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的成語「分香賣履」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分香賣履”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曹操的遺囑“分香賣履,留戀妾婦”什么意思、司馬光評價曹操"分香賣履"在<資治通簽>原文是?、成語分香什么屢、曹操臨死之前為什么要“分香賣履”?、分香賣履的同源典故、李清照說趙明誠殊無分香賣履之意,分香賣履有什么...、曹操要“分香賣履”安排婢妾后事,為什么?趙明誠去世時,李清照說其無分香賣履之意暗示什么?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分香賣履”的詞條資料
2:曹操的遺囑“分香賣履,留戀妾婦”什么意思
3:司馬光評價曹操"分香賣履"在<資治通簽>原文是?
4:成語分香什么屢
5:曹操臨死之前為什么要“分香賣履”?
6:分香賣履的同源典故
7:李清照說趙明誠殊無分香賣履之意,分香賣履有什么...
8:曹操要“分香賣履”安排婢妾后事,為什么?
成語“分香賣履”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FXML
成語注音:ㄈㄣ ㄒ一ㄤ ㄇㄞˋ ㄌㄩ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晉 陸機《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為,學作履組賣也。” 摘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成語解釋:舊時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
成語用法:分香賣履聯合式;作謂語;指臨死不忘妻妾。
成語造句: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宋 李清照《金石錄后序》)
成語“分香賣履”的擴展資料
1. 曹操的遺囑“分香賣履,留戀妾婦”什么意思余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制作帶子、鞋子賣。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讓他們住在銅雀臺,好好安置她們。
曹操《遺令》:“分香賣履,留戀妾婦”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于臺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帳,朝晡上脯備之,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翻譯:“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讓他們住在銅雀臺(遺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二十公里鄴城遺址內),好好安置他們,在臺正堂上放六尺床,掛上靈帳,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從早至午,要向帳中歌舞奏樂。
你們要時時登上銅雀臺,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制作帶子、鞋子賣。
擴展資料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譙水擊蛟
曹操十歲那年,在龍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條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地與鱷魚周旋。鱷魚無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
后來,有個大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我在龍潭碰到鱷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眾人詢問,曹操以實相告,無不驚嘆少年曹操的膽略。?
智激袁紹
曹操年輕時,和袁紹兩人常常喜歡做游俠。他們兩人曾經去看別人結婚,乘機偷偷進入主人的園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廬里面的人,都跑出來察看,袁、曹兩人便拔刀搶劫新娘。
在他倆跑出來后,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荊棘叢中,袁紹動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這里!”袁紹驚恐著急,趕快自己跳了出來,兩人終于得以逃脫。?
行刺張讓
曹操曾私入中常侍張讓的府邸試圖行刺,張讓發覺,派人追捕,曹操揮舞著手戟,從庭堂一路打將出來,張讓的衛士無法接近他,曹操且戰且退,退到垣墻邊時,縱身一跳,逾墻而出。?[108]?
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傳話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2. 司馬光評價曹操分香賣履在<資治通簽>原文是?
舊時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特指曹操《遺令》余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制作帶子、鞋子賣。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讓他們住在銅雀臺,好好安置她們。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3. 成語分香什么屢
分香賣履:【基本解釋】:舊時比喻人臨死念念不忘妻兒。【拼音讀法】:fēn xiāng mài lǚ【使用舉例】: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之意。(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使用方法】:聯合式;作謂語;指臨死不忘妻妾【成語出處】:漢·曹操《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4. 曹操臨死之前為什么要“分香賣履”?
從分香賣履上其實也可以看的出來,曹操是一個真性情之人。
曹操乃一代英雄,能夠成為一個時代的霸主,說明他在做任何事情時從不手軟,死在他手上的人也有很多。一輩子在戰場上戎馬一生的曹操,最終因病臥在榻上不起,此時他也早已看清生死,在此之前也留下了一份遺書,將自己一生的故事都寫在了上面。而在這份遺書上面他大意寫下了這些內容,并沒有提及死后繼承人的事情,而是在他死后對于一些瑣事方面的安排。
比如提到了伺候她的一些小妾以及屋里的丫鬟們,他表示伺候他的這些小妾以及丫鬟都非常辛苦,在他死去之后,也希望這些下人被善待。剩下的一些熏香可以全部分給下人,不必拿來祭祀他本人。其實從這一點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雖然現在很多人對他的評價比較負面,覺得他在亂世之中能夠稱霸必定是小人,但從他將所做的這些安排上,在這份遺書上面,并沒有刻意留言有關于政治方面的任何事情,反而都是提到的一些家庭瑣事。這一切都表明了在英雄的表面上,他也是一個擁有熱血之心的人。從那之后分香賣履,也就被大家用來比喻,人之將死,不忘親人的意思,在后期更是被許多文人所采用。
當然這也反映出了曹操雖為一代英雄,但卻也是一個有真實性情的人。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5. 分香賣履的同源典故
賣履分香、銅雀分香、魏公銅雀分香
www.blwype.cn
6. 李清照說趙明誠殊無分香賣履之意,分香賣履有什么...
