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精品国产亚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同惡相恤的意思_拼音_近義詞_造句

2023年04月20日成語大全210

成語“同惡相恤”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同惡相卹
成語讀音:tóng è xiāng xù
成語簡拼:TEXX
成語注音:ㄊㄨㄥˊ ㄜˋ ㄒ一ㄤ ㄒㄨ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同惡相助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元年》:“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見“同惡相助”。
成語用法:同惡相恤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成語“同惡相恤”的擴展資料

1. 找成語 恤字
【安富恤貧】【安富恤窮】【愛民恤物】【不恤人言】【存恤耆老】【撫孤恤寡】【患難相恤】【敬老恤貧】【矜貧恤獨】【救災恤患】【救災恤鄰】【嫠不恤緯】【憐貧恤苦】【憐貧恤老】【順天恤民】 旭日初升 旭日東升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相 寫一成語有哪些
白發相守 拜相封侯 備位將相 表里相合 兩賢相厄 脈脈相通 名實相符 安危相易 盎盂相擊 盎盂相敲 拔刀相助 白首相知 白頭相守 白眼相看 白衣卿相 奔走相告 本相畢露 兵戎相見 伯樂相馬 不恥相師 反唇相稽 輔車相依 亥豕相望 函矢相攻 桴鼓相應 禍福相倚 雞犬相聞 疾病相扶 解囊相助 舉手相慶 阿黨相為 口耳相傳 另眼相待 不相上下 不相為謀 不相聞問 朝夕相處 陳陳相因 赤誠相待 赤心相待 伴食宰相 表里相符 表里相濟 臭味相投 出將入相 大相徑庭 代代相傳 彈冠相慶 倒屣相迎 道殣相望 地獄變相 帝王將相 短兵相接 惡語相加 恩恩相報 反唇相譏 反戈相向 非意相干 佛眼相看 腹心相照 剛柔相濟 肝膽相照 各不相謀 各不相讓 官官相護 骨肉相殘 刮目相看 和睦相處 互相推諉 互相標榜 雞鶩相爭 禍福相生 吉人天相 緩急相濟 竭誠相待 積不相能 降心相從 教學相長 將相之器 刻骨相思 蟣虱相吊 金相玉質 交相輝映 開誠相見 另眼相看 兩瞽相扶 梁孟相敬 兩相情愿 寬猛相濟 利害相關 口口相傳 冷眼相待 浪子宰相 名實相副 兩虎相斗 蠻觸相爭 漠不相關 面面相覷 窮形盡相 萍水相逢 皮相之見 披心相付 旗鼓相當 氣味相投 犬牙相制 山中宰相 山水相連 守望相助 三旨相公 聲氣相通 似曾相識 食宿相兼 骨肉相連 冠蓋相望 刮目相待 恨相知晚 呼吸相通 紅豆相思 私相授受 首尾相應 推誠相見 相親相愛 形影相吊 相安無事 相形見絀 相驚伯有 相映成趣 相形失色 邂逅相遇 相機而動 言行相詭 相提并論 相見恨晚 相門有相 相得益彰 心手相應 相鼠有皮 形影相隨 塤篪相和 遙遙相對 銜尾相隨 血肉相連 燕雀相賀 休戚相關 遙相呼應 一相情愿 衣缽相傳 以禮相待 冤冤相報 以利相傾 異地相逢 以沫相濡 楚囚相對 出入將相 唇齒相須 唇輔相連 大相逕庭 道不相謀 道殣相 道殣相枕 得失相半 貂狗相 豆萁相煎 額手相慶 輔車相將 輔牙相倚 格不相入 鼓旗相當 瓜葛相連 刮目相見 官官相為 官官相衛 恨相見晚 鴻案相莊 話不相投 禍福相依 箕裘相繼 肩背相望 交臂相失 金相玉式 金相玉映 金相玉振 口耳相承 括目相待 兩相情原 鱗次相比 面面相睹 面面相看 面面相窺 陌路相逢 目目相覷 鷗水相依 皮相之談 乞窮儉相 七相五公 氣義相投 氣誼相投 青眼相看 犬牙相錯 入骨相思 圣君賢相 聲氣相求 聲氣相投 生死相依 十口相傳 首尾相繼 首尾相連 首尾相衛 首尾相援 素不相能 同敝相濟 同惡相黨 同惡相恤 同惡相助 同類相從 同類相妒 同類相求 同利相死 同明相照 同氣相求 同聲相求 同聲相應 同業相仇 同憂相救 無相無作 相安相受 相差無幾 相待如賓 相逢恨晚 相逢狹路 相顧失色 相煎太急 相克相濟 相切相磋 相去幾何 相去懸殊 相生相克 相時而動 相視而笑 相失交臂 相視莫逆 相帥成風 相忘形骸 相形見拙 相呴相濟 相呴以濕 相沿成俗 相因相生 相莊如賓 邂逅相逢 心口相應 心手相忘 惺惺相惜 形影相對 形影相附 形影相依 言行相悖 言行相符 言行相副 言行相顧 遙呼相應 以類相從 一脈相承 一脈相傳 一脈相通 以毛相馬 義氣相投 一相情原 有無相通 鷸蚌相持 同美相妒 同惡相濟 素不相識 同惡相求 同病相憐 王侯將相 痛癢相關 文人相輕 息息相通 聞聲相思 息息相關 狹路相逢 相忍為國 相知有素 相機行事 相持不下 相機行事 相煎何急 兇相畢露 相知恨晚 相反相成 相沿成習 相依為命 相去無幾 相濡以沫 相輔而行 心心相印 項背相望 相敬如賓 意氣相得 針鋒相對 意氣相投 真相大白 自相殘殺 莊嚴寶相 相生相成 適以相成 相輔相成 自相驚憂 鹽梅相成 自相矛盾 自相魚肉 兩虎相爭 鷸蚌相爭 相得甚歡 相得益章 拔刀相向 表里相依 表里相應 不相問聞 鷸蚌相斗 鷸蚌相危 玉石相揉 魚水相歡 魚水相投 玉質金相 杖履相從 針芥相投 真相畢露 枝干相持 指囷相贈 枝葉相持 趾踵相錯 趾踵相接 踵跡相接 踵武相接 踵趾相接 踵足相接 銖兩相稱 舳艫相繼 自相驚擾 敩學相長 醉吐相茵 白首相莊 白頭相并 白衣宰相 蚌鷸相持 唇齒相依 等禮相亢 烽火相連 五色相宣 相貌堂堂 相女配夫 相對無言 相習成風 相與為一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成語相什么同什么 相()同()
沒有這樣的成語的
『包含有“相 同”字的成語』 (共21則)
[d]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同不相為謀 
[t] 同敝相濟 同病相憐 同惡相黨 同惡相濟 同惡相求 同類相從 同類相妒 同類相求 同利相死 同美相妒 同明相照 同氣相求 同聲相求 同聲相應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惡相恤 同惡相助 同業相仇 同憂相救 
