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殘羹冷炙
“殘羹冷炙”的成語故事:
成語“殘羹冷炙”詞條資料:
反義詞:山珍海味、水陸俱陳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成語注音:ㄘㄢˊ ㄍㄥ ㄌㄥˇ ㄓˋ
成語謎語:殘食
讀音糾正:炙,不能讀作“jiǔ”。
成語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乒乒乓乓,把吃剩的殘羹冷炙,翻的到處都是。”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用法:殘羹冷炙聯合式;作賓語;含貶義,形容吃剩的食物。
成語簡拼:CGLZ
繁體成語:殘羹冷炙
造句:做人不可攀結權貴,靠人施舍,以受殘羹冷炙之辱。
成語解釋:殘:剩余的;羹:有濃汁的食品;炙:烤熟的肉。喝剩下的酒食。可泛指吃剩下的飯菜。舊時引申為權貴們的施舍。有時亦比喻飲食節儉;生活清苦。也作“殘杯冷炙”、“羹殘炙冷”。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近義詞:殘羹剩飯、殘羹剩汁、殘茶剩飯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英文翻譯:broken victuals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讀音:cán gēng lěng zhì
錯字糾正:炙,不能寫作“灸”。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