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犢不怕虎」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成語故事:
成語“初生牛犢不怕虎”詞條資料:
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成語讀音: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用法:初生牛犢不怕虎復句式;作定語、補語、分句;一般形容年輕人。
英文翻譯:Young people are fearless.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犢不懼虎。’”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造句:這些小伙子無論什么事說干就干,真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
成語簡拼:CSNDBPH
成語解釋:牛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輕人勇敢膽大;無所畏懼;敢作敢為。也作“初生牛犢不懼虎”、“初生牛犢不畏虎”。
日文翻譯:盲(めくら)へびにおじず
成語注音:ㄔㄨ ㄕㄥ ㄋ一ㄡˊ ㄉㄨˊ ㄅㄨˋ ㄆㄚˋ ㄏㄨˇ
讀音糾正:不;必須讀作“bú”。
錯字糾正:犢,不能寫作“賣”。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字數:七字成語
反義詞:膽小怕事
近義詞:無所畏懼、敢作敢為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