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刀山劍樹”的成語故事
五代時期,南漢君主劉鋹昏庸無能,把朝政交給宦官龔澄樞處理。龔澄樞為人刁滑,生性殘暴。文武百官被他認為是門外漢。官吏們一旦犯錯就被強迫爬上刀山劍樹或者被趕進獸場與虎象格斗,弄得人們怨聲載道,不久就讓趙匡胤滅了南漢...
“虎頭蛇尾”成語故事
清朝時期,官場十分腐敗,只要有錢就可以捐官。京城的都老爺給皇上上奏折要求整頓吏治。湖南巡撫接到皇上的指令,立即組織手下的文武百官進行考試,并聲言對請人代考的人斬立決,當場抓了他二少爺的槍手,此事就只好虎頭蛇尾了...
「桂薪玉粒」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擅長辯論,憑一張嘴到處游說。他去楚國要求見楚王,把守宮門的謁者索賄不成,故意陷害他,讓他先住三天,賣給他的東西特別貴。楚王見蘇秦后,談得非常投機。蘇秦說楚國的米像珍珠、柴火像桂木一樣貴...
成語「車載斗量」的故事
三國時,蜀主劉備稱帝,出兵伐吳。吳主孫權派中大夫趙咨出使魏國,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輕視東吳,接見趙咨時態度傲慢地問道:“吳王是什么樣的國君?吳國怕不怕我們魏國?” 趙咨聽了這種帶有侮辱性的問話,心中很氣憤。他作為吳國的使者,當然...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三國時代,在赤壁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當時魏軍的曹操擁兵百萬,想吞并南方。吳、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魏。 吳軍的統帥周瑜和蜀軍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采用...
「千乘之國」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年輕時開壇講學,聽者紛紜。休息時,他與弟子們談論各自的理想,子路說:“給我一個千乘之國,即使有內憂外患,只要三年我就能讓它全民皆兵,有勇有謀。”孔子笑他使勇好斗,轉而問冉求,冉求則提倡禮樂興邦...
關于“為法自弊”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進行一系列政治和經濟制度改革,太子駟觸犯新法被商鞅定罪。秦國逐漸富強起來。后來太子駟成為秦惠文王,他公報私仇要治商鞅罪過。商鞅出逃,沒人敢收留,沒想到商鞅作法自斃,被秦王所殺...
比喻“三疊陽關”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太子賓客劉禹錫每天上朝時路過一個平房,聽到一個賣燒餅的男子哀嘆地唱王維的《渭城曲》(即《陽關三疊》):“渭城朝雨邑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給他一萬錢擴大買賣,從此再也聽不到他唱此曲了...
「握拳透爪」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晉朝時期,武將卞壺為保衛國土,抵抗叛賊蘇峻的進攻,父子兩人均戰死沙場,被就地安葬。后來有盜墓賊偷盜卞壺的墳墓,發現卞壺的尸體已經僵硬,鬢發蒼白,面色如活人一樣,雙手都握緊拳頭,指甲都穿透了手背...
成語“一臺二妙”的典故“一臺二妙”成語故事
晉代河東安邑人衛瓘知書達理,學識淵博。他曾經隨大將鄧艾、鐘會率軍攻打蜀國,深受晉武帝司馬炎的器重,被封為尚書令。他才藝出眾,與同署的尚書郎索靖都擅長草書,被當時人們稱為“一臺二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