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哀感頑艷是啥意思怎么讀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哀感頑艷”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表示哀的四字成語有什么、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賞析、情到深處自然濃,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人事滄桑卻何求!是什么意思?、關于喜;怒;哀;樂的詞語。、《蝶戀花》鑒賞、“澧蘭沅芷無窮竟,況復哀時重自傷” 什么意思?、古詩詞鑒賞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嘶,凄入肝脾,哀感頑艷。全句什么意思求李白的 怨歌行 全詩大意哀感頑艷的意思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是什么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哀感頑艷”的詞條資料
2:表示哀的四字成語有什么
3: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賞析
4:情到深處自然濃,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人事滄桑卻何求!是什么意思?
5:關于喜;怒;哀;樂的詞語。
6:《蝶戀花》鑒賞
7:“澧蘭沅芷無窮竟,況復哀時重自傷” 什么意思?
8:古詩詞鑒賞
成語“哀感頑艷”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āi gǎn wán yàn
成語簡拼:AGWY
成語注音:ㄞ ㄍㄢˇ ㄨㄢˊ 一ㄢ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哀慟頑艷
讀音糾正:艷,不能讀作“yán”。
錯字糾正:哀,不能寫作“衰”或“衷”。
成語出處:三國 魏 繁欽《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眳窝訚ⅲ骸邦B鈍艷美者皆感之?!北緝热輥碜怨娉烧Z網:www.blwype.cn
成語解釋:哀:悲哀;感:感動;頑:愚拙;艷:慧麗。悲痛的情調使愚頑無知的人和聰明俊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后轉用以評述艷情作品。謂文辭既哀婉感傷;又古拙綺麗;深切感人。
成語用法:哀感頑艷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作品哀怨、感傷。
成語造句:這封信卻是駢四駢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寫得異常的哀感頑艷。(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一回)
英文翻譯:to touch the wise and move the dull as well
成語“哀感頑艷”的擴展資料
1. 表示哀的四字成語有什么哀兵必勝,哀而不傷,哀感頑艷,哀鴻遍野(亦作:哀鴻遍地 哀鴻滿路),哀毀骨立(亦作:銷毀骨立 毀瘠骨立),哀梨蒸食(亦作:蒸食哀梨),哀絲豪竹(亦作:豪竹哀絲) 耗矣哀哉 生榮亡哀 生榮沒哀 于呼哀哉 喜怒哀樂 嗚呼哀哉 生榮死哀 乞哀告憐 樂往哀來 豪竹哀絲 樂極哀來 樂極生哀 鴻雁哀鳴 豪管哀弦 感舊之哀 樂盡哀生 節哀順變 哀痛欲絕 哀天叫地 哀思如潮 哀絲豪竹 哀聲嘆氣 哀莫大于心死 哀梨蒸食 哀毀瘠立 哀毀骨立 哀鴻遍野 哀鴻遍地 哀告賓服 哀感中年 哀感頑艷 哀感天地 哀而不傷 哀兵必勝 哀哀欲絕 哀哀父母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2. 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在《沁園春》一詞的小序中曾寫道:’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 向郎圓?!嗽~即先從’天上月’寫起。上片三句借月亮為喻,寫愛情的歡樂轉瞬即逝,恨多樂少。
后兩句,寫假如愛情能象月亮那樣皎潔圓滿,付出再大的代價都愿意。’一昔如環,昔昔長如玦’,包蘊了無限的哀傷與懷念,表達了對亡妻的真摯愛戀。
下片寫傷逝中的悲痛,用燕子在簾間呢喃,反襯人去樓空,未亡人的孤寂。結語化用’雙棲蝶’的典故,表達了他與亡妻的愛情生死不渝,抒發了無窮盡的哀悼,把永恒的愛寄托在化蝶的理想中。這首詞把作者內心對愛妻的悲悼之情,盡情表露。
不做作,無雕飾,纏綿凄切,感人至深。
原文如下: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清代: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作者在康熙十九年(1680)重陽節前三日夜曾做過一個夢:“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倍@首《蝶戀花》就從這個夢里的兩句詩生發而來。妻子盧氏去世后,作者生活便長期痛苦悲傷,他用月亮盈虧喻人生的聚散,希望月亮夜夜明亮,長圓不缺。所以作者將天上的月亮,作為歌詠對象作詞一首。
參考資料:蝶戀花-百度百科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3. 情到深處自然濃,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人事滄桑卻何求!是什么意思?
