱之為“書圣”?! 堉ビ壬瞄L草書,他的治學精神非常嚴謹,他練習書法與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復書寫,書寫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堅持每天在池塘邊蘸著池水磨墨寫字,天長日久,池塘里的水都變成黑色了,所以人們稱他為“草圣”?! ⊥豸酥疀Q心要趕上張芝,他一邊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一邊用心學習前人的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每天寫完字后,都要到家門前的池塘里洗刷筆硯,天長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們把這個池塘叫做墨池?! 『髞恚藗冇眠@個典故表示刻苦學習,宋代曾鞏的《墨池記》里就有這人:“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其為幫跡,豈信然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與書有關的成語
有“書”字的:
【常用成語】
白面書生 閉戶讀書 秉筆直書 博覽群書 刺股讀書 大書特書 丹書鐵契 丹書鐵券
讀書得間 讀書三到 讀書三余 讀書種子 廢書而嘆 焚書坑儒 黃耳傳書 借書留真
據鞍讀書 立地書櫥 兩腳書櫥 臨池學書 囊螢照書 牛角掛書 棄書捐劍 磬竹難書
然荻讀書 三余讀書 詩書發冢 史不絕書 書不盡言 書缺有間 書聲瑯瑯 書香門第
四書五經 徒讀父書 懸石程書 仰屋著書 一介書生 郢書燕說 映雪讀書 映月讀書
擁書百城 有腳書櫥 折節讀書 知書達禮 著書立說
【多字成語】
讀書破萬卷 家書抵萬金 惟有讀書高 無巧不成書 書同文車同軌
盡信書不如盡無書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少字成語】 掉書袋
與“書”有關的
白首窮經 白首:白頭;窮經:心鉆研經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鉆研經籍,形容好學不倦
筆伐口誅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閉門讀書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心埋頭苦讀
秉筆直書 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伴食宰相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博覽古今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形容學問淵博
博覽五車 博:廣博;五車:五車書。廣泛閱讀很多書籍。形容學識淵博
出何典記 詰問見于何書,有何根據。借指無稽之談
春誦夏弦 指應按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讀書破萬卷 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橫掃千軍 橫掃:掃蕩,掃除。形容干凈徹底地殲滅大量敵軍。也形容詩文、書法等氣勢宏偉、氣魄很大
立地書廚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牛角書生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案牘勞形 文書勞累身體。形容公事繁忙。
暗室求物 在沒有光亮的房間尋找東西。比喻讀書不得要領,難見成效。
傲賢慢士 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許許多多貧寒的讀書人。
白面書生 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凈的讀書人。
白衣秀士 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百讀不厭 厭:厭煩,厭倦。讀一百遍也不會感到厭煩。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種小官,給帝王搜集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以供省覽,后稱小說或小說家為稗官。指舊時的小說和私人編撰的史書。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筆下超生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后靈魂投生為人。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閉戶讀書 關著門在家里埋頭讀書。
博覽群書 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博通經籍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布衣韋帶 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后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殘編斷簡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蠶頭燕尾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朝經暮史 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穿壁引光 穿:鑿通;引:引進。鑿通墻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傳檄而定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舛訛百出 舛:錯亂。訛:錯誤。錯亂的地方很多。一般指書籍的寫作或印制不精。
垂名青史 青史:書寫于竹簡或白絹上的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后世。
大璞不完 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大書特書 書:寫。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丹書鐵契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簞食瓢飲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倒背如流 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得勝頭回 頭回:前回。宋、元說書人的術語。在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謂之“得勝頭回”,取其吉利之意。
雕蟲小技 雕:雕刻;蟲:指鳥蟲書,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掉書袋 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文章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己的學識淵博。
東觀續史 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后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
董狐直筆 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于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貴的正直史家。
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讀書三到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讀書三余 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閑余時間。
讀書種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斷編殘簡 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斷簡殘編 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編:穿簡的細長皮條。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堆案盈幾 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后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對簿公堂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
