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漸防微」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杜漸防微”的成語故事:
丁鴻,東漢時人。自幼聰明好學,對經書很有研究。其父死后,父親的爵位按當時的世襲傳統應由作為長子的他繼承,但他卻上書朝廷要把爵位讓給他弟弟,他自己外出躲了起來。后來,朝廷不允,他在外被人發現,經反復勸說,才回到家中,接受了皇帝的敕封。 到了和帝劉肇繼位時,劉肇因年幼無能,大權由竇太后執掌。當時,竇太后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職位非常顯要,他拉幫結伙,把竇家兄弟紛紛安排到了重要的職位上,相互勾結,為非作歹,朝廷實際上成了竇家天下。丁鴻見了很著急。他利用那年發生日蝕,古代人認為是不祥之兆的機會,勸說皇帝趁竇家“防微杜漸”是什么意思?
指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展下去。本作“杜漸防萌” 出自①晉·韋謏《啟諫冉閔》:“清誅屏降胡,以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 《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②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意為:“如果皇帝執掌朝政,防微杜漸,則國家的禍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防微杜漸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漸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 釋】 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頭;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起始、發展。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
【出 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示 例】 夏衍《心防》第二幕:“在起初的時候,最要~。”
【近義詞】 防患未然
【反義詞】 養癰遺患
【典 故】
這個成語來源于《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里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后的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后,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征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勢對于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防微杜漸的杜什么意思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形容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自小流露出名將氣質的戚繼光,從小被父親要求的有多嚴格?
戚繼光很小就養成了一種舍我其誰的擔當氣質,以及極強的自信心、極高的責任感。
嘉靖十二年(1533年),父親戚景通升大寧都司(駐今河北保定)掌印官。
這一年,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出生。
因為父親的調任,六歲的戚繼光和四歲的妹妹,還有剛剛出生的弟弟都隨著祖母回到了老家蓬萊。
妹妹年紀小,淘氣,某天把哥哥用來充當做旌旗的色紙一把拿過,一溜煙跑了。
戚繼光急得不行,滿院子追著妹妹要。
妹妹耍賴不給。
情急之下,戚繼光就跳進外面的田里抓蛇,以蛇作為恐嚇工具,脅迫妹妹把色紙交出來。
蛇是一種攻擊性極強的冷血動物,如果唾液中帶毒,咬到了人,可以致人于死亡。
戚繼光也是急昏了頭,竟然到田里抓蛇,也幸好這蛇沒有毒,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戚繼光膽大過人的性格特征,同時,也看得出,他對軍事游戲的喜歡,已經到了置性命于不顧的程度。
妹妹看到了蛇,哇地一聲,嚇哭了,就把色紙扔回給他,一邊扔一邊說,不就是幾張破紙嗎?不就是幾張破紙嗎?我不希罕!
戚繼光丟掉死蛇,忙不迭地撿妹妹扔落在地上的色紙,一臉正色地說,這可不是紙啊,這是旌旗,懂不懂?旌旗哪!沒有了旌旗,我的部隊就會亂了,仗也打不了了。
戚景通從別人口中知道了這件事,心中竊喜,認定了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是個將才。
必須補充一下,戚景通雖然是朝廷命官,但有明一代,官員的薪水是很低的,除非有灰色收入,不然,單靠正常收入,官員的家里經濟都是比較拮據的。
比如大家熟知的清官海瑞,他為人剛烈古板、清廉耿直,絕不多拿官俸之外一分錢,所以,日子過得很清苦,經常一個月不嘗肉味。
戚景通和海瑞是同一時代的人,他的剛烈古板、清廉耿直,并不遜色于海瑞,日子也過得同樣清苦。
戚景通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調到京師任神機營副將,在天子腳下工作,官職也不算低,但家庭經濟仍然沒有很大改觀。
戚景通自己安貧樂道,并不以之為苦,還身體力行,有意把這種樂觀、豁達的思想傳遞給兒子。
戚景通于嘉靖十七年(1540年)辭職退休回到了蓬萊老家。
老家的老房子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破敗不堪。
戚景通請了幾名工匠來家里進行修繕。
工匠們安裝正廳窗戶時,戚景通不在,戚繼光和弟妹在旁邊玩耍。
工匠一邊工作,一邊逗趣戚繼光幾個,說:“戚公子啊,別的將門之家都是做幾十扇雕花窗戶的,我們做這個工作也做了好多年了,人家最少也得做十二扇,你們家才做四扇,太少啦,你看是不是也改做成十二扇?”
