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接”「晝日三接」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晝日三接”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帶三有關的歷史典故、三接三晝啥意思、三接三晝啥意思、“柳永三兄弟”的名字“三復、三接、三變”各有什么含義?、什么日什什么的成語、“柳永三兄弟”的名字“三復、三接、三變”各有什么含義?、等
目錄索引:
1:成語“晝日三接”的詞條資料
2:帶三有關的歷史典故
3:三接三晝啥意思
4:三接三晝啥意思
5:“柳永三兄弟”的名字“三復、三接、三變”各有什么含義?
6:什么日什什么的成語
7:“柳永三兄弟”的名字“三復、三接、三變”各有什么含義?
成語“晝日三接”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ZRSJ
成語注音:ㄓㄡˋ ㄖˋ ㄙㄢ ㄐ一ㄝ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易·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孔穎達疏:“晝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賜蕃多,又被親寵頻數,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 來自www.blwype.cn
成語解釋: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
成語用法:晝日三接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造句:摘筆摛詞,當筵授簡,叨陪晝日三接。明·汪道昆《高唐夢》
成語“晝日三接”的擴展資料
1. 帶三有關的歷史典故捱三頂四 挨三頂五 捱三頂五 白璧三獻 不成三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管三七二十一 避軍三舍 避君三舍 八難三災 不三不四 半三不四 巴三覽四 巴三攬四 不壹而三 半夜三更 此地無銀三百兩 草廬三顧 差三錯四 重三迭四 重三疊四 攢三聚五 攢三集五 垂涎三尺 此中三昧 鼎分三足 得其三昧 掉三寸舌 倒三顛四 顛三倒四 丟三落四 丟三拉四 讀書三到 讀書三余 丟三忘四 低三下四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二滿三平 二三君子 二三其德 二三其意 二桃殺三士 二心三意 分三別兩 觀隅反三 喙長三尺 河東三篋 華封三祝 火冒三尺 火冒三丈 河清三日 紅日三竿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橫三豎四 橫三順四 幾次三番 接二連三 九流三教 九烈三貞 假眉三道 九衢三市 金人三緘 接三連四 頰上三毫 頰上三毛 狡兔三窟 狡兔三穴 舉一反三 距躍三百 徑一周三 君子三戒 九蒸三熯 犒賞三軍 狂三詐四 六臂三頭 兩般三樣 屢次三番 兩次三番 兩道三科 連二并三 連二趕三 六街三陌 六街三市 兩兩三三 兩面三刀 連三并四 拉三扯四 連三接二 連三接四 連三接五 連三跨五 利市三倍 立時三刻 六韜三略 兩頭三面 兩頭三緒 六問三推 兩意三心 連中三元 茅廬三顧 孟母三遷 暮四朝三 目無三尺 拿三搬四 偏三向四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欺三瞞四 日出三竿 日高三丈 繞梁三日 入木三分 讓三讓再 日上三竿 日已三竿 讓再讓三 三榜定案 事不過三 三班六房 三百六十行 三步兩腳 三般兩樣 三不拗六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病四痛 三百甕齏 三寸不爛之舌 三曹對案 三差兩錯 三長兩短 三茶六飯 三茶六禮 三寸鳥,七寸嘴 三從四德 三長四短 三差五錯 三朝五日 三朝元老 三寸之舌 三冬二夏 三等九般 三等九格 三對六面 三迭陽關 三疊陽關 三復白圭 三夫成市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三番兩次 三翻四復 三翻四覆 三反四覆 三風十愆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三復斯言 三番五次 三墳五典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夫之對 三夫之言 三更半夜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顧草廬 三跪九叩 三姑六婆 三宮六院 三顧茅廬 三過其門而不入 三告投杼 三綱五常 三魂出竅 三好二怯 三槐九棘 三回九轉 三好兩歹 三好兩歉 三魂七魄 歲寒三友 三回五次 三皇五帝 三環五扣 三戶亡秦 三葷五厭 三句不離本行 三家村 三句話不離本行 三教九流 三饑兩飽 三腳兩步 三街兩市 三街六市 三節兩壽 三街六巷 三緘其口 三江七澤 詩家三昧 三江五湖 三諫之義 三六九等 三老四少 三鄰四舍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命而俯 三媒六證 三毛七孔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馬同槽 三臡八菹 三年化碧 三年五載 三年之艾 三平二滿 三婆兩嫂 三朋四友 三拳不敵四手 三親六故 三親六眷 三拳兩腳 三清四白 三求四告 三親四眷 三妻四妾 三期賢佞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人為眾 三日新婦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尸暴跳 三獸渡河 說三道四 三十而立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首六臂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六行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三兩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蛇七鼠 三豕涉河 三三四四 三十三天 三牲五鼎 三尸五鬼 三三五五 三山五岳 三生有幸 三頭八臂 三臺八座 三頭對案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頭六臂 三湯兩割 三頭兩面 三頭六面 三頭兩日 三天兩頭 三推六問 三頭兩緒 三頭六證 三吐三握 三湯五割 三五成群 三窩兩塊 三瓦兩舍 三瓦兩巷 事無三不成 三位一體 三徙成都 三徙成國 三寫成烏 三心二意 三旬九食 三心兩意 三熏三沐 三薰三沐 三釁三浴 三下五除二 三省吾身 三寫易字 三星在戶 三星在天 三月不知肉味 三怨成府 三余讀書 三言訛虎 三陽交泰 三陽開泰 三言兩句 三言兩語 三浴三釁 三盈三虛 三諫之義 三六九等 