“相”字開頭的成語:(共59則) [x] 相安無事 相安相受 相持不下 相差無幾 相待如賓 相得甚歡 相對無言 相得益章 相得益彰 相輔而行 相逢恨晚 相輔相成 相反相成 相逢狹路 相顧失色 相驚伯有 相機而動 相煎何急 相見恨晚 相敬如賓 相煎太急 相機行事 相克相濟 相貌堂堂 相門有相 相女配夫 相去幾何 相去無幾 相親相愛 相切相磋 相去懸殊 相忍為國 相濡以沫 相帥成風 相時而動 相視而笑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相失交臂 相視莫逆 相生相成 相生相克 相鼠有皮 相提并論 相忘形骸 相習成風 相形見絀 相形見拙 相形失色 相呴相濟 相呴以濕 相映成趣 相沿成俗 相沿成習 相依為命 相與為一 相因相生 相知恨晚 相莊如賓 相知有素 
第三個字是“同”的成語:(共94則) [b] 白藋同心 八纮同軌 不可同日而語 百口同聲 畢力同心 不謀同辭 白首同歸 [c] 操戈同室 [d]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同不相為謀 敵愾同仇 [e]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f] 分床同夢 分甘同苦 鳳梟同巢 分形同氣 風雨同舟 [g] 共貫同條 攻守同盟 公諸同好 [h] 合膽同心 禍福同門 和光同塵 胡越同舟 [j] 交口同聲 [l] 蘭艾同焚 李郭同船 李郭同舟 戮力同心 狼羊同飼 連枝同氣 [m]貓鼠同處 貓鼠同眠 貓鼠同乳 [n] 牛驥同槽 牛驥同皁 牛驥同皂 [p] 普天同慶 溥天同慶 [q] 求大同,存小異 千里同風 齊心同力 清濁同流 [r]人神同嫉 [s] 殊方同致 殊路同歸 三馬同槽 笙磬同音 十鼠同穴 殊涂同歸 殊途同歸 殊涂同會 率土同慶 殊涂同致 上下同門 上下同心 上下同欲 殊致同歸 [t] 同德同心 同袍同澤 同聲同氣 同心同德 [w] 未可同日而語 吳越同舟 枉直同貫 文子同升 [x] 協力同心 協心同力 熏蕕同器 薰蕕同器 [y] 一辭同軌 一軌同風 一口同聲 異口同聲 異口同音 異口同韻 一口同音 異路同歸 一脈同氣 一門同氣 一民同俗 異名同實 異曲同工 一視同仁 異涂同歸 異途同歸 一體同心 一心同功 一心同歸 一心同體 [z] 自厝同異 眾虎同心 眾口同聲 眾啄同音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同的成語有哪些
同是天涯淪落人 二人同心 恩同再生 自厝同異 眾啄同音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異涂同歸 異路同歸 異口同韻 心同止水 未可同日而語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通同作弊 率土同慶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 畢力同心 百口同聲 白藋同心 眾口同聲 眾虎同心 與受同科 玉石同碎 玉石同沉 一心同體 易同反掌 一民同俗 一門同氣 一脈同氣 一口同音 一口同聲 熏蕕同器 熏蕕不同器 詢謀僉同 行同能偶 行同狗豨 行合趨同 協心同力 小異大同 文子同升 未敢茍同 枉直同貫 同舟遇風 同舟共命 同源異派 同源異流 同源共流 同浴譏裸 同憂相救 同音共律 同業相仇 同休共戚 同休等戚 同心一意 同心一力 同心一德 同心葉力 同心協濟 同心協德 同心同德 同心僇力 同心竭力 同心合意 同心合德 同心合膽 同心共濟 同心共膽 同心斷金 同心敵愾 同心并力 同心畢力 同文共規 同堂兄弟 同聲相應 同聲相求 同聲同氣 同生共死 同聲共氣 同日而言 同日而論 同日而道 同氣相求 同年而語 同年而校 同明相照 同力協契 同利相死 同類相求 同類相妒 同類相從 同歸殊涂 同符合契 同惡相助 同惡相恤 同惡相黨 同惡共濟 同德協力 同德同心 同垂不朽 同床共枕 同床各夢 同船合命 同仇敵慨 同塵合污 同敝相濟 同胞共氣 所見略同 殊致同歸 殊涂同致 殊涂同會 殊涂同歸 樹同拔異 殊路同歸 殊方同致 視同一律 誓同生死 視同秦越 視同陌路 視同拱璧 上下同欲 上下同心 賞同罰異 仁同一視 人神同嫉 清濁同流 情同一家 齊心同力 棄同即異 溥天同慶 判然不同 牛驥同皁 牛驥同槽 名同實異 貓鼠同乳 貓鼠同處 連枝同氣 李郭同舟 李郭同船 狼羊同飼 迥乎不同 交口同聲 禍福同門 胡越同舟 河同水密 合膽同心 好惡不同 分甘同苦 分床同夢 伐異黨同 恩同山岳 道同志合 道同義合 道同契合 道合志同 黨同妒異 操戈同室 不同流俗 不同戴天 不謀同辭 冰炭不同爐 比眾不同 本同末離 白首同歸 八纮同軌 共貫同條 一心同歸 一心同功 同德一心 一辭同軌 同聲一辭 同然一辭 志同道合 與民同樂 與眾不同 有福同享 異口同聲 異曲同工 異口同音 異名同實 英雄所見略同 異途同歸 一視同仁 一體同心 一軌同風 薰蕕不同器 薰蕕同器 行同狗彘 協力同心 味同嚼蠟 同舟敵國 吳越同舟 同甘共苦 同門異戶 同病相憐 同仇敵愾 同惡相求 同盤而食 同歸于盡 同心合力 同床異夢 同功一體 同室操戈 同工異曲 通同一氣 同惡相濟 同美相妒 同條共貫 同袍同澤 同心協力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心戮力 同舟共濟 同氣連枝 同歸殊途 同出一轍 同文共軌 同生死,共存亡 同流合污 書同文,車同軌 同日而語 笙磬同音 視同路人 視同兒戲 殊途同歸 十鼠同穴 三馬同槽 上下同門 求大同,存小異 情同手足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千里同風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巧同造化 情同骨肉 普天同慶 求同存異 戮力同心 貓鼠同眠 牛驥同皂 六耳不同謀 蘭艾同焚 截然不同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和光同塵 和而不同 攻守同盟 公諸同好 感同身受 鳳梟同巢 風雨同舟 分形同氣 非同小可 非同兒戲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恩同再造 恩同父母 敵愾同仇 道不同不相為謀 黨同伐異 大同小異 不約而同 不同凡響 不可同日而語 不敢茍同 冰炭不同器 標同伐異 本同末異 迥然不同 非同尋常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謀而同 不期而同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同什么放什么成語有哪些
沒有與“同 放”相關的成語!