戚繼光這年已經十一歲了,是個半大小人,也想作一回主,回頭跟父親商量,說:“工匠們說將門之家最少都裝十二扇雕花窗戶,我們家是不是就按這個標準安?”
戚景通聽了,一張老臉馬上拉長,嚴肅地說:“你長大后如果能保住這份產業來供奉祖宗,還能在這里住下去;如果貪圖榮華,只怕連這點產業也保不住,要我說,四扇雕花窗戶就已經足夠了。”
戚繼光聽了父親的話,沒有說什么,這之后,一直提醒自己:絕不能貪圖榮華。
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三歲的戚繼光到外婆家去玩,回來時,穿了一雙帶有漂亮裝飾物的新鞋子。
戚景通見了,又是吹胡子又是瞪眼,對兒子說:“小孩子干嘛要穿這么漂亮的鞋?你現在愛上了穿漂亮的鞋子,往后就會喜歡穿漂亮的新衣服,再往后就會喜歡住漂亮的房子……人的貪欲是無窮盡的,你老爹我一輩子廉潔清白,不可能滿足你的奢求,那你將來做了將軍,為了滿足你的欲望,就會克扣軍餉,就會搞腐敗,最終會成為一個道德敗壞的無恥小人。”
為了教育好兒子,戚景通從一雙新鞋子引申和闡發到了扣軍餉、搞腐敗的亂紀違法行為,可謂防微杜漸,語重心長!
難得的是,戚繼光全聽進去了,他默默地把新鞋子脫下來,換上了舊鞋子。
戚景通除了正確引導兒子正當的愛好興趣,嚴格培養兒子的道德品質,還非常關心兒子對文化知識的學習。
某天,戚景通看見兒子在書房里讀書很入神,心中欣喜,低頭詢問:“你的志向是什么?”
戚繼光想也不想,抬頭答道:“讀書!”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取得顯著成效一個重要原因?
一、
問題的提出
反腐敗機構是反腐敗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對反腐敗工作的成功起著關鍵作用。反腐敗機構常常被政府、捐助者和政府間國際組織視為是對腐敗的終極制度回應。[1]
反腐敗機構在調查腐敗行為、防止利益沖突和提高政府廉潔度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反腐敗機構的設立模式包括兩類,一是單頭模式,即建立門的反腐敗機構; 二是多頭模式,即形成了多個具有反腐職能的機構或部門。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成立了門的反腐敗機構,如新加坡于1952 年10 月成立反貪污調查局來實施《防止貪污法》; 中國香港于1974 年2 月15 日成立了廉政公署,采用“三管齊下”的反腐敗戰略來治理腐敗。而瑞典、英國、美國以及中國都于多頭模式,即反腐敗機構并不是單一的,是幾個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承擔的。長期以來,中國有多個承擔反腐敗職能的機構,包括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機關、檢察機關的反貪部門、審計機關和公安機關的經濟犯罪偵查部門。1993 年1 月開始,紀委和監察機關合署辦公,統稱為紀檢監察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在這些反腐敗職能機構中起著領導和協調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腐敗問題。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顯加大了反腐敗力度,并取得了很多正面效應。[2]同時,在高壓反腐的態勢下,全國范圍內來自不同政府和商業部門的不少中層領導和基層干部由于腐敗而被嚴厲查處。隨著反腐敗工作的持續開展,中國的清廉指數得分逐漸提高( 見圖1) 。這一顯著成效的取得,與紀檢監察機關的高效運行有著密切的聯系。反腐敗的歷史經驗表明,體制機制改革對于反腐敗工作至關重要。[3]
從所取得的反腐敗成效來看,我國的紀檢監察機關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反腐敗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 隨著反腐敗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反腐敗機構所具有的局限性也逐漸凸顯出來。這也是十八大之后,黨中央進一步推動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強化紀檢監察機關在反腐敗工作中的作用的重要原因。
而十八大之前紀檢監察機關是如何運行的?