發凡起例 發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飛鳥驚蛇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廢書而嘆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焚書坑儒 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書生。焚毀典籍,坑殺書生。
豐筋多力 豐:豐滿,豐實;筋: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多:多余。書法有筋骨,筆力雄健。比喻字體結構堅實而豐滿,筆力強勁有余。
焚膏繼晷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風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奉天承運 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神授。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富面百城 形容藏書非常豐富。
腹載五車 比喻讀書甚多,知識淵博。
高文典冊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功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
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古肥今瘠 比喻書法的不同風格。
浩如煙海 浩:廣大;煙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
滾瓜爛熟 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含英咀華 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里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皓首窮經 皓:白;首:頭發;窮經:心研究經書和古籍。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鉆研經書和古籍。
汗牛充棟 棟:棟宇,屋子。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胡肥鍾瘦 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畫荻教子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懷鉛提槧 懷:懷藏;鉛:鉛粉;提:手里拿著;槧:古代書寫用的木片。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黃卷青燈 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畫沙印泥 書法家比喻用筆的方法。
積案盈箱 案:桌;盈:滿。堆滿書桌,塞滿書箱。形容書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禍棗災梨 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記問之學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家雞野鶩 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新奇,而厭棄平常的事物。
家雞野雉 雉:野雞。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為家雞,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為野雞,以示賤近與貴遠。亦比喻風格迥異的書法繪畫等。
交梨火棗 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金匱石室 匱:柜子。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
經史百子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舉例發凡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借書留真 指借別人的書,寫后留下正本,把本還給別人。
驚蛇入草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卷帙浩繁 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
開卷有益 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部分國:好處。讀書總有好處。
金壺墨汁 指極其珍貴罕見的書畫用品。
渴驥奔泉 驥:駿馬。如同駿馬口渴思飲,飛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書法筆勢矯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據鞍讀書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后多形容學習勤奮。
鸞飄鳳泊 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九儒十丐 儒:舊指讀書人。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讀書人列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
離經辨志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兩腳書櫥 指讀書很多但不善于應用的人。
力透紙背 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老生常談 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立地書櫥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臨池學書 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口誅筆伐 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瑯瑯上口 瑯瑯: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于口誦。
鸞翔鳳翥 翔:盤旋而飛;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六韜三略 《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后泛指兵書、兵法。
龍蛇飛動 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南面百城 舊時比喻尊貴富有。也比喻藏書很多。
龍跳虎臥 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龍飛鳳舞 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美女簪花 簪:插戴。形容書法娟秀。也比喻詩文清新秀麗。
名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率爾操觚 觚:方木,古人用它來書寫。率爾: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沒有慎重考慮,輕率地寫。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磨穿鐵硯 把鐵鑄的硯臺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囊螢照書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怒猊渴驥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七行俱下 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囊螢照讀 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牛角掛書 比喻讀書勤奮。
