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異曲」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有名文學家司馬相如和揚雄都是以詞賦見長,司馬相如是漢景帝時期的人,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辭藻華麗;揚雄是漢成帝時人,作品有《甘泉賦》《河東賦》,主張修政。唐朝文學家韓愈評價說“子云相如,同工異曲?!?..
「鰥寡孤獨」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人勸齊宣王毀掉周天子巡狩朝見諸侯的明堂,他征詢孟子的意見,孟子認為如果要實行王政就不能毀,因為周文王當年靠施行王政才統(tǒng)一天下,他除給予當官的優(yōu)惠外,也對鰥夫、寡婦、獨夫、孤兒這種無助的人特殊照顧,齊宣王認為言之有理...
與「千門萬戶」相似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漢武帝苦心經(jīng)營的柏梁殿遭到火災(zāi)焚毀,他十分傷心這座香氣撲鼻的宮殿,就召集群臣商議再建宮室,勇之獻策要建一座更大的房子來制服災(zāi)魔。于是繼續(xù)用香柏建造章宮,宮內(nèi)設(shè)置千門萬戶,規(guī)格遠遠超過未央宮,氣勢非常宏偉...
成語故事:「人杰地靈」
人杰地靈出處:唐 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釋義:“杰”,指有杰出才能的人?!办`”特別美好的意思。這則成語表示杰出人物在那里出生或他曾到過那里,所以那里就成了名勝之地。故事: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陽...
成語故事:「肝腦涂地」
漢高祖劉邦戰(zhàn)勝項羽,平定中原后,就和群臣商議建都一事。由于群臣們都是華山以東的人士,都說:“周朝建都洛陽,世祚(zuò)傳了數(shù)百年;秦朝建都咸陽,傳位不過二代就亡了,所以應(yīng)建都洛陽?!睗h高祖猶豫不定。 漢高祖五年,劉邦巡幸洛陽,有個...
「期月有成」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春秋時期,孔子自認為有才學,當權(quán)者會推行他的仁政,在魯國任職期間,魯君受到季氏的控制。他只有自己感嘆:“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魯君始終沒有重用他,他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行?!庇谑侵挥兄苡瘟袊?..
「淑質(zhì)英才」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東漢時期,平原郡人禰衡,字正平,年輕時十分有才華與文采,人們夸他有淑質(zhì)英才,但性情高傲與剛強,喜歡矯時慢物,少與人交往。建安年初到都城許昌游歷,剛到潁川時,朋友給他一個大人物的名帖,禰衡揣在身上,直到名帖字跡模糊也沒去找他...
「微文深詆」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漢朝時期,衛(wèi)青將軍提拔河東咸宣做官。咸宣一路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中丞,他受命前去處理主父偃以及淮南叛亂的案子。他大顯神通,以深奧難懂的文字羅列了許多人的罪名,大開殺戒,鬧得人心惶惶。他的這種做法最終導致自殺...
比喻“西窗剪燭”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詩人李商隱任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僚,四川一向多雨多霧,陰雨綿綿。他身處異鄉(xiāng),面對秋雨夜深人靜,勾起對妻子的懷念,作詩《夜雨寄北》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成語故事「善頌善禱」形容什么意思
晉文子趙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晉國大夫張老去祝賀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旁人十分驚訝。晉文子接上:“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是全腰領(lǐng)以從先大夫于九原也!”人稱晉文子善頌善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