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窮()()()”「窮理盡性」
成語“窮理盡性”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窮理儘性成語讀音:qióng lǐ jìn xìng
成語簡拼:QLJX
成語注音:ㄑㄩㄥˊ ㄌ一ˇ ㄐ一ㄣˋ ㄒ一ㄥ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易·說卦》:“窮理盡興,以至于命。”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原指徹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徹了解人類的天性。后泛指窮究事理。
成語用法:窮理盡性作謂語、賓語、定語;泛指窮究事理。
成語造句:然務為窮理盡性之學,真知文知精意。(清 方宗誠《桐城文錄序》)
成語“窮理盡性”的擴展資料
1. 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是什么意思和順⑴于道德⑵而理 ⑶于義⑷,窮理⑸盡⑹性⑺以⑻至⑼于命⑽。出自于《易經·說卦》大意為:《易經》和協順從社會共同的道德準則,因而其條理都是合乎正義的行為和事情;深究其中的道理全面了解《易經》固有的特點就會認為《易經》敘述的內容都是來自于生活。注釋:⑴“和順”和協順從。《論衡·異虛》:“吾聞為人子者,盡和順于君。” ⑵ “道德”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⑶ “理”條理(指文章的組織結構。)。《荀子?儒效》:“井井兮有其理也。”⑷ “義”合乎正義的行為和事情。《老子?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⑸“窮理”深究事物的道理。《后漢書?胡廣傳》:“探頤窮理,六經典奧,舊章憲式,無所不覽。”⑹ “盡”全,全部。《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⑺ “性”事物固有的性質、特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⑻ “以”認為……是……。《史記·陳涉世家》:“或以為死,或以為亡。”⑼“至”來;去。《左傳?隱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鄭也……己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⑽ “命”生活。唐韓愈《原人》:「形于上者謂之天,形于下者謂之地,命于兩間者謂之人。」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是我非我非我我 窮理盡性難相說
似錯非錯對亦錯,對錯之分各自說。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窮代表什么?
釋義基本字義 (1) 形聲。從穴,躬聲。躬,身體,身在穴下,很窘困。簡化字為會意,力在穴下,有勁使不出。本義:窮盡。完結 (2) 同本義 窮,極也。——《說文》 窮,竟也。——《小爾雅·廣詁》 橫四海兮焉窮?——《楚辭·九歌·云中君》 赤水窮焉。——《山海經·大荒南經》。注:“流極于此山也。” 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呂氏春秋·下賢》 窮高極遠,而測深厚。——《禮記·樂記》 儒有博學而不窮。——《禮記·儒行》 圖窮而匕首見。——《戰國策·燕策》 欲窮其林。——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 樂亦無窮。——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理屈詞窮。——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3) 又如:窮形盡致(比喻說話不留余地,毫無保留);窮師遠討(窮竭兵力進行遠征);窮兵屯戍(盡全部兵力駐守邊疆);無窮(沒有窮盡;沒有限度);窮了(窮盡,終止);窮生(盡其生年,終生) (4) 貧窮,缺乏衣食錢財 窮,貧也。——《廣雅》 分貧,振窮。——《左傳·昭公十四年》 至無有者窮。——《荀子·大略》 窮餓無聊。——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5) 又如:窮酸餓醋(窮酸);窮腮乞臉(窮酸相);窮拉拉(形容很窮);窮滴滴(很窮);窮薄(貧窮;窮困);窮暴(貧窮之極);貧窮(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缺乏);窮通顯晦(困窘、亨通、顯赫、背晦);窮迫(窮困窘迫);窮廝(對貧窮男子的賤稱);窮丁(窮漢。貧窮男子);窮鬼;窮日子;窮達(困窮與顯達) (6) 邊遠的 孤燈耿霜夕,窮山讀兵書。——陸游《夜讀兵書》 (7) 又如:窮城(歷盡邊城);窮邊(荒僻的邊遠地區);窮澤(僻遠的水鄉) (8) 特指不得志 固將愁苦而終窮。——《楚辭·屈原·涉江》 人窮則反本。——《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可謂窮矣。 (9) 又如:窮人 (10) 小;淺。如:窮徑(小路);窮流(干涸的河流);窮枝(小枝;末枝);窮波(淺水);窮井(枯井) (11) 大。如:窮怒(盛怒);窮溟(傳說中的大海);窮觀(大觀) (12) 高。如:窮齡(高齡);窮岫(高山);窮高(到達高處);窮陸(高地);窮崖絕谷(高山深谷) (13) 破舊;破爛。如:窮破(陳舊殘破) (14)窮的反義詞:達 。 例:勿以窮達而易轍,勿以夷險而易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詞性變化 〈動〉 (1) 尋根究源 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易·說卦》 (2) 又如:窮徑(深入研究經籍);窮本(追究本源);窮微(窮究萬物的精微道理) (3) 揭穿 恐事窮且得罪,乃再詣相府。——沈括《夢溪筆談》 〈名〉 (1) 終端;終極 縱欲而不窮,則民心奮而不可說也。——《荀子》 (2) 又如:窮工極巧(極端精巧);窮工極態(極端工巧和富有風致);窮兇(極端兇惡) (3) 缺陷 此其為術,猶有所窮。——陳亮《酌古論·曹公》 (4) 惡人 上賢而不窮。——《逸周書》。孔晁注:“窮,謂不肖之人。” (5) 又如:窮固(謂窮兇頑惡);窮兇極虐(極端兇惡暴虐) (6) 通“躬( gōng)”。身體 注:鞠窮如也。——《儀禮·聘禮》 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荀子·正名》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大學中有句話“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的意思和用處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知,即智,本原指樹木的根,引申為根本。本句話意思是:這就是智慧的根本所在,這就是智慧的最高層次。——以上是一孔之見,僅供參考。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