這樣的運行機制有什么局限性?
十八大之后紀檢監察機關進行了哪些改革并取得了哪些成效?
未來紀檢監察機關改革需要解決哪些重點問題?
回答這些問題,對于進一步理解當前的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尤其是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以及把握未來的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方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
十八大之前我國紀檢監察機關的運行機制及存在的局限
紀檢監察機關是我國反腐敗工作的主要執行機構,有其特有的運行機制。但是,隨著反腐敗工作的不斷深入,紀檢監察機關在運行過程中具有的局限性逐漸凸顯出來,影響了反腐敗工作效率。
( 一) 我國紀檢監察機關的運作機制
我國形成了紀委與監察機關合署辦公、其他具有反腐敗職能的機構相互配合的運行模式。
首先,紀檢監察機關的法律地位和領導機制。我國紀檢監察機關不僅是反腐敗工作中的領導者與協調者,也是大部分腐敗案件的查處機構。紀委與監察機關合署辦公,形成“兩個班子一套人馬”的格局。在2013 年全面實施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之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全職工作人員數量超過36 萬人。[4]在已有的紀檢監察體制下,紀委實行雙重領導的領導機制。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在黨的中央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黨的地方和基層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在同級黨的委員會和上級紀律檢查委員會雙重領導下開展工作。在紀檢監察機構改革前,由于同級黨委為紀委提供各種必要的工作條件,且紀委書記同時也是黨委的成員之一,因此同級黨委通常會對紀委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黨的中央和地方紀律檢查委員會向同級黨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派駐黨的紀律檢查組。這些紀檢組也實行雙重領導機制。
其次,紀檢監察機關與其他反腐敗職能機構的協作。在我國,絕大部分腐敗案件是由紀檢監察機關來查處的。在調查過程中,一旦發現案件中涉嫌違法犯罪,紀檢監察機關將會把這些案件移交給人民檢察院的反貪局來立案偵查。而對于情節不嚴重的案件,則由紀檢監察機關根據黨的紀律規定來懲處違紀官員,不用移交給反貪局。反貪局可以直接對腐敗案件進行立案,但這在所有違紀違法案件中的比例很小。對于審計部門而言,一旦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任何可疑的腐敗行為,它們將會這些問題線索提供給紀檢監察機關或反貪局。公安機關的經濟犯罪偵查部門可以直接調查商業賄賂犯罪行為。調查涉嫌腐敗的高級官員是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如果人民檢察院要調查高級官員,它必須得到紀檢監察機關的許可。如果這些高級官員是主要領導,要對他們進行腐敗調查還需要經過上級黨委的同意。在這些反腐敗職能機構中,建立了腐敗案件線索信息共享機制。
( 二) 紀檢監察機關運行機制存在的局限
隨著反腐敗形勢的變化和反腐敗工作的不斷深入,已有的運行機制在解決目前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時遇到了一定的困難。這與運行機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有關。總體來看,十八大之前紀檢監察機關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紀檢監察機關內部人員配置結構有待完善。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人員作為反腐敗工作的主要力量,其配置情況也對反腐敗工作起到關鍵作用。據統計,2014 年我國共有紀檢監察干部36 萬多人,單位人口的反腐敗人數是0. 28‰,單位公務員的反腐敗人數是6%; 香港大約700 萬人口,廉政公署工作人員有1300多人,單位人口和單位公務員的反腐敗人數分別是0. 19‰和0. 72%; 新加坡大約有530 萬人口,貪污調查局有260 多人,單位人口和單位公務員的反腐敗人數分別是0. 02‰和0. 15%。[5]通過比較可以看到,我國紀檢監察工作人員投入比例并不低。但是,在以往的紀檢監察工作中,紀檢監察機關參與的事務比較多,使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力量被分散到不同的事務上,導致工作效率相對較低,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其次,紀檢監察機關職能門化程度有待提高。反腐敗機構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須提高職能的門化程度,聚焦于中心工作。一般來說,紀檢監察機關都會根據制度的規定來履行職能。但是,長期以來,部分紀檢監察機關除了開展職能范圍內的工作,還參與了不少職能范圍之外的工作,導致越位、錯位、缺位等問題的產生。例如,一些紀檢監察機關直接干預政府或其他業務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情; 很多應該由政府牽頭負責的工作,紀委也參與其中,甚至成為了牽頭開展工作的部門。[6]可以說,長期以來,一些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能泛化、主業不明,沒有將工作的重心放到核心職能上,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了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的成效。