三老四少 三鄰四舍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命而俯 三媒六證 三毛七孔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馬同槽 三臡八菹 三年化碧 三年五載 三年之艾 三平二滿 三婆兩嫂 三朋四友 三拳不敵四手 三親六故 三親六眷 三拳兩腳 三清四白 三求四告 三親四眷 三妻四妾 三期賢佞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人為眾 三日新婦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尸暴跳 三獸渡河 說三道四 三十而立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首六臂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六行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三兩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蛇七鼠 三豕涉河 三三四四 三十三天 三牲五鼎 三尸五鬼 三三五五 三山五岳 三生有幸 三頭八臂 三臺八座 三頭對案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頭六臂 三湯兩割 三頭兩面 三頭六面 三頭兩日 三天兩頭 三推六問 三頭兩緒 三頭六證 三吐三握 三湯五割 三五成群 三窩兩塊 三瓦兩舍 三瓦兩巷 事無三不成 三位一體 三徙成都 三徙成國 三寫成烏 三心二意 三旬九食 三心兩意 三熏三沐 三薰三沐 三釁三浴 三下五除二 三省吾身 三寫易字 三星在戶 三星在天 三月不知肉味 三怨成府 三余讀書 三言訛虎 三陽交泰 三陽開泰 三言兩句 三言兩語 三浴三釁 三盈三虛 三諫之義 三六九等 三老四少 三鄰四舍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命而俯 三媒六證 三毛七孔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馬同槽 三臡八菹 三年化碧 三年五載 三年之艾 三平二滿 三婆兩嫂 三朋四友 三拳不敵四手 三親六故 三親六眷 三拳兩腳 三清四白 三求四告 三親四眷 三妻四妾 三期賢佞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人為眾 三日新婦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尸暴跳 三獸渡河 說三道四 三十而立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首六臂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六行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三兩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蛇七鼠 三豕涉河 三三四四 三十三天 三牲五鼎 三尸五鬼 三三五五 三山五岳 三生有幸 三頭八臂 三臺八座 三頭對案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頭六臂 三湯兩割 三頭兩面 三頭六面 三頭兩日 三天兩頭 三推六問 三頭兩緒 三頭六證 三吐三握 三湯五割 三五成群 三窩兩塊 三瓦兩舍 三瓦兩巷 事無三不成 三位一體 三徙成都 三徙成國 三寫成烏 三心二意 三旬九食 三心兩意 三熏三沐 三薰三沐 三釁三浴 三下五除二 三省吾身 三寫易字 三星在戶 三星在天 三月不知肉味 三怨成府 三余讀書 三言訛虎 三陽交泰 三陽開泰 三言兩句 三言兩語 三浴三釁 三盈三虛 三災八難 三占從二 三足鼎立 三折肱為良醫 三折肱,為良醫 三貞九烈 三災六難 三戰三北 三智五猜 三紙無驢 三貞五烈 三旨相公 退避三舍 蹄間三尋 蹄閑三尋 湯去三面 挑三撥四 調三惑四 挑三豁四 挑三揀四 挑三檢四 推三推四 調三窩四 調三斡四 條三窩四 挑三嫌四 推三阻四 蹄閑三尋 韋編三絕 穩吃三注 五大三粗 五典三墳 無風三尺浪 網開三面 亡秦三戶 無事不登三寶殿 五申三令 咸五登三 一板三眼 一波三折 一唱三嘆 一倡三嘆 壹倡三嘆 楊穿三葉 一而二,二而三 一而再,再而三 一飯三吐哺 約法三章 陽關三迭 一國三公 勇冠三軍 一舉三反 一口三舌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日三復 一日三覆 一日三秋 一日三歲 一日三省 一日三月 一時三刻 一歲三遷 余聲三日 有三有倆 言三語四 語四言三 一問三不知 一獻三酬 游戲三昧 一獻三售 一隅三反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長年三老 晝日三接 著三不著兩 張三李四 朝三暮二 朝三暮四 遮三瞞四 再衰三涸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2. 三接三晝啥意思
這個不是成語。成語的正確表達應該是【晝日三接】晝日三接zhòu rì sān jiē解釋: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出處:《易·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孔穎達疏:“晝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賜蕃多,又被親寵頻數,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示例:摘筆摛詞,當筵授簡,叨陪~。 ★明·汪道昆《高唐夢》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摘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3. 三接三晝啥意思
這個不是成語。成語的正確表達應該是【晝日三接】晝日三接zhòu rì sān jiē解釋: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出處:《易·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孔穎達疏:“晝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賜蕃多,又被親寵頻數,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示例:摘筆摛詞,當筵授簡,叨陪~。 ★明·汪道昆《高唐夢》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摘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4. “柳永三兄弟”的名字“三復、三接、三變”各有什么含義?