意思大致是:心里有說不盡的千言萬語,道不盡的百轉柔腸,日積月累的情感愈加濃厚,不必說卻也明了。
這句話是形容男女之間十分有默契,一往情深的情感狀態,我不用言語,但你已經明了了我還未說出口的話,這種感情十分珍貴,
當用情至深,就會舍不得。情到深處無怨尤,人世滄桑卻何求。說明,當事人并不抱怨,人世滄桑也沒什么可以得到的,但只求愛情。
在秋日的山林間,在遠鎮的燈光里,安然忍受毫無指望的等待。
要在慘烈如葬的七月驕陽下走馬,要在曠地上迎著大風歌唱和舞蹈,把生命的模樣勾勒得興高采烈,卻也要在邊境小鎮的落日里。
當兩排高大白楊的輪廓靜靜地沉沒于垂死的暮色中時,傷心欲絕,傷心欲絕地回頭看你,但待靜靜低頭繼續走上離途,忽然明白其實悲傷深處空無一物,情到深處人孤獨,愛至窮時盡滄桑。
此句大致內容是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的無題
無題(三)---清代詩人納蘭性德
煙般往事夢中休, 繞梁芳蹤難去留。君言相思一樣苦, 妾嘆離散兩般愁。意到濃時怎忍舍, 情到深處無怨由。孤影月明應寂寞, 問君何處是歸途。
意思大致是:如煙般的往事夢中方才停歇,縈繞心頭的那個她難以挽留,他說相思苦悶,她嘆離散憂愁。意境到時怎么忍心割舍?
感情深刻不能怨天尤人。月光雖明亮但孤單影只應該寂寞,只想問一句到底哪里才是回去的路。
擴展資料: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滴跏辏?673年)因病錯過殿試。
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資料鏈接:百度百科-納蘭性德(清朝詞人)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4. 關于喜;怒;哀;樂的詞語。
喜不自勝 勝:能承受。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興。
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由于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喜從天降 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喜見于色 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同“喜形于色”。
喜眉笑眼 喜在眉梢,笑在眼里。形容面帶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喜怒哀樂 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喜怒不形于色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喜怒無常 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形容態度多變。
喜氣洋洋 洋洋:得意的樣子。充滿了歡喜的神色或氣氛。
喜上眉梢 喜悅的心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
喜聞樂見 喜歡聽,樂意看。指很受歡迎。
喜笑顏開 顏開:臉面舒開,指笑容。形容心里高興,滿面笑容。
喜新厭故 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愛情不一。同“喜新厭舊”。
喜新厭舊 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愛情不一。
喜行于色 高興顯現在臉上。
喜形于色 形:表現;色:臉色。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喜溢眉梢 形容人很快樂的精神。
喜躍抃舞 抃:鼓掌。喜歡得跳躍、鼓掌、起舞。形容極度歡樂而手舞足蹈的情狀。
喜逐顏開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悅,滿臉笑容。
怒不可遏 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發沖冠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怒火沖天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怒火中燒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
怒目而視 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神情。
怒目橫眉 聳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怒目切齒 怒目:怒視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形容極其憤恨。
怒猊渴驥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怒氣沖沖 盛怒的樣子。
怒氣沖天 怒氣沖上天空。形容憤怒到極點。
怒氣填胸 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怒形于色 形:顯露;色:臉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哀哀父母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腹艜r在暴政下的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哀哀欲絕 哀哀:極度悲哀;絕:斷氣,死。形容極其悲痛。
哀兵必勝 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哀而不傷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哀感天地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哀感頑艷 頑:愚頑。原意是指內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后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