群鴻戲海 鴻:鴻雁;海:指大湖。象許多飛鴻在大湖里游戲一樣。形容書法遒勁靈活。
然荻讀書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如錐畫沙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出來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磬竹難書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入木三分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F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青史傳名 青史:史書。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十年窗下 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三余讀書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讀書。
人手一冊 人人拿著一本(書)。多形容書的讀者多。
詩禮之家 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水火兵蟲 指使古書遭受損毀的四種災害:水災、火災、戰亂和書蠹。也泛指各種天災人禍。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極快。
書缺有間 泛指古書殘缺已有多年。
十二金牌 金牌:宋代敕書及緊急軍命,用金字牌,由內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緊急的命令。
十年寒窗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碩學通儒 儒:指讀書人。學問淵博,通達事理的學者。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書香門第 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手不釋卷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鐵畫銀鉤 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剛鍵柔美。
屠毒筆墨 用筆墨毒害人。比喻內容不好的書。
停云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孫康映雪 比喻讀書非??炭?。
徒讀父書 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微言大義 微言:精當而含義深遠的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萬簽插架 形容書籍極多。
文韜武略 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韋編三絕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夏五郭公 《春秋》一書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仙露明珠 比喻人風神秀異。也形容書法秀逸圓潤。
尋章摘句 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信筆涂鴉 信:聽憑,隨意;信筆:隨意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牙簽萬軸 形容藏書非常多。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學富五車 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引經據典 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
一目十行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顏筋柳骨 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一介書生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一簞一瓢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擁書百城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映雪讀書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有案可稽 案:案卷,文書;稽:查考。指有證據可查。
災梨禍棗 從前印書用梨木或棗木刻板。形容濫刻無用不好的書。
有腳書櫥 比喻學識淵博的人。也指脫離實際食古不化的書呆子。
引錐刺股 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有案可查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源頭活水 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F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晝耕夜誦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游云驚龍 形容書法精妙。
右軍習氣 右軍: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比喻一味摹擬古人,不能自創一格。
折節讀書 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公益成語:gyjslw.com
4. 臨池學書王右軍,澄懷觀道宗少文 …誰寫的詩 什么意思
題王叔明《巖居高士圖》全句為臨池學書王右軍,澄懷觀道宗少文。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作者:元代 倪瓚(元代最有影響的畫家,畫界的威)。王叔明指王蒙(元代畫家), 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合稱元四家,元朝最頂尖的畫家。這句題畫詩 是運用烘托、類比的手法,以王羲之(這個不用多說了吧)、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代畫家,平生喜觀漫游山水,將所見景物圖于壁上)為對比,暗喻著王蒙的繪畫和書法造詣可以與他們比美,倪瓚抓住王蒙畫作筆力雄?。芸付Γ┑奶攸c,給予極高的評價。字面意思很淺顯,就不多解釋了。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學習書法的故事,快!我今天就要
(1) 書法,很美的一種藝術,閑暇之余,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辦法。
學好書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果真這樣.,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書法練習我也學到了很多.至少我們學習它可以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寫字技巧.還能了解一些歷代書法家和書法家的作品.特別是能鍛煉一個人的毅力與耐性.
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果真沒錯,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后過度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只有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我都沒想到要怎樣的頓筆,收筆,提筆什么的,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要真的學好某種字體風格,也就是說某個歷代書法家的書法風格也是不容易的。首先你得對所歷代書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書法特點和運筆技巧.其實書法的境界確實是無窮大的,你要學好它,真的得花時間,我們要花時間去領悟某種字體風格,多去了解些書法家的時代背景和他作品誕生的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種書法風格.學書法,我認為我們最好還是得從臨摹開始,我們要注意向他人學習,向他人的優點學習,把他人的好東西吸收過來,才能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