三是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工作的獨立性不夠。公共性是公共部門的重要特點[7],反腐敗機構作為公共部門,需要增強工作的獨立性。一般情況下,具備較強的獨立性是反腐敗機構做好反腐敗工作必須具備的條件。[8]隨著查辦腐敗案件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紀檢監察機關的獨立性也會相應得到增強。[9]但是,在現有的體制下,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既要接受和服從同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又要接受和服從上一級紀檢監察機關的領導,而同級黨委和政府既是領導者又是被監督者,影響了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的獨立性。這就導致監督者往往受制于被監督者,監督工作難以開展,形成了紀檢監察機關只能對下級監督,不易對同級監督,更難以對上級進行監督的局面。這些問題反映出了紀檢監察機關的獨立性不夠,存在監督盲區。
四是反腐敗職能機構之間的協同度不夠高。反腐敗職能機構要共同推動反腐敗工作的成功,需要實現不同職能機構之間的協同。長期以來,我國的反腐敗機構隸于黨、政、司法等不同系統,反腐敗力量分散在不同的部門。這種反腐敗力量格局,容易導致職能交叉重疊、組織協調困難、人員組成不穩、反腐力量分散、辦案周期較長、辦案成本高昂等弊端[10],使不同反腐敗職能機構之間的協同度不夠高。在實踐工作中,為了加強不同反腐敗職能機構之間的聯系,建立了相應的協調機制,如建立案件移送制度等,使各機構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協作關系。盡管聯合辦案與案件移送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反腐敗力量相對分散的弊端,但因為實踐中的操作與銜接容易出現問題,有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存在發現問題不予追究的漏洞,[11]不利于反腐敗工作的開展。
三、
十八大以來我國紀檢監察機關改革的主要路徑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體制機制改革著手,對紀檢監察體制尤其是紀檢監察機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 一) 優化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會影響效率水平。一個有效的組織架構,不僅需要在人員配置方面有合理的數量和規模,更要有科學的配置。反腐敗機構也同樣如此。因此,推進機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為了實現組織結構的優化,中央紀委在十八大之后開展了深入的機構改革,撤銷和合并一些部門。通過這些改革舉措,以查辦腐敗案件為主要職責的紀檢監察室數量由改革前的8 個增加至12 個。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也加快步伐調整內設機構,省、市、縣各級紀檢監察室及其編制實現了新的優化調整。
經過內設機構的整合優化,中央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減少了機構重疊和職能交叉,突出了紀檢監察機關的主要工作和任務,同時使更多的人員力量轉移到了辦案和監督工作領域。[12]紀檢監察機關參與腐敗案件查處的人員比例增加了50% 以上。這項改革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沒有增加紀檢監察機關的編制。
( 二) 聚焦紀檢監察機關核心職能
長期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往往被當成“萬金油”,參與了大量非本職工作,影響了本職工作的有效開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央紀委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大多數議事協調機構中退出,中央紀委議事協調機構的數量也由125 個削減至14 個,把力量集中到主責主業上。同時,紀檢監察機關的核心職能也重新定位為監督執紀問責。黨中央強調,各級黨委有其監督職責,而紀委是對這些監督職責進行再監督。巡視是強化黨內監督的重要手段,也是紀檢監察機關履行核心職能的重要途徑。在過去的5 年中,中央巡視組開展了12 輪巡視,共巡視277 個黨組織,完成對省區市、中央和國家機關、中管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中管高校等的巡視,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內巡視全覆蓋。黨的十九大之后,市縣層面的巡察工作還將全面實施。十八大之后,中央紀委審查的案件中超過60%的線索來自巡視。可以說,通過巡視工作的開展,紀檢監察機關的核心職能也得到更充分地履行。
( 三) 加強派駐機構統一管理
派駐機構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派駐機構的工作人員數量幾乎占了所有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人員的一半。然而,由于派駐機構的預算經費、員工福利、辦公設施等主要由其駐在部門來提供,受其約束,因此喪失了應有的獨立性。為了解決派駐機構力量分散等問題,2004 年中央紀委進行了一輪改革,旨在加強派駐機構的管理。
