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跳梁小丑”的成語故事
“跳梁小丑”的成語故事:
成語“跳梁小丑”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TLXC成語謎語:翻山越嶺覓牛仔
日文翻譯:空騒(からさわ)ぎばかりで,たいした力(ちから)のない悪人(あくにん
反義詞: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其他翻譯:<德>Ein verǎchtlicher Schuft treibt sein Unwesen.<法>piètre agitateur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子獨不見貍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gyjslw.com
成語注音:ㄊ一ㄠˋ ㄌ一ㄤˊ ㄒ一ㄠˇ ㄔㄡˇ
俄文翻譯:фарсёр и клоун <жáлкий клоун>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解釋:跳梁:即“跳踉”;跳來跳去;形容搗亂的樣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成語讀音: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繁體成語:跳樑小醜
造句: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陳白塵、賈霽《宋景詩》第三章)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英文翻譯:a clown
錯字糾正:梁,不能寫作“粱”。
成語用法:跳梁小丑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讀音糾正:丑,不能讀作“cǒu”。
近義詞:害群之馬、勢利小人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