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呆若木雞」的成語故事
“呆若木雞”的成語故事:
成語“呆若木雞”詞條資料: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公益成語:gyjslw.com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讀音糾正:呆,不能讀作“呆板”的“ái”。
成語解釋:愣著不動;像只木頭雞。形容人癡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
近義詞:呆頭呆腦、目瞪口呆
成語辨析:呆若木雞和“目瞪口呆”;都是從形體上來描繪吃驚發愣的樣子;但形體的部位不同;吃驚的程度也有差別。呆若木雞形容全身都像木雞似地呆著;程度較重;“目瞪口呆”從眼睛不動、嘴不能說等面部表情來形容發愣的樣子。
成語謎語:最愚蠢的雞
成語注音:ㄉㄞ ㄖㄨㄛˋ ㄇㄨˋ ㄐ一
錯字糾正:呆,不能寫作“待”。
英文翻譯:stand like a log
俄文翻譯:застыть на мéсте
反義詞:活潑可愛、神色自若
成語讀音:dāi ruò mù jī
成語用法:呆若木雞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簡拼:DRMJ
日文翻譯:呆気 (あっけ)に取られる,あきれてぽかんとなる
造句: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后,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后,當即呆若木雞。(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其他翻譯:<法>rester la bouche bée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