改革之后,派駐機構的負責人開始由中央紀委提名,而非其駐在部門。同時,所有的派駐機構人員都變成了中央紀委的工作人員,由此進一步增強了派駐機構的獨立性。然而,這一改革并沒有在省級以下層面推廣,省級以下層面的派駐機構在預算經費、工作條件等方面仍然依賴于駐在部門。2013 年,黨中央決定進一步強化派駐機構的管理。在這次改革之后,派駐機構的覆蓋范圍從政府部門擴大到黨委、人大和政協。同時,派駐機構的工作人員要求全部由紀檢監察機關聘用或任命,并且由后者提供財政預算和人員福利,這一舉措顯著提升了派駐機構的獨立性。
( 四) 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2016 年11 月,黨中央決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監察體制改革之后,檢察院的反貪污、反瀆職和預防職務犯罪部門轉隸到監察委員會。經過一年的試點工作,三個地區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為了解決我國反腐敗資源力量比較分散的問題,整合我國反腐敗資源力量,建立黨統一領導下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形成集中統一、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實現對所有行使公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反腐敗機構的監察范圍不斷擴大。在監察體制改革之前,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辦案件時經常會面臨一個難題,即如果涉案人員既不是黨員,也不是國家公職人員,紀檢監察機關對他們就失去了效用。監察委員會的設立及《國家監察法》的出臺,使得紀檢監察機關有合法的限對所有掌握公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督,壓縮了監督盲區。
( 五) 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和法律
完善黨內法規是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另一項目標。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特別強調依紀反腐和依法反腐的重要性,不斷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和國家法律。2012 年,黨中央決定對1949 年以來以黨的名義發布所有文件進行清理,并取消或終止1178 份文件中關于黨建的文件,占58. 7%。而剩下的487 份文件也被重新修訂。[13]與此同時,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重要的黨內規范,包括《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黨內法規不再保留“非法”“犯罪”這樣的詞匯,使得黨紀和國法之間的界限更加清晰。此外,反腐敗相關法律的制定和頒布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2014 年10 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2015 年8 月,中國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九) 》。該修正案調整了對于貪污和賄賂案件量刑的標準,補充了對于行賄者并處罰金的條款,增加了利益沖突法則,增設了終身監禁的規定。這些法律法規的完善與修訂,為紀檢監察機關履行職能提供了黨內法規保障。
( 六) 加強紀檢監察機關的自我監督
對反腐敗機構自身的監督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十八大以來,為解決“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中央紀委設立了一個新的部門—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以強化對中央紀委內部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十八大以來在紀檢監察系統內部,中央紀委機關立案查處22人,組織調整24 人,談話函詢232 人; 全國紀檢系統處分1 萬余人,組織處理7600 余人,談話函詢1. 1 萬人。[14]一些被查處的紀檢監察干部與腐敗的高層領導干部有緊密的聯系,向他們泄露涉密信息,甚至還幫助他們試圖逃避黨紀或國法的懲處。如何監督監督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歷次中央紀委全會上多次提出這一問題。目前,這一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2017 年1月,中央紀委頒布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推動紀檢監察干部行為的標準化、規范化,并嚴格約束紀檢監察干部的用行為,為進一步強化紀檢監察機關的自我監督提供有力保障。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誰知道防微杜漸這個典故
防微杜漸晉·韋謏《啟諫冉閔》:“清誅屏降胡,以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 《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意為:“如果皇帝執掌朝政,防微杜漸,則國家的禍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防微杜漸”是何意?有什么來歷?