哀感中年 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
哀告賓服 賓服:古指諸侯或邊遠部落按時朝貢,表示依服、服從。后泛指歸順、服從。指哀求饒恕,愿意服從。
哀鴻遍地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哀鴻遍野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哀毀骨立 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只剩下骨架。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哀毀瘠立 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哀梨蒸食 將哀梨蒸著吃。比喻不識貨。糊里糊涂地糟蹋好東西。
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于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哀聲嘆氣 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哀絲豪竹 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樂器。形容管弦樂聲的悲壯動人。
哀思如潮 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極度悲痛。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哀痛欲絕 傷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樂不極盤 盤:樂。指享樂不能過分。
樂不可極 享樂不可過分。
樂不可言 快樂到了極點,沒法用語言來表達。
樂不可支 支:撐住。快樂到不能撐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極點。
樂不思蜀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樂昌分鏡 比喻夫妻分離。
樂昌破鏡 比喻夫妻分離。同“樂昌分鏡”
樂昌之鏡 比喻夫妻分離。同“樂昌分鏡”。
樂成人美 樂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樂此不倦 此:這。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樂此不疲 此:這。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樂道安命 樂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樂道安貧 道:信念;樂道:以守道為樂;安貧:安于貧困。處在貧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樂趣。
樂道好古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樂道忘饑 指醉心于圣道。
樂道遺榮 樂守圣賢之道而拋棄榮華富貴。
樂而不荒 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同“樂而不淫”。
樂而不厭 喜愛而不厭倦。
樂而不淫 快樂而不過分。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
樂而忘返 非??鞓?,竟忘記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種場合,舍不得離開。
樂而忘死 形容胸襟曠達,忘懷一切。
樂禍幸災 猶言幸災樂禍。謂以別人的災禍為樂。
樂極哀來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樂極悲來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樂極悲生 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
樂極生哀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樂極生悲 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
樂極則悲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
樂極則憂 好樂過度而不止,必生憂傷。
樂嗟苦咄 高興時招喚,不高興時責罵。形容對人態度惡劣。
樂盡哀生 猶言樂極生悲。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
樂盡悲來 猶言樂極生悲。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
樂山愛水 愛好山水風光。
樂山樂水 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樂善不倦 樂于堅持做好事。
樂善好施 樂:好,喜歡。喜歡做善事,樂于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
樂善好義 指樂于行善,喜好正義。
樂事勸功 指樂于從事所業,努力獲得成效。
樂天安命 安于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同“樂天知命”
樂天任命 猶言聽天由命。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會,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樂天知命 天:天意;命:命運。安于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
樂退安貧 指樂于遜退,安于貧窮。
樂往哀來 歡樂逝去,悲哀到來。
樂新厭舊 喜新厭舊。指感情不一。
樂行憂違 指所樂的事就去做,所憂的事則避開。
樂業安居 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過著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產、思想狀況安定正常。
