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日持久」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名叫榮口(口為上分下蟲,音fen)的人,被燕國封為高陽君,并派他為統帥,帶領軍隊攻打趙國(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一帶)。榮fen很會打仗,趙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國相趙勝想出一個辦法,說道:“齊國的名將田...
成語故事“以羊易牛”
戰國時期,孟子與齊宣王談論治國之道,齊宣王問孟子國君要有怎樣的仁德才能統治天下呢?孟子說要愛護人民才能天下無敵,于是孟子講他聽大臣說齊宣王以羊易牛去涂新鐘的故事,認為齊宣王有慈悲心,足以統治天下了...
“黍油麥秀”成語故事
西周滅亡后,周大夫長途跋涉來到西周都城,看到過去的宗廟宮室都成了長滿禾黍的田地,觸景傷懷作《黍離》詩。后來微子朝見周王時,路過殷墟,看到宮室毀壞,長滿禾黍,作《麥秀》歌:“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我好仇。”...
關于“二缶鐘惑”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周在《莊子》中講述“二缶鐘惑”的道理:有三人同做一事,一人迷惑則事可成;有兩人迷惑,事則不成。現在天下人都迷惑了,高雅的思想進入不了人們的意識,而對低級庸俗的東西感興趣,就像對缶鐘的容量搞不清一樣...
成語故事:晉惠聞蛙
晉朝時期,晉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經在華林園聽到蛙聲就問左右說:“它們這樣叫是為了要官做還是別的原因。”后來天下大亂,很多百姓餓死,百官上朝時把情況報告給他,惠帝竟然說他們為什么不吃肉呢?百官哭笑不得...
「魚貫而行」成語故事的俄語翻譯
東晉集團茍安江南,南昌守將庾翼率軍向北挺進,準備收復北方,統一中國,駐守襄陽一帶。他手下官吏范汪向晉成帝上書說當前任務是練兵,積蓄糧草,待時機成熟再興兵北伐。他說:“沔漢干涸,皆當魚貫而行,推排而進”,反對北伐...
與「赤膊上陣」相似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軍閥割據,互相攻伐。割據涼州軍閥馬騰,被曹操殺掉。馬騰的兒子馬超為報父仇,與西涼太守韓遂聯合起來,出動數十萬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大戰。兩人戰了一百...
「汗流浹背」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出處《漢書 楊敞傳》敝驚懼,不知所言。汗出浹背徒唯唯而已。釋義“浹”,濕透,出汗多,濕透脊梁。形容滿身大汗。也形容極度惶恐或慚愧過度。故事漢大將軍霍光,是漢武帝的托孤重臣,輔佐八歲即位的漢昭帝執政,威勢很重。霍光身邊有個叫楊敞的人,行事謹小...
「設下圈套」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從前壽春縣有一個斷案如神的縣令李崇,他經常設下圈套讓雙方當事人去鉆,從而使案件真相大白,例如讓人通知當事人孩子已死看他們的反應,從而讓失兒回到父母的身邊。喬裝打扮去識別逃犯等都是很好的例證...
成語“碧血丹心”的典故“碧血丹心”成語故事
周朝時期,劉文公的大夫萇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氣。他因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權貴,蒙冤被周人殺害,傳說他被殺的當時,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這些干血塊全都化為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