『包含有“同”字的成語』
“同”字開頭的成語:(共95則) [t] 同胞共氣 同敝相濟 同病相憐 同垂不朽 同仇敵慨 同仇敵愾 同床各夢 同床共枕 同船合命 同塵合污 同床異夢 同出一轍 同德同心 同德協力 同德一心 同惡共濟 同惡相黨 同惡相濟 同惡相求 同符合契 同甘共苦 同歸殊涂 同歸殊途 同歸于盡 同工異曲 同功一體 同流合污 同類相從 同類相妒 同類相求 同力協契 同利相死 同美相妒 同明相照 同門異戶 同年而校 同年而語 同盤而食 同袍同澤 同氣連枝 同氣相求 同日而道 同日而論 同日而言 同日而語 同然一辭 同聲共氣 同生共死 同室操戈 同生死,共存亡 同聲同氣 同聲相求 同聲相應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聲一辭 同條共貫 同堂兄弟 同文共規 同文共軌 同惡相恤 同惡相助 同心畢力 同心并力 同心斷金 同心敵愾 同休等戚 同心共膽 同心共濟 同休共戚 同心合膽 同心合德 同心合力 同心合意 同心竭力 同心僯力 同心戮力 同心同德 同心協德 同心協濟 同心協力 同心一德 同心一力 同心葉力 同心一意 同音共律 同源共流 同浴譏裸 同業相仇 同憂相救 同源異流 同源異派 同舟敵國 同舟共濟 同舟共命 同舟遇風 
第二個字是“同”的成語:(共49則) [b] 不同戴天 不同凡響 標同伐異 不同流俗 本同末離 本同末異 [d] 黨同妒異 黨同伐異 道同契合 大同小異 道同義合 道同志合 [e] 恩同父母 恩同山岳 恩同再造 [f] 非同兒戲 非同尋常 非同小可 [g] 感同身受 [h] 河同水密 [j]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m] 名同實異 [q] 求同存異 情同骨肉 棄同即異 情同手足 情同一家 巧同造化 [r]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仁同一視 [s] 樹同拔異 視同兒戲 賞同罰異 視同拱璧 視同路人 視同陌路 視同秦越 誓同生死 書同文,車同軌 視同一律 [t] 通同一氣 通同作弊 [w] 味同嚼蠟 [x] 心同止水 行同狗豨 行同狗彘 行同能偶 [y] 易同反掌 [z] 志同道合 
第三個字是“同”的成語:(共94則) [b] 白藋同心 八纮同軌 不可同日而語 百口同聲 畢力同心 不謀同辭 白首同歸 [c] 操戈同室 [d]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不同不相為謀 敵愾同仇 [e]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f] 分床同夢 分甘同苦 鳳梟同巢 分形同氣 風雨同舟 [g] 共貫同條 攻守同盟 公諸同好 [h] 合膽同心 禍福同門 和光同塵 胡越同舟 [j] 交口同聲 [l] 蘭艾同焚 李郭同船 李郭同舟 戮力同心 狼羊同飼 連枝同氣 [m]貓鼠同處 貓鼠同眠 貓鼠同乳 [n] 牛驥同槽 牛驥同皁 牛驥同皂 [p] 普天同慶 溥天同慶 [q] 求大同,存小異 千里同風 齊心同力 清濁同流 [r]人神同嫉 [s] 殊方同致 殊路同歸 三馬同槽 笙磬同音 十鼠同穴 殊涂同歸 殊途同歸 殊涂同會 率土同慶 殊涂同致 上下同門 上下同心 上下同欲 殊致同歸 [t] 同德同心 同袍同澤 同聲同氣 同心同德 [w] 未可同日而語 吳越同舟 枉直同貫 文子同升 [x] 協力同心 協心同力 熏蕕同器 薰蕕同器 [y] 一辭同軌 一軌同風 一口同聲 異口同聲 異口同音 異口同韻 一口同音 異路同歸 一脈同氣 一門同氣 一民同俗 異名同實 異曲同工 一視同仁 異涂同歸 異途同歸 一體同心 一心同功 一心同歸 一心同體 [z] 自厝同異 眾虎同心 眾口同聲 眾啄同音 
“同”字結尾的成語:(共19則) [b] 不敢茍同 不謀而同 不期而同 不約而同 比眾不同 [d] 道合志同 [f] 伐異黨同 [h] 好惡不同 和而不同 [j]迥乎不同 迥然不同 截然不同 [p] 判然不同 [s] 所見略同 [w] 未敢茍同 [x] 行合趨同 詢謀僉同 小異大同 [y] 英雄所見略同 
“同”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7則) [b] 冰炭不同爐 冰炭不同器 [l] 六耳不同謀 [q]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w]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x] 熏蕕不同器 薰蕕不同器 
『包含有“放”字的成語』
“放”字開頭的成語:(共46則) [f] 放長線釣大魚 放達不羈 放誕不羈 放誕不拘 放蕩不羈 放刁把濫 放誕風流 放刁撒潑 放蕩形骸 放飯流歠 放歌縱酒 放虎歸山 放火燒山 放虎遺患 放虎自衛 放浪不羈 放浪不拘 放冷箭 放龍入海 放浪無羈 放浪無拘 放浪形骸 放馬后炮 放馬華陽 放牛歸馬 放潑撒豪 放屁添風 放僻邪侈 放辟邪侈 放辟淫侈 放情丘壑 放任自流 放心解體 放心托膽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言高論 放言遣辭 放魚入海 放眼世界 放意肆志 放鷹逐犬 放縱不羈 放縱不拘 放縱馳蕩 放之四海而皆準 放諸四海而皆準 