當然在臨習前人的作品時也不能盲目的臨,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要注意對名帖進行研究,要取其長去其短,為我所用,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點。
最后,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我。在書法學習和創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盡性,神采飛揚。由于每個人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夠學好書法的。
書法藝術是國人的驕傲,我們要一直驕傲下去!文章來源:耿慶泉書法藝術.
(2)
看著外面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飛舞,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聯想到來年的春天我們南京的梅花一定會開得比往年更加鮮艷,我又回想起了我學習書法的經歷。
我學習書法是從爸爸送給我一對漂亮的鎮石開始的,那塊鎮石上寫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它的意思是無論做某事,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成功。
我學習書法的經歷也正是這樣:我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書法,每天堅持練習書法,我的水平也因為堅持不懈而提高了很多,進步也越來越快。三、四年級的時候因為文化課的作業多了,我不能做到每天練習,只好每個星期練習三、四次,到了五、六年級,文化課的作業就更多了,只好每個星期練習兩、三次了,但我從來沒有放棄,硬是擠時間堅持練習。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樓下玩耍,我卻在苦練書法,我也感到委屈,也想出去玩,但當我看到鎮石上那句著名的詩句時,我又咬牙堅持了下來。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隨著我書法水平的提高,我練習的字體也越來越多了,有楷書、隸書、行書、篆書四種字體。我從2003年開始參加江蘇省文聯舉辦的書法考試,一步一個臺階,今年我通過了九級考試。我多次參加全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各類書法大賽,獲得不同獎項:江蘇省第三屆、第四屆少兒書法大賽銀獎,江蘇省第五屆少兒書法大賽“金獎”,第二屆全國少兒書畫攝影大賽“鉆石獎”,2006年全國書畫人才選拔書法類軟筆業兒童組一等獎。
我喜歡書法,我認為它是一種美麗的筆尖藝術。我愛拿著毛筆在紙上寫那蒼勁有力大字時的樣子,我愛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更喜歡看著筆尖在紙上展示它那優美的舞姿。
練習書法真是一種享受?。?br> 我學習書法并不是為了完成什么任務,而是在學習之余可以放松一下,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練習書法還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那真是一種不一般的享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我的書法之路還很長,我愿做那“臨寒獨自開”的圣潔的梅花。公益成語:gyjslw.com
6. 與書有關的成語
有“書”字的:
【常用成語】
白面書生 閉戶讀書 秉筆直書 博覽群書 刺股讀書 大書特書 丹書鐵契 丹書鐵券
讀書得間 讀書三到 讀書三余 讀書種子 廢書而嘆 焚書坑儒 黃耳傳書 借書留真
據鞍讀書 立地書櫥 兩腳書櫥 臨池學書 囊螢照書 牛角掛書 棄書捐劍 磬竹難書
然荻讀書 三余讀書 詩書發冢 史不絕書 書不盡言 書缺有間 書聲瑯瑯 書香門第
四書五經 徒讀父書 懸石程書 仰屋著書 一介書生 郢書燕說 映雪讀書 映月讀書
擁書百城 有腳書櫥 折節讀書 知書達禮 著書立說
【多字成語】
讀書破萬卷 家書抵萬金 惟有讀書高 無巧不成書 書同文車同軌
盡信書不如盡無書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少字成語】 掉書袋
與“書”有關的
白首窮經 白首:白頭;窮經:心鉆研經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鉆研經籍,形容好學不倦
筆伐口誅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閉門讀書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心埋頭苦讀
秉筆直書 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伴食宰相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博覽古今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形容學問淵博
博覽五車 博:廣博;五車:五車書。廣泛閱讀很多書籍。形容學識淵博
出何典記 詰問見于何書,有何根據。借指無稽之談
春誦夏弦 指應按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讀書破萬卷 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橫掃千軍 橫掃:掃蕩,掃除。形容干凈徹底地殲滅大量敵軍。也形容詩文、書法等氣勢宏偉、氣魄很大
立地書廚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牛角書生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案牘勞形 文書勞累身體。形容公事繁忙。
暗室求物 在沒有光亮的房間尋找東西。比喻讀書不得要領,難見成效。
傲賢慢士 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許許多多貧寒的讀書人。
白面書生 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凈的讀書人。
白衣秀士 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百讀不厭 厭:厭煩,厭倦。讀一百遍也不會感到厭煩。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種小官,給帝王搜集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以供省覽,后稱小說或小說家為稗官。指舊時的小說和私人編撰的史書。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筆下超生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后靈魂投生為人。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閉戶讀書 關著門在家里埋頭讀書。
博覽群書 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博通經籍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布衣韋帶 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后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殘編斷簡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蠶頭燕尾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朝經暮史 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穿壁引光 穿:鑿通;引:引進。鑿通墻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傳檄而定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舛訛百出 舛:錯亂。訛:錯誤。錯亂的地方很多。一般指書籍的寫作或印制不精。
垂名青史 青史:書寫于竹簡或白絹上的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后世。
大璞不完 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大書特書 書:寫。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丹書鐵契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簞食瓢飲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倒背如流 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得勝頭回 頭回:前回。宋、元說書人的術語。在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謂之“得勝頭回”,取其吉利之意。
雕蟲小技 雕:雕刻;蟲:指鳥蟲書,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掉書袋 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文章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己的學識淵博。
東觀續史 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后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
董狐直筆 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于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貴的正直史家。
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讀書三到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讀書三余 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閑余時間。
讀書種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斷編殘簡 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斷簡殘編 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編:穿簡的細長皮條。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堆案盈幾 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后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對簿公堂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
發凡起例 發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飛鳥驚蛇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廢書而嘆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焚書坑儒 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書生。焚毀典籍,坑殺書生。
豐筋多力 豐:豐滿,豐實;筋: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多:多余。書法有筋骨,筆力雄健。比喻字體結構堅實而豐滿,筆力強勁有余。
焚膏繼晷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風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奉天承運 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神授。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富面百城 形容藏書非常豐富。
腹載五車 比喻讀書甚多,知識淵博。
高文典冊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功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
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古肥今瘠 比喻書法的不同風格。
浩如煙海 浩:廣大;煙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
滾瓜爛熟 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含英咀華 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里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皓首窮經 皓:白;首:頭發;窮經:心研究經書和古籍。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鉆研經書和古籍。
汗牛充棟 棟:棟宇,屋子。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胡肥鍾瘦 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畫荻教子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懷鉛提槧 懷:懷藏;鉛:鉛粉;提:手里拿著;槧:古代書寫用的木片。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黃卷青燈 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畫沙印泥 書法家比喻用筆的方法。
積案盈箱 案:桌;盈:滿。堆滿書桌,塞滿書箱。形容書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禍棗災梨 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記問之學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家雞野鶩 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新奇,而厭棄平常的事物。
家雞野雉 雉:野雞。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為家雞,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為野雞,以示賤近與貴遠。亦比喻風格迥異的書法繪畫等。
交梨火棗 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金匱石室 匱:柜子。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
經史百子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舉例發凡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借書留真 指借別人的書,寫后留下正本,把本還給別人。
驚蛇入草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卷帙浩繁 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
開卷有益 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部分國:好處。讀書總有好處。
金壺墨汁 指極其珍貴罕見的書畫用品。
渴驥奔泉 驥:駿馬。如同駿馬口渴思飲,飛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書法筆勢矯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據鞍讀書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后多形容學習勤奮。
鸞飄鳳泊 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九儒十丐 儒:舊指讀書人。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讀書人列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
離經辨志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兩腳書櫥 指讀書很多但不善于應用的人。
力透紙背 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老生常談 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立地書櫥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臨池學書 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口誅筆伐 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瑯瑯上口 瑯瑯: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于口誦。
鸞翔鳳翥 翔:盤旋而飛;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六韜三略 《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后泛指兵書、兵法。
龍蛇飛動 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南面百城 舊時比喻尊貴富有。也比喻藏書很多。
龍跳虎臥 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龍飛鳳舞 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美女簪花 簪:插戴。形容書法娟秀。也比喻詩文清新秀麗。
名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率爾操觚 觚:方木,古人用它來書寫。率爾: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沒有慎重考慮,輕率地寫。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磨穿鐵硯 把鐵鑄的硯臺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囊螢照書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怒猊渴驥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七行俱下 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囊螢照讀 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牛角掛書 比喻讀書勤奮。
群鴻戲海 鴻:鴻雁;海:指大湖。象許多飛鴻在大湖里游戲一樣。形容書法遒勁靈活。
然荻讀書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如錐畫沙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出來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磬竹難書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入木三分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青史傳名 青史:史書。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十年窗下 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三余讀書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讀書。
人手一冊 人人拿著一本(書)。多形容書的讀者多。
詩禮之家 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水火兵蟲 指使古書遭受損毀的四種災害:水災、火災、戰亂和書蠹。也泛指各種天災人禍。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極快。
書缺有間 泛指古書殘缺已有多年。
十二金牌 金牌:宋代敕書及緊急軍命,用金字牌,由內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緊急的命令。
十年寒窗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碩學通儒 儒:指讀書人。學問淵博,通達事理的學者。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書香門第 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手不釋卷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鐵畫銀鉤 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剛鍵柔美。
屠毒筆墨 用筆墨毒害人。比喻內容不好的書。
停云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孫康映雪 比喻讀書非??炭唷?br>徒讀父書 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微言大義 微言:精當而含義深遠的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萬簽插架 形容書籍極多。
文韜武略 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韋編三絕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夏五郭公 《春秋》一書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仙露明珠 比喻人風神秀異。也形容書法秀逸圓潤。
尋章摘句 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信筆涂鴉 信:聽憑,隨意;信筆:隨意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牙簽萬軸 形容藏書非常多。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學富五車 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引經據典 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
一目十行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顏筋柳骨 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一介書生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一簞一瓢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擁書百城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映雪讀書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有案可稽 案:案卷,文書;稽:查考。指有證據可查。
災梨禍棗 從前印書用梨木或棗木刻板。形容濫刻無用不好的書。
有腳書櫥 比喻學識淵博的人。也指脫離實際食古不化的書呆子。
引錐刺股 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有案可查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源頭活水 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F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晝耕夜誦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游云驚龍 形容書法精妙。
右軍習氣 右軍: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比喻一味摹擬古人,不能自創一格。
折節讀書 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公益成語:gyjslw.com
7. 王羲之臨池學書短文
學習書法謂“臨池”。晉衛恒《四體書勢》云:“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薄芭R池”義出此。宋曾鞏《墨池記》載,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跡在臨川(今江西)城東。唐劉夢得《酬家雞之贈》詩:“日日臨池弄小雛,還思寫論會官奴?! 芭R池”這個典故源于晉衛恒的《四體書勢》。這個典故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關。 王羲之自幼研讀書法,他對東漢的大書法家張芝非常崇拜,一有時間就揣摩字體的間架結構和氣勢,心里想著,手指在衣襟上畫著,時間一長,連衣襟都劃破了,正因為如此,后人稱之為“書圣”?! 堉ビ壬瞄L草書,他的治學精神非常嚴謹,他練習書法與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復書寫,書寫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堅持每天在池塘邊蘸著池水磨墨寫字,天長日久,池塘里的水都變成黑色了,所以人們稱他為“草圣”?! ⊥豸酥疀Q心要趕上張芝,他一邊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一邊用心學習前人的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每天寫完字后,都要到家門前的池塘里洗刷筆硯,天長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們把這個池塘叫做墨池?! 『髞恚藗冇眠@個典故表示刻苦學習,宋代曾鞏的《墨池記》里就有這人:“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其為幫跡,豈信然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臨池學書的主要內容
【成語故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讓兒子王獻之從小學習練字。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王獻之寫“大”字讓父親檢查,父親在字上加上一點成為“太”,他跑去問母親,母親告訴他只有一點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獻之守在家里18個大水缸邊練習寫字?!境鎏帯坑群貌輹?,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臨池學書,水為之黑?! 逗鬂h書·張芝傳》【解釋】臨:靠近,挨著;池:硯池;書:書法。指刻苦練習書法。公益成語:gyjslw.com
9. 右軍臨池今尚墨,襄陽拜石古有圖 的意思?
右軍是指王羲之(王羲之字右軍),講的是王羲之臨池學書,墨跡把一池水染黑了襄陽是指米芾,講的是米顛拜石的故事。以下是相關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王羲之臨池學書 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我國書畫史上是極負盛名的。他所寫的《蘭亭帖》流傳至今,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短m亭帖》集中體現了王羲之的文學才華和書法藝術的成就。 《蘭亭帖》是對自己所作的《蘭亭集序》的書寫。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3月3日,王羲之和當時的名士孫統、孫綽、謝安、支遁等40多人宴集在浙江省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縣)的蘭亭。這一天春光明媚,與會的人詩興大發,紛紛吟出一些詩來。王羲之為這些詩作所感動,欣然命筆寫了一篇序,這就是后來傳誦的《蘭亭集序》。序中記下了集會的盛況,反映與會諸人的觀感?!短m亭帖》就是對于《蘭亭集序》的精書,寫得遒媚勁健,為后世學習書法的楷模。 王羲之書法的高超成就來源于他幼年的刻苦學習。 王羲之幼年學書的時候,非常羨慕東漢書法家張芝。張芝,字伯英,他的書法也是非常有名的。據說張芝學習書法的時候經常在衣帛上寫字,然后再把衣帛放在染缸里染上色,做衣服用。張芝還經常到水池邊上去寫字,用池水磨墨涮筆,結果池水都被染成黑色。由于他這樣用功,所以字寫得非常好,特別是草書更為出名。當時的人稱他為“草圣”。王羲之決心學習張芝的精神,并認為:只要自己肯于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趕上或者超過張芝。 王羲之不僅學習張芝的精神,而且還學習張芝寫字的方法。他也像張芝那樣,經常到水池邊上學習寫字。 王羲之家鄉臨川城下有一條河,靠河的邊上有一塊地方叫做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個很深的長方形水池,這就是他經常學習寫字的地方。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就帶上紙筆硯墨來到這里學習寫字,用池里的水磨墨,用池子里的水涮筆,每當他的黑黑的墨筆投入池水的時候,水里立刻出現一片黑云似的水墨。這樣,天長日久,池水也就漸漸變黑了。隨著池水的一天天變黑,王羲之的字也一天天的長進了。不久,他寫的字就超過了當時的書法家庾翼。 有一次,他用草書給庾翼的哥哥庾亮寫了一封信,庾翼看到以后大為嘆服。他說王羲之的字“真可以與張芝的媲美了!”王羲之終于成為當時的著名書法家。 到了宋朝,新城的墨池上邊建立了一個州學的校舍。州學里有一位姓王的教授(主管教育的小官)。他因為怕王羲之臨池學書的事跡被世人所遺忘,就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個字掛在屋前的柱子上,并且邀請當時的大散文家曾鞏寫了一篇《墨池記》。 曾鞏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墨池記》里除了記述王羲之當時臨池學書的事跡之外,還闡述了有關學習的一些思想。他說?!棒酥畷砟松?,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這也就是說,王羲之的書法成就并不是天生成就的,而是精心努力的結果;后人之所以趕不上他,并不是后來的人不能趕上他,而是后人學習艱苦努力的程度不如他,這也是王羲之臨池學書的事跡給予后人的有益啟示。 思其始而成其終。 ――《左傳》 米顛拜石米芾(1051—1107)宋襄陽人,字元章,號海岳外史,又號鹿門居士,世稱米襄陽。倜儻不羈,世又稱米顛。為文奇險,妙于翰墨,畫山水人物,亦自成一家。愛金石古器,尤愛奇山,世有元章拜石之語。官至禮部員外郎,世又稱米南宮。著有寶晉英光集、書史、畫史、硯史等書。 (芾:韍,韋皮所制,用以蔽膝。草木茂盛貌。)米芾在知無為軍時,聽說濡須河岸有一塊奇怪石頭,形狀玲瓏剔透而又古拙奇丑,與周圍巖石大不相同,人們都不知哪里來的,感到神奇而不敢動它。米芾匆忙趕去觀賞,一見大喜,具衣冠焚香拜揖,口中聲聲稱奇石為兄。左右看了,覺得這位官老爺十分可笑。米芾又命役夫,將石頭抬回府內,布置庭院中,朝夕觀賞。米顛嗜石成癖,據《宋史·米芾傳》記載:宋徽宗大觀年間,“無為州治有巨石,狀奇丑,芾見大喜曰:‘此足以當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這就是著名的“米芾拜石”的典故。后世畫家根據這個典故繪制了許多佳作,較有名的有明代畫家吳偉的《人物圖卷·米顛拜石》(今藏上海博物館),清代畫家任熊的《拜石圖》(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國畫大師張大千以山水名世,兼精人物花鳥。他的這幅《米顛拜石圖》(見圖)也是這一題材繪畫中可圈可點的一幅佳作。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學書 的 拼音 是
學書拼音:[xué shū][釋義] 1.讀書。《史記·項羽本紀》:“ 項籍 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漢書·東方朔傳》:“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學習寫字?!赌鲜贰る[逸傳下·徐伯珍》:“ 伯珍 少孤貧,學書無紙,常以竹箭、箬葉、甘蕉及地上學書?!?宋 曾鞏 《墨池記》:“ 羲之 嘗慕 張芝 ,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宋 陸游 《喜小兒輩到行在》詩:“ 阿綱 學書蚓滿幅, 阿繪 學語鶯囀木?!?元 楊維楨 《又湖州作》詩之四:“得句時過 張外史 ,學書不讓 管夫人 ?!眳⒁姟?學字 ”。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