“三變”出自《論語》,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君子的容貌,從外表看起來好象有三種變化,起初遠遠望見他,覺得很莊重,接近之后又覺得很溫和,等到聽他說話之后,又覺得他很嚴厲。?
“三復”出自《論語》,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三復,就是書讀三遍。
“三接”出自《易經 晉卦》: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三接,就是一天被皇帝三次接見。
家譜中的柳永及其《勸學文》
柳哲
柳永的詞,可謂千古一人。不過后人總是津津樂道他的風流韻事,我總覺得有些不靠譜。一般人對柳永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宋人筆記和小說家馮夢龍所著的《喻世明言》第12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這篇小說的印象。歷史小說是允許虛構的,但后人以小說為依據來認識古人,可能就不免南轅北轍了。
作為河東柳氏后人,我為此常感憤憤不平。經過多年搜集各地的柳氏宗譜,我發現了多種家譜對柳永都有記載,柳氏后人對柳永的文章與道德都是推崇備至。一般的讀者,可能無法看到這些家譜,我特摘錄部分內容如下,以饗讀者。
據《涇川柳氏宗譜》(嘉慶21年)記載:“公諱永,字三變,宋仁宗景佑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屯田先生。嘗作詞,輯之名曰《柳氏樂章集》,見者嘉之,詩曰:
斯文奕世仰公傳,天賜繇裔啟后賢。
梓里邑中沾化育,萬家黎庶慶重天。
章章樂府稱佳句,集集新詩蔭海邊。
當時手澤今還在,六合彌聞動地歡。”
據《京江柳氏宗譜》(光緒17年)記載:“仁宗時,耆卿(柳永)亦饒有文譽,而于音律尤精,東坡每見其詞,自謂不及。特不拘小節,未獲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詳于縣志,而同時有柳涗者(筆者注:據史料記載,柳涗即柳永之子,字溫之,宋仁宗慶歷六年賈黯榜進士,曾官著作郎及陜西司理參軍。柳永之子入籍鎮江并載入地方志,更是證實了鎮江柳氏為柳永之后),世居丹徒,登宋慶歷六年進士,歷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筆者注:由于家譜遭毀,后人修譜竟然不知柳涗乃柳永之子,實在遺憾。),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見于者也。及南渡,高宗紹興十八年,柳仲永復登進士,載于郡志,非其苗裔耶!”
鎮江8世孫柳蓉作《重修宗譜例言》中寫到:“蓋自宋耆卿公,始居潤,厥后高宗南渡,兵火相仍,前此譜牒,蕩焉無存。”
《楷人柳公暨元配封宜人張太君合葬墓志銘》中亦寫到:“按狀,柳為河東右姓,其先以和圣食邑柳下,因以為氏。自六朝至唐宋,代有傳人,慶歷間,耆卿先生僑寓于潤,歿葬丹徒之土山,載在郡志,是為吾郡柳氏始祖。”
《京江柳氏宗譜》(卷4)世系表中對一世祖柳鯤有如此記載:“宋工部屯田員外郎耆卿公遷潤,其后世居之。世系中斷,前代無考。京峴山祖塋,公與月溪公居其末二冢,其上尚有五冢,生卒名字俱缺。”
從以上《京江柳氏宗譜》的記載可知,柳永“僑寓于潤”,“卒葬丹徒土山”。今江蘇鎮江柳氏為柳永之后,包括著名學者柳詒征、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等皆應為其后裔。
筆者在《古文真寶》一書中,發現收入了柳永的《勸學文》,可知柳永的為人與治學的態度,與其河東先人一脈相傳,也可說明柳永是一位治學嚴謹,道德詩文俱佳的醇儒,并非斷子絕孫,死無葬身之地,要靠妓女籌錢安葬的“花花公子”。據史料記載,柳永三兄弟皆中進士成名宦,文播四方,名傳千古,而其子柳涚和侄子柳淇亦能高中進士,并非偶然,與柳氏家風家學有關。今錄柳永的《勸學文》如下:
“父母養其子而不教,是不愛其子也。雖教而不嚴,是亦不愛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學,是子不愛其身也。雖學而不勤,是亦不愛其身也。是故養子必教,教則必嚴;嚴則必勤,勤則必成。學,則庶人之子為公卿;不學,則公卿之子為庶人。”摘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5. 什么日什什么的成語
白日做夢、
度日如年、
旭日東升、
與日俱增、
來日方長、
計日程功、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曠日持久、
如日中天、
指日可待、