分香賣履原本是指曹孟德立的遺囑,他在遺囑中囑咐下人把香料送給自己的夫人,并且讓自己的夫人們在閑暇之余可以編制香袋,以此謀生。但是李清照說趙明誠無分香賣履的意思只是說趙明誠走的太快了,都沒來得及立遺囑,從中也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對趙明誠熾熱的感情。
李清照與趙明誠十分恩愛,他們經常在閑暇之余吟詩作對,趙明誠和李清照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他們都很喜歡收集古董,所以趙明誠和李清照一起寫了一本書,叫做《金石錄》,這里面記載了兩人多年的心血,《金石錄》大部分都是由趙明誠撰寫的,在趙明誠去世后,李清照完成了《金石錄》的修改和完善部分。
之后,李清照在趙明誠死后的日子里仍然十分想念趙明誠,于是她自己寫了一本《金石錄后序》,這本書可謂是感人至深,李清照記錄了和趙明誠相識相知相愛的細節,特別是對趙明誠臨走之時的細節,李清照更是無法忘懷,當時趙明誠得了瘧疾,但是他沒有得到很好的醫治,所以趙明誠的身體一天天垮下來了,最后到了臥床不起的地步。
心急如焚的李清照立刻趕到了趙明誠的身邊,只可惜趙明誠已經病入膏肓了,連話都說不出來,趙明誠看著李清照哭成了一個淚人,他想安慰李清照,于是他抬了抬手,李清照立刻明白了趙明誠的意思,她取來了紙筆,只是趙明誠還沒有下筆,他就離開了這個世界。李清照悲痛不已,最后她厚葬了趙明誠。
李清照回家以后,她覺得趙明誠仍然沒有離開,于是她自言自語道:“你并無分香賣履之意”,這個“分香賣履”出自曹孟德之口,曹孟德為了讓自己的夫人們能夠生存下來,他給她們出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分香賣履,但是趙明誠連遺囑都沒有寫下來,李清照一想到這里,她就更傷心了。摘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7. 曹操要“分香賣履”安排婢妾后事,為什么?
對于曹操死前的《遺令》歷來有各種解讀,但關于其中的’分香賣履”遺囑,人們多有共識,認為“所志止在兒女前”;“何者謂豪杰”……
總之,很多人評價曹操臨終嘮叨’分香賣履”有失英雄本色——“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我死后留下的香分給諸位夫人,不必拿來祭祀我。這些人沒什么本事,可讓她們學做絲帶、鞋子的生計維持生活)。
作為自比“周文王”的曹操,《遺令》只字不提繼承大統之事,割舍不下的是妻妾如何生活,并指出解決辦法,一代英雄的曹操“兒女之情抑何長”?
臨終嘮叨兒女情長,這被后人不解甚至嘲笑,其實這反映了曹操的人性本色,從骨子里他就不會裝腔作勢,甚至有些任性、輕佻和隨心所欲。三國時吳人所寫的《曹瞞傳》對曹操的性格有過深刻揭示,原文如下:
“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常以日達夕。被服輕綃,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細物,時或冠帢帽以見賓客。每與人談論,戲弄言誦,盡無所隱,及歡悅大笑,至以頭沒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幘,其輕易如此。”
什么意思呢?是說曹操輕佻巧詐,不威嚴莊重,喜歡音樂,身邊有很多歌舞戲子,常夜以繼日娛樂。愛穿透明有花紋的絲質服飾,身上佩小荷包,放手巾等小玩藝,喜歡不正衣冠、戴便帽見客人。與人談笑戲謔無常,不隱藏性情,高興大笑時把頭沉到杯案上,頭巾會被酒杯、菜肴等污染,這個人輕率、隨便、輕佻到這種程度。
曹操這種性格自小就有,“機警,有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機靈警覺,擅長謀機變,但品行放浪、任性,不注重德行修養。以古人的標準,德行修養是為人處事的重要標準,而曹操不受約束,不聽教條,喜歡飛鷹走狗,游蕩無度。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8. 趙明誠去世時,李清照說其無分香賣履之意暗示什么?
李清照和趙明誠是一對情投意合夫妻,他們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歲月。可是相處久了,趙明誠也暴露了自己的缺點,他只適合過好日子,不能面對困難,國難當頭,趙明誠幾次為了自保拋棄李清照、轄區的城民讓李清照大失所望。兩人的關系也在艱難的歲月里生出了嫌隙,趙明誠死后,李清照說其無分香賣履之意,了解這個典故的就知道,這是在埋怨趙明誠沒有為她打算,暗示了兩人感情已經不復從前。
分香賣履說的是曹操在臨終前為自己妻妾規劃的事情。曹操一生中有很多女人,在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時,他擔心自己死后,這些跟著他的女人們不知道怎么辦。他給自己的夫人們的未來都做了安排,讓她們可以繼續過著比較好的生活。同樣是臨死,趙明誠卻什么遺言都沒有給李清照留下,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趙明誠并不在乎李清照的未來。李清照這樣寫也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戰爭來時,兩人的價值觀不同也顯現了出來。戰爭之前,趙明誠家庭殷實,兩人不用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整天看書喝茶,倒也其樂融融。可是,戰爭將他們的好日子摧毀了。趙明誠奉命守城,在敵方大兵來臨之際,趙明誠不想著怎么御敵,他自己一個人悄悄跑了,這令李清照大失所望。李清照在當時做了許多詩句,里面表達了對軟弱士人的不滿。李清照在丈夫逃跑之后,也可能真正才了解趙明誠是個怎樣的人,兩人也漸行漸遠。
最后,趙明誠在金陵生病,李清照趕去探望。等李清照趕到的時候,趙明誠已經病入膏肓了,在這之前,趙明誠還寫了最后一首詩,可是他卻不留給妻子只言片語,難免讓人懷疑兩人的關系已經很差了。來自www.blwype.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