樂以忘憂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形容非??鞓贰?br>樂在其中 喜歡做某事,并在其中獲得樂趣。
差不多這些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5. 《蝶戀花》鑒賞
納蘭性德僅活到三十一歲,這位才華絕代的人物,來到世間不過“驚鴻一瞥”,留下的雪泥鴻爪便是那《飲水詞》。讀他的詞,你會感受其中有那么個飽含摯意深情且十分凄惋動人的主旋律,久久地在你心上縈回,且聽這首《蝶戀花》吧: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月光下的世界,有一種朦朧的美感,易惹人冥思遐想。離別的人們則更易逗起無限相思之情。唐人詩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有“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之類。納蘭性德繼承前人卻又自創新意,他仰望夜空一輪皓月,浮想聯翩而至,情感勃郁而生。他高聲嘆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憐你一年到頭東西流轉,辛苦不息;最可惜你好景無多,一夕才圓,夕夕都缺?!蹦恰碍h”和“玦”皆美玉制成的飾物,古人佩在身上?!碍h”似滿月,“玦”似缺月。納蘭性德詞鏤刻精工入妙,于此類比擬可見。但其長處還在于寫景亦處處有情,故其詞抒情氣氛特濃。此處以“辛苦最憐”四字領起,頓使天邊那一泓寒碧,漾起許多情思。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隨著情感的高漲,想象的飛騰,他進一步夢想起來,那一輪明月仿佛化為他日夜思念的愛人,用她那皎潔的光輝陪伴著他。此時,詞人也發出了自己的誓言:要不畏“辛苦”,不辭“冰雪”去到自己愛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軀熱血“為卿熱”。無奈天路難通,一個天上,一個人間,遐想煙消云散之后,剩下的只是對往事的追懷和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納蘭性德本是一位在精神氣質上頗似賈寶玉的貴胄公子,身居“華林”而獨被“悲涼之霧”。當了康熙的侍衛,卻深以為苦,“惴惴有臨履之憂”。他率真,性好自由,喜歡“閑云野鶴”式的生活:“仆亦本狂士,富貴輕鴻毛”,他愛書,愛友朋之樂,還很鐘愛他的閨中伴侶?!讹嬎~》中有些篇章如初日芙蓉,曉風楊柳的姿影般明麗、嬌嫩,又如出谷春鶯,天邊云雀的鳴聲般曼妙、清新,它記錄了詞人的初歡,描繪了他的少年行樂圖。可惜這段時間很短促,大約才結婚兩、三年后他就賦“悼亡”了。我們看到他在一首《沁園春》詞前《自序》中道:“了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瘚D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迸?,原來他心中的明月,寄托了他如此深沉的哀思,自不同于一般。他們夫妻間只有“幾年恩愛”,又還有別離,早知如此,真不該離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圍月?”他在詞中常這么嘆息。
“無奈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下半闕拉回到現實:室在人亡,雙燕依然,一片凄清。小燕子也是很多情的,象王爾德筆下的“快樂王子”就有一只小燕子來陪伴。如今一雙燕子出現在納蘭性德的簾鉤上,只有它們那兒嬌小、輕盈才能夠“軟踏”,這“軟”字下得多神!燕子呢喃、似絮語;它們在說什么?是說當年這室中曾有那“一生一代一雙人”的事兒吧?于是我們從那“說”字里隨之想象出此間曾有過的旖旎柔情的夢幻中的畫面來了,隨即,又都消逝了。眼前只有這簾間燕子。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一結是那樣沉摯,又是納蘭性德式的愛情的表現。他是不甘心這樣凄涼到底的,他又夢想起來了?!俺T秋墳”出自李賀詩中“秋墳鬼唱鮑家詩”一語?!磅U家詩”似乎指的就是鮑照的《蒿里吟》這類挽歌。納蘭性德說:“在你的墳前我悲歌當哭,唱罷了挽歌,悲哀還不得解脫,我只有明春到此來認一認,花叢中可有一雙棲香正穩的蝴蝶?!睘槭裁匆罢J取”呢?想必是舊時曾見過的了。于是我們從他自己描繪的年少風光里,看到了這樣的鏡頭:“露下庭柯蟬響歇,沙碧如煙、煙里玲瓏月。并著香肩無可說,櫻桃暗吐丁香結。笑卷輕衫魚子纈,試撲流螢,驚起雙棲蝶……?!边@不就是那難得的“一昔如環”的花月良宵嗎?在他心上螢飛蝶舞,時時閃過,他所以要時時去尋覓,以重溫舊夢。但這樣的解釋似嫌不足。我們反復吟詠全篇,感到其中熱烈深沉的感情是一貫到底的?!白顟z”——“不辭”——“認取”這些字眼下得“字字沉響”,力量很大。應該容許他的想象繼續飛騰起來,應該換一種理解:對著秋墳,他癡心地發愿“眼淚已流盡,悲歌已唱完,倒不如率性化去,和死去的愛人一起變作一雙蝴蝶,到來年,春光如海萬花叢中有對雙棲蝶,這就是我們倆——永遠地擺脫悲哀,永遠地相依在一起——請旁人來‘認取吧?!?br>他的早逝的妻子,在他心中永久是一位嬌憨情態的少女,他們相戀的時光在池心中是永久的紀念。他感到那時候他自己也很純潔無邪,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而后來他便陷進許多煩惱中去了,所以他對一逝而不復返的人生這段美好時光無限依戀,格外追想。他的“悼亡”篇章很多,其緣由也在此。
納蘭性德詞中有一個理想境界,那就是希望青春和愛情得到永生。青年詞人是非常執著于這一理想并且熱烈地贊頌它的?!兜麘倩ā房蔀榉独?。故而我們讀他這篇詞后,會感到于凄惋中還燃著一種象火一般炙熱人心的東西,這就頗具力量,而不純然是消沉。他的同時代詞人陳維崧評他的詞曰:“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但我以為散發著青春氣息的納蘭性德的詞,幾乎在“南唐二主”之上。
納蘭性德詞善設色點染,此篇先以素談之色為主,只見青白的月色,又見簾前的雙燕,最后卻讓我們看見那春叢雙蝶的想象中色采絢爛的特寫,映襯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盡是一片素色,這恐怕也是他的特點吧。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6. “澧蘭沅芷無窮竟,況復哀時重自傷” 什么意思?