第二個字是“放”的成語:(共5則) [d] 大放悲聲 大放厥詞 大放厥辭 [h]豪放不羈 [m] 馬放南山 
第三個字是“放”的成語:(共17則) [c] 出丑放乖 扯旗放炮 [e] 恩不放債 [f]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g] 歸馬放牛 [h] 豪奢放逸 [j] 驕奢放逸 見兔放鷹 [m] 摩頂放踵 [q] 敲鑼放炮 敲鑼放炮 [s] 撒潑放刁 殺人放火 順水放船 撒騷放屁 [w] 無的放矢 [z] 自由放任 
“放”字結尾的成語:(共6則) [b] 百花齊放 [h]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q]輕饒素放 [x] 心花怒放 [y] 一花獨放 
“放”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3則) [b]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k] 開弓不放箭 [z]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左傳》閔公(元年~二年)翻譯
閔公【元年~二年】(公元前661—前660年)
閔公元年(公元前661年)
【經】
元年春王正月。齊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季子來歸。冬,齊仲孫來。
【傳】
元年春,不書即位,亂故也。
元年春季,《春秋》沒有記載即位,是由于動亂不能舉行即位儀式。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鴆毒,不可懷也。《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従簡書。”齊人救邢。
狄人進攻邢國。管仲對齊桓公說:“戎狄好像豺狼,是不會滿足的;中原各國互相親近,是不能拋棄的。安逸等于毒藥,是不能懷戀的。《詩》說:‘難道不想著回去,怕的是這個竹簡上的軍事文字。’竹簡上的軍事文字,就是同仇敵愾而憂患與共的意思,所以請按照簡書而救援邢國。”于是齊國人出兵救援邢國。
夏六月,葬莊公,亂故,是以緩。
夏季,六月,安葬莊公。由于發生動亂,所以推遲了,過了十一個月才安葬。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請復季友也。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來歸”,嘉之也。
秋季,八月,閔公和齊桓公在落姑結盟,請求齊桓公幫助季友回國。齊桓公同意,派人從陳國召回季友,閔公住在郎地等候他。《春秋》記載說“季子來歸”,這是贊美季友。
冬,齊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后枝葉従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昬亂,霸王之器也。”
冬季,齊國的仲孫湫前來對禍難表示慰問,《春秋》稱之為“仲孫”,也是贊美他。仲孫回國說:“不除掉慶父,魯國的禍難沒完沒了。”齊桓公說:“怎么樣才能除掉他?”仲孫回答說:“禍難不止,將會自取滅亡,您就等著吧!”齊桓公說:“魯國可以取得嗎?”仲孫說:“不行。他們還遵行周禮。周禮,是立國的根本。下臣聽說:‘國家將要滅亡,如同大樹,軀干必然先行仆倒,然后枝葉隨著落下。’魯國不拋棄周禮,是不能動它的。您應當從事于安定魯國的禍難并且親近它。親近有禮儀的國家,依靠穩定堅固的國家,離間內部渙散的國家,滅亡昏暗動亂的國家,這是稱霸稱王的方法。”
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大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滅霍、滅魏。還,為大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
晉獻公建立兩個軍,自己率領上軍,太子申生率領下軍。趙夙為晉獻公駕御戰車,畢萬作為車右。出兵滅掉耿國、滅掉霍國、滅掉魏國。回國來,晉獻公為太子在曲沃建造城墻,把耿地賜給趙夙,把魏地賜給畢萬,派他們做大夫。
士蒍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為之極,又焉得立。不如逃之,無使罪至。為吳大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與其及也。且諺曰:‘心茍無瑕,何恤乎無家。’天若祚大子,其無晉乎。”
士蒍說:“太子不能做繼承者了,把都城分給他,而給他以卿的地位,先讓他達到頂點,又哪里能夠立為國君?與其得到罪過,不如逃走,不要讓罪過到來。做一個吳太伯,不也是可以的嗎?這樣還可以保有好名聲。而且俗話說:‘心里如果沒有毛病,又何必擔心沒有家?’上天如果保佑您,您就不要在晉國了吧!”