解釋: 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 這個成語來源于《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里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后的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后,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征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勢對于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防微杜漸”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漸(fáng wēi dù jiàn)指當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剛有苗頭或征兆時,就加以預防與制止,堅決不讓它繼續發展。
出自《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則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譯文:在抓各類事務上,如果凡事都能夠主動的去履職盡責,對于那些隱患能夠做到防微杜漸,把事故隱患和苗頭都能消除在萌芽狀態的話,一切不吉利、不利于的事情都能能得到很好杜絕,也就可以平安幸福。
擴展資料
1、近義詞
防患于未然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禍患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
出自《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譯文:君子總是想著可能發生的禍害,預先做出防范。
2、反義詞
患至呼天,讀音huàn zhì hū tiān,漢語成語,形容事前不作準備,災禍臨頭。
出自《韓詩外傳》:“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譯文:災難已經來臨才呼喊老天幫忙,不是太晚了嗎?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
【摘 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發展情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應用現狀出發,參考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對于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有所幫助。【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德育教育;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75-01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則是必然趨勢,這樣能更好實現德育和美育教育得到發揮,有助于學生的身體、心理的健康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內在和外在素質,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1]。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應用現狀1.教學的模式較為單一。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初中體育教學的靈活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大部分課堂教學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比較大,相關的教學實踐的針對性不強,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難以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2.學生參與程度較低。學生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體,應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并積極構建熱烈的課堂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如何加強黨性修養做一名合格黨員思想匯報
97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時,全國只有53名黨員,面對的是一個災難深重的舊中國;而97年后的今天,我們黨已成為擁有近九千萬黨員的大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自身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各方面都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主要是因為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堅持走群眾路線,集中民智,珍惜民力,關注民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使她具有了百折不撓的頑強毅力,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和萬眾一心的凝聚力。只有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論斷、新理念、新任務、新舉措,主動學習“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要堅決維護黨中央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黨才能永葆強大的生命力,黨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無往而不勝。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認真注重作風養成,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成為黨強大生命力的“源頭活水”。一、準確把握黨性修養的深刻內涵什么是“黨性”?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黨員的黨性,是黨的性質、目標、宗旨、作風、紀律、道德等各方面要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防微杜漸和曲突徙薪區別??跪求啊!
防微杜漸:指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展下去。曲突徙薪:曲:彎;突:煙囪;徙:遷移;薪:柴草。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防微杜漸是什么意思?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頭。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起始、發展。要在不好的事情剛剛發生或即將發生的時候及時阻止,防止其繼續發展蔓延。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杜漸防微”擴展:
成語簡拼:DJFW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反義詞:任其自然
成語注音:ㄉㄨˋ ㄐ一ㄢˋ ㄈㄤˊ ㄨㄟ
成語出處:晉 葛洪《抱樸子 明本》:“昔之達人,杜漸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解釋: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
英文翻譯:be precautious beforehand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讀音:dù jiàn fáng wēi
成語用法:杜漸防微聯合式;作謂語;同杜漸防萌。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防微杜漸、杜漸防萌
造句:杜漸防微之責,舍我輩其誰堪任之!(聞一多《給梁實秋、吳景超、翟毅夫、顧毓琇、熊佛西諸先生》)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繁體成語:杜漸防微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