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殺三士」相關的成語故事
“二桃殺三士”的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晏子春秋.諫下二》,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
有一天,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時,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這三個人卻不起來,對晏子非常失禮。對此,晏子極為生氣,便去進見景公,說:“我聽說,賢能的君王蓄養的勇士,對內可以禁止暴亂,對外可以威懾敵人,上面贊揚他們的功勞,下面佩服他們的勇氣,所以使他們有尊貴的地位,優厚的奉祿。而現在君王所蓄養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之禮,對下也不講究長幼之倫,對內不能禁止暴亂,對外不能威懾敵人,這些是禍國殃民之人,不如趕快除掉他們。”景公說:“這三個人力氣大,與他們硬拼,恐怕拼不過他們,暗中刺殺,恐怕又刺不中。”晏子說:“這些人雖然力大好斗,不懼強敵,但不講究長幼之禮。”于是便乘機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兩個桃子,對他們說道:“你們三個人就按功勞大小去分吃這兩個桃子吧!”
公孫接仰天長嘆說:“晏子果真是位聰明人。他讓景公叫我們按功勞大小分配桃子。我們不接受桃子,就是不勇敢;可接受桃子,卻又人多桃少,這就只有按功勞大小來分吃桃子。我第一次打敗了野豬,第二次又打敗了母老虎。像我這樣功勞,可以吃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共吃一個。”于是,他拿起
成語“二桃殺三士”詞條資料:
英文翻譯:kill three valiants by offering them two peaches as reward
造句: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唐 李白《懼讒》詩)
成語注音:ㄦˋ ㄊㄠˊ ㄕㄚ ㄙㄢ ㄕˋ
成語讀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成語解釋: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成語用法:二桃殺三士主謂式;作分句;比喻借刀殺人。
成語字數:五字成語
近義詞:借刀殺人、二桃三士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三國 蜀 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簡拼:ETSSS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