卜偃曰:“畢萬之后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啟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名之大,以従盈數,其必有眾。”
卜偃說:“畢萬的后代必定昌大。萬,是滿數;魏,是巍巍高大的名稱。開始賞賜就這樣,上天已經啟示了。天子統治兆民,所以稱為‘兆民’,諸侯統治萬民,所以稱為‘萬民’。現在名稱的高大跟著滿數,他就必然會得到群眾。”
初,畢萬筮仕于晉,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為土,車従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歸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
當初,畢萬占卜在晉國做官的吉兇,得到《屯》卦■變成《比》卦■。辛廖預測說:“吉利。《屯》堅固,《比》進入,還有比這更大的吉利嗎?所以他必定蕃衍昌盛。《震》卦變成了土,車跟隨著馬,兩腳踏在這里,哥哥撫育他,母親保護他,群眾歸附他,這六條不變,集合而能堅固,安定而有威武,這是公侯的封象。公侯的子孫,必定能回復到他開始的地位。”
(注:■代表卦象,因無法表示,故脫漏。下同)
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
【經】
二年春王正月,齊人遷陽。夏五月乙酉,吉禘于莊公。秋八月辛丑,公薨。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公子慶父出奔莒。冬,齊高子來盟。十有二月,狄入衛。鄭棄其師。
【傳】
二年春,虢公敗犬戎于渭汭。舟之僑曰:“無德而祿,殃也。殃將至矣。”遂奔晉。
二年春季,虢公在渭水入河的地方打敗犬戎。舟之僑說:“沒有德行受到寵祿,這是災禍。災禍將要來到了。”就逃亡到晉國。
夏,吉禘于莊公,速也。
夏季,為莊公舉行大祭。未免太快了。
初,公傅奪卜齮(yǐ)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賊公于武闈。成季以僖公適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賂求共仲于莒,莒人歸之。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聲也。”乃縊。
當初,閔公的保傅奪取卜齮的田地,閔公不加禁止。秋季,八月二十四日,共仲指使卜齮在武闈殺害閔公。成季帶著僖公跑到邾國。共仲逃亡到莒國,季友和僖公就回到魯國,擁立僖公為國君。用財貨到莒國求取共仲,莒國人把他送了回來。共仲到達密地,讓公子魚請求赦免。沒有得到同意,公子魚哭著回去。共仲說:“這是公子魚的哭聲啊!”于是上吊死了。
閔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齊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故孫于邾。齊人取而殺之于夷,以其尸歸,僖公請而葬之。
閔公是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兒子,所以齊人立他為國君。共仲和哀姜私通,哀姜想立他為國君。閔公的被害,哀姜事先知道內情,所以逃到邾國。齊人向邾人索取哀姜,在夷地殺了她,把她的尸首帶回去,僖公請求歸還尸首安葬。
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于兩社,為公室輔。季氏亡,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成季將要出生的時候,魯桓公讓掌卜官楚丘的父親占卜。他說:“是男孩子。他名叫友,是您的右手;處于周社和亳社之間,作為公室的輔助。季氏滅亡,魯國不能盛昌。”又占筮,得到《大有》■變成《乾》■,說:“尊貴如同父親,敬重如同國君。”等到生下來,在手掌心有個“友”字,就以友命名。
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公與石祁子玦,與寧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擇利而為之。”與夫人繡衣,曰:“聽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為右,黃夷前驅,孔嬰齊殿。及狄人戰于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衛侯不去其旗,是以甚敗。狄人囚史華龍滑與禮孔以逐衛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實掌其祭。不先,國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則告守曰:“不可待也。”夜與國人出。狄入衛,遂従之,又敗諸河。
冬季,十二月,狄人進攻衛國。衛懿公喜歡鶴,鶴有坐車子的。將要作戰時,接受甲胄的人們都說:“讓鶴去,鶴實際上享有官祿官位,我們哪里能打仗!”懿公把玉佩給了石祁子,把箭給了甯莊子,讓他們防守,說:“用這個來贊助國家,選擇有利的去做。”把繡衣給了夫人,說:“聽他們二人的!”渠孔為衛懿公駕御戰車,子伯作為車右;黃夷打沖鋒,孔嬰齊指揮后軍。和狄人在熒澤作戰,衛軍大敗,狄人就滅亡了衛國。衛侯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幟,所以慘敗。狄人囚禁了史官華龍滑和禮孔以追趕衛國人。這兩個人說:“我們,是太史之官,執掌祭祀。如果不先回去,你們是不能得到國都的。”于是就讓他們先回去。他們到達,就告訴守衛的人說:“不能抵御了。”夜里和國都的人一起退走。狄人進入衛國國都,跟著追上去,又在黃河邊上打敗了衛國人。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強之。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文公為衛之多患也,先適齊。及敗,宋桓公逆諸河,宵濟。衛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為五千人,立戴公以廬于曹。許穆夫人賦《載馳》。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
當初,衛惠公即位的時候還很年輕,齊人讓昭伯和宣姜私通,昭伯不同意,就逼迫他干。生了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文公由于衛國禍患太多,先到了齊國。等到衛國這次大敗,宋桓公在黃河邊上迎接,夜里渡河。衛國的遺民男女共計七百三十人,加上共地、滕地的百姓共五千人。立戴公為國君。暫時寄居在曹邑,許穆夫人作了《載馳》這首詩。齊桓公派遣公子無虧率領戰車三百輛、披甲戰士三千人守衛曹邑,贈送給戴公駕車的馬匹,祭服五套,牛、羊、豬、雞、狗都是三百頭,還有做門戶的木材。贈送給夫人用魚皮裝飾的車子,上等的綢緞三十匹。
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鄭人為之賦《清人》。
鄭國人討厭高克,派他率領軍隊住在黃河邊,很久也不召他回來,軍隊潰散逃回,高克逃亡到陳國。鄭國人為高克作了《清人》這首詩。
晉侯使大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里克諫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従。従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帥師,行謀,誓車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命則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君失其官,帥師不威,將焉用之。且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舍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不對而退。見大子,大子曰:“吾其廢乎?”對曰:“告之以臨民,教之以軍旅,不共是懼,何故廢乎?且子懼不孝,無懼弗得立,修己而不責人,則免于難。”
晉獻公派遣太子申生進攻東山的皋落氏。里克進諫說:“太子,是奉事宗廟祭祀、社稷大祭和早晚照看國君飲食的人,所以叫做冢子。國君外出就守護國家,如果有別人守護就跟隨國君。跟隨在外叫做撫軍,守護在內叫做監國,這是古代的制度。說到帶兵一事,對各種策略作出決斷,對軍隊發號施令,這是國君和正卿所應該策劃的,不是太子的事情。率領大軍在于控制命令,太子領兵,如果遇事都要請示就失去威嚴,擅自發令而不請示就是不孝,所以國君的大兒子不能帶領軍隊。國君失去了任命職官的準則,太子統率軍隊也沒有威嚴,何必如此呢?而且下臣聽說皋落氏準備出兵迎戰,君王還是不要太子去為好。”晉獻公說:“我有好幾個兒子,還不知道立誰為嗣君呢!”里克不回答,退了下去。里克進見太子。太子說:“我恐怕要被廢了吧!”里克回答說:“命令您在曲沃治理百姓,教導您熟悉軍事,害怕的是不能完成任務,為什么會廢立呢?而且做兒子的應該害怕不孝,不應該害怕不能立為嗣君。修養自己而不要去責備別人,就可以免于禍難。”
大子帥師,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為右,梁余子養御罕夷,先丹木為右。羊舌大夫為尉。光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無慝,兵要遠災,親以無災,又何患焉!”狐突嘆曰:“時,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則命以始,服其身則衣之純,用期衷則佩之度。今命以時卒,閟其事也;衣之龍服,遠其躬也;佩以金玦,棄其衷也。服以遠之,時以閟之,龍涼冬殺,金寒玦離,胡可恃也?雖欲勉之,狄可盡乎?”梁余子養曰:帥師者受命于廟,受脤于社,有常服矣。不獲而龍,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龍奇無常,金玦不復,雖復何為,君有心矣。”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曰‘盡敵而反’,敵可盡乎!雖盡敵,猶有內讒,不如違之。”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違命不孝,棄事不忠。雖知其寒,惡不可取,子其死之。”
