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掛席為門”的故事
“掛席為門”的成語故事:
成語“掛席為門”詞條資料:
成語出處:《史記·陳丞相世家》載: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跡時,家里很窮,掛著破席子當門。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成語解釋: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跡時,家里很窮,掛著破席子當門。見《史記·陳丞相世家》。后以“掛席為門”指隱士居處。亦形容貧窮或居處簡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造句:誅茅作室,掛席為門。唐·楊炯《尋楊陷居詩》序
繁體成語:掛蓆為門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讀音:guà xí wéi mén
成語注音:ㄍㄨㄚˋ ㄒ一ˊ ㄨㄟˊ ㄇㄣˊ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簡拼:GXWM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掛席為門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貧寒的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