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徘徊歧路」
“徘徊歧路”的成語故事:
成語“徘徊歧路”詞條資料:
日文翻譯:岐路(きろ)に立(た)つ成語解釋: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來回地走。比喻猶豫不決。
成語讀音:pái huí qí lù
成語注音:ㄆㄞˊ ㄏㄨㄟˊ ㄑ一ˊ ㄌㄨˋ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其他翻譯:<德>unschlüssig am Scheideweg stehen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英文翻譯:hesitate at the crossroads
成語出處: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曌檄》:“若或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用法:徘徊歧路作謂語、定語;指猶豫不決。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近義詞:徘徊不定
繁體成語:徘佪歧路
造句: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成語簡拼:PHQL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