太子申生帶領軍隊,晉獻公讓他穿左右兩色的衣服,佩帶有缺口的青銅環形佩器。狐突駕御戰車,先友作為車右。梁馀子養為罕夷駕御戰車,先丹木作為車右。羊舌大夫作為軍尉。先友說:“穿著國君衣服的一半,掌握著軍事的機要,成敗全在這一回了,您要自己勉勵啊!分出一半衣服沒有惡意,兵在手可以遠離災禍,與國君親近又遠離災禍,又擔心什么!”狐突嘆息說:“時令,是事情的象征,衣服,是身分的標識,佩飾,是心志的旗幟。所以如果看重這件事,就應該在春、夏季發布命令;賜予衣服,就不要用雜色;使人衷心為自己所用,就要讓他佩帶合于禮度的裝飾品。如今在年終發布命令,那是要讓事情不能順利進行;賜給他穿雜色衣服,那是要使他疏遠;讓他佩帶缺口青銅環佩器,那是表示出丟棄太子的內心。現在是用衣服疏遠他,用時令使他不能順利進行;雜色,意味涼薄;冬天,意味肅殺;金,意味寒冷;玦,意味決絕,這怎么可以依靠呢?雖然要勉力而為,狄人難道可以消滅得一人不剩嗎?”梁馀子養說:“領兵的人,在太廟里接受命令,在祭祀土神的地方接受祭肉,還應該有一定的服飾。現在得不到規定的服飾而得到雜色衣服,命令不懷好意可想而知。死了以后還要落個不孝的罪名,不如逃了吧!”罕夷說:“雜色的奇裝異服不合規定,青銅環形佩器表示不再回來。這樣,即使是回來還有什么用?國君已經有別的心思了。”先丹木說:“這樣的衣服,狂人也不會去穿的。國君說:‘將敵人消滅光了再回來’,敵人難道可以消滅得一干二凈嗎?即使把敵人消滅干凈了,還有內部讒言,不如離開這里。”狐突要走,羊舌大夫說:“不行。違背命令是不孝,拋棄責任是不忠。雖然已經感到了國君的心里冷酷,不孝不忠這樣的邪惡是不可取的。您還是為此而死吧!”
大子將戰,狐突諫曰:“不可,昔辛伯諗周桓公云:‘內寵并后,外寵二政,嬖子配適,大都耦國,亂之本也。’周公弗従,故及于難。今亂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子其圖之,與其危身以速罪也。”
太子準備作戰,狐突勸阻說:“不行。從前辛伯勸阻周桓公說:‘妾媵并同于王后,寵臣相等于正卿,庶子和嫡子同等,大城和國都相同,這就是禍亂的根本。’周桓公不聽,所以遭到禍難。現在禍亂的根本已經形成,您還能肯定會立您為嗣君嗎?您就考慮一下吧!與其危害自身而加快罪過的到來,何如盡孝道而安定百姓!”
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僖公焉,故成季立之。
成風聽到成季出生時占卜的卦辭,就和他結交,并且把僖 公囑托給他,所以成季立僖公為國君。
僖之元年,齊桓公遷邢于夷儀。二年,封衛于楚丘。邢遷如歸,衛國忘亡。
僖公元年,齊桓公把邢國遷到夷儀。二年,把衛國封在楚丘。邢國遷居,好像回到原來的國土;衛國重建,卻忘記了亡國之痛。
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材訓農,通商惠工,敬教勸學,授方任能。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衛文公穿著粗布衣服,戴著粗帛帽子,努力生產,教導農耕,便利商販,加惠各種手工業,重視教化,獎勵求學,向臣下傳授為官之道,任用有能力的人。頭一年,戰車只有三十輛,到末年,就有了三百輛。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同相的組詞有哪些
同病相憐、同聲相呼、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惡相濟、同利相死、同惡相助、同類相殘、同惡相求、同憂相救、道不同不相為謀、同類相妒、同類相求、同道相益、同明相照、同敝相濟、同惡相恤、同美相妒、同業相仇、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汝之民為惡也,何不白于君,發倉廩以振之?而私以尓食饋之,是汝明(顯示
(1)主要觀點:主張國君(或政府)組織救濟,不主張個人實施救助。分析評價:孔子的主張一方面體現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將民生問題政治化,擔憂個人實施救濟會損害到國君的威,體現了孔子的等級觀念。(2)特點:社會福利制度化,強調政府救濟與社會救濟相結合,救濟與教育有機結合。思想根源:繼承了儒家“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時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3)發展:將民生問題擺在國家建設的首位(高度關注民生問題的解決);明確提出了以發展經濟來解決民生問題的途徑;明確提出了以發展經濟來解決民生問題的途徑;明確提出了通過政府調節來解決社會福利問題(解決以土地為核心的財富分配問題)。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9. 關于同什么的成語
同病相憐, 同床異夢, 同舟共濟, 同舟遇風,同仇敵愾、同舟共濟、同生共死、同心合力、同氣相求 同舟共命 比喻命運相同,利害一致。 同舟共濟 舟:船;濟:渡,過灑。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 同舟敵國 同舟共濟的人成了敵人。 同源異派 見“同源異流”。 同源異流 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同浴譏裸 在一起洗澡卻譏笑別人赤身露體。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問題,卻以此而譏嘲別人。 同憂相救 謂憂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關系密切。 同業相仇 猶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業的人不易相處。 同休共戚 亦作“同休等戚”。①謂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難。 同休等戚 見“同休共戚”。 同心一意 心志一致。 同心一力 同“同心協力”。 同心一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葉力 同“同心協力”。 同心協力 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協濟 見“同心共濟”。 同心協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同心戮力 指齊心合力。 同心僇力 見“同心戮力”。 同心竭力 同“同心畢力”。 同心合意 同“同心一意”。 同心合力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合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膽 見“同心共膽”。 同心共濟 亦作“同心協濟”。謂齊心協力,克服困難。 同心共膽 亦作“同心合膽”。心志一致。 同心斷金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后以“同心斷金”形容心齊力量大。 同心敵愾 同懷強烈的憤恨以對付敵人。 同心并力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畢力 齊心盡力。 同文共軌 同文: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軌:全國車轍闊狹相同。統一文字,統一車轍。比喻國家統一。 同文共規 見“同文共軌”。 同條共貫 條:枝條;貫:錢串。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事理相通,脈絡連貫。 同堂兄弟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同是天涯淪落人 同室操戈 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動刀槍。指兄弟爭吵。泛指內部斗爭。 同聲一辭 猶言眾口一辭。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同聲相應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同聲相求 謂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同聲同氣 見“同聲共氣”。 同聲共氣 比喻親密無間,志趣相合。 同生死,共存亡 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生共死 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同日而語 指相提并論。 同日而言 同“同日而論”。 同日而論 猶言相提并論。 同日而道 同“同日而論”。 同然一辭 猶異口同聲。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同氣相求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 同氣連枝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同袍同澤 袍:長衣服的通稱;澤:內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同仇敵愾。比喻共事的關系(多指軍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同盤而食 同吃一個盤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間骨肉情深。 同年而語 猶言相提并論。 同年而校 猶言相提并論。 同明相照 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 同門異戶 名義一樣,實質不同。 