日日夜夜、
揮日陽戈、
冬日黑裘、
白日飛升、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三日新婦、
終日不倦、
一日三復、
晝日三接、
惟日為歲、
轉日回天、
就日瞻云、
終日終夜、
與日月爭光、
成日成夜、
并日而食、
五日京兆、
紅日三竿
沒日沒夜、
七日來復、
盡日窮夜、
一日千金、
如日方升、
不日不月、
一日之冬、
惟日不足、
與日俱積、
就日望云、
辨日炎涼、
曠日彌久、
來日正長、
十日之飲、
移日卜夜、
冬日之溫、
愛日惜力、
烈日炎炎、
時日曷喪、
彌日累夜、
一日九回、
冬日之陽、
千日斫柴一日燒、
指日高升、
冬日夏云、
計日指期、
戴日戴斗、
一日之雅
食日萬錢、
明日黃花、
窮日落月、
白日衣繡、
一日三秋、
十日并出、
如日方中、
玩日愒歲、
一日而白、
彌日亙時、
鎮日鎮夜、
連日連夜、
一日萬幾、
來日大難、
歷日曠久、
夏日可畏、
冬日可愛、
天日不懂、
引日成歲、
窮日之力、
與日俱進、
千日打柴一日燒、
晝日晝夜、
玩日愒月、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倍日并行、
計日而待、
沐日浴月
一日難再晨、
同日而語、
旦日日夕、
一日并命、
曠日積晷、
死日生年、
指日成功、
三日入廚、
概日凌云、
一日萬機、
浴日補天、
一日之誼、
與日月齊光、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靡日不思、
白日升天、
指日可下、
一日三省、
以日為歲、
曠日累時、
一日千丈、
積日累勞、
三日兩頭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6. “柳永三兄弟”的名字“三復、三接、三變”各有什么含義?
“三變”出自《論語》,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君子的容貌,從外表看起來好象有三種變化,起初遠遠望見他,覺得很莊重,接近之后又覺得很溫和,等到聽他說話之后,又覺得他很嚴厲。?
“三復”出自《論語》,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三復,就是書讀三遍。
“三接”出自《易經 晉卦》: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三接,就是一天被皇帝三次接見。
家譜中的柳永及其《勸學文》
柳哲
柳永的詞,可謂千古一人。不過后人總是津津樂道他的風流韻事,我總覺得有些不靠譜。一般人對柳永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宋人筆記和小說家馮夢龍所著的《喻世明言》第12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這篇小說的印象。歷史小說是允許虛構的,但后人以小說為依據來認識古人,可能就不免南轅北轍了。
作為河東柳氏后人,我為此常感憤憤不平。經過多年搜集各地的柳氏宗譜,我發現了多種家譜對柳永都有記載,柳氏后人對柳永的文章與道德都是推崇備至。一般的讀者,可能無法看到這些家譜,我特摘錄部分內容如下,以饗讀者。
據《涇川柳氏宗譜》(嘉慶21年)記載:“公諱永,字三變,宋仁宗景佑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屯田先生。嘗作詞,輯之名曰《柳氏樂章集》,見者嘉之,詩曰:
斯文奕世仰公傳,天賜繇裔啟后賢。
梓里邑中沾化育,萬家黎庶慶重天。
章章樂府稱佳句,集集新詩蔭海邊。
當時手澤今還在,六合彌聞動地歡。”
據《京江柳氏宗譜》(光緒17年)記載:“仁宗時,耆卿(柳永)亦饒有文譽,而于音律尤精,東坡每見其詞,自謂不及。特不拘小節,未獲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詳于縣志,而同時有柳涗者(筆者注:據史料記載,柳涗即柳永之子,字溫之,宋仁宗慶歷六年賈黯榜進士,曾官著作郎及陜西司理參軍。柳永之子入籍鎮江并載入地方志,更是證實了鎮江柳氏為柳永之后),世居丹徒,登宋慶歷六年進士,歷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筆者注:由于家譜遭毀,后人修譜竟然不知柳涗乃柳永之子,實在遺憾。),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見于者也。及南渡,高宗紹興十八年,柳仲永復登進士,載于郡志,非其苗裔耶!”
鎮江8世孫柳蓉作《重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