這是黃遵憲寫給曾廣鈞詩中的兩句。曾廣鈞是曾國藩的孫子,湘人,其詩驚才艷麗,以擅長“玉溪體”馳名,特點是哀感頑艷,撲朔迷離。黃遵憲在詩中說“上接孟荀騶論縱,旁通騷賦楚歌狂。澧蘭沅芷無窮竟,況復哀時重自傷?!鼻懊媸侵冈鴱V鈞詩詞繼承了楚辭的特點。解釋一下后面的兩句:“澧蘭沅芷”,是屈原在楚辭里用的意境,“澧、沅”是三湘四水中的兩條水,“蘭、芷”都是香草?!盁o窮竟”是沒有盡頭。“哀時”,指哀傷時世,“重自傷”的重是仄聲的“重”,是“十分,非常,甚”的意思。澧蘭沅芷無窮竟,況復哀時重自傷——澧蘭沅芷,花開花落,永遠沒有盡頭啊!(而人生是那么短暫,難道不是很哀傷的事情嗎)更何況,世上的哀愁又平添了那么多的憂傷?本內容來自www.blwype.cn
7. 古詩詞鑒賞
一剪梅 關鍵詞: 李清照,一剪梅 作者: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賞析】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罢l”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為直接抒情,用內心獨自的方式展開?!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8. 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嘶,凄入肝脾,哀感頑艷。全句什么意思
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嘶,凄入肝脾,哀感頑艷(簡譯)詠北狄的遠征,奏響胡馬的長嘶,凄婉之聲沁入肝脾非常悲傷。遠征之人的哀怨、感傷、古拙、綺麗 頑強戰斗之傳說。北狄:北狄是古代華夏人對北方非華夏各個部族的統稱。胡馬:1.泛指產在西北民族地區的馬。2.指胡人的軍隊。3、匈奴南下的牧馬。這段話出自 三國·魏·繁欽《與魏文帝箋》其中的一小段。來自公益成語網:www.blwype.cn
9. 求李白的 怨歌行 全詩大意
【注釋】:
這一篇舊以為班婕妤詩,或以為顏延年作,都是錯誤的。今據《文選》李善注引《歌錄》作無名氏樂府《古辭》?!断嗪透琛こ{曲》。
裂:截斷?!靶铝选?,是說剛從織機上扯下來。
素:生絹,精細的素叫做紈。齊地所產的紈素最著名。
鮮:一作“皎”。
團團:一作“團圓”。
飆:急風。
篋笥:箱子。
【簡析】:
這詩用扇來比喻女子。扇在被人需要的時候就“出入懷袖”,不需要的時候就“棄捐篋笥”。舊時代有許多女子處于被玩弄的地位,她們的命運決定于男子的好惡,隨時可被拋棄,正和扇子差不多。
本篇《文選》、《玉臺新詠》、《樂府詩集》均收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0. 哀感頑艷的意思
哀感頑艷釋義:頑:愚頑。原意是指內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后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11.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是世間哀愁的過客,身世凄涼。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淚流滿面?痛徹心扉地哭泣,在斷腸聲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輾轉難眠。
原詩如下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清代:納蘭性德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譯文
殘雪凝輝讓溫暖的畫屏變得冰冷。梅花隨涼風飄落,憂傷的笛聲傳來,已是寂寞黃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無人處也好像朦朧起來。
我,世間哀愁的過客,身世凄涼。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淚流滿面?痛徹心扉地哭泣,在斷腸聲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輾轉難眠。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詞人在殘雪之夜獨自徘徊,聯想到自己生活孤獨凄苦,飽嘗人間離愁別苦,為了表達內心的惆悵,故作下此詞。
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
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他出生后,取名為納蘭成德,這個名字源自《易經》:“君子以成德為行?!焙髞恚蚧侍尤∶氨3伞?,為了避諱,改為性德。納蘭可謂是身在富貴之鄉,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的父親納蘭明珠的仕途,在他的有生之年,幾乎是一路飆升。
當年北京官場流行一句話,叫“要當官找索三(索額圖),要人情拜老明(明珠)”。成長在豪門貴府,納蘭性德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歲便鄉試中舉,22歲時被康熙帝授為三等侍衛,不久便升為一品侍衛。
在當時,像納蘭性德這樣的滿族青年多以披堅執銳戰場立功為榮,漢族士人則以讀書應試為出仕做官的正途。納蘭性德出身滿洲貴族,既善騎射,又科場得意,可見其才華的卓越。
不過,納蘭性德的仕途也就到這里了。由于父親是相明珠,這讓康熙非常忌憚。一方面他愛惜納蘭性德的才華,但由于想鉗制明珠,納蘭性德一生也未得重用。外人看來的春風得意,在納蘭性德自己看來,并不快樂。他的詞中,很多是這樣悲傷凄婉的調子。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blwype.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