同美相妒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同流合污 流:流俗;污:骯臟。指跟壞人一起干壞事。 同利相死 謂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同力協契 猶言同心協力。 同類相求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聚合。 同類相妒 形容同類者不易相處。 同類相從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 同歸于盡 盡: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毀滅。 同歸殊途 歸:歸宿;殊:不同;途:道路。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同歸殊涂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然終究同歸于一。后泛指途徑不同而結果相同。 同功一體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同工異曲 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同甘共苦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擔當艱苦。 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同惡相助 亦作“同惡相恤”。謂對共同憎惡者,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 同惡相恤 見“同惡相助”。 同惡相求 壞人與壞人相互勾結。 同惡相濟 同惡:共同作惡的人;濟:助。壞人互相勾結,共同作惡。 同惡相黨 共為惡者相結為黨。 同惡共濟 見“同惡相濟”。 同德一心 指全心全意為共同目標努力。 同德協力 為同一目標而共同盡力。 同德同心 見“同心同德”。 同垂不朽 一同流傳,永不磨滅。 同床異夢 異:不同。原指夫婦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同床共枕 謂同床并頭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同床各夢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同船合命 比喻處境相同,利害相關。 同出一轍 兩種言論或行為完全一樣。 同仇敵愾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同仇敵慨 見“同仇敵愾”。 同塵合污 謂行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濁之世。 同病相憐 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同敝相濟 猶同惡相濟。 同胞共氣 喻指親兄弟。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0. 成語 同復( )( )填什么?急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兩個人齊心協力,就會無往不勝
恩同再生 恩:恩德。比喻恩情極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樣
自厝同異 〖解釋〗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眾啄同音 〖解釋〗猶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解釋〗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解釋〗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異涂同歸 〖解釋〗通過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異路同歸 〖解釋〗通過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異口同韻 〖解釋〗指大家說得都一樣。同“異口同音”。
心同止水 〖解釋〗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同“心如止水”。
未可同日而語 〖解釋〗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解釋〗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刑。指王法對于王子、平民是一樣的。
通同作弊 〖解釋〗作弊:用欺騙的手段做違法亂紀或不合規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壞事。
率土同慶 〖解釋〗猶言普天同慶。天下的人或全國的人共同慶祝。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 【出處】【解釋】指各地各有各的風俗習慣。【示例】【故事】
畢力同心 〖解釋〗猶言齊心協力。
百口同聲 〖解釋〗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白藋同心 〖解釋〗猶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羨榮華的品節。
眾口同聲 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眾虎同心 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與受同科 行賄和受賄的人受到同等的處罰。
玉石同碎 猶玉石俱焚。
玉石同沉 比喻善惡一齊受害。
一心同體 猶言同心同德。
易同反掌 見“易如反掌”。
一民同俗 謂使人民的思想風俗齊同。
一門同氣 謂同門兄弟。
一脈同氣 謂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親密關系。
一口同音 猶言眾口一詞。
一口同聲 猶一口同音。
熏蕕同器 熏:香草;蕕:臭草。香草與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內。比喻好人與壞人共處。
熏蕕不同器 熏蕕: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壞不能共處。
詢謀僉同 謂咨詢和商議的意見都一致。
行同能偶 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行同狗豨 豨:豬。人的行為丑惡,如同豬狗一樣。形容人的行為卑鄙惡劣到了極點。亦作“行如禽獸”、“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行合趨同 行為志趣相同。
協心同力 見“協心戮力”。
小異大同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文子同升 謂家臣奴仆與主人同居官職。語出《論語·憲問》:“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未敢茍同 不敢隨便同意
枉直同貫 謂曲直不分。
同舟遇風 比喻同遭逆境。
同舟共命 比喻命運相同,利害一致。
同源異派 見“同源異流”。
同源異流 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同浴譏裸 在一起洗澡卻譏笑別人赤身露體。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問題,卻以此而譏嘲別人。
同憂相救 謂憂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關系密切。
同業相仇 猶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業的人不易相處。
同休共戚 亦作“同休等戚”。①謂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難。
同休等戚 見“同休共戚”。
同心一意 心志一致。
同心一力 同“同心協力”。
同心一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葉力 同“同心協力”。
同心協濟 見“同心共濟”。
同心協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同心僇力 見“同心戮力”。
同心竭力 同“同心畢力”。
同心合意 同“同心一意”。
同心合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膽 見“同心共膽”。
同心共濟 亦作“同心協濟”。謂齊心協力,克服困難。
同心共膽 亦作“同心合膽”。心志一致。
同心斷金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后以“同心斷金”形容心齊力量大。
同心敵愾 同懷強烈的憤恨以對付敵人。
同心并力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畢力 齊心盡力。
同文共規 見“同文共軌”。
同堂兄弟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同聲相應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同聲相求 謂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同聲同氣 見“同聲共氣”。
同生共死 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同聲共氣 比喻親密無間,志趣相合。
同日而言 同“同日而論”。
同日而論 猶言相提并論。
同日而道 同“同日而論”。
同氣相求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
