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李廣未封」的故事
“李廣未封”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中郎將李廣任邊境上谷太守,他英勇善戰(zhàn),匈奴稱他為飛將軍,聞風(fēng)喪膽。他一生不被重用,沒有受到封侯的獎賞,最后被逼自殺。他的部將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他的堂兄弟李蔡才能不如他卻官至丞相“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么典故?
馮唐易老 :fénɡ tánɡ yì lǎo 1.漢馮唐身歷三朝,至武帝時,舉為賢良,但唐已九十馀歲,不能再做官了。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后因以’馮唐易老’慨嘆生不逢時或表示年壽老邁。 李廣難封 lǐ guǎng nán fēng 〖解釋〗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 李廣未封 lǐ guǎng wèi fēng 〖解釋〗漢名將李廣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未封侯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死在敵人的地方而且敵人還崇拜他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未封的介紹
李廣未封是一句成語,出處於《史記·李將軍列傳》。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為什么不能封侯
百度上有不少答案,個人認(rèn)為以下這篇較客觀全面,原文(這個不確定哈)如下:
造成李廣難封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一、運氣不好;二、生不逢時;三、性格問題;四、競爭對手;五、皇帝好惡。
首先說第一點,李廣總是在非常難打的攻堅戰(zhàn)中非常出彩,但一旦到了必須取勝或眾人矚目的戰(zhàn)斗中,反而倒陰溝翻船掉鏈子,致使他的仕途非常受影響,以至于最后每次有人向漢武帝舉薦李廣,漢武帝都不確信李廣的能力。
第二點,李廣確實生不逢時。李廣正直能征慣戰(zhàn)的年歲時,經(jīng)常打出以少勝多,驚世駭俗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但當(dāng)時西漢的國力尚不足支持大規(guī)模的對匈奴的作戰(zhàn),所以李廣的用兵主要是以防守守備為主。而到了西漢秣兵歷馬,有足夠的資本與匈奴作戰(zhàn)并能千里追擊時,李廣老矣。
第三點,李廣的性格卻有問題,他殺死在他賦閑時候藐視他的地方長官,盡管漢武帝沒有批評他,但足以見到他的心胸狹隘。程不識說:“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蓖跛氛f:“將領(lǐng)的罪過沒有比殺已降的人更大了。這就是你不得封侯的原因。”
第四點和第五點可以合起來說。漢武帝本身更喜愛青年將領(lǐng)擔(dān)當(dāng)大任。衛(wèi)青年老的時候也遭遇了李廣式的尷尬,因為涌現(xiàn)出了霍去病。更何況年紀(jì)更大的李廣。
綜上所述,李廣難封,簡直就是板上釘釘,難以翻身了。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用四個詞語描寫李廣。
驍勇善戰(zhàn) 勇猛,善于戰(zhàn)斗.李廣不侯 見“李廣未封”.李廣難封 見“李廣未封”.李廣未封 漢名將李廣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沒石飲羽 漢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隱沒不見.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未封的典源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 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景帝時,蔡積功勞至二千石。孝武帝時,至代相。以元朔五年為輕車將車,從大將軍擊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孫弘為丞相。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shù)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dāng)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吾嘗為隴西守,羌嘗反,吾誘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詐而同日殺之。至今大恨獨此耳?!顾吩唬骸傅溎笥跉⒁呀?,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购蠖q,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shù)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是歲,元狩四年也。廣既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于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自請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當(dāng)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勾髮④娗嘁嚓幨苌险],以為李廣老,數(shù)奇,毋令當(dāng)單于,恐不得所欲。三國魏·孟康曰:「奇,只不耦也?!固啤ゎ亷煿旁唬骸秆詮V命只不耦合也。孟說是矣。」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難封的原因!!
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 飛將軍李廣在歷史上的評價是很高的,唐朝詩人王昌齡曾贊美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钡抢顝V縱然戰(zhàn)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沒有封候,唐朝詩人王勃在《藤王閣序》中為李廣惋惜“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钡顝V難封是真的不走運嗎?歷史評價一個人常帶有感情色彩(現(xiàn)代評價一個人多帶有政治色彩),對李廣同情多于理性分析。因此對于李廣難封候的原因,除了其不走運外,我認(rèn)為還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廣身材高大,手臂修長,擅長騎射,打起仗來行蹤飄乎不定,行動敏捷,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在做上谷太守時,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個人生死于外,戰(zhàn)斗非常勇猛。以力戰(zhàn)為名。典國公孫昆邪哭著對皇帝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fù)其能,數(shù)與虜敵戰(zhàn),恐亡之?!被噬蠍燮洳牛滞鲋?,把李廣調(diào)到上郡做太守。老子曰:“揣而銳之,不可長葆。”意思是兵器太鋒利了就容易折斷。李廣本人自以為天下無敵,從心底里蔑視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么,多虧匈奴人不懂漢家孫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廣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計捉走或殺死。雖然李廣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戰(zhàn)勇敢,但李廣除了力戰(zhàn)外,不懂戰(zhàn)略布署,從戰(zhàn)術(shù)上勝敵人,只是以勇猛勝人,如一介猛夫,自負(fù)非常輕敵。 李廣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李廣被捉。此點說明李廣一介勇夫,除了單對單、等對等、多打少外,只要敵人兵一多,李廣便無可奈何,要么兵敗,要么被捉。 李廣設(shè)計逃走,李廣兵敗,當(dāng)斬,贖為庶人。李廣回霸陵亭太晚,城門已關(guān)。霸陵亭尉趁著一股酒勁,呵斥廣:“今將軍不得夜行,何況你是前將軍!”李廣氣而無可奈何。雖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辦事。等李廣又一次被皇上用為右北平太守時,李廣心想:“上次被那個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視我飛將軍,這次我非殺了他而后快?!庇谑抢顝V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軍中,后而斬之。這一點說明李廣心胸太狹窄,心中容不得對自己有意見的人。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崩顝V心里竟容不下一個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見李廣氣量狹小,不足以成大事。如果李廣不殺霸陵亭尉的話,霸陵亭尉必然會內(nèi)疚自責(zé),感激李廣的不殺之恩,他也必然在殺敵時力戰(zhàn)以報答李廣,但李廣卻憑一時之氣殺了他。沒有恢宏氣度的人又怎么會去統(tǒng)領(lǐng)千軍萬馬呢? 同樣是同時代的御史大夫韓安國,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典故。
馮唐易老的典故:早在漢文帝時,就做上郎官的位置了。但是因為其性格太耿直,說話直來直去,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有次漢文帝到郎官署“慰問”。因為郎官的年齡都相比較小,只有馮唐“滿臉褶子”。
漢文帝到了馮唐跟前“慰問”一番,當(dāng)?shù)弥T唐老家是代郡人,漢文帝顯得溫和許多。因為漢文帝沒有做皇帝之前,他老爹劉邦給他的封地就是代郡,算是“半個老鄉(xiāng)”。
漢文帝就問馮唐:以前在代郡時,身邊人一直給我說你們老家的李奇很厲害,打仗從來沒輸過,你聽說過他嗎?馮唐隨口來了句:他厲害?他可比李牧,廉頗差遠了。我們馮家和李家有幾代人的交情,所以我非常清楚。
雖然不高興,但是漢文帝還是說了句:如果讓我擁有李牧,廉頗這樣的帥才多好啊,哪里還怕他匈奴人騷擾?馮唐耿直的性格出來了,說到:臣擔(dān)心陛下就算擁有這些人才,也不一定會用他們。聽完這句話漢文帝拂袖而去。本來看你有才華,又是“半個老鄉(xiāng)”想提拔你,誰知你個“刺頭”當(dāng)眾“懟”我?
幸虧漢文帝是個仁慈皇帝。這件事過后沒多久,漢文帝又召見馮唐問他為什么說寡人不能善用“帥才”?馮唐回答:古時候帝王讓將軍領(lǐng)軍征戰(zhàn),出征前都會“拜將”。
甚至臨行前會扶著大將軍的車輦囑咐:此去,對外的作戰(zhàn)全部由將軍一人決斷,得征。代表皇帝行使利。所以君臣齊心,無往不利。而我聽說云中郡守魏尚把云中治理的很好,能靈活運用軍民,抵御匈奴入侵,使匈奴人不敢正面擊云中,卻因為小錯誤被革除職務(wù),接受審判。所以我才說陛下不會用人,請恕罪。
漢文帝一聽有道理,隨后讓馮唐持節(jié)恢復(fù)了魏尚的職位,并因此加封馮唐為車騎都尉。但是,到了漢景帝時,馮唐不知是什么原因被罷免官職,估計還是因為“脾氣太臭”。
又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代,他非常欣賞馮唐的才華,于是就派人召馮唐進宮準(zhǔn)備授予官職。可是當(dāng)時的馮唐已經(jīng)九十歲的高齡了,再也沒有精力為國效力……這就是馮唐易老的典故。
李廣難封的典故:漢文帝時,面對匈奴的進攻,李廣就展現(xiàn)了其勇猛的一面,獲封郎官。漢文帝稱贊他說:你呀,就是錯生了時代。如果在高祖時代,你一定能封個萬戶侯。
后來到漢景帝時代,李廣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立有大功。卻因為不識時務(wù),私自接受梁王劉武授予的“大將軍印”。引起漢景帝的不滿,所以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是什么成語
李廣未封沒石飲羽射石飲羽飛將數(shù)奇射石搏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關(guān)于李廣的成語
后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未封 漢名將李廣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 李廣不侯 見“李廣未封”,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命運乖舛。 李廣難封 見“李廣未封”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李廣未封”擴展: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成語出處:唐·杜甫《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讀音:lǐ guǎng wèi fēng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成語解釋:漢名將李廣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成語用法:李廣未封作賓語、定語;用于慨嘆。
成語注音:ㄌ一ˇ ㄍㄨㄤˇ ㄨㄟˋ ㄈㄥ
近義詞:李廣難封
成語簡拼:LGWF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