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癥」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不治之癥”的成語故事:
成語“不治之癥”詞條資料: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反義詞:藥到病除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不治之癥偏正式;作賓語;表示治不好的絕癥。
成語簡拼:BZZZ
造句:假使她們真“知道立國數千年的大中華民國”的國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癥,那可真是沒有面子了。(魯迅《二心集 以腳報國》)
成語歇后語:大麻風爆了皮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英文翻譯:incurable disease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日文翻譯:不治(ふち)の病(やまい)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俄文翻譯:неизлечимая болéзнь
繁體成語:不治之癥
成語讀音:bù zhì zhī zhèng
成語謎語:最難治的病
成語解釋: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成語出處:魯迅《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癥,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近義詞:不可救藥
其他翻譯:<法>maladie incurable
成語注音:ㄅㄨˋ ㄓˋ ㄓ ㄓㄥˋ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