同年而語 猶言相提并論。
同年而校 猶言相提并論。
同明相照 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
同力協契 猶言同心協力。
同利相死 謂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同類相求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聚合。
同類相妒 形容同類者不易相處。
同類相從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
同歸殊涂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然終究同歸于一。后泛指途徑不同而結果相同。
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同惡相助 亦作“同惡相恤”。謂對共同憎惡者,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
同惡相恤 見“同惡相助”。
同惡相黨 共為惡者相結為黨。
同惡共濟 見“同惡相濟”。
同德協力 為同一目標而共同盡力。
同德同心 見“同心同德”。
同垂不朽 一同流傳,永不磨滅。
同床共枕 謂同床并頭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同床各夢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同船合命 比喻處境相同,利害相關。
同仇敵慨 見“同仇敵愾”。
同塵合污 謂行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濁之世。
同敝相濟 猶同惡相濟。
同胞共氣 喻指親兄弟。
所見略同 所持的見解大致相同。
殊致同歸 同“殊涂同歸”。
殊涂同致 猶殊途同歸。
殊涂同會 猶殊途同歸。
殊涂同歸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本謂由不同途徑達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結果。
樹同拔異 謂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殊路同歸 同“殊涂同歸”。
殊方同致 猶殊途同歸。
視同一律 同等看待。
誓同生死 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視同秦越 先秦時秦越兩國,一在西北,一在東南,相去極遠。后因稱疏遠隔膜、互不相關為“視同秦越”。
視同陌路 見“視若路人”。
視同拱璧 看作兩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貴。
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謂眾心齊一。
上下同心 上下一心。
賞同罰異 謂獎賞和自己的意見相同的,懲罰和自己的意見不同的。
仁同一視 猶言一視同仁。
人神同嫉 見“人神共嫉”。
清濁同流 清水和濁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惡混雜,好壞不分。
情同一家 比喻情誼深厚,如同一家。
齊心同力 見“齊心協力”。
棄同即異 ①謂拋棄同姓同族而親近異姓異族。②丟掉共同之說而接近新奇之說。
溥天同慶 遍天下的人一同歡慶。
判然不同 判:顯然的區別。區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樣。
牛驥同皂 亦作“牛驥同槽”。謂牛與千里馬同槽而食。比喻賢愚不分。
牛驥同槽 見“牛驥同皂”。
名同實異 名稱相同,而實質不一樣。
貓鼠同乳 見“貓鼠同眠”。
貓鼠同處 見“貓鼠同眠”。
連枝同氣 《呂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后以“連枝同氣”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親密關
1. 鄙吝復萌
拼音:bǐ lìn fù méng
釋義:鄙吝:庸俗;萌:發生。庸俗的念頭又發生了。
2. 髀肉復生
拼音:bì ròu fù shēng
釋義:髀: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
3. 蒼黃翻復
拼音:cāng huáng fān fù
釋義: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4. 錯綜復雜
拼音:cuò zōng fù zá
釋義:錯:交錯,交叉;綜:合在一起。形容頭緒多,情況復雜。
5. 得而復失
拼音:dé ér fù shī
釋義:復:又,再。剛得到又失去了。
6. 翻復無常
拼音:fān fù wú cháng
釋義:變化無常,說變就變。
7. 反復無常
拼音:fǎn fù wú cháng
釋義:無常:變化不定。形容常常變化,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又是那樣,變動不定。
8. 復蹈前轍
拼音:fù dǎo qián zhé
釋義:蹈:踏上;前轍:先前車輪輾過的痕跡。重新踏上先前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不吸取教訓,重犯錯誤。
9. 復舊如初
拼音:fù jiù rú chū
釋義:復:恢復;如:像,好像。恢復舊的,就像當初一樣。
10. 顧復之恩
拼音:gù fù zhī ēn
釋義: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11. 故態復萌
拼音:gù tài fù méng
釋義:故態:老脾氣,老樣子;復:又;萌:發生。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
12. 光復舊物
拼音:guāng fù jiù wù
釋義:光復:恢復;舊物:舊有的東西。指收復曾被敵人侵占的祖國山河。
13. 舊念復萌
拼音:jiù niàn fù máng
釋義:萌:開始,發生。舊時的念頭或想法又重新發生。多指重犯舊時的缺點或錯誤。
14. 克己復禮
拼音:kè jǐ fù lǐ
釋義: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
15. 聊復爾耳
拼音:liáo fù ěr ěr
釋義:姑且如此而已。
16. 七日來復
拼音:qī rì lái fù
釋義:《周易》復卦,主十一月。復卦六爻,第一爻為陽,其他五爻為陰,表示陰氣剝盡陽氣復生,稱為“來復”。現常指一星期。
17. 日復一日
拼音:rì fù yī rì
釋義:復:再,又。過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時間長。也形容光陰白白地過去。
18. 三翻四復
拼音:sān fān sì fù
釋義:變化無常或反復多次。
19. 三復斯言
拼音:sān fù sī yán
釋義:三復:多次反復;斯言:這句話。反復朗讀并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
20. 死灰復燃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釋義:冷灰重新燒了起來。原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1. 形容互相的成語
曖昧之情】行為不光明,內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八方呼應】呼應:彼此聲氣相通。泛指周圍、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聲氣,互相配合。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拔茅連茹】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百家爭鳴】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也指不同意見的爭論。百家,這種觀點的人或各種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彼倡此和】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唇齒相依】象嘴唇和牙齒那樣互相依靠。比喻關系密切,相互依靠。
唇齒之邦】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比喻雙方關系密切,利害與共。
此唱彼和】這里唱,那里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
道義之交】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耳鬢斯磨】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爾虞我詐】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
爾詐我虞】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
反目成仇】反目:翻臉了。翻臉而變成仇敵。一般指夫妻不和,矛盾激化,互相對立。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福倚禍伏】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輔車相依】輔:頰骨;車:齒床。頰骨和齒床互相依靠。比喻兩者關系密切,互相依存。
肝膽楚越】肝膽:比喻關系密切;楚越:春秋時兩個諸侯國,雖土地相連,但關系不好。比喻有著密切關系的雙方,變得互不...
剛柔相濟】剛強的和柔和的互相調劑。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blwype.cn/post/4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