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房謀杜斷”的成語故事
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為之服務,經(jīng)常聽從大臣的意見。一次他與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齡感慨地說:“非如晦莫能籌之。”等到杜如晦來到時,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齡的計謀做出決斷。他們兩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稱房謀杜斷...
“白龍微服”成語故事
傳說白龍下到清涼的深淵里,變成一條魚。漁人豫且用魚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龍負傷,去向天帝告狀。天帝問他當時在何處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白龍回答自己在深淵里歇涼時變成魚的形狀受傷的。天帝說魚本來就是讓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動手動腳」的成語故事
史湘云病了,賈寶玉經(jīng)常去看望她,這讓林黛玉的丫鬟紫鵑不滿。賈寶玉看完史湘云后去拜訪林黛玉,恰好黛玉在午休。寶玉便與紫鵑在外說笑,紫鵑勸寶玉不要動手動腳避免閑話,借機考驗寶玉對黛玉的感情,她編的一段謊話讓寶玉病了一場...
「狡兔三窟」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范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么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
成語故事:狡兔死,良狗烹
春秋末期,楚國的范蠡和文種到越國去做官,輔佐被吳王夫差打敗的勾踐,他們發(fā)奮圖強,終于使越國強大,最后滅了吳國。范蠡深知勾踐的為人就到齊國隱姓埋名經(jīng)商,他寫信勸文種離開說:“狡兔死,走狗烹”。文種不信后被勾踐所殺...
「生死有命」成語故事
西漢后期,平庸而貪色的漢成帝整天在后宮享樂,他喜歡班美女,封她為婕妤。班婕妤很有文學才華和修養(yǎng)。漢成帝廢許皇后立趙飛燕為皇后。趙飛燕為了消滅對手誣陷班婕妤詛咒皇帝。班婕妤辯解死生有命,世上根本沒有鬼神。漢成帝認為言之有理...
描寫「徙木為信」的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新法公布以后,為使人們相信新法一定要執(zhí)行,商鞅命人在國都南門處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聲明誰搬動到北門就賞五十金。有一個膽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們認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叱石成羊」的成語故事
傳說黃初平14歲那年去山上放羊,遇到一位道士,道士把他領(lǐng)到金華山的石屋里傳授一些神奇的本事,一晃就是40年,他的哥哥黃初起找到他,問他放的羊哪里去了,黃初平說在東山,兄長一看全是石頭,黃初平叱石成羊,頓時就有幾萬只羊...
「喪家之犬」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東門旁發(fā)呆,子貢問鄭國人孔子在何處。鄭國人說東門邊有個老頭子像一只“喪家之狗”在發(fā)呆。孔子很坦然地笑著說:“把我說成這副模樣也沒什么。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倒是說得對呀!說得對呀!”...
「狗咬呂洞賓」的成語故事
王夫人叫賈環(huán)抄《金剛咒》,賈環(huán)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著,令人點了蠟燭,拿腔做勢的抄寫。丫鬟彩霞叫他安分抄寫,賈環(huán)則咬定彩霞與寶玉好,對他不好。彩霞則罵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時寶玉、王熙鳳進來,賈環(huán)只好偷偷地生悶氣...