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迫得”「迫不得已」
成語“迫不得已”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pò bù dé yǐ成語簡拼:PBDY
成語注音:ㄆㄛˋ ㄅㄨˋ ㄉㄜˊ 一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無可奈何
反義詞:自覺自愿、甘心情愿
讀音糾正:迫,不能讀作“pǎi”。
錯字糾正:已,不能寫作“己”。
成語辨析:迫不得已和“無可奈何”;都含有“毫無辦法”的意思。但迫不得已僅用于自己;強調“出于逼迫”;“無可奈何”可用自己;也可用于別人(表示對別人沒有辦法);并沒有“出于逼迫”的意思。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將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后受詔。”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成語用法:迫不得已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情愿。
成語造句:他這樣做,完全是迫不得已。
英文翻譯:not other way
俄文翻譯:быть вынужденным
日文翻譯:やむを得(え)ない,…ざるを得ない
其他翻譯:<德>sich gezwungen sehen,etwas zu tun
成語謎語:為妻罵妾
成語故事:北宋時期宋江救了閻婆母女,閻婆把女兒嫁給宋江,宋江并不怎么喜歡閻婆惜,而閻婆惜勾搭上宋江的同事張三,閻婆惜抓住宋江與梁山泊晁蓋交往的證據,向宋江索要黃金100兩,宋江見閻婆惜鐵定心要敲詐他,迫不得已殺了她就上梁山
成語“迫不得已”的擴展資料
1. 迫不得已的成語典故【出自】:《漢書·王莽傳上》:“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后受詔。”【示例】:吾之言愛國也,得毋為名乎,得毋為利乎,是毋為事勢~乎。(清·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結論》)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歲月逼迫不得已的詩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秦觀《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迫不得已而為之,事與愿違則做甚是什么意思
意思:因為外力壓迫不得不做某事事情發展與心愿相反應該如何做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逼不得已和迫不得已的意思是一樣嗎
兩者都為被其他人逼迫而不得已而為之的意思。但從語法運用上,一個“逼”更顯得他人催促之緊,更能體現情不得已之感。而“迫”卻缺少這種感覺,只能感受時間的緊迫。 故此,兩者從其本意沒什么意思,但其用法卻有細微差別。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什么迫不得已,歇后語
形容強迫、迫不得已的歇后語:●【為妻罵妾】——迫不得已●【長工害癆病】——貧病交迫●【鼻尖上著火】——迫在眉睫●【窮人賣兒女】——迫不得已●【被迫打的老鼠】——見洞就鉆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迫不得已 的 出處 是
迫不得已 的 出處 是《漢書·王莽傳上》:“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后受詔。”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迫不得已 必不得已 逼不得已
釋 義: 指迫不得已。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被逼無奈 應該不算成語 只不過是四字短語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求關于女人迫不得已的詩句
節婦吟 唐·張籍君知妾有